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籼粳杂交水稻甬优9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籼粳杂交稻甬优9号的特征特性,介绍了其在浙江江山市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籼粳甬优9号在江山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搞好籼粳杂交稻在凤凰县的示范推广工作,探索籼粳杂交稻的高产栽培技术,2016年,凤凰县农技推广中心按照湖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关于报送《2015年三项技术示范总结及2016年示范方案》的通知,湘农技推[2015]11号文件精神,在沱江镇龙潭村进行了籼粳杂交稻甬优1540百亩示范,该品种表现出产量较高、耐肥性强、抗倒伏、米质较好的特点,现将示范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籼粳杂交稻具有优质高产等品种特性,为在武陵山区推广种植籼粳杂交稻提供科学依据,在龙山县洗车镇进行了籼粳杂交稻高产栽培示范,其结果表现品质好、抗性好、产量高等特征特性。  相似文献   

4.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高产栽培与生理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在生产上屡创造高产纪录,表现出较好的生产前景。与常规高产品种相比,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每穗粒数多、库容大;光合物质生产能力强且同化物输出能力强;根系生物量大、根系活力强且后期不早衰;上部3叶大且直挺、植株较高大且茎秆抗倒性强。根据品种特性提出的配套关键栽培技术是稀植化栽插、氮肥合理施用、增施钾肥以及稻曲病防治等。并进一步就开展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高产栽培及生态生理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正什么是籼粳杂交稻?籼粳杂交稻就是用籼稻和粳稻杂交形成的品种,从株叶形态及光温敏感性等方面,可分为偏粳型、中间型及偏籼型。籼粳杂交稻属于远源杂交品种,所以具有更强的杂交优势,主要表现为超高产、优质、抗倒不早衰、广适应性等方面,因而对提高粮食单产、增加种粮收益、保障粮食安全等意义重大。目前,已有一大批籼粳杂交稻品种通过了国家或省级审定,如甬优、春  相似文献   

6.
籼粳杂交稻品种甬优9号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籼粳杂交稻品种甬优9号的特征特性以及在生产中的表现,并介绍了与该品种相配套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甬优9号作中稻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括了籼粳杂交稻新组合甬优9号作中稻种植的生物学特性及农艺性状表现,总结了甬优9号作中稻种植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陈厦 《福建农业》2014,(1):78-78
甬优9号是用甬粳2号A为母本、早熟中籼K6093为父本配组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抗倒的中熟籼粳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10年蕉城区引进作中稻试种,并对甬优9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9.
为摸清高温天气对不同类型杂交稻组合的影响,进而为杂交稻抗逆育种和品种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特进行了不同类型杂交稻组合耐高温性分析。结果表明,杂交稻组合中,籼粳交组合比粳粳交组合的耐高温能力强,表现为籼粳交组合比粳粳交组合的结实率高、百颖籽粒重大、产量高。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对双季晚稻粳、籼(杂交)选型的热点问题,着重对粳型鄂宜105与籼型杂交稻4个组合与气候关联度较大的生育状况、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正常气候条件下,籼型杂交稻有明显的增产优势,现行双晚以粳型为主的状况应调向以籼型杂交稻为主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籼粳杂交稻甬优2640组合钵苗机插超高产攻关试验的基本情况,总结了该组合超高产生育特性,并依据精确定量栽培理论,提出钵苗机插超高产栽培配套技术措施,以期为甬优2640组合推广应用及钵苗机插超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籼粳交是扩大遗传基础和选育突破性品种的重要手段,粳型亲籼系在籼粳交育种中具有独特的地位。粳型亲籼系指具有籼型花粉不育基因型的粳型品系,1994年由张桂权首次提出,粳型亲籼系培育成不育系并成功组配了籼粳型杂交稻;梳理了粳型亲籼系与广亲和、特异性亲和、籼粳型杂交稻、籼粳型常规稻、粳型亲籼系、掺粳籼稻、籼粳架桥等的关系。粳型亲籼系不能作为常规稻品种的原因是粳型亲籼系的培育效率低下,难以应用于常规稻育种的原因是粳型亲籼系培育效率低下和较小的育种规模,但在籼粳交育种规模扩大的情况下,粳型亲籼系在常规稻育种中显现出重要的利用价值,阐明了如何发挥其价值的育种策略,利用粳型亲籼系培育掺粳籼稻品种的育种效率高,初步开展了粳型亲籼系的选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随着籼粳杂交稻育种技术的发展与完善,直接利用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培育高产的水稻品种已成为可能。利用InDel分子标记及其成熟的技术,准确地分析品种的籼粳基因型频率、籼粳稻属性、品种类型与竞争优势水平,对籼粳杂交稻的育种与品种类别的甄别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征集浙江省多家育种单位培育的24个籼粳杂交组合和粳粳杂交组合,选用18对InDel分子标记引物,采用王林友等报道的方法,检测水稻样品在InDel位点上的粳型基因频率,判别参试品种的籼粳属性。采用Nei的方法求算参试品种的InDel遗传距离,用UPGMA法进行遗传相似性聚类,用SPSS 17.0统计分析软件对InDel条带赋值进行主成分分析,依据第一和第二主成分特征向量的平均分量值作平面散点图。调查或考察全生育期、株高、每穗总粒数、千粒重等10项主要农艺性状,测定小区籽粒产量及产量的竞争优势。测定InDel遗传距离与籼粳杂交组合和粳粳杂交组合竞争优势的相关性。【结果】18对InDel引物可扩增获得每个材料的籼稻特异带、粳稻特异带和籼粳杂合带型,经计算粳型基因频率,所有参试材料准确地判别出籼粳属性,并归为6类,其中12个为籼粳杂交组合,另外13个为粳粳杂交组合。经InDel标记的聚类分析,验证了上述判别的正确性。PCA分析把所有品种归入3个不重叠的区域,即籼稻区、典型粳稻与粳稻区、偏粳型与中间型区。籼粳杂交稻品种的2年小区籽粒产量分别比粳粳杂交稻品种增产12.47%和14.89%,表现十分明显的产量竞争优势。对比2类组合的10项农艺性状,籼粳杂交稻组的每穗总粒数2年分别比粳粳杂交稻品种增加32.0%和37.1,每穗实粒2年分别增加26.8%与34.4%,说明大穗是籼粳杂交稻增产的主要贡献因子。分析参试组合与嘉优2号的遗传距离(GD)及其各性状的竞争优势的相关性,结果粳粳杂交稻组合未发现有相关性,籼粳杂交稻表现为穗长和千粒重极显著呈正相关,着粒密度呈现为显著负相关。【结论】InDel分子标记技术可以有效地测定各种类型品种的粳型基因频率,并判别参试品种的籼粳属性,甄别品种的类型。籼粳杂交稻籽粒产量的竞争优势十分明显,其主要贡献因子是较大的每穗粒数。  相似文献   

