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XX区块实际注采参数,开展油层纵向动用程度评价,修正了吸汽剖面测试结果,明确了纵向挖潜层位。在此基础上,建立均质模型进行地质及动态参数的单因素敏感性研究,确定了浅薄层稠油油藏分层注汽的界限参数。在历史拟合的基础上开展实际油藏模拟,落实剩余油富集区分布,最终编制了该块的分层注汽方案。  相似文献   

2.
新疆油田采油二厂六中区热采站凸起下段薄层砂岩稠油油藏,油层厚度较薄、净总比低、储层出砂严重、原油粘度变化大。基于存在问题和开发难点,开展了热采配套工艺技术研究,包括热采防砂工艺的研究、注汽管柱结构的优化、注汽参数的优化,通过以上技术集成形成了六中区薄层特稠油油藏独有的开发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油田热采井注汽轮次的增加,注汽效果逐渐变差,有的区块甚至出现汽窜现象,部分稠油区块随着边底水的入侵,含水上升速度加快,为了热采井提高注汽效果,抑制含水上升,挖掘热采井潜力,引进了氮气调剖技术,提高注汽井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油田热采井注汽轮次的增加,注汽效果逐渐变差,有的区块甚至出现汽窜现象,部分稠油区块随着边底水的入侵,含水上升速度加快,为了热采井提高注汽效果,抑制含水上升,挖掘热采井潜力,引进了氮气调剖技术,提高注汽井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5.
单家寺稠油油田进入开发后期,开发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生产效果。为此,广大科技人员通过大量地质、动态资料的录取、分析、研究,结合当前国内外先进的注汽工艺技术,应用了分层注汽、投球选注、氮气泡沫调剖、高温调剖剂暂堵、填砂封堵高渗层、双管注汽、HDCS工艺技术等七项注汽技术,区域性井排有序吞吐、井对同注同采、油井分注降速等三种注汽方式,实现从笼统注汽到精细注汽的过渡,使稠油油藏的采收率明显提高,油汽比明显上升,油田开发综合效益得到有效提升,形成稠油中后期提高采收率的开发共识。  相似文献   

6.
分层防砂分层注汽工艺在稠油井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欣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36(12):107-108
针对辽河油田稠油热采中遇到的机械防砂和分层注汽技术不能同井施工的问题,提出分层防砂分层注汽技术实现稠油热采井的分层段防砂和分层注汽。通过该技术的实施,扩大了分层注汽技术的应用范围,发挥了稠油出砂吉的纵向潜能,进一步提高了稠油油藏的吞吐效果和纵向动用程度。  相似文献   

7.
XH27块是一个厚层块状底水稠油油藏,直井-水平井组合重建井网二次开发后,由于底水快速锥进,导致区块含水快速上升、产量快速递减。通过综合分析水平井注汽后生产动态特征,运用数值模拟法、统计归纳法研究优化水平井注采参数,并配套应用先进的注汽工艺技术,进一步改善厚层块状底水稠油油藏注汽效果,实现辽河油田二次开发示范区块持续稳产。  相似文献   

8.
辽河油田高升热采稠油经过多年吞吐注汽开发,目前主体部位进入高轮次吞吐开发阶段,边部物性差、区域常规吞吐效果差、动用难度大。针对目前存在主要问题,开展了改善开发效果对策研究,形成了超临界注汽、氮气二氧化碳辅助吞吐、先压裂排液后高压注汽以及集团注汽等配套动用技术,实施后见到较好效果,为热采稠油老区持续稳产及提高吞吐后期开发效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超临界注汽锅炉的概念、结构、工作原理及内蒙探区查干凹陷毛8块稠油的油藏概况,阐述了超临界注汽锅炉在毛8块稠油热采先导试验应用情况,并对毛8块稠油热采先导试验的效果进行了简要分析与经济效益评价,提出了自己对毛8块稠油热采的认识,指出了超临界注汽锅炉在稠油热采中下步的努力方向。毛8块稠油热采先导试验的实践经验,可供类似毛8块的稠油油藏今后的热采借鉴。  相似文献   

10.
新海27块是一个厚层块状底水普通稠油油藏,水平井注热提液二次开发后,由于底水锥进,水平井含水上升快、产量递减快。通过综合分析水平井注汽后的生产动态特征,运用各种方法优化水平井注采参数,有效发挥厚层底水稠油油藏水平井生产效果,实现了二次开发示范工程持续稳产。  相似文献   

