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引导式教育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按家长意愿,将98 例脑瘫患儿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50)。所有患儿均接受常规康复,观察组增加引导式教育。于治疗前、治疗后6 个月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GMFM-88)总分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GMFM-88 项总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6 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引导式教育结合常规康复能更有效地促进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康复指导在痉挛型脑性瘫痪康复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康复指导在痉挛型脑瘫患儿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医院进行综合康复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116例,能配合家庭康复训练的56例为治疗组,不能配合进行家庭康复训练的60例患儿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均进行运动训练,针刺、低频电治疗、智力训练,治疗组还由治疗师或医师根据患儿病情指导家长进行康复指导;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进行测试.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GMFM各项得分和总分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GMFM各项得分和总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家庭康复训练能提高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粗大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核心控制训练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脑瘫患儿分为对照组(n=20)和治疗组(n=20),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核心控制训练。治疗前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88)进行评定。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GMFM-88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GM-FM-88评分提高值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核心控制训练能有效提高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痉挛型脑瘫患儿采用家庭姿势管理的效果评价。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某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收治的痉挛型脑瘫住院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60例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综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家庭姿势管理。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 GMFM-88)评价2组粗大运动功能。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GMFM-88评分总百分比高于对照组(t=-5.284, P=0.016) 。 结论 痉挛型脑瘫应用家庭姿势管理可显著提高患儿运动能力,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干预联合家庭康复锻炼在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活动功能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4月~2017年3月我院诊治的42例痉挛型脑瘫患儿,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不采取在医院内的综合康复干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综合康复干预联合家庭康复锻炼。使用GMFM-88量表及脑瘫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表对两组患儿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的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比较。结果:干预前两组患儿GMFM-88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儿GMFM-88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GMFM-88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康复干预联合家庭康复锻炼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进行干预,能显著提高患儿四肢的运动功能,改善患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痉挛型脑瘫(SCP)患儿各项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SCP患儿142例,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1例)及观察组(71例), 两组均采用运动治疗、作业治疗、传统推拿及家庭康复训练指导等常规康复训练, 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 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每日1次, 每次20 min, 每周治疗5 d, 连续治疗12周。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治疗后), 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Berg平衡量表(BBS)、脑瘫儿童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评定量表和脑瘫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88)分别评估2组患儿的腓肠肌肌张力、平衡功能、ADL能力和粗大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后, 2组患儿腓肠肌的MAS分级、BBS评分、脑瘫儿童ADL能力量表评分和GMFM-88量表的各项评分均显著优于组内治疗前(P<0.05), 且观察组治疗后的腓肠肌的MAS分级、BBS评分、脑瘫儿童ADL能力量表评分和GMFM-88量表的D区评分、E区评分和总分分别为(2.86±1.67)级、(34.94±19.73)分、(5...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注射与康复训练和药浴相结合治疗脑瘫患儿痉挛的效果。方法80 例痉挛型和混合型脑瘫患儿分为两组,每组40 例。对照组采用运动疗法;观察组采用A型肉毒毒素注射后进行康复训练和药浴。治疗前后采用改良Ashworth评定量表(MAS)、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88)进行评定。结果治疗3 个月后,两组患儿MAS评分、GMFM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A型肉毒毒素注射配合康复训练和药浴能降低肌张力,有效提高痉挛型和混合型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低频经颅磁刺激(ILF-TMS)结合脑涨落图(EFG)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112例脑瘫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接受包括按摩、理疗、输液改善微循环、运动康复训练及针刺治疗等常规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实施ILF-TMS结合EFG治疗。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88)评估2组患儿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按改良的Ashworth痉挛评定法判断2组患儿的痉挛程度。结果:治疗前2组患儿GMFM 88总百分比及各能区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儿GMFM-88总百分比及各能区百分比均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患儿GMFM-88总百分比及A、B、C、D各能区百分比提高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痉挛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加用ILF-TMS结合EFG治疗,对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改善效果更明显,且安全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核心稳定性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痉挛型脑瘫患儿60 例分为两组,对照组(n=30)只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n=30)接受常规的康复训练,在每次运动疗法训练中抽出10~15 min 接受专门提高核心稳定性的训练。两组均治疗3 个月。