14.
杂交稻甬优9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阐述了籼粳杂交稻品种甬优9号的特征特性,并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适期早播、培育壮秧、平衡施肥、合理灌溉、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为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摘要:概述鄞州区籼粳杂交水稻的发展历程及生产现状,通过新品种引试示范和粮食高产创建工程,推广了一批具有超高产潜力的籼粳杂交水稻品种,培育了数位具备全省水平领先的种粮大户。针对存在问题,提出高度重视籼粳杂交稻生产、提高籼粳杂交稻收购价或进行种植补贴、加强技术培训指导、各级示范带动辐射、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促进籼粳杂交稻"甬优12"的推广种植,介绍了"甬优12"作单季晚稻在永康市的种植表现,并总结了相关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春优84是利用早花时晚粳不育系春江16A 与籼粳中间型广亲和恢复系 C84配组育成的粳不籼恢亚种间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产量潜力大、制种产量高、综合农艺性状优良、抗瘟性较好、适应性广等优点,2013年3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栽培技术及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各类型晚稻品种的产量表现及其土壤肥力同化能力的差异,对籼粳杂交稻、粳粳杂交稻、常规粳稻三种类型5个晚稻品种进行无肥栽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无肥栽培条件下,"甬优12号"产量最高,其次是"甬优13号"和"甬优538","宁81"产量最低;土壤肥力同化能力从高到低依次是籼粳杂交稻、粳粳杂交稻、常规粳稻。  相似文献   

19.
春优84是利用早花时晚粳不育系春江16A与籼粳中间型广亲和恢复系C84配组育成的粳不籼恢亚种间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产量潜力大、制种产量高、综合农艺性状优良、抗瘟性较好、适应性广等优点,2013年3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栽培技术及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0.
籼粳杂交稻组合甬优12号的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介绍了籼粳杂交稻组合甬优12号的产量表现及主要特征特性,总结了其配套栽培技术,包括播种、育秧、移栽、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为该品种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