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聂韡  朱培林  房海灵  龚斌  贺义昌 《中草药》2017,48(1):185-191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广东紫珠Callicarpa kwangtungensis的HPLC指纹图谱,用于广东紫珠药材质量的评价。方法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对5省15批不同产地的广东紫珠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并使用SPSS 19.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选取了12个色谱峰作为指纹图谱共有峰,15批样品的相似度计算结果均大于0.900,说明各产地的药材有较好的一致性;通过聚类分析可将15批样品聚为4类;主成分分析用3个主成分对广东紫珠药材进行综合评价,综合得分结果显示,湖南会同、广西桂林、江西武宁、江西南昌、江西萍乡、江西宜春的广东紫珠药材在所有样品中的综合得分位于前6名。结论本实验建立的广东紫珠质量评价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结果可靠,可以用于广东紫珠药材的质量控制和评价。  相似文献   

2.
徐男  孙蓉  李元媛  黄欣  王亮  张成博  时海燕 《中草药》2019,50(7):1682-1689
目的基于HPLC指纹图谱、多成分定量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不同产地三棱质量评价方法。方法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对7省12批不同产地的三棱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通过对照品比对指认9种化学成分,并测定样品中9种成分含量;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选取了12个色谱峰作为指纹图谱共有峰,12批样品的相似度计算结果均大于0.800,说明各产地的药材有较好的一致性;测定了5-羟甲基糠醛、香草酸、阿魏酸、对羟基苯甲醛、对羟基苯甲酸、香兰素、原儿茶酸、对香豆酸、异阿魏酸9种成分的含量;通过聚类分析可将12批样品聚为4类;主成分分析用4个主成分对三棱药材进行综合评价,综合得分结果显示,河南新乡、江苏镇江、河北沧州、湖南岳阳、浙江金华、河南郑州的三棱药材在所有样品中的综合得分位于前6名;12批饮片主成分综合得分与含量测定结果存在相关性。结论建立的三棱质量评价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结果可靠,可用于全面评价三棱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HPLC指纹图谱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对不同产地头顶一颗珠药材的质量进行评价,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ibar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乙腈-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 L/min,检测波长为203 nm,柱温为30℃,利用相似度评价软件和PCA对14批头顶一颗珠药材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HPLC指纹图谱的方法学考察符合相关要求,共标定了头顶一颗珠药材HPLC指纹图谱的15个共有峰,14批药材的相似度为0.389~0.979。PCA结果显示前3个主成分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7.674%,S2样品综合得分最高(4.926)、质量最好。结论所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结合PCA可以客观、有效地评价不同产地头顶一颗珠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刺柏叶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鉴别其易混淆品种。方法采用HPLC方法测定12批刺柏叶药材和4批易混淆品种,对测得的色谱数据进行相似度评价,并对12批刺柏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建立的刺柏叶指纹图谱标定了18个共有峰,其中指认13号峰为穗花杉双黄酮色谱峰;12批刺柏叶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范围为0.962~0.996,4批易混淆品种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范围为0.580~0.951;聚类分析中12批刺柏叶分为2类;主成分分析中提取出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0.777%的5个主成分,以这5个主成分计算所有批次刺柏叶的综合得分,得到刺柏叶药材的质量排序结果。结论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可以有效的鉴别刺柏叶正品和易混淆品种,结合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可以对刺柏叶药材的质量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宋奇  刘宏  王添敏  邸学  张慧  翟延君  康廷国 《中草药》2022,53(7):2143-2149
目的 基于HPLC指纹图谱与多成分含量测定,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法评价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叶质量,为其深入研究和开发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HPLC法建立30批不同产地胡桃楸叶指纹图谱;通过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进行相似度评价;通过对照品比对指认了3种化学成分,并测定了样品中3种成分的含量;使用SPSS 25.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30批胡桃楸叶指纹图谱共标定了12个共有峰,指认的3个共有峰为绿原酸、金丝桃苷和异槲皮苷,指纹图谱相似度范围是0.827~0.995,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样品中绿原酸、金丝桃苷和异槲皮苷3种化学成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258~5.607mg/g、0.113~3.974mg/g和0.439~6.537mg/g;聚类分析将样品分为3类,30批样品中28批样品聚为一类,铁岭鸡冠山乡(S3)、本溪东营坊乡(S6)的样品各自聚为一类;主成分分析用2个主成分进行综合评价,综合得分大于1的前6位分别为S3、S6、S12、S8、S24和S18;30批样品中3种成分的总含量与主成分综合得分存在明显相关性。结论 建...  相似文献   

6.
