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了解扁桃体切除术对IgA肾病的治疗效果,探讨手术的适应证及禁忌证.方法 经肾活检确诊IgA肾病行扁桃体切除术患者35例为手术组,分别在手术前IgA肾病发作期及术后1周、2周、4周、半年检测24h尿蛋白定量、1 h尿RBC及血清肌酐.经肾活检确诊IgA肾病仅行内科治疗患者40例(非手术组)比较.结果 手术组的有效率是71.4%,非手术组的有效率是5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扁桃体切除术对具有慢性扁桃体炎的IgA肾病患者疗效较好,尤其是肾小球轻度受损者,效果肯定;肾功能明显损害是手术禁忌证.  相似文献   

2.
扁桃体切除治疗儿童 IgA 肾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扁桃体切除对儿童IgA肾病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对经肾活检确诊为IgA肾病的患者66例中32例扁桃体炎症反复发作患者行扁桃体切除术;34例无明显扁桃体炎发作患者为对照组。观察术前及术后1月、半年1 h尿沉渣红细胞计数及24 h尿蛋白定量。结果治疗组术后有效率为93.7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起血尿、蛋白尿较术前IgA肾病发作期明显减少(P<0.01),随访半年以上无复发。结论扁桃体切除对于儿童慢性扁桃体IgA肾病引起的血尿、蛋白尿疗效显著,是治疗IgA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IgA肾病是最常见的肾小球肾炎,是引起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临床及病理表现多样,预后各不相同。本文就近年来对该病治疗的研究进展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雷公藤多苷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前瞻性随机对照观察雷公藤多苷治疗IgA肾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2年3月至2006年3月IgA肾病患者78例,随机均分成两组.雷公藤组给予雷公藤多苷每日60mg,分3次口服;对照组口服卡托普利(巯甲丙脯酸)每日75.0mg,分3次口服.疗程12个月.结果 雷公藤组有效13例,部分有效17例,总有效率为76.9%;对照组有效3例,部分有效16例,总有效率为48.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P<0.05).治疗后雷公藤组尿蛋白较治疗前减少[(0.74±0.61)g/24 h和(2.41±1.03)g/24 h,t=2.137,P<0.05],血清白蛋白升高[(39.67±18.92)g/L和(31.60±14.42)g/L,t=1.810,P<0.05].结论 雷公藤多苷治疗肾功能正常伴轻中度蛋白尿的IgA肾病能显著降低尿蛋白,提高血清白蛋白.患者依从性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 Ig A肾病 (Ig A nephropathy,Ig AN )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病理分级与预后的关系 ,为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 对 38例经病理诊断确诊为 Ig AN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病理报告资料与预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Ig AN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发作性肉眼血尿及无症状性尿异常最多见 (占 6 5 .8% )。 Ig AN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 (acute renal failure,ARF)患者几乎没有长期的后遗症。不同病理分级患者的临床类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不同病理分级患者的合并症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提示病理分级愈高 ,肾损害愈严重 ,预后愈差。重度蛋白尿组的尿素氮 (Bu N)和血肌酐 (SCr)显著高于轻中度蛋白尿组 (P <0 .0 1)。结论 少数 Ig AN患者可合并 ARF,多为可逆性 ;长期大量蛋白尿预示肾功能的进行性损害。  相似文献   

