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35例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35例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结果,33例成功,无死亡病例。术后近期与术前相比,左房压、跨瓣压差及肺动脉收缩压明显下降,二尖瓣口面积明显增加。其中15例长期随访,无1例再狭窄且病情均稳定。PBMV是一种创伤小、疗效高、简便安全的非外科手术疗法。  相似文献   

2.
PBMV(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成形术)是目前心内科治疗MS(二尖瓣狭窄)的最有效、最安全、无痛苦的方法。但术前选择病人尤为重要,UCG(彩色多普勒)是一种无创性、精确度较高的诊断心瓣膜病的最好的诊断手段。通过此方法了解病人术前、后心脏各方面的数据,对临床治疗起到很重要的指导意义。现将66例PBMV的病人术前后所得数值对比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经皮穿刺二尖瓣狭窄球囊成形术35例分析聊城地区人民医院(252000)孔祥泉,薛玉增,李义波,金跃,曲才绪1994年3月~1995年12月,我院施行经皮穿刺二尖瓣狭窄球囊成形术(PBMV)3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35例均为风心病患者...  相似文献   

4.
中老年患者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探讨中老年风心病二尖瓣狭窄 (MS)患者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 (PBMV)的远期疗效。1.资料与方法 :MS患者 86例 ,男 2 5例 ,女 6 1例 ,年龄5 0~ 74岁 ,平均 (5 8± 4 6 )岁。术前采用Wilkins[1] 法二尖瓣超声评分均≤ 10分。心功能 (NYHA)Ⅱ级 4 8例 ,Ⅲ级 35例 ,Ⅳ级 3例。采用改良Inoue法行PBMV。房间隔穿刺可采用多种定位方法 ,其中包括我们提出的右心缘最突出点定位法[2 ] 。术后共随访 32例患者 ,男 11例 ,女 2 1例。随访(4 3± 2 0 )个月。2 .结果 :(1)PBMV近期疗效 :86例中有 83例 (96 5 % )成功。PBMV术后患者临床…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再次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 (PBMV)治疗二尖瓣狭窄PBMV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Inoue法对 2 9例PBMV术后再狭窄患者进行再次PBMV ,并与 2 5 8例首次接受PBMV的患者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再次PBMV后二尖瓣口面积由 ( 0 98± 0 13)cm2 增至 ( 1 6 5±0 2 4)cm2 (P <0 0 0 1) ,二尖瓣跨瓣压差由 ( 2 6 5± 1 44 )kPa( 1kPa =7 5mmHg)降至 ( 0 79± 0 2 3)kPa(P<0 0 0 1) ,左房平均压由 ( 3 37± 0 6 2 )kPa降至 ( 1 6 6± 0 93)kPa(P <0 0 0 1) ,左房内径由 ( 4 5 2± 0 5 7)cm降至 ( 4 17± 0 5 0 )cm(P <0 0 5 )。再次PBMV组二尖瓣口面积增加值与左房平均压下降值小于首次PBMV组 [分别为 ( 0 6 7± 0 11)cm2 vs( 0 88± 0 32 )cm2 (P <0 0 5 )与 ( 1 71± 0 88)kPavs( 1 94± 0 5 6 )kPa(P <0 0 5 ) ]。再次PBMV组无心包填塞、死亡发生 ,主要并发症为重度二尖瓣反流 2例。结论只要选择合适病例 ,再次PBMV术仍可取得显著的即刻血流动力学改善 ,是PBMV术后再狭窄患者的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 ( PBMV)中选择球囊直径的良好参考指标 ,提高其疗效 ,将 10 0例适宜行 PBMV的二尖瓣狭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根据身高、体重和二尖瓣环内径三项指标选择球囊直径行PBMV(综合组 ) ,另一组单纯根据身高选择球囊直径 (身高组 )。结果术后综合组二尖瓣口面积大于身高组 ( P<0 .0 1) ,左房平均压、跨瓣压差均低于身高组 ,最终球囊直径大于身高组 ,二尖瓣返流程度两组无差异。术后 3个月随访仍显示综合组二尖瓣口面积大于身高组 ,二尖瓣反流程度无差异。表明根据身高、体重和二尖瓣环内径选择球囊直径行 PBMV能获得更大的二尖瓣口面积 ,且不增加二尖瓣返流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运动负荷后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对重度二尖瓣狭窄经皮腔内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疗效的评价作用。方法40例风湿性心脏病重度二尖瓣狭窄患者,分别于PBMV前3d内及术后2周~4周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检测症状限制性次极量活动平板试验运动负荷后即刻SpO2,PBMV术中检测球囊扩张前后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PBMV后各项检测指标均有显著改善;无论术前与术后,运动负荷后即刻SpO2在不同临床心功能级别之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随着临床心功能的改善,运动负荷后即刻SpO2明显提高(组间多重比较P<0.05),超声心动图指标二尖瓣口面积(MVA)及左心房内径(LAD)在不同临床心功能级别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论术前与术后,运动负荷后即刻SpO2与MVA及LAD均无明显相关性(r<0.2,P>0.05)。结论运动负荷后SpO2能够较好地反映PBMV疗效,是评价重度二尖瓣狭窄PBMV后患者实际生活能力的一项有价值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8.
