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庆油田公司在岗培训工作以其培训目标的明确化,内容的具体化,模式的特色化,课堂的现场化,方法的多样化,效果的可追溯、可监控等,决定了它比传统的导师带徒方式能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本文介绍了油田公司培训中心创立的以"需求"培训为宗旨的"四分"培训,"四选"培训,"四式"培训,现场"一问一答"、"手把手"和"点对点"培训等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2.
目前,油田公司基层科研机构创新能力建设在人员结构、创新文化、设施配备、成果转化等方面面临困扰和挑战。南海西部石油研究院钻采工艺研究所在科研创新能力建设中采取了5方面措施:一是实施共同愿景管理,明确发展目标,倡导"三头六必"工作作风,培育开放包容的创新文化;二是探索多维度人才培养机制,因材施教、建立双向培养平台,在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中锻炼培养人才;三是完善基层科研激励机制,运用竞争机制选拔人才;四是加强科研实验平台建设,探索系统内实验室资源共享利用模式;五是创新服务载体,贴近员工提供日常工作和生活服务,让员工全身心投入科研工作。以上管理措施有效地激发了基层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提升了油田公司的科研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松辽盆地北部断陷盆地构造特征与幕式演化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松辽盆地北部断陷断裂分布呈现了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的构造特征,深层具有两隆三凹一斜坡的构造格局.在解释和分析大量的地震剖面的基础上,从断陷的形成和演化角度出发,建立起两种形成模式和两种类型四种演化模式.形成模式:箕状断陷、双断式断陷.两种类型四种演化模式:一种类型为发展型,包括加强式、扩展式;另一种类型为改造型,包括掀斜式、隆起式.松辽盆地北部断陷呈现幕式演化特征,整个演化过程可划分:初始张裂阶段、扩张阶段、萎缩阶段.  相似文献   

4.
水驱曲线法和经验公式法是常用的采收率标定方法,由于甲、乙、丙、丁四种水驱曲线无统一选型标准,且经验公式均采用来自陆地油田的数据作为样本,因此这些方法在渤海油田适用性较差。通过理论推导,绘制出水驱曲线含水上升规律特征模式图版,将目标油田含水上升规律与图版对照,可快速指导水驱曲线选型。考虑海上油田"少井高产"开发模式,确定6项采收率影响因素,以渤海水驱砂岩油田作为样本数据,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渤海水驱砂岩油田采收率经验公式,提高了海上油田采收率标定精度。  相似文献   

5.
以前期研究一体化为基础,通过借鉴微服务思维,在渤海油田前期研究项目中进行实践,辅以多层次技术队伍培养、信息共享一体化,在边际油田L实现前期研究一体化微服务模式应用,且前期研究方案具有开发效益。实践证明,该模式可大幅加快油田投产时间,未来在前期研究中可广泛应用,对保障渤海油田的产量目标和能源储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才资源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愈发突出,就油田企业而言,其具有技术密集、专业性强的特征,加强企业员工培训,提高员工专业技术水平,培养员工自主创新及科研意识,是油田企业保持自身核心技术力量,实现企业稳定发展的基础保障。"问题主导式"员工培训模式在问题针对性、技能实用性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笔者从油田员工培训入手,就"问题主导式"培训模式的实践措施,发表几点看法,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7.
张晔 《石油教育》2011,(3):38-42
大庆职业学院数控技术专业以"332"人才培养模式为指导,面向油田和地方培养铁人式高素质石油装备加工人才,构建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开展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8.
成立于1964年的大庆油田采油三厂第一油矿采油206队.连续九年荣获油田公司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先后被评为”黑龙江省先进党支部、油田公司功勋集体.大庆市先进集体”。油田公司重组改制以来.206队率先在基层采油队构建内部市场化运作机制.激发管理活力.使”四个不一样”的理念在基层得到实践和落实。  相似文献   

9.
成立于1964年的大庆油田采油三厂第一油矿采油206队,连续九年荣获油田公司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先后被评为“黑龙江省先进党支部、油田公司功勋集体、大庆市先进集体”。油田公司重组改制以来,206队率先在基层采油队构建内部市场化运作机制,激发管理活力,使“四个不一样”的理念  相似文献   