西南鬼灯檠的HPLC指纹图谱及模式识别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西南鬼灯檠药材HPLC指纹图谱及模式识别方法。方法:采用HPLC,以贵州、云南两省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的西南鬼灯檠药材为对象,对10批药材进行指纹图谱研究,运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指纹图谱进行模式识别研究。结果:10批样品中有10个共有峰,10批药材相似度较高,色谱峰强度不同是药材的主要差别。通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将10批样品按采收期不同分为2类。结论:该方法能很好分离西南鬼灯檠的各类成分,HPLC指纹图谱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重复性,可用于西南鬼灯檠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评价五味子质量的HPLC指纹图谱的分析方法。方法对不同来源的15批样品进行HPLC分析,并利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化学模式识别技术对15批五味子的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建立五味子的HPLC指纹图谱,确定16个共有峰作为特征指纹峰,不同评价分析方法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15批药材的相似度均在0. 97以上。结论该方法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五味子药材的定性鉴别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王玉勤  范国荣 《中草药》2021,52(4):1143-1150
目的采用指纹图谱并结合多种化学计量方法,筛选特征化学成分,区分不同来源的药材,综合评价中药的质量。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补骨脂药材指纹图谱,相似性分析(similarity analysis,SA)、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HC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化学计量方法进行分析。色谱柱为Waters X Select HSS T3 xp(150mm×2.1 mm,2.5μm),流动相为乙腈(A)-水(B),梯度洗脱,0~10 min,5%~10%A;10~15 min,10%~35%A;15~25 min,35%~60%A;25~35 min,60%~85%A;35~50 min,85%~95%A;体积流量0.3 mL/min,检测波长为246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μL。以补骨脂素为参照,绘制11批样品的HPLC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2012年版)》进行相似性评价分析,确定共有峰,并采用SIMCA 13.0、SPSS 22.0软件进行HCA和PCA。结果 11批补骨脂样品的HPLC图谱有12个共有峰,根据相似度均在是否大于0.95,可将11批次药材分为2类;采用HCA的2种计算方法,分类结果基本一致,说明样品的一致性良好;3个主成分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4.524%,以S8样品的主成分因子综合得分最高、整体质量最好。结论所建HPLC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分析及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结果可为补骨脂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茜草药材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为不同产地茜草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谱法对10批不同产地茜草进行测定;采用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3种方法对指纹图谱进行研究。结果 建立了茜草HPL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图标定了12个共有峰,并指认了4个共有峰化学成分;10批茜草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之间相似度均大于0.90; 10批次样品被聚类为两大类;主成分分析显示,提取出5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93.78%。结论 建立的指纹图谱较全面、直观地反映了茜草整体化学成分信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为茜草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药材》2019,(2)
目的:建立板蓝根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为板蓝根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DIMA Diamonsil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54 nm;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对30批样品进行相似度评价,使用SPSS 19.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结果:建立了板蓝根药材HPLC指纹图谱,确定了10个共有峰,30批样品相似度为0.870~0.998;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间存在相互交叉现象,这与相似度评价结果一致;主成分分析确定2、4、5、6、7号色谱峰为板蓝根主要成分。结论:所建立方法简单、稳定、重现性好,可用于板蓝根药材质量控制及评价。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HPLC法建立蜜炙黄芪饮片指纹图谱,并测定异黄酮类成分和皂苷类成分含量,进行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PCA-主成分分析),比较炙黄芪饮片中4种异黄酮成分(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和芒柄花素)和4种皂苷类成分(黄芪甲苷、黄芪皂苷I、黄芪皂苷II和黄芪皂苷III)的差异。方法采用HPLC法对15批甘肃不同产地炙黄芪饮片8种成分进行测定,运用国家药典委员会"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2012版)"进行评价,并结合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等化学计量学方法对15批不同产地炙黄芪饮片进行区分与比较。结果建立了炙黄芪饮片异黄酮类成分和皂苷类成分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均达0.90以上,确定了8个共有峰(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黄芪甲苷、黄芪皂苷I、黄芪皂苷II和黄芪皂苷III)构成炙黄芪饮片的特征峰,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黄芪皂苷I和黄芪皂苷III是差异性化合物,可作为鉴别和区分炙黄芪饮片的质量控制指标。结论该法所建立的炙黄芪异黄酮成分和皂苷类成分指纹图谱特征性强、方法简便,结合8种成分含量测定可更好控制其质量,对炙黄芪饮片的鉴定及质量控制具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叶迎  王瑞海  苗青  许京  吴东苑  刘丽梅 《中草药》2023,54(14):4649-4661
目的对甘肃产1~2年生红芪(多序岩黄芪Hedysarum polybotrys)和黄芪(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var. mongholicus或膜荚黄芪A. membranaceus)总皂苷、总多糖、黄酮类成分含量进行统计分析,综合多指标探讨红芪和黄芪的差异。方法运用R3.3.2软件,选取总皂苷、总黄酮、总多糖、毛蕊异黄酮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苷、芒柄花素、4种异黄酮含量总和8个含量指标,产地、品种、采收时间、纬度、经度、海拔高度6个影响质量的因素做变量,采用相关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甘肃产1~2年生红芪和黄芪质量差异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聚类结果表明红芪、黄芪聚成2大类,2种药材品质相差较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黄芪质量优于红芪,总体上2年生红芪、黄芪药材质量优于1年生药材,宕昌产黄芪质量较优,武都产红芪质量较优。结论甘肃产红芪和黄芪药材质量有明显差异,从质量角度分析,二者不适合替代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以气味特征为指标的黄芪药材品质评价方法.方法 采用Heracles Neo超快速气相电子鼻技术,获取黄芪药材气味色谱信息,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判别因子分析(discriminant factor analysis,DFA)、聚类分析(cluste...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基于化学模式识别和灰色关联度法的鲜地黄药材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为鲜地黄药材整体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不同产地的32批鲜地黄药材样品,测定各批样品中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梓醇、地黄苷D、铅、镉、砷、汞、铜含量与指纹图谱,采用聚类分析(HCA)、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和灰色关联度法对各指标数据进行分析。结果:HCA和PCA均可将32批鲜地黄药材分为4类,但无明显产地聚集现象;指纹图谱中峰1~3、9、10的峰面积及总灰分、浸出物、梓醇含量是体现各产地鲜地黄药材质量差异的主要指标;32批鲜地黄药材灰色关联度为0.036~0.042,灰色关联度差异为0~13.89%,综合质量差异不大。结论:化学模式识别结合灰色关联度法构建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分析结果客观、科学、准确,可用于鲜地黄药材质量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5.