9.
经皮穿刺二尖瓣球囊成形术200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1988年5月至1992年7月间以Inoue单球囊瓣膜成形术治疗二尖瓣狭窄200例进行分析。本组中男63例,女137例,平均年龄36.5±8.8岁。经血液动力学及左室造影观察,取得良好效果。左房平均压自3.34±1.22kPa(25.08±9.13mmHg)下降至1.42±0.55kPa(10.64±4.10mmHg)(P<0.001);二尖瓣跨瓣压差由3.40±1.36kPa(25.49±10.22mmHg)下降为0.89±0.65kPa(6.71±4.87mmHg),肺动脉收缩压由7.04±2.86kPa(52.78±21.42mmHg)下降为5.14±2.20kPa(38.56±16.47mmHg)(P<0.001);心输出量由3.84±0.11L/min上升为4.66±0.28L/min(P<0.001);二尖瓣口面积由1.08±0.28cm2增大为2.20±0.47cm2(P<0.001)。50例随访6~48个月(平均24个月),临床症状改善率为100%。本文对经皮穿刺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适应证、方法、效果、并发症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48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者施行了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成形术(PBMV),4例因术中合并症未获成功(充血性心衰2例,心包填塞1例,房间隔穿刺失败1例).44例完成了手术.临床症状显著改善43例(43/44,97.7%),左心房平均压自3.1±0.8降至1.7±0.9kPa(P<0.001),二尖瓣跨瓣压差自2.3±0.8降至0.3±0.1kPa(P<0.001),二尖瓣口面积自0.9±0.4cm~2扩大至2.0±0.5cm~2(P<0.001).根据二尖瓣在超声心动图屏幕上的特征,44例病人分为3组:瓣膜柔软组16例;半柔软组23例和僵硬组5例.临床随访成功者症状持续改善第1组16例(100%);第2组22例(95%),与第1组比较P>0.05.第3组仅2例(40%),与第1,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轻度二尖瓣返流第1组1例(6%),第2组4例(17%),第3组3例(60%).根据二尖瓣在超声屏幕上的特征和临床疗效等多因素比较分析,我们认为PBMV对瓣膜柔软和半柔软者无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然而瓣膜僵硬者宜行二尖瓣置换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后再狭窄的患者,行再次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的远期疗效.方法 39例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后再狭窄的患者,全部采用改良Inoue法,再次行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并进行远期疗效随访.结果 39例患者再次行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成功36例(成功率为92.3%).再次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成功后,患者临床症状及部分血流动力学指标(左心房平均压、二尖瓣瓣口面积、跨瓣压差及肺动脉收缩压)明显改善[分别为(24.50±6.54)mm Hg比(9.66±4.21)mill Hg(1 mm Hg=0.133 kPa),(1.05±0.19)cm2比(2.23±0.22)cm2,(17.03±4.52)mm Hg比(7.79±4.07)mm Hg,(58.12±12.68)mm Hg比(31.45±10.02)mm Hg,P均<0.05];而左心房内径无明显改变[(4.71±0.75)cm比(4.07±0.69)cm,P>0.05]. 36例患者再次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后随访12~146(69±23)个月,远期随访可见二尖瓣瓣121面积仍明显大于术前[(2.02±0.21)cm2比(1.05±0.19)cm2,P<0.05],跨瓣压差明显小于术前[(9.15±4.11)mm Hg比(17.03±4.52)mm Hg,P<0.05],且均与近期随访结果相近似[分别为(2.02±0.21)cm2比(2.23±0.22)cm2,(9.15±4.11)mm Hg比(7.79±4.07)mm Hg,P均>0.05];而左心房内径仍无明显改变[(4.13±0.71)cm比(4.07±0.69)cm,P>0.05].远期随访期间,大多数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结论 对于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后再狭窄的患者,只要病例选择恰当,手术操作正确,再次行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的近期及远期疗效均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经皮球囊导管二尖瓣成形术(PBMV)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MS)的远期疗效。方法 自1989年5月至1997年12月对风湿性MS336例患者采用Inoue法行PBMV,对成功的330例进行8年的随访,每年随访1次,根据临床症状,心尖部期杂音及第一心音的强度改变、心功能、二维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的二尖瓣口面积判断远期疗效。