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凭借着高分辨率、可控性强和性价比高的特点,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森林研究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与应用。对无人机遥感成像平台的发展和国内外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开展森林调查的情况进行介绍,针对单木和林分两种森林资源调查对象,总结了目前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提取森林参数的前沿方法。重点分析和讨论了基于无人机平台的多光谱、高光谱和激光雷达传感器获取森林参数的算法,对比了其优越性、局限性并分析其最佳应用场景。此外,介绍了无人机遥感在森林树种分类和病虫害监测方面的应用情况。最后,对无人机遥感技术在森林监测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可为今后基于无人机遥感的森林资源监管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的普及推动着遥感技术进入飞跃的发展阶段,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在逐渐加快,进而反映出传统遥感技术的很多缺点。在传感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快速发展的基础上,搭载遥感成像设备的无人机系统可弥补传统遥感系统的缺点,提高遥感数据获取的灵活度和实用性。因此,对微小型无人机遥感平台进行了设计研究,分析遥感系统图像处理流程和微小型无人机的主要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3.
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遥感航拍数据成为了部分行业不可或缺的基础资料。在环境恶劣的地区,卫星航拍造成数据难以接收、影像使用率低等问题,而无人机遥感技术却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基于此,研究、分析了ERDASLPS的无人机遥感影像快速处理技术,并提出了提高DEM精度的解决办法,为后期对无人机遥感影像技术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入河排污口是人为污染物流入河流的最后一道关卡,对其进行精确排查在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等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回顾了近30 a来国内大型入河排污口排查工作情况,分别从人工实地调查、GIS台账系统建设、卫星遥感监测和无人机排查4个方面进行介绍;其次,在分析了直接目视解译、基于水环境参数反演以及基于地物分类等常用入河排污口遥感监测技术的基础之上,讨论了上述方法在无人机影像上应用的局限性;再次,通过简要介绍深度学习目标检测方法原理,评述了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方法在入河排污口无人机遥感排查上的应用现状及其关键技术;最后,对深度学习在无人机影像入河排污口识别上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并对今后包括入河排污口在内的复杂地理要素的无人机遥感监测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的逐渐完善,工程测绘标准与需求快速提升。其中,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具有操作简单、灵活性强等特征,促使其在工程测绘中广泛应用。基于此,针对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结合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的价值与优势,从多方面深入研究与探索,进而为工程测绘中应用无人机遥感测绘技术提供科学措施。  相似文献   

6.
无人机遥感影像覆盖范围广,难以区分建筑区域与背景区域,导致无人机遥感影像建筑区域测量结果可靠性下降;以解决这一问题作为研究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并联卷积神经网络的无人机遥感影像建筑区域测量方法;获取无人机遥感影像,通过静态输出、图像融合、去雾等环节完成遥感影像预处理;构建并联卷积神经网络,通过网络训练传播提取预处理后无人机遥感影像建筑区域边缘特征,经过特征匹配实现无人机遥感影像中建筑区域识别,结合面积计算结果得到建筑区域的测量结果;经过精度性能测试实验得出结论,在有雾和无雾环境下所提方法与传统区域测量方法相比的建筑区域测量误差分别降低了0.505 km2和0.305 km2,说明该方法的测量结果可靠性更高,可以广泛应用在无人机遥感影像建筑区域测量领域。  相似文献   

7.
根据无人机遥感图像像幅小、几何畸变大、图像配准精度低等特点,提出采用最佳缝合线融合方法对无人机遥感图像进行融合。试验对30张无人机遥感图像序列进行了融合测试,结果表明这种融合方法能够很好地应用到无人机遥感图像的融合中,不仅可以有效地消除拼接线,而且能够避免"鬼影现象",使合成图像的整体目视效果得到了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8.
《自动化博览》2023,(6):56-58
<正>1方案目标依据2018年~2030年民用无人机系统发展路线图,无人机系统在国民经济建设发展中的服务民生、资源检测和保护、气象探测、自然灾害应对、公共安全服务和科考研究等六大方向三十多个领域共有上百种应用需求。近年来,无人机在民用市场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在警用安防、农林植保、遥感测绘等多个领域,无人机系统需求较为迫切,且已形成一定的市场规模,其他行业的潜在需求也在逐步显现,民用无人机市场应用前景广阔、潜在市场空间巨大,将进入快速发展期。  相似文献   