11.
低油价形势下改善稠油热采开发效果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胜利油田边底水能量强、原油黏度高、油层厚度薄、储层物性差、强水敏等油藏特征,以及稠油油藏热采开发成本高的特点,分析了当前低油价形势下稠油热采无效直井的治理对策。通过研究,提出了强边水油藏一线井提液二线井调剖、优化注汽参数、组合吞吐、分层注汽和氮气补充地层能量等技术措施,有针对性地解决了高含水井、无效益井的问题。现场应用表明,该系列技术对策有效提高了热采直井的开发效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云南化工》2019,(10):113-114
多层合采砂岩油藏中分部的含水率过高的话,那么多层合采沙岩油藏的干扰系数直线的上升。但是随着多层合采砂岩油藏生产压差增大其中低含水期也会随之减小,那么相反随着生产压差增大高含水期也会随着渗透率的降低而随着降低。从我国油井卡层及周边注水井分层调配后产生的动态干扰因素进行分析,并确定油井含水率达到什么标准才可以使周边注水井继续的进行分层调配。  相似文献   

13.
辽河油田稠油油藏开采方式主要采用蒸汽吞吐及蒸汽驱等开采方式。但随着开采时间的增长和吞吐轮次的提高,7″侧钻成5″套管井日益增多,5″套管井注汽初期采用的是笼统注汽工艺技术。随着侧钻井注汽轮次的提高,笼统注汽存在不可弥补的缺点,针对这一问题,研究开发了一套适用于稠油5″套管井注汽的分层配注汽工艺技术,通过设计有效的封隔器及配套工具,完善稠油开采工艺,达到最佳开采效果。该技术近几年已现场实施应用100余井次,取得了良好的现场应用效果,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辽河油田稠油油藏开采方式主要采用蒸汽吞吐及蒸汽驱等开采方式。但随着开采时间的增长和吞吐轮次的提高,7"侧钻成5"套管井日益增多,5"套管井注汽初期采用的是笼统注汽工艺技术。随着侧钻井注汽轮次的提高,笼统注汽存在不可弥补的缺点,针对这一问题,研究开发了一套适用于稠油5"套管井注汽的分层配注汽工艺技术,通过设计有效的封隔器器及配套工具,完善稠油开采工艺,达到最佳开采效果。该技术近几年已现场实施应用100余井次,取得了良好的现场应用效果,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高峰 《化学工程与装备》2014,(6):121-122,125
新海27块是一个厚层底水普通稠油油藏,水平井注热提液二次开发后,由于底水锥进,水平井含水上升快、产量递减快。通过综合分析水平井注汽后的生产动态特征,运用各种方法优化水平井注采参数,提高厚层底水稠油油藏水平井生产效果,实现了二次开发示范工程持续稳产。  相似文献   

16.
稠油油井经过多轮次的注汽吞吐,套管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损坏,本文通过对T我厂热采井调研分析,找出了注汽高压破坏砂墙引起地层出砂、油层部位热应力高等引起套管损坏的因素,在套管损坏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各种预防套管损坏的措施,尽可能减轻对油层套管的破坏,延长稠油井的寿命。  相似文献   

17.
单家寺稠油油田位于滨县凸起南坡,主要含油层系有馆陶组、东营组、沙一段和沙三段,动用含油面积17.39Km2,地质储量7682.91×104t。自1984年开始蒸汽吞吐试验以来,目前处于高轮次吞吐中后期阶段,存在水淹加剧、低效井增多、汽窜频繁等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开采效益,开展了单家寺稠油油藏注汽参数优化实验。通过对注汽参数优化实验评价,指导后续稠油油藏开发。  相似文献   

18.
稠油热采区块进入多轮次吞吐阶段由于地层的非均质性、流度比差异及蒸汽超覆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周期产油量低,油汽比低、含水高.蒸汽纵向和横向波及效率低是造成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应用颗粒型堵剂解决地层近井高渗部位封堵调剖,辅以复合泡沫体系调剖技术实现地层深部的封堵调剖,扩大垂向蒸汽波及范围.现场试验表明,固液两相法调整注汽剖面工艺可有效改善热采稠油油藏吞吐开发效果,是进一步提高稠油热采油藏采收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在油田的开采中,稠油占居了油藏的一定比例。特别是由于较轻原油资源的减少,在某种程度上,稠油的开采成为了石油开采的重要部分。稠油开采因其粘度大,开采困难多,因此对于技术要求较高,而注汽热采成为解决稠油开采问题的一项重要技术。本文就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谈一谈注汽热采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的技术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20.
乐安油田草20块特稠油油藏自90年起转入注蒸汽开发,目前已进入开发后期。区块开发初期,研究制定了一整套适合薄层砂砾岩特稠油油藏热采开发的注采工艺,成为区块前十年的稳产奠定了基础。其中,合理的注汽参数是开采取得成功的技术关键。但在目前阶段,周期产量下降,周期油汽比降低,原有的注汽参数不再适应目前的生产现状,因此依据目前生产动态重新进行分析、优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