在康复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88)的D区、E 区及足印分析法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治疗后GMFM的D区和E 区评分、步长、步宽、步速均优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核心稳定性训练结合常规康复训练有利于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及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和探讨家庭康复结合机构康复对脑瘫患儿的早期康复疗效。方法:将本中心2014年10月—2016年3月所有在训的42例6—45个月龄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为期6个月的康复训练。对照组只进行机构康复,试验组除机构康复训练外,增加家庭康复,需进行家长康复指导和家庭康复记录、家长康复课程培训、家长心理辅导。采用儿童残疾量表(PEDI)、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66项)和Peabody精细运动评定量表(PDMS-FM)对两组患儿进行自理能力、移动、社交、粗大和精细运动功能的评定。结果:试验组PEDI各项评分均较前有显著提高(P0.01),对照组在PEDI功能技巧自我照顾(P0.01)和照顾者辅助下的自我照顾(P0.05)方面较前有显著提高,在功能技巧和照顾者辅助下的活动和社交方面均无显著提高(P0.05),且试验组较对照组各项分值提高更显著(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PDMS-FM抓握和视觉运动、GMFM-66项得分均较前提高显著(P0.05),且试验组较对照组各项分值提高更显著(P0.05)。结论:脑瘫患儿早期家庭康复结合机构康复使其在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移动能力、社会功能的康复效果更显著。专业人员需制定方案,有效督导家庭康复的实施,并给予家长心理支持,才可使脑瘫患儿得到更有效的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核心控制训练方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60 例脑瘫患儿分为对照组(n=30)和治疗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运动训练配合针灸、电疗等综合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核心控制训练。共治疗3 个月。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88)和躯干控制测试(TCT)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GMFM、TCT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01),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核心控制训练能加强躯干的控制能力,可进一步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下肢内收肌高张力的临床效果。方法痉挛型脑瘫患儿100 例,随机分为实验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针刺治疗。治疗前和治疗3 个月后,分别用关节量角器法测量内收肌角度,评定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88) D区、E区分值。结果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能缓解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内收肌高张力,并改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气泡浴对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的疗效。方法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在常规康复的基础上,对照组13例患儿行单纯气泡浴;实验组14 例行中药气泡浴。治疗前和治疗10 周后,使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66)和改良Ashworth量表(MAS)分别评定患儿的运动功能和小腿三头肌肌张力。结果治疗后,两组GMFM-66 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01),MAS 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实验组GMFM-66 的B、D、E 区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实验组M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气泡浴能改善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降低小腿三头肌肌张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BTX-A)注射缓解脑瘫患儿腘绳肌痉挛的疗效。方法39 例存在腘绳肌痉挛的脑瘫患儿分为对照组(n=20)和观察组(n=19),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予BTX-A局部注射。治疗前后采用改良Ashworth 量表(MAS)、粗大运动功能测试(GMFM-88)、膝关节屈曲角度进行评定。结果治疗6 周后,观察组患儿腘绳肌MAS评分、膝关节屈曲角度、GMFM-88 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GMFM-88 较治疗前改善(P<0.05)。结论BTX-A注射可以有效缓解脑瘫患儿腘绳肌痉挛,有助于纠正异常步态,提高患儿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康复模式对脑瘫患儿整体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将6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应用“现代医学康复+传统医学康复+家庭医学康复”的三结合康复模式治疗,观察组应用“医学、教育、家庭与医务社工”四位一体全人康复模式治疗,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估(GMFM-88项)、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PDMS-FM)、发育商(DQ)、儿童生存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PedsQL)评价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2组GMFM-88项评分、PDMS-FM评分、DQ值、PedsQL评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均P<0.01),观察组各项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医学、教育、家庭与医务社工”四位一体全人康复模式能显著提高脑瘫患儿整体功能,即实现了从身体功能、活动和参与、个人及环境因素三个层面的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BTX-A)结合管型石膏固定对痉挛型脑瘫(CP)患儿坐、站、走功能及肌肉痉挛程度的影响,为痉挛型CP的治疗提供更多依据。方法:120例痉挛型CP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BTX-A注射治疗后行物理治疗及家庭康复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管型石膏固定,在治疗前、治疗后1、3及6个月时分别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88项(GMFM-88)和改良Tardieu量表(MTS)参数(X)对患儿进行评定。结果:除对照组在治疗6个月后GMFM-88的D区评分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2组在治疗1、3及6个月后,GMFM-88各区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GMFM-88各区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提高(均P<0.05);治疗1、3及6个月后,2组小腿三头肌和腘绳肌的MTS参数(X)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在治疗6个月后较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均更低(均P<0.05)。结论:BTX-A结合物理治疗可明显改善CP患儿的肌肉痉挛程度及提高粗大运动功能,在此基础上结合管型石膏固定可延长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在进行康复训练同时配合针刺治疗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6 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n=33)和观察组(n=33),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测试(GMFM)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GMFM评分显著提高(P<0.001);观察组提高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可更有效提高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A型肉毒毒素(BTX-A)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上肢功能的疗效。方法愿意接受BTX-A治疗的27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为治疗组,30例脑瘫患儿为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BTX-A局部注射。治疗前后行Carroll双上肢功能评定。结果两组患儿经过3个月治疗后,治疗组Carroll双上肢功能评定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BTX-A对于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上肢功能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