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烤烟烟叶部分化学成分与平衡含水率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烤烟烟叶平衡含水率与其化学成分的相关性,测定了50个有代表性烤烟烟叶样品在不同温度、相对湿度条件下的平衡含水率及其部分主要化学成分指标,并对各平衡点下的平衡含水率与这些化学成分进行了主成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①对烟叶平衡含水率影响最大的化学成分为总糖或还原糖;②通过烤烟烟叶的部分化学成分能预测其在一定温湿度下的平衡含水率。  相似文献   

2.
贺帆 《中国烟草学报》2014,20(6):97-102
以烤烟NC89中部叶为试验材料,对密集烘烤过程中烤烟烟叶亮度值L、红度值a、黄度值b、饱和度C、色相角H°、色泽比H和色差值?E的变化规律及其与主要化学成分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烘烤过程中烟叶正面与背面L、a、b、C、H°和H值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均在鲜烟叶至42℃结束时变化剧烈,42℃结束之后变化幅度趋缓。烟叶正背面色差值的变化则相对平稳,从鲜烟叶至42℃开始略有上升,在54℃稳温结束时略有下降。相关分析表明,烘烤过程中烟叶各颜色参数与淀粉、还原糖、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蛋白质、氨基酸和含水量之间相关性明显,大部分都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通过对烟叶颜色参数与化学成分的回归分析,建立了烟叶颜色参数与主要化学成分动态变化的预测方程;除叶绿素外,烘烤过程中烤烟烟叶其他主要化学成分预测值与实测值符合程度较好,预测精度高。通过色差计量化烘烤过程中的烟叶颜色参数,从而建立烘烤过程中主要化学成分的预测模型,进行快速准确的预测,提高烘烤操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烤烟烟叶香气质量与其常规化学成分的相关性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8  
对2004年44个国产和2个进口烤烟烟样的烟碱、总氮、还原糖、钾、氯、淀粉、总挥发碱和总挥发酸及其燃吸质量进行了检测,并对所获得的数据作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①2个进口烤烟烟样烟碱、总氮、还原糖、钾、氯、淀粉和总挥发碱的含量均位于或稍偏离适宜指标范围,而44个国产烤烟烟样有50%以上烟样的烟碱含量偏高、钾和总挥发碱含量偏低,所有国产烤烟烟样的总挥发酸含量低于2个进口烤烟烟样;②烤烟烟叶样品的总挥发酸含量与其香气质、香气量极显著正相关,而其烟碱、总氮、还原糖、钾、氯、淀粉、总挥发碱含量与其香气质、香气量的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上部烟叶带茎烘烤中主要化学成分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烘烤过程中上部叶采收带茎与不带茎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烘烤期间带茎烟叶的总水分表现为前期下降缓慢后期下降较快,束缚水则缓慢地散失,自由水的失水高峰早于总水分,在24~48h内,自由水含量有所增加,带茎烟叶的失水速度明显低于不带茎烟叶,表明此段时间带茎烘烤下茎杆中的自由水分向叶片内发生了运移。(2)烘烤期间带茎烟叶淀粉含量低于不带茎烟叶,烤后则稍有下降;可溶性总糖和还原糖的含量在72h前增加幅度较大,之后有所降低,烤后两者都低于不带茎烟叶。(3)烘烤期间带茎烟叶总氮变化不大,硝酸盐和亚硝酸含量表现为前期上升后期下降的规律,烤后硝酸盐含量稍有降低,亚硝酸盐含量则稍有升高,钾含量也稍有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明箱式密集烘烤过程中烟叶化学成分的变化动态及对烤后烟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烟夹和箱式两种装烟方式在烘烤过程中烟叶的含水量、色素含量、主要化学成分含量、香气成分含量变化及烤后烟质量.[结果]与烟夹密集烘烤相比,47℃前箱式密集烘烤烟叶失水速率较低,淀粉降解量及水溶性糖积累量较少,叶绿素降解速率较低,香气成分总...  相似文献   

6.
不同烤烟品种的烘烤特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对红花大金元、K326、G-28和云烟85、317等5个新品种(系)的烘烤特性进行了研究,测定了这些品种(系)的烟叶在烘烤过程中的变黄速度、色素含量变化及失水干燥速度。结果表明:红花大金元在烘烤过程中变黄慢,失水快,难于烘烤;云烟85和G-28的烘烤特性相近,变黄稍快,失水适中,较为好烤;317等4个品系和K326相近,变黄速度居中,失水平缓,较易烘烤。结果还表明:变黄过程中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降解后的比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烟叶的黄色程度。因此可用单位时间内二者的比值平均增值表示变黄速度的快慢。  相似文献   

7.