随访时二尖瓣口面积经PBMV后增加的面积缩小50%以上为再狭窄。结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不同瓣膜形态的二尖瓣狭窄患者行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根据Wilkins超声二尖瓣形态学积分,将385例二尖瓣狭窄患者分为>8分组(125例)和≤8分组(260例).均采用改良Inoue法对患者行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术后进行随访,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成功370例,>8分组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的成功率低于≤8分组(92.8%比97.7%,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各项超声心动图检查指标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均P<0.05);与≤8分组(254例)比较,>8分组(116例)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后左心房平均压、肺动脉收缩压、跨瓣压差及二尖瓣瓣口面积的改变值均较小[分别为(14.22±5.02)mm Hg(1 mm Hg=0.133 kPa)比(15.44±5.19) mm Hg、(26.13±9.27) mm Hg比(31.93±9.98)mm Hg、(9.21±4.11)mm Hg比(10.16 ±4.21)mm Hg和(1.02±0.15)cm2比(1.20±0.22)cm2,均P<0.05].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成功且完成远期随访[(78±20)个月]的患者共353例,两组患者各项超声心动图检查指标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均P<0.05);与≤8分组(245例)比较,>8分组(108例)左心房平均压、肺动脉收缩压、跨瓣压差及二尖瓣瓣口面积的改变值均较小[分别为(13.28±5.06) mm Hg比(14.77±5.17)mm Hg、(21.19±9.17) mm Hg比(28.92±9.91) mm Hg、(7.30±4.40)mm Hg比(9.16±4.28)mm Hg和(0.92±0.17)cm2比(1.07±0.20)cm2,均P<0.05],且再狭窄发生率较高(20.4%比8.2%,P<0.05).结论 二尖瓣瓣膜形态是决定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疗效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于超声二尖瓣形态学积分低的患者,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成功率较高,术后近期及远期随访疗效较好,再狭窄发生率较低,治疗方案可优先选择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  相似文献   

14.
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394例随访结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治疗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二尖瓣狭窄的中、远期疗效。方法 采用Inoue单球囊对680例风心病二尖瓣狭窄者行PBMV术治疗,其中394例进行了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6±14)个月。结果 二尖瓣平均跨瓣压差由(18.2±6.8)mmHg降至(7.2±3.8)mmHg,瓣口面积由(1.04±0.21)cm2增至(1.98±0.55)cm2,左房内径由(44±8)mm降至(38±6)mm;8例出现明显再狭窄,其中5例再次PBMV术,3例行瓣膜置换术。结论 随访结果证实,PBMV治疗风心病二尖瓣狭窄的中、远期效果良好,瓣膜条件特别是瓣下病变的程度是影响中、远期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狭窄合并房颤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二尖瓣狭窄 (MS)合并房颤 (Af)患者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成术 (PBMV)后 3~ 11年的随防资料作回顾性分析 ,以探讨该方法在MS合并房颤 (Af)患者中的中远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 1992年 10月~ 2 0 0 0年 12月在我院行PBMV治疗的 60 0例MS患者的资料作回顾性研究 ,合并Af者 2 75例 (Ⅰ组 ) ,其余 3 2 5例为窦性心律者 (Ⅱ组 ) ,随防时间 3年~ 11年 ,平均 ( 5 .3± 3 .9)年。结果 Ⅰ组与Ⅱ组比较 ,中远期再狭窄率分别为 3 2 .3 %和 10 % ,需要药物治疗的心功能不全分别为 2 7%和 3 .6% ,死亡率分别为 1.8%和 0 .9% ,改行开胸换瓣或再次PBMV分别为 8.8%和 1.3 5 % ,脑栓塞分别为 2 .6%和 0 .45 %。结论 PBMV对MS合并Af患者的治疗中远期疗较窦性心律者差 ;总的并发症不高 ,疗效较好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及取得远期良好疗效的关键是病例选择  相似文献   

16.
