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帕加贡(Pachagon)铜矿位于秘鲁著名的北部斑岩铜矿带上,矿区周边分布多个大型的斑岩型铜矿、铜金矿床。文章通过矿区地质特征、物化探异常、矿石矿物及工程验证综合研究,总结矿床成因,提出找矿思路及找矿标志。同时将矿区的物化探异常特征、蚀变类型、矿物组合、矿物来源等与典型的斑岩铜矿相对比,认为该矿床具有寻找斑岩型铜矿的潜力,值得进一步勘查研究。  相似文献   

2.
以北山地区两个斑岩铜矿床的含矿岩体为例,系统研究了火山岩-斑岩体系的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和产出构造环境。发现斑岩铜矿区皆发育有钾质、钾钠质、钠质三种类型的中酸性岩类岩石组合,矿区岩石与外围及区域岩石相比,在稀土配分和微量元素特征上有很大差别。总结出以白山堂流纹斑岩为代表的酸性斑岩和以公婆泉英安斑岩-花岗闪长斑岩为代表的中酸性斑岩的含矿判别标志。  相似文献   

3.
袁莹  刘方方  薛培  彭晓明 《矿产勘查》2019,(10):2691-2700
帕加贡铜矿床位于秘鲁北部重要斑岩成矿带上,文章就该区岩相学、矿相学、岩石化学及稀土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依据宏观地质产状、矿石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及生成顺序、主微量元素组成特征等,总结了矿床成因,推测矿区成矿模型。该区砂岩中的构造破碎带是矿体的主要产出部位,为受构造控制的次生铜富集带,但有证据显示其成矿与深部岩体存在一定关系:(1)矿石镜下见热液成因黄铜矿及半自形中高温矿物晶出;(2)铜的富集过程伴随不相容元素含量的递增;(3)矿物组合由浅至深辉铜矿减少,黄铜矿、磁黄铁矿增加,且随深度增加,硅化逐渐增强。综合判断矿区成矿类型:浅部为受构造控制的次生富集带铜矿,深部为与岩体有关的斑岩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4.
青海都兰埃肯德勒斯特铜钼床斑岩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埃肯德勒斯特铜钼矿地质特征及含矿斑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岩体中和围岩中的矿化具有相同的特征,黄铜矿和辉钼矿都处于岩石裂隙之中,成细脉状产出,与石英脉紧密伴生,矿化体均属于斑岩型铜钼矿的特征,成矿物质来源为斑岩体,花岗斑岩体呈岩珠状产出,花岗斑岩岩石中SiO2含量较高,均大于72%,属酸性岩;稀土总量较低,轻稀土富集,分馏程度较好,重稀土相对亏损,且分馏程度较弱。Eu元素出现较为明显的"V"字形负异常,主要反映了壳源物质局部熔融的特征;微量元素Ba、Rb、Th、K显著富集;La、Ce、Zr、Hf等元素次富集,其它元素亏损。对该区已形成的资料进行系统综合研究,分析矿区成矿地质特征和成矿模式,最终实现该地区的找矿突破,带动整个地区斑岩型铜矿矿床的找寻。  相似文献   

5.
王勇 《矿产勘查》2018,9(8):1506-1515
阿尔木强铜矿位于新疆西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中亚成矿域巴尔哈什—准噶尔成矿省塔尔巴哈台—谢米斯台成矿带的东端。文章以成矿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为基础,通过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矿床的地质特征与成因。研究表明,阿尔木强铜矿形成于中志留世火山岩强烈活动的后期,成矿环境为大洋岛弧构造环境,成矿温度属于中高温,成矿类型为火山岩容矿的构造热液改造型铜矿床。成矿阶段可划分为黄铁矿阶段、金属硫化物阶段、碳酸盐阶段、次生氧化阶段4个成矿阶段。  相似文献   