烤烟烘烤与烟叶香吃味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烘烤过程中烟叶香气成分的形成和变化规律,综述了烘烤环境温湿度、脱水干燥、气体组分和烘烤设备等烘烤环境条件对烟叶香吃味的影响,并对提高烟叶香吃味的烘烤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烤烟主要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对我国15个省及部分进口烟叶样品化学成分指标与感官质量指标间进行了简单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化学成分指标均与总体感官质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与总体感官质量的相关程度由大到小排序依次是:总氮^-〉烟碱^-〉总糖^+〉两糖差^+〉有机钾^+〉还原糖^+〉糖碱比^+〉无机硫^-〉钾硫比^+〉两糖比^-〉钾氯比^+〉氮碱比^+〉总氯^-〉总钾^+(指标的上标为“-”表示与总分负相关,上标为“+”表示与总分正相关)。研究认为,相对于两糖比指标、烟叶的两糖差与感官质量的关系更为密切,相对于总钾、氯、钾氯比等指标,无机硫、有机钾与燃烧性及感官质量的关系更为密切,两糖差、无机硫、有机钾可作为烟叶品质评价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大面山烤烟烟叶素质和烘烤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5种不同烘烤素质鲜烟叶的物理特性指标、组织结构指标、防御性酶体系,5种初烤烟叶的物理特性指标。结果显示,不同烘烤素质鲜烟叶的物理特性指标间、组织结构指标间和防御性酶指标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并有很明显的规律性;初烤烟叶的物理特性指标间也存在显著差异。在不同烘烤素质鲜烟叶间,叶面灰暗烟叶烘烤特性差,初烤烟叶大多是糟片;叶面黄绿相间烟叶,烘烤特性较差,一般初烤烟叶为花片或糟片;相对正常烟叶具有典型成熟特征;卷曲烟叶的组织结构非常疏松,细胞间隙度较大,空腔多,叶肉细胞排列疏松。在不同烘烤素质初烤烟叶间,挂灰样内在质量较次;紧密样内在质量更次;疏松样质量较好;“和爱”烟叶质量一般。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利用烟叶的电特性实现烘烤过程中烟叶含水率与化学成分的实时无损快速检测,进而科学调控烘烤温湿度,采用电容仪、电桥仪和常规理化分析方法对烘烤过程中烟叶的电容值、电阻值以及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烘烤过程中随着烟叶内大分子物质的降解转化和水分的散失,在干球温度38℃至48℃结束时,烟叶电容值呈迅速下降的趋势,48℃之后呈极缓慢下降的趋势;电阻值的变化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在干球温度36℃至42℃的烟叶变黄期升高趋势较为平缓,且3个温度点烟叶电阻值间差异不显著(P0.05),进入定色期(干球温度42℃之后),烟叶电阻值呈急速骤升的趋势。相关分析表明,烟叶电容值和电阻值与主要化学成分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电容值与含水率间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与总糖、总氮、蛋白质、β-胡萝卜素、叶黄质、新黄质和可溶性果胶间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电阻值与含水率和化学成分间存在一定相关性,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1.
烤烟拉力与主要化学成分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云南玉溪地区206份烤烟不同等级烟叶的拉力和主要化学成分,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拉力与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在样本间存在着广泛的变异,在一定范围内,拉力与烟碱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氮碱比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还原糖、水溶性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总氮含量相关不显著.分别建立了拉力与烟叶各化学成分指标的回归方程,当拉力控制在1.10 N~2.20 N的适宜范围内时,烟碱、还原糖、总糖含量及氮碱比也将相应处于较适宜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2.
烤烟不同部位烟叶主要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我国主产烟区161份烤烟样本,研究了不同部位烟叶主要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各部位烟叶化学成分含量总体适宜,总体评吸质量较好,评吸总分变异系数较低.各主要化学成分及评吸总分在不同部位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对评吸总分与主要化学成分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对烟叶总体评吸质量影响最显著的化学指标为氛、烟碱、还原糖.随着评吸总分的增加,各个部位烟叶的烟碱含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中部叶还原糖含量随着评吸总分的增加逐渐增加,钾含量和钾氯比对评吸总分具有较大的正效应,而氛含量则具有较大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13.
