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科技兴农、种子先行"。种子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发展现代农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种业供给侧改革,就是加强以种业创新为代表的农业科技创新等农业供给侧薄弱环节。邢台市结合本地实际,大力深化种业体制改革,强化种业科技创新,完善种业管理职能,全市现代种业发展势头持续向好,种业管理体制逐步理顺,服务农业发展的能力显著提升,有力促进了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为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  相似文献   

2.
<正>种子是农业科技的载体,高科技是现代种业的本质属性,我国种业是国家战略性的、基础性的核心产业。发展现代种业,提高种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建设种业强国的核心任务。"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种子是农业科技的载体,现代种业是典型的科技产业。高科技是现代种业的本质属性,我国在对种业的定位上是国家战略性的、基础性的核心产业。经过几十  相似文献   

3.
为了稳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大省河南近日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计划在海南、西北和省内建设三个稳固的标准化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以加快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作为粮食生产大省,河南省农作物种业发展基础还较薄弱,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全省700多家种子企业中,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4.
正《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日前出台,我国首次对现代种业发展进行全面规划。《规划》明确了种业发展的时间表,明确了建立西北、西南、海南三大国家级粮食作物种子生产基地,明确了我们要牢牢把握种业发展控制权,牢牢把握农业发展主动权。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资》2013,(5):3
<正>本报讯《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日前出台,《规划》明确了种业发展的时间表,根据规划,我国将在西北、西南、海南打造三大国家级粮食作物种子生产基地。1月28日,农业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有关情况。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副局长马淑萍表示,当前的种子企业准入门槛"过硬",企业结构正在优化。未来将通过加大种业投入、支持企业发展等四方面手段推进规划落实。马淑萍介绍,一是强化合力推动。农业部将会同有关部委合力推进规划落实,并推动各级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结合当地的  相似文献   

6.
正种业发展规划择机出台粮食生产,良种先行。近年来,国家对现代农作物种业尤其重视,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大动植物良种工程实施力度,加强西北、西南、海南等优势种子繁育基地建设,鼓励种子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建立相对集中稳定的种子生产基地,在粮棉油生产大县建设新品种引进示范场。"  相似文献   

7.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子是农业生产最基础、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农业科技的先导和载体,是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的物质基础。推进现代种业发展是确保农业安全的重要战略举措,发展现代种业有利于发挥全州资源优势,满足多样化的农业生产用种需求,有利于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确保粮食安全、推进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打造"绿色食品牌"、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8.
2012年以来,各级农业部门及种业界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的战略部署,立足抓当前服务农业生产,着眼谋长远引领创新发展,集中精力推动政策措施落实,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强化市场环境管理,扎实推进现代种业建设,现代农作物种业呈现蓬勃发展的新局面,有力支撑了农业生产发展。现代种业发展政策支持体系初步形成。新修订《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和《农业植物品种命名规定》发布实施,市场准入门槛明显提高,品种管理逐步规范;育繁推一体化企业所得税和企业改制重组契税减免政策得到落实;现代种业发展基金正在加快筹建,支持龙头企业发展资金达到15亿元;面向种子企业的生  相似文献   

9.
<正>粮安天下,种铸基石。种子是不可替代的农业生产资料,是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去年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的意见》,中央领导多次考察种业,就种业改革发展作出重要指示,种业体制改革方向已经明确,新一轮的种业改革正在推进。  相似文献   

10.
李少安 《中国农垦》2014,(10):38-40
<正>湖北省粮食种子长期依赖外供。为改变"楚地种粮、吴蜀供种"局面,湖北省农垦局充分发挥农垦特有优势和示范带动作用,着力推进种业集群化、集团化发展,并以此为突破口推动农垦农业发展转型,为破解湖北省种业困局闯出了一条新路。2013年湖北农垦种业产销小麦种子2000万斤,棉花种子120万包,其他种子600万斤,实现销售收入8000多万元,成为全省粮食种子生产流通的领军企业之一。一、活机制,创建现代种业发展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针对国内外农作物种子产业发展现状,如何把种子产业打造成发展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重要产业。依据国家、云南省有关农作物种业的政策措施,提出:明确云南省现代种业发展目标,加大现代农作物种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种业龙头企业扶持政策,强化种子管理机构及种子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种子生产加工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正>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全面深化体制改革加快现代种业发展》指出:"粮安天下,种铸基石。种子是不可替代的农业生产资料,是农业科技进步的最重要载体。可以说,种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命线。"种子是有生命力的特殊商品,是农业发展的基础。种子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户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和稳定。因此,只有加强种子市场管理,规范种子经营行为,维护正常的种子经营秩序,才能保证根河市农户用上放心种子。  相似文献   

13.
就"互联网+种业"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在现代种业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发展"互联网+种业"的建议是:着力打造"四个平台"(种业信息化平台、农业技术服务平台、农业金融服务平台和物联网信息化平台);制定完善标准(种子、服务);推进"互联网+种业"人才队伍建设;树立一批"互联网+种业"发展典型;加大资金扶持和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4.
一、深化对种业发展形势的认识第一,发展现代农业对现代种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1958年,毛泽东同志提出了著名的农业"八字宪法",种子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196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  相似文献   

15.
<正>按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总要求,为切实解决新形势下吉林省农作物种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推动现代种业管理工作创新,筑牢种业高质量发展基础,11月18日,吉林省农业农村厅举办现代农作物种业创新管理培训班。各市、县农业农村局分管种业管理工作的局长、种业管理的处(科)负责人、种子管理站站长、农业综合执法队队长、省级注册发证的种子企业法人,共计300人参加了培训。  相似文献   

16.
崇州市是四川农业大市,推进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既是满足全市种子(苗)充足供应,确保农业生产用种安全的关键,也是推动崇州由种业大市向种业强市转变的重要措施。崇州现代种业要实现振兴,既需要基于特定视角聚焦产业链具体环节,也需从产业整合的视角分析整个种子产业链的竞争力提升与高质量发展,突出重点、以点带面、错位发展。因此,文章立足崇州自身种业发展现状、问题及挑战,结合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和战略实施2个视角,从内涵、特征及必要性分析入手,构建崇州现代种业的高质量发展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7.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以种为先,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的核心产业。2011年4月10日颁布《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发展我国现代种业的战略要求和发展思路,要求强化各级农业部门种子管理机构职能,明确种子管理机构的性质、职责.保障种子管理机构的编制、人员、经费等。对在新的形势下,加快发展现代农作物种业.对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3月22日,中国种子大会农垦种业论坛暨中国农垦种业联盟成员大会在海南三亚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做强农业芯片贡献农垦力量”,由农业农村部农垦局、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指导,中国农垦种业联盟承办,中垦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海南农垦南繁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协办。农业农村部农垦局、海南省农业农村厅、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中国种子协会及联盟各成员单位的领导和嘉宾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19.
<正>一、认清形势,增强种子打假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多年来,在公安、工商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各级农业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种子市场监管力度不断加大,种子质量显著提高,有效保障了农业生产用种安全,为粮食产量"十连增"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2011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1〕8号),极大激发了我国种业科技创新活力。但同时,品种套牌侵权、制售假劣种子行为在一些地方仍然十分  相似文献   

20.
正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微月初三夜,新蝉第一声。目前,在种子行业凭借着国家惠农政策的有利时机,不断吸收科技含量,增强农业发展水平的大环境下,以"坚持自主创新,持续提升发展"为主题的2013河南省夏季种子信息交流暨产品展览会已于2013年6月21~22日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这无疑是种子行业的喜讯,也是进一步把科技转化为农业生产力的良机和平台。刚刚闭幕的本届种子交易会是根据《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的总体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