6.
雒凌飞 《矿产勘查》2015,6(2):183-192
智利贝多尔嘎拉尼帕铜金矿区地处智利斑岩型铜矿带的西侧,矿区地表矿体严格受到近南北向及北东向构造控制,同时与隐伏岩体(花岗闪长斑岩?)具有密切的空间关系。地表已经发现的众多小型矿床主要为浅成低温热液型铜矿类型,但是该区的外围又产出一些曼陀型铜矿(或IOCG型矿床)。从成矿地质条件综合分析,该区深部赋存曼陀型及斑岩型铜矿的可能性很大,尤其是曼陀型铜矿的勘查,是找矿突破的主要方向。矿体中黄铜矿、斑铜矿等铜的硫化物发育,对于激电测深有较好的适用条件,通过预查阶段应用,在该区找矿评价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河南郭家岭金矿床位于华北陆块南缘褶皱带多金属成矿带与北秦岭多金属成矿带交界处。文章结合矿区地质背景、矿床成因、矿体特征及钻孔岩石地球化学采样分析,系统地研究了矿床深部的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地球化学原生晕统计分析表明,郭家岭金矿区矿化普遍高于区域背景值,Au、Ag、Cu、Mo、Sn、W、Zn、Sb、Bi 9种元素的富集系数较大。通过R型聚类分析,表明钻孔内元素间相关性较好,与Au相关性最强的元素为Bi,并且As、Sb、Zn元素组合异常强烈,而W、Mo元素组合异常较弱,表明该金矿床属于高温热液矿床,处在原生晕的前缘;从钻孔原生晕空间分布看,原生晕异常现象明显,矿化较好,与Ag、Cu、Pb元素有较强的相关性,表明该金矿床处在异常前缘或者异常中上部。  相似文献   

8.
青海多彩铜多金属矿累计探明Cu+Pb+Zn资源量103万t。该矿位于三江成矿带北西段,处于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北羌塘-昌都陆块北缘。矿区火山岩出露广泛,岩性为安山岩、英安岩和流纹岩。对矿区火山岩进行了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矿区火山岩为过铝质钙碱性岩石,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属于轻稀土富集型,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u、Ba、K、Th,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Ti,铕负异常明显;岩石具有高Ba含量特征,微量元素特征显示成岩熔浆物质主要来源于幔源物质;岩石具有岛弧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年代学数据和地球化学特征,认为多彩矿区火山岩属于晚三叠世金沙江洋壳向北羌塘陆块俯冲的产物,指示了活动大陆边缘的岛弧环境。  相似文献   

9.
普雄矿区位于西藏冈底斯成矿带东段,毗邻驱龙—甲玛铜多金属矿集区,是该地区近年来新发现的具斑岩—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潜力矿区。经前期地质勘查工作,已发现数条具工业价值的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体,矿床规模有望达到中—大型;成矿元素以Cu为主,伴Fe、Au、Pb、Zn。随勘探工作不断深入,成矿体系确定和成矿潜力评价成为勘探工作难点,区内岩浆岩特征研究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点。文章对矿区出露的岩浆岩进行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区内岩浆岩岩石类型以辉绿玢岩、石英闪长岩及花岗闪长岩为主,属过铝质钙碱性—高钾钙碱性岩石系列。岩浆岩均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除花岗闪长岩外,其他岩石未见Eu异常。综上:普雄矿区岩浆岩以中基性闪长质I型岩石系列为主,微量和稀土元素特征同典型斑岩—矽卡岩型铜矿类似,具埃达克岩性质;此外,接触带矽卡岩的发现及矿区岩浆混合作用异常发育,都暗示该矿区有望找到斑岩—矽卡岩铜成矿系统。  相似文献   

10.
烂泥塘铜矿位于义敦—中甸岛弧带南段,红山复式背斜西翼,是典型的斑岩型铜矿。铜矿床的形成与区内印支期的大规模造山运动有直接联系,矿床主要赋存于印支期石英二长斑岩岩体内。矿床围岩蚀变特征明显而强烈,与铜矿化有直接关系的是绢英岩化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岩浆起源为中下地壳,并存在强烈地幔组分混染现象,大地构造环境为俯冲造山带的火山弧环境。铅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物质来源主要为下地壳,其次为上地幔,具地壳和地幔铅多来源、深源和浅源混合特征。  相似文献   