为评价分级扩张法行经皮穿刺二尖球囊扩张术(PBMV)的临床疗效。采用分级次扩张法对52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MS)患者进行,分重度MS伴心房颤动(AF)组和中,重度MS无AF组。根据身高2确定首次扩张直径,每次递量0.5-1mm,直至疗效满意。术前,术后进行二维超声和多普勒,血流动力学检查。结果显示,52例PBMV均获成功,术后血流动力学明显改善,心功能明显提高,无重要并发症发生,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提示分级次扩张法可有效预防二尖瓣反流,低心排,急性左心衰,栓塞等并发症,并获得良好效果,尤其对重度MS伴AE者,不失为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 (PBMV)在二尖瓣狭窄 (MS)合并心房颤动 (Af)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观察 12 5例MS合并Af患者 (Ⅰ组 )与 2 2 5例MS伴窦性心律患者 (Ⅱ组 )的PBMV成功率、PBMV后血流动力学与超声心动图指标改变、远期随访结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1)两组成功率分别为 96 %(12 0 12 5 )和 99 6 %(2 2 4 2 2 5 ) (P <0 0 5 )。 (2 )PBMV后即刻两组左心房压力与肺动脉压力均明显下降 (P均 <0 0 0 1) ,Ⅰ组前者降值 <Ⅱ组 (P <0 0 5 )。 (3)PBMV后近期两组二尖瓣口面积 (MVA)明显增大 (P均 <0 0 0 1) ,组间无差异 ;两组左心房内径 (LAD)明显下降 (P均 <0 0 0 1) ,Ⅰ组下降值 <Ⅱ组。 (4)远期随访两组再狭窄率分别为 17 0 %(8 4 7)和 6 9%(4 5 8) (P <0 0 5 ) ;两组死亡率分别为 4 1%(2 4 9)和 1 7%(1 5 9) (P <0 0 5 ) ;两组MVA与LAD均仍较术前明显改善 ,但Ⅰ组较Ⅱ组差 ,且Ⅰ组MVA较术后近期结果缩小 (P <0 0 5 )。 (5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 8%及 10 7%,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但 5例体循环栓塞者均发生于Ⅰ组。结论 PBMV在MS合并Af者中成功率高 ,再狭窄率低 ,疗效确切 ,但较窦性心律组差 ,需注意防止体循环栓塞 ,故对合并Af者更应严格病例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治疗老年人二尖瓣狭窄(MS)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Inoue法对13例年龄≥60岁的MS患者施行PBMV,其中10人接受5-12年中长期随访,收集术前、术后及随访结束时有关心脏参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术前、术后及随访5-12年测得参数:(1)二尖瓣瓣口面积(MVA)分别为:0.96±0.15 cm2、1.73±0.27 cm2、1.51±0.32 cm2(P<0.01),后两者与术前比较P<0.01;(2)二尖瓣跨瓣压分别为2.82±1.51 kPa、0.87±0.34 kPa、1.52±0.41 kPa,后两者与术前比较P<0.01;(3)左房平均压分别为3.82±1.73kPa、1.81±0.95 kPa、2.16±0.52 kPa,后两者与术前比较P<0.01。术后心功能改善1级以上者100%,术后5-12年随访心功能仍维持在Ⅱ级以上者占80%,5-12年后再狭窄发生率20%。结论:PBMV治疗老年人MS的近期及中远期疗效均满意,未见严重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治疗老年人二尖瓣狭窄的疗效、安全性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采用改良的房间隔定位法及运用跨二尖瓣技术对老年二尖瓣狭窄患者行逐步球囊扩张.手术前后分别记录即刻左心房压、肺动脉平均压、二尖瓣跨瓣压差及二尖瓣口面积,并进行手术后随访.结果 PBMV有效扩大了二尖瓣口面积,与术前比较,术后左心房压下降[分别为(25.3±6.7)mm Hg(1 mm Hg=0.133 kPa)与(16.4±5.8)mm Hg]、二尖瓣跨瓣压下降[分别为(17.6±6.7)mm Hg与(6.8±2.9)mm Hg]、肺动脉压下降[分别为(38.6±12.1)mm Hg与(29.2±9.8)mm Hg],二尖瓣口面积增加[分别为(1.05±0.22)cm2与(1.61±0.38)cm2],心功能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随访结果表明,PBMV疗效稳定.结论 PBMV操作技术的改进能明显改善老年患者二尖瓣狭窄症状,显著降低手术的并发症.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he improved percutaneous balloon mitral valvuloplasty (PBMV)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mitral stenosis. Methods Elderly patients with severe mitral stenosis received an improved PBMV which included a modified way of atrial septal puncture and technique across the mitral valve. The left atrial pressrue (LAP), mean pulmonary pressure (MPA), mean gradient across the mitral value (MPG) and mitral valve area (MVA) were recorded and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he operation. Long term follow up were made. Results After operation, the LAP decreased [(25.3±6.7) mm Hg vs.(16.4±5.8) mm Hg,1 mm Hg=0.133 Kpa], MPG decreased [(17.6±6.7) mm Hg vs.(6.8±2.9) mm Hg], MPA decreased [(38.6±12.1) mm Hg vs. (29.2±9.8) mm Hg], MVA increased [(1.05±0.22)cm2 vs.(1.61±0.38)cm2] and the 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 heart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improved. The follow-up result showed that the effect of PBMV was constant. Conclusions Improved PBMV may be an effective and safe measure for patients with mitral steno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