6.
186例成人IgA肾病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桂明  张浩  季迎  刘俊  徐果 《实用预防医学》2004,11(4):702-704
目的研究成人IgA肾病(IgAN)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相关性. 方法将我科于1996年8月~2003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成人IgAN186例按照年龄分成2组,根据各年龄组的临床及其组织学特点进行临床与病理分型的分析. 结果 186例成人IgAN临床表现以无症状性尿检异常最常见,占122例(65.6%),其次是慢性肾炎和肾病综合征,分别占28例(15.1%)和25例(13.4%).老年组肾病综合征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高于青壮年组.病理类型以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最常见,占67例(36%),其次是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轻微病变肾小球肾炎,分别为47例(25.3%)和35例(18.8%). 结论成人IgAN的临床病理表现多样化并且有一定特点.临床表现以无症状性尿检异常最常见,病理类型以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病变最常见.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肾动态显像在指导治疗临床-病理分离的IgA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病理学证实为IgA肾病而临床表现轻微患者62例,对其肾小球、肾小管间质和血管损害程度进行LEE氏分级。全部患者均接受99mTc-DTPA肾动态显像,计算出灌注指数(PI)、肾小球滤过率(GFR)、20m in清除率(C20)分析不同病理分级之间显像指标与病理积分间的关系。结果 PI与血管损害积分正相关(P<0.01)GFR与肾小球损害(P<0.01)及肾小管间质损害积分(P<0.05)呈负相关,C20与肾小管间质损害积分(P<0.01)呈负相关。结论肾动态显像结果与肾脏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相关、能较好地反映病理损伤的进程,对指导治疗临床-病理分离的IgA肾病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患者β1,3半乳糖基转移酶(β1,3galactosyltransferase,β1,3GT)分子伴侣Cosmc(core1β3-Gal-T specific molecular chaperone)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方法选择2006年5月至2007年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为IgA肾病的23例患者,纳入IgAN组(n=23);病理学分级分别为Ⅰ级2例,Ⅱ级4例[Ⅰ级+Ⅱ级组(n=6)],Ⅲ级6例[Ⅲ级组(n=6)],Ⅳ级8例,Ⅴ级3例[Ⅳ级+Ⅴ级组(n=11)]。选择同期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非IgA肾病患者纳入非IgAN组(n=10),健康体检者纳入正常对照组(n=23)。三组受试者年龄、性别构成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IgAN诊断标准:①以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在肾小球系膜区和或血管袢沉积;②排除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及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等继发性肾脏疾病。IgAN病理学分级参照Lee分级标准,分为Ⅰ~Ⅴ级。分离外周血B淋巴细胞,提取DNA,对DNA进行亚硫酸氢钠修饰。采用巢式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methylation 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nMSP)检测外周血B淋巴细胞Cosmc基因启动子CpG岛甲基化状态。扩增产物经克隆、测序验证。结果 IgAN组、非IgAN组及正常对照组外周血B淋巴细胞Cosmc基因启动子CpG岛均呈部分甲基化。IgA肾病不同病理学分级组外周血B淋巴细胞Cosmc基因启动子CpG岛均呈部分甲基化。结论尚未发现IgA肾病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Cosmc基因启动子检测位点范围内CpG岛存在异常甲基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人体中14种常见食物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Ig)G抗体与IgA肾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明确诊断的IgA肾病患者45例(IgA肾病组),健康体检者20例(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中食物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和滴度水平.结果 IgA肾病组患者中食物特异性lgG总的阳性率达到68%,健康对照组达到40%;对食物特异性IgG阳性患者进行跟踪调查,并根据试验结果干预改变他们的饮食习惯,其中25例患者根据试验结果改变了饮食习惯,其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改善明显.结论 使用EIJSA法测定IgA肾病患者血清中食物特异性lgG抗体水平,有助于了解IgA肾病患者的食物过敏状态,防止肾病的复发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扁桃体切除术患者住院费用影响因素,探讨降低医疗费用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64例扁桃体切除术住院患者病案,对住院费用构成、变化及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结果 影响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为:麻醉方法、合并非常规检查、年龄、传统剥离术联合电凝止血、电刀切除术、多个诊断、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前住院天数、传统剥离术等.结论 控制扁桃体手术住院费用的可能措施有:控制药品和材料费用,加强临床用药和麻醉用药管理,降低全麻费用,缩短手术时间,适当增加门诊检查报销比例,减少住院天数尤其是术前住院天数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两种不同导丝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中的优劣.方法 将确定有ERCP指征的12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泥鳅导丝组(A组)和斑马导丝组(B组),每组62例.观察两组插管时间、插管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为95.2%(59/62),一次性插管成功时间为(1.38±0.52) min,均显著优于B组的82.3%(51/62)、(1.63±0.61) min(P< 0.05),A组总插管成功率为95.2%(59/62),与B组的96.8%(60/6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高淀粉酶血症、胰腺炎的发生率为12.9%(8/62),而B组为32.3%(20/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CP操作中应用泥鳅导丝在操作时间、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显著优于斑马导丝.  相似文献   

12.
X线辅助超滑导丝法置鼻空肠营养管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目的:解决上消化道存在功能和(或)解剖连续性中断的病人实施非永久性肠内营养支持的途径问题.方法:采用X线辅助超滑导丝法置鼻空肠营养管.结果:置管成功率为97.96%,操作时间为5~11(平均7.4±2.8)min;导管位置全部符合临床实施肠内营养支持要求,导管留置时间为28~92(平均84.4±7.2)天.置管、导管留置、经导管实施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所有病人耐受良好,无不适及并发症发生.结论:X线辅助超滑导丝法置鼻空肠营养管,是解决上消化道存在功能和(或)解剖连续性中断的病人实施非永久性肠内营养支持途径问题的首选之道.  相似文献   

13.
X线下放置鼻空肠营养管在危重症早期肠内营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X线下放置鼻空肠营养管,在危重症病人早期肠内营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X线监视下,将带有金属导丝的营养管自鼻腔经胃、十二指肠,置入空肠,拔出导丝,注入造影剂,确认营养管前端已进入Treitz韧带后30 cm以远.结果:X线下可将营养管放置至Treitz韧带30 cm以远的空肠部位,置管成功率为100%,置管时间为10~40(平均20)min.置管后营养管在位良好,喂养过程顺利.结论:X线下放置鼻空肠营养管,是一种操作简便快捷、安全可靠的置管技术,为危重症病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提供了一条更有效的营养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IgA肾病(IgAN)小鼠肾组织Ⅰ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PAI-1)含量及其mRNA表达的特点及益肾汤对其的影响。方法用“口服牛血清白蛋白联合尾静脉注射葡萄球菌肠毒素B”法复制小鼠IgAN模型。设正常组、模型组、益肾汤高浓度治疗组和益肾汤低浓度治疗组。FQ-PCR法检测小鼠肾组织PAl-1mRNA表达、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小鼠肾组织PAI-1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小鼠肾组织PAl-1含量及其mRN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益肾汤低浓度及高浓度组小鼠肾组织PAl-1含量及其mRNA表达分别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肾汤低浓度及高浓度组之间PAI-1含量及其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gAN肾组织PAl-1含量及mRNA的表达均明显增加;益肾汤可显著减少IgAN小鼠肾组织中PAI-1的含量及抑制其mRNA表达。  相似文献   