11.
智利共和国第一大区HNX矿区的IOCG型铜矿床位于智利海岸山褶皱带多金属成矿带内,秘鲁-智利北部IOCG成矿带上,该成矿带褶皱构造强烈发育,富含大量的铜、钼、铅、锌、锰、金、铼、硒、碲等矿产,IOCG型铜矿床作为作为该成矿带的典型矿床,探获铜金属量约3万t,平均厚度5. 74 m,平均品位1. 20%。该文系统描述了矿床的地质特征,分析了成矿地质条件,从矿床的成矿规律以及找矿标志等方面,总结了该矿床的成矿特征与开发经验,对进一步开展矿区周边的找矿工作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南召县乔端地区铜矿成矿地质条件较好。该地区铜矿床多分布于火神庙组酸性火山岩石英角斑凝灰岩中,受断裂控制不明显,围岩具显著的热液蚀变,属火山热液沉积型块状硫化物铜矿床。本文在研究南召乔端地区多个铜矿床的第一手翔实地质勘查成果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乔端地区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讨论,以期对乔端地区及外围寻找铜矿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肖娟  傅朝义  郭小冬  张建国  高光明 《矿产勘查》2020,11(11):2546-2554
秘鲁-智利海岸基岩带是全球著名的IOCG成矿带,成矿地质条件十分优越,发育大量富铁的铜金多金属矿床。为进一步查明秘鲁Chiclayo东部Gallinazo复式花岗岩基及与之有关的IOCG铜金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文章在总结分析前人成果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遥感图像解译分析,开展了野外地质调查、剖面测量、测试分析、综合研究等工作。结果表明该复式花岗岩基是一个由不同期次侵位、不同构造叠加的大型花岗岩基穹隆构造,为白垩纪侵位的一套基性-中酸性的钙碱性系列侵入岩,其周边矿化带集中分布,矿种及矿化类型较多。同时,总结出IOCG矿床找矿模型,为该区进行基础地质研究和找矿勘查等工作均具有重要的参考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勉略构造混杂岩带是陕西省重要的金矿矿集区之一,矿床成因研究是该区金矿找矿的关键,根据吴家河金矿床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等资料,对吴家河金矿控矿构造、成矿物质来源、矿床成因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认为金家河岩组为金矿形成提供了成矿物质来源,韧性剪切带内火山沉积和陆源碎屑沉积的过渡层位为金矿的形成提供了沉积场所,矿床形成经历了多阶段、多期次的构造作用改造,矿床成因为产于韧性剪切带内的与火山碎屑岩有关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研究成果可为该区寻找同类型金矿床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朱伟  何元方  郑婧  潘亮  李龙斌 《矿产勘查》2018,9(11):2077-2084
西南天山成矿带是我国重要的铁锰多金属成矿带之一,对新疆西南天山果儿沟铁锰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的探讨对该区域铁锰找矿具有指导意义。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矿床地质特征、岩石学特征、矿石地球化学等分析总结,获得以下结论:(1)果儿沟铁锰矿床产于下石炭统图尤克阿秀组(C1ty)下段海相火山岩与沉积岩的岩性界面,受地层和火山旋回控制,具沉积型矿床特征;(2)铁矿石金属矿物主要为赤铁矿,锰矿石金属矿物为硬锰矿、软锰矿;(3)铁锰矿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该矿床具有热水沉积矿床的特征;(4)铁、锰矿体形成于海底火山喷发活动的末期,铁锰矿床成因类型为海相火山热水沉积型。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柳树沟铜矿区地质特征的分析,总结了铜矿(化)体地质特征,认为铜矿化虽然在赋矿岩石及含矿构造上具多样性表现,但其含铜热液的来源具唯一性,为与石英斑岩的超浅成侵入体有关的含铜次火山热液,初步总结认为矿床成因为与次火山岩侵入活动有关的中低温热液充填型矿床。  相似文献   

17.
亚日何师金矿区位于青海省中部,夹持于东昆南断裂和布青山南缘断裂之间,属阿尼玛卿铜、钴、锌、金、银成矿带,区内次级断裂构造发育,岩浆活动频繁,成矿物质组成丰富。亚日何师金矿床是近年来该成矿带上在马尔争组地层中发现的小型金矿床,赋矿岩石主要为褐铁矿化微晶灰岩、蚀变花岗斑岩,矿化主要分布于碳酸盐岩层间破碎带及花岗斑岩与围岩接触带,矿体受北西向断裂构造控制特征明显,共圈定金矿体14条。作者通过勘查实践,分析了亚日何师金矿床特征、找矿标志,总结了矿床成因,认为该矿床成因类型为构造蚀变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