高凡茸  李科  郝霞  王桂臻  秦雪梅 《中草药》2015,46(14):2134-2142
目的建立黄芪单糖指纹图谱,找出速生黄芪与野生黄芪糖谱专属性差异,为不同生长方式黄芪鉴别和品质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单糖指纹图谱技术,对24批不同生长方式的黄芪药材,以黄芪细胞质中游离糖、多糖和糖缀合物为研究对象,建立速生黄芪与野生黄芪的单糖指纹图谱,并对不同生长方式的黄芪中单糖的种类与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野生黄芪中不同糖类成分的量明显高于速生黄芪,且2种黄芪可按指标成分的比例进行鉴别(速生黄芪中甘露糖-阿拉伯糖3.5∶1,葡萄糖-阿拉伯糖4∶1;野生黄芪中甘露糖-阿拉伯糖3.5∶1,葡萄糖-阿拉伯糖4∶1)。结论该结果不仅为黄芪品质评价指标的筛选提供了依据,同时为以糖类化合物为主要活性物质的中药材质量评价标准的研究提供了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18批黄丝郁金挥发油含量及指纹图谱,为黄丝郁金药材质量控制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并测定挥发油含量,同时采用气相色谱(GC)法建立了黄丝郁金挥发油指纹图谱,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确定指纹图谱特征峰,采用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3种方法对18批黄丝郁金药材指纹图谱进行研究。结果建立了黄丝郁金药材的GC指纹图谱,确定了22个共有峰;通过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可知不同批次黄丝郁金的指纹图谱既有相似性,又有其特征性,不同产区间和同一产区内药材均有一定差异。结论该方法为黄丝郁金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较为全面、有效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采用指纹图谱与化学模式识别方法,以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为指标,评价不同种质白芍Paeoniae lactiflora的质量。方法 采用HPLC法,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30℃,体积流量1m L/min,检测波长230 nm;绘制40批白芍样品的指纹图谱,结合相似度分析、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HC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OPLS-DA)等化学模式识别技术,对不同种质的白芍样品进行质量评价。结果 从质量传递与溯源,植物亲缘性及化学成分的特有性、有效性及可测性等方面对白芍Q-Marker的选择进行了分析,推测白芍中芍药苷、氧化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儿茶素、没食子酰芍药苷、1,2,3,4,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和没食子酸可作为白芍的Q-Marker。以40批白芍HPLC指纹图谱标定白芍的Q-Marker,相似度在0.892~1.000;聚类分析初...  相似文献   

18.
杨冰月  彭亮  颜永刚  沈霞  李依民  韩翠  陈国良  胡本祥 《中草药》2018,49(21):4991-4997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款冬花生品与蜜炙品的HPLC指纹图谱,为不同来源款冬花药材鉴别和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法对36批不同产地款冬花生品与蜜炙品进行测定,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A版)计算相似度,运用聚类分析(HCA)、主成分分析(PCA)和最小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对款冬花生品与蜜炙品进行模式识别研究。结果建立了不同产地款冬花生品与蜜炙品的HPLC指纹图谱,标定了20个共有峰,并指认了其中10个共有峰;36批样品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在0.723~0.984,16批款冬花生品相似度在0.862~0.998,20批蜜炙品相似度在0.687~0.993;通过HCA、PCA和PLS-DA可将款冬花生品与蜜炙品完全区分开来,没食子酸、绿原酸、异绿原酸A、款冬酮等10个成分是导致二者差异性的主要标志物。结论 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为款冬花生品与蜜炙品的质量控制和品质评价提供了更全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