15.
192例IgA肾病临床与牛津病理分型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IgA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与牛津病理分型的相关性.方法 分析192例IgA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年龄、性别、病程、血压、血尿、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清白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与病理资料(系膜细胞增生、内皮细胞增生、节段硬化或粘连、肾小管萎缩或间质纤维化、小动脉积分、细胞或细胞纤维新月体)的相关性.结果 (1)192例IgA肾病患者临床表现以蛋白尿合并血尿最多见,为72例(37.5%),依次为肾病综合征42例(21.9%),肾功能不全29例(15.1%),合并高血压72例(37.5%);(2)牛津病理分型中M1占60.0%,E1占55.2%,S1占46.9%,T0、T1、T2分别占59.9%、22.9%、17.2%,46.9%的患者存在小动脉内膜增厚,48.5%存在细胞或细胞纤维新月体,部分病理类型与年龄有关(P<0.01);(3)尿蛋白定量与系膜细胞增生、肾小管萎缩或间质纤维化、细胞或细胞纤维新月体有关(P <0.01或P<0.05).血压、肾功与节段硬化或粘连、肾小管萎缩或间质纤维化、小动脉内膜增厚、细胞或细胞纤维月体有关(P<0.01或P<0.05).结论 牛津病理分型对IgA肾病的治疗和预后评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Nutrition support is an important link in the chain of therapy for intensive care unit patients. The early institution of nutrition support significantly reduces the incidence of septic complications, reduces mortality, and shortens hospital stay. Unfortunately, impaired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particularly gastric atony, restricts the use of nasogastric enteral tube feeding, and the use of this route of administration in these patients can lead to regurgitation, aspir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neumonia. Postpyloric enteral feeding was heralded as a means of overcoming many of these problems. Overall, the results of controlled studies do not support a role of postpyloric duodenal feeding in 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aspiration pneumonia. As a consequence, post-ligament of Treitz nasojejunal enteral feeding is proposed as the technique of choice in these patients. Feeding tube design must incorporate a gastric aspiration port to overcome problems of gastroesophageal acid reflux, duodenogastric bile reflux, and increased gastric acid secretion, problems that occur during "downstream" jejunal feeding. Tube placement technique will need to be refined and patients will need to receive a predigested enteral diet. In postoperative surgical patients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there is also a need for a newly designed dual-purpose nasogastric tube capable initially of providing a means of undertaking gastric aspiration and decompression and subsequently a means of initiating nasogastric enteral feeding.  相似文献   

17.
邝凤田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5):1869-1871
目的:总结2001~2003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方法:回顾分析2001~2003年的剖宫产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①剖宫产率在一个比较适当的水平。②其中经产妇剖宫产率呈逐渐上升趋势。③剖宫产指征中,臀位剖宫产、剖宫产史再次妊娠剖宫产率上升。结论:保持适当的剖宫产率关键是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18.
超声胃动力测定指导鼻空肠营养管置管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床旁B超改良胃窦单切面法测定胃动力指标,分析各指标与鼻肠螺旋管盲插成功之间的相关性,评价其临床预测价值. 方法:选择我院ICU收治的拟行幽门后喂养的危重症病人22例.先用改良B超胃窦单切面法分别测量病人的胃窦收缩频率(ACF)、胃窦收缩幅度(ACA)及胃窦运动指数(MI),随后经鼻盲插复尔凯(CH10-145)鼻空肠螺旋营养管.24h后行床旁X片检测确定营养管的尖端位置,以尖端达到幽门下小肠为置管成功.分析比较置管成功组与失败组之间的ACA,ACF及MI差异. 结果:①24h内导管尖端通过幽门(成功组)14例(63.60%),未通过(失败组)8例(36.40%).②成功组[ACA 0.49±0.16,ACF(3.70±2.00)次/2min]明显高于失败组[ACA 0.31±0.15,ACF(2.50 ±2.10)次/2 min],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间MI无明显统计学差异.④ACA和ACF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和0.71(P <0.05),MI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P >0.05). 结论:床旁超声测量ACA和ACF均可作为盲插鼻空肠营养管成功的预测指标,尤其是ACA的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探讨DSA辅助超声引导下PICC导管置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5年10月间收治的需行PICC导管置入处理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超声引导下PICC导管置入;观察组患者则采用DSA辅助超声引导下PICC导管置入.分别比较2组患者的一次导管置入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PICC导管一次置管成功率分别为94.3%和60.0%,满意度分别为97.5%和8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临床实施PICC置管的患者,如其在不适合盲穿,又无法通过单纯超声引导置管获得理想效果的情况下,在DSA监视下辅助超声引导PICC导管置入既保证了穿刺成功率,又保证了一次置管成功率,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导管使用寿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