烤烟叶片厚度与主要化学组成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9,自引:6,他引:39  
通过对两个烤烟分级标样和两个试验烟主要等级的叶片厚度、主要化学组成的测定和相关分析得出,叶片厚度与烟叶质量关系甚密。叶片厚度与总糖含量和还原糖含量均呈负相关;与蛋白质含量呈正相关;与总氮含量呈正相关;与烟碱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糖碱比呈极显著负相关。试验结果指出,在提高烟碱含量,降低糖碱比方面,增加叶片厚度有显著的作用。生产优质烟叶的叶片厚度问题,试验中得到了初步结果,有待进一步研究确定。另外,对以单位叶面积干重代表叶片厚度问题也得到了肯定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主产烟区烟叶化学成分含量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统计方法分析了湖北省主产烟区烟叶化学成分含量的特征,结果表明:(1)湖北省2008年生产的烟叶平均烟碱含量为2.80%,略微偏高,总糖、总氮、钾含量较适宜;氯含量偏低,化学成分协调性较好;(2)除氯含量外其余所有指标在部位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产区问烟碱含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总糖、总氮和钾含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3)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烟叶化学成分总体质量处在中(50.5%)、上(48.5%)等水平,化学成分可用性平均指数为78.6,变异系数0.09,全省烟叶化学成分质量水平较为一致;(4)与国际型优质烟叶比较,湖北省烟叶化学成分含量符合标准最高的为总氮(88.7%),其次为烟碱含量(69.1%),其余指标值均未超过60%,说明湖北省烟叶化学成分质量与国际型优质烟叶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15.
为了合理利用云南烤烟原料,分析了云南省主产烟区烤烟13个主要化学指标在不同地区、不同部位、不同年份的变异.结果表明:烤烟总糖、还原糖含量及糖碱比值总体较高,烟叶钾氯比和两糖差变异较大,氮碱比较为适宜;不同地点间烤烟总糖、还原糖、钾、蛋白质、钾氯比、施木克值差异显著;不同部位间烤烟除氯、蛋白质含量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各指标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年际间烤烟钾、氯含量表现较不稳定,但钾氯比值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烤烟烟叶焦油释放量与部分化学成分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对19个省467个烤烟样品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部位烟叶焦油释放量、烟叶化学成分含量不同.烟叶焦油释放量与烟叶化学成分的相关关系密切,且上、中、下部表现高度的一致,即烟叶焦油释放量与总糖、还原糖含量达极显著负相关,与烟叶总氮、烟碱、石油醚提取物、总挥发碱含量达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晒红烟化学成分与评吸结果间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对218份晒红烟烟叶样品化学成分与评吸鉴定数据的简单相关分析,化学成分与评吸结果各项的逐步回归分析和化学成分、化学成分比值及其派生值与评吸结果的典型相关分析表明:①所分析的化学成分彼此间存在着相关性;化学成分与化学成分比值及其派生值之间存在相关性;化学成分与评吸结果各项参数间的相关程度不同。②存在总糖、还原糖含量高,总氮、烟碱含量适当低对评吸结果有利的趋势。③目前所分析的4项常规化学成分不能全面反映晒红烟的内在质量,应开展对评价晒红烟内在质量的化学成分指标的进一步研究,以寻找更能准确代表晒红烟品质的化学成分指标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初烤和复烤环节对烟叶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以贵州湄潭、平坝和惠水的烟叶为研究对象,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不同加工阶段(初烤前、初烤后、复烤前和复烤后)烟叶的真菌群落。12个样本共检测到真菌界4个门、23个纲、71个目、196个科、445个属、724个种和1 171个OTUs。结果表明初烤和复烤前后的烟叶真菌组成存在明显差异:在属水平上,初烤前Sampaiozyma和Symmetrospora为优势属,其相对丰度分别为44.27%和21.24%;初烤后Sampaiozyma、链格孢属(Alternaria)和未分类的亚隔孢壳科(Didymellaceae)真菌为优势属,其相对丰度分别为37.87%、18.42%和12.89%;复烤前曲霉属(Aspergillus)、Sampaiozyma和根霉属(Rhizopus)为优势属,其相对丰度分别为60.82%、24.12 %和2.51%;复烤后Sampiozyma和曲霉属(Aspergillus)为优势属,其相对丰度分别为46.12%和25.78%。Sampaiozyma在4个加工阶段一直占据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19.
云南烟区烤烟品种K326主要化学成分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云南省主产烟区烤烟品种K326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与津巴布韦烤烟化学成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云南烤烟K326主要化学成分总体协调,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较高,总氮含量、烟碱含量、氯含量、糖碱比、氮碱比、钾氯比均较适宜,氯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总氮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小;K326烤烟不同等级间差异显著,钾含量、氯含量和钾氯比在不同等级间差异不显著,钾含量、糖碱比、钾氯比在不同地区间差异显著,其他化学成分指标在不同地区间差异不显著;K326烤烟的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钾氯比显著高于津巴布韦烤烟,其氯含量、氮碱比显著低于津巴布韦烤烟.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烟叶成熟过程中叶质重和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烟叶成熟过程中,叶质重呈现动态变化,动态变化曲线的拐点可以作为烟叶生理成熟的临界点;烟叶化学成分受成熟度的影响较大,单纯依据化学成分不能对烟叶适宜成熟的采收时间进行判断.提高烟叶的田间成熟度,能够提高烟叶评吸的感官质量.通过评吸,以下部叶打顶后23 d,中部叶打顶后41 d,上部叶打顶后45 d为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