10.
渤中13-1油田开发平台是渤南油气田群的枢纽中转平台,在开发准备阶段面临着悬臂式钻井平台资源紧张,无法满足渤海油田整体开发需要的实际困难。为缓解资源矛盾,创造性地提出并采用了"非悬臂式钻机+水下基盘"作业模式。不仅保证了油田按期顺利投产,而且获得了直接经济效益1.4亿元,同时每年可创造间接经济效益9.27亿元,以及良好的社会效益。这种全新作业模式的成功应用,对后续应用此项技术进行作业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国内外边际油田开发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介绍了边际油田"三一"开发和"蜜蜂"开发两种模式。在"蜜蜂"开发模式中,移动式平台以其独有的移动性和灵活性,从深海开发引入到浅海边际油田开发。介绍了浅海应用移动式平台中两种典型类型:自升式平台和浮力塔式平台,并以项目平台为例,分析对比了特点优势,总结了各自的局限性,可为今后边际油田的开采选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好地适应油田建设的标准化、模块化、智能化和数字化发展需求,电力系统作为油气田生产的重要保障,保质保量地快速投入并使用对整个油田开发尤为重要。35 kV橇装式变电站具有占地面积小、工厂预装、现场施工周期短及可重复利用等特点。35 kV橇装式变电站可根据区域用电需求进行调配使用,其在工厂进行模块化生产,减少了现场施工的工作量。大庆油田某35 kV变电站改造工程中,在相同改造范围和设计标准的前提下,对35 kV橇装式变电站与35 kV传统变电站建站模式进行了方案综合对比,同规模下35 kV橇装式变电站占地面积减少35%,工程改造投资降低4%。35 kV橇装式变电站可以满足油田未来开发地面建设增速的要求,在石油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以松辽盆地扶余油田中探25区块泉头组四段为例,通过对单砂体进行成因分析和层次划分,结合复合河道单砂体叠加模式,开展复合河道平面单砂体识别,并进行单砂体分布及连通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全区单砂体垂向叠置样式主要包括孤立式和切叠式,单砂体空间接触样式包括多层式、多边式、单边式、叠加式、对接式、孤立式六种。层间隔层划分标准为自然伽马大于84.5 API,微电极幅度差值小于0.2Ω·m;层内夹层划分标准为自然伽马回返程度大于16%,深侧向回返程度大于17%。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海上勘探发现的油田储量规模越来越小,经济效益差的边际油田不断增多。研究投资省、可重复利用的设施成为开发边际油田的一条必行之路。移迁式平台结构简单,重量轻,建造周期短,平台可实现自安装,不需要大型施工船舶,投资省。并且移迁式平台可搬迁,可重复利用,是经济开发边际油田的重要设施。介绍了移迁式平台的主要类型、各类型平台的适用范围以及移迁式平台的建造安装方法,并结合应用实例详细介绍了移迁式平台的结构及用其开发边际油田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渤中34-9油田是近期渤海海域莱北低凸起围区重要的发现,但多期喷发的火山岩破坏了古近系碎屑岩油藏的完整性,增加了油田开发的难度。综合应用岩心、测井和三维地震资料,从火山岩岩性类型和基本特征入手,采用平剖结合的研究方式,以火山喷发模式为指导,井震联合约束,对渤中34-9油田主力含油层系井间古近系火山岩岩相分布规律进行了精细预测。渤中34-9油田古近系火山岩岩石类型包括玄武岩、安山岩、凝灰岩和火山碎屑沉积岩,按照岩性组合划分出火山通道相、溢流相、爆发相、火山沉积相四种基本火山岩岩相类型。剖面上盾状火山机构互相交叉叠置,火山机构内部火山岩岩相主要表现为单一式、交互式、镶嵌式和孤立式4种叠置样式。在渤中34-9油田古近系主力含油层段中,平面上火山通道相表现出具环状结构的圆形和椭圆形,溢流相呈现明显的南北向朵状和线状定向排列,爆发相和火山沉积相连片分布。火山岩岩相空间分布的预测结果直接应用于油田30余口井的方案优化设计,尤其是平面上识别出的110个火山通道相,为有效规避钻井风险提供了直接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利用钻井与测井资料,运用印模法对镇原油田侏罗系古地貌进行了恢复。在分析油藏分布与古地貌 关系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古地貌对油成藏的控制作用,进而建立了镇原油田侏罗系油成藏的主要模式。 研究结果表明,镇原油田侏罗系主要发育河谷、支河谷、高地、斜坡和河间丘等5 种古地貌单元。镇原油 田侏罗系油藏受古地貌控制,主要分布于古地貌侵蚀高地周缘、斜坡前缘及坡嘴地带。古地貌控制油成藏 的有利条件有:下切河谷内的厚层砂体是油运移的良好通道,河间丘和坡嘴是油优先聚集的部位,差异压 实形成的低幅度构造是油运移的最终指向。镇原油田侏罗系油成藏模式有坡嘴式、河间丘式和古高地式 等3 种。  相似文献   

17.
正快餐文化背景下的网络文化,以分享式信息传递模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油田民生工程的成果已经全面惠及基层一线,在网络全覆盖的优越环境下,网络文化直接影响着青年员工的健康成长。以长庆油田采气六厂为例,该厂40岁以下青工307人,占员工总数的66%。  相似文献   

18.
当前国际油价持续低迷,胜利油田生产亏损,低油价成为新常态,群众观念多元、思想复杂,扭亏减亏的压力前所未有,这对油田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挑战。为攻坚克难,创效保效,迫切需要油田基层加快培养选拔政工干部进程,做到选人有方、培养得力、用人得法、待遇提升,从而鼓足士气,维护稳定,推动转变观念、深化改革、创新机制、精细管理、减亏增效各项工作上水平,战胜低油价新常态挑战。  相似文献   

19.
克拉玛依油田五2东区克上组油藏整体处于开发中后期,剩余油分布规律不清,沉积相研究及其分布规律长期制约着油田生产开发。在系统的岩心观察与精细描述的基础上,应用研究区丰富的密井网资料,并结合粒度分析资料,对研究区水动力环境和沉积相类型进行了探讨,确定研究区为扇三角洲沉积体系,总结了沉积相模式特征,识别出辫状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心滩、溢岸、水道间、前三角洲泥等6种微相类型;采用基准面旋回对比方法,在研究区克上组识别出3个向上变浅和2个向上变深的非对称中期基准面旋回,并结合等高程、前积、相变细分对比等多种方法综合划分小层;以沉积发育模式为指导,平剖结合,再现了研究区克上组沉积相形态特征及展布规律;在基准面旋回控制下,研究区扇三角洲相储层砂体主要发育多层式、叠加式、多边式、对接式、孤立式5种砂体叠置模式,分析了可容纳空间变化对单砂体叠置模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国海上边际油田现状进行阐述,并结合海上边际油田开发模式,研究出一种适合于我国40m水深范围内的可移动井口平台,用以替代常规固定式无人井口平台。该平台采用自升式结构型式,艉部设有井口支持结构,具有陆地建造周期短、海上安装时间短、弃置费用低等优点。该研究对边际油田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