9.
无人机低空遥感监测系统   总被引:36,自引:5,他引:36  
孙杰  林宗坚  崔红霞 《遥感信息》2003,(1):49-50,27
介绍了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研制开发的UAVRS-Ⅱ型无人机低空遥感监测系统的组成、性能指标、技术特点,并对无人机系统在遥感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在山地复杂条件下开展无人机遥感观测面临众多挑战,分析无人机遥感观测平台的可靠性是影像拼接、成果应用、平台和飞行方案改进的重要基础。介绍了一种基于低空无人机的山地多源数据遥感观测平台,重点阐述了无人机系统的组成、性能参数和传感器参数。以《低空数字航空摄影规范》为参照,总结低空无人机遥感观测平台的可靠性分析方法。以2014年7月25日若尔盖高原无人机遥感观测试验获取的数据为例,定量分析该低空无人机遥感观测平台的可靠性。结果表明:该平台在山地复杂条件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航向平均重叠度为73.58%,旁向平均重叠度为55.07%,平均倾角为2.23°,航线内平均旋角为1.36°,航线间平均旋角为10.41°,平均航线偏移为5.42m,最大航线弯曲度为0.19%,最大航高差为5m,各项指标评价结果远优于《低空数字航空摄影规范》要求。相机成像面与平台飞行方向的夹角可能引起旁向旋角的增大;在逆风条件下,该小型无人机遥感观测平台的姿态更为稳定。  相似文献   

11.
基于颜色特征的遥感图像中烟的识别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无人机遥感在林火监测中的实际应用问题,根据森林火灾中烟的光谱特性,提出基于颜色特征的识别方法,建立分析识别模型,使用线性噪声清除方法,满足实时性要求,解决无人机遥感在林火监测中的自动识别问题。该方法利用交互式数据语言开发出相应的分析处理系统。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对无人机遥感数据进行自动识别,识别率在77.71%以上。  相似文献   

12.
人工巡察涉河建设项目耗时费力,难以满足日益增多的涉河建设项目频繁监察的应用需求.基于Python语言构建卫星遥感影像处理、专题制图、报告编制自动化处理流程.利用流程对2015年1月以来广东省西江流域内的43宗涉河建设项目进行跟踪监测及分析.针对重点涉河建设项目,采用无人机遥感技术构建三维模型,量测工程特征参数.选取典型...  相似文献   

13.
无人机仿真训练系统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为了满足无人机地面操纵人员的训练需求,以某新型无人机为应用背景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无人机仿真训练系统”,该文介绍了该系统的构成及其在计算机上的实现过程,并提出了运用小波分析的方法对飞行数据进行滤波。该系统集指挥控制、链路通信、飞控模块、任务载荷及视景显示于一体,重现了无人机操纵人员控制该新型无人机的全过程。对于训练操纵人员,该“无人机仿真训练系统”是一种缩短培训周期,减少费用,更为先进的训练方法。该系统的研制成功,对于提高训练无人机操纵人员的效率和扩大新型无人机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无人机载荷航拍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无人机(UAV)遥感航拍过程中相机载荷参数自动化控制与飞行航迹实时跟踪的问题,提出一种能自动完成相机载荷控制与航拍控制的设计方案.首先,系统根据实验要求实时获取所在地理位置信息及环境预判信息,再根据相机控制参数表进行参数编码;然后,通过通信口发送自定义协议指令集给硬件控制电路,完成相机载荷参数设置并进行拍摄,同时航迹规划软件实时记录飞行轨迹地理坐标信息.系统设计使硬件控制平台和软件数据处理相结合,实现软硬协同控制.经无人机飞行验证,与单一参数航拍控制模式相比,该系统能根据不同的拍摄环境和拍摄场景进行相机参数的自动化控制与飞行轨迹实施跟踪.  相似文献   

15.
高空长航时无人机系统的总体方案评价准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有人驾驶飞机作战效能评估方法的分析研究基础上,建立了高空长航时无人机总体方案的一般评价准则及具体的数学评估公式;详细分析了影响高空长航时无人机侦察效能的总体性能参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侦察效能的评估公式;分析了当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具备攻击能力时,影响其攻击效能的参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攻击效能的评估公式;并运用该方法对“全球鹰”和“捕食者”两种长航时无人机的效能指数进行了定量评估,验证了该评估准则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仿真的无人机遥感图像拼接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多幅无人机遥感图像连续拼接时,累积误差逐渐增大导致拼接的图像严重扭曲变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前方交会的投影误差修正算法。该算法根据前方交会原理,解算出同名点对所对应3D点的空间坐标;然后,将所有3D点正射投影到同一物平面上,并将正射点重投影到像平面上,获取校正后的同名点对;最后,利用M估计抽样一致性(MSAC)算法估计单应性矩阵,并进行图像拼接演示。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有效地消除投影误差,进而达到抑制无人机遥感图像拼接误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技术的发展,多无人机系统协同作业的研究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编队控制是无人机协同作业的关键技术,对具有动态信道与拓扑特征的无人机自组网的通信组网技术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首先介绍了无人机自组网编队控制的相关模型;基于此,从编队保持和重组、任务更新、编队可靠性等方面综述并分析了5种编队控制策略以及它们对无人机自组网通信组网技术的不同需求;最后展望了面向无人机自组网编队控制的通信组网技术的发展前景和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