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0 前言 1992年袁启业同志发明双循回式水文缆道后,又创新成差动式水文缆道。这种缆道与双循回式水文缆道相比较,有许多相同之处;与原来的开口式水文缆道相比较(因铅鱼重量只与水深和流速有关,不考虑跨度的影响),机械传输效率和模拟沉水效益均有较大幅度提高;且入水也较稳定,并可采用多种传动方式,如手摇、脚踏、电动等,所以特别适用于边远地区。  相似文献   

2.
水文缆道维修与保养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文缆道是我国基层水文测站进行河道流量、泥沙测验的一项专用基本设备,特别是在中小河流上的水文测站,基本上都采用水文缆道进行流量测验、沙量取样工作,所以,对于水文缆道的维修和保养,是水文测站人员必须面对的日常性工作,水文测站人员既要熟悉水文缆道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操作方式,也要熟悉水文缆道的维修及保养程序。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水文缆道设计计算、实际建设和技术分析,常山县水文站率先采用自重式缆道设计建设,提高了测洪能力、方便水文测验操作、节省造价、美化环境。  相似文献   

4.
水文缆道自动化测控系统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水文缆道存在的自动化程度低、操作不便等问题,从系统的功能、原理及软硬件设计等方面入手,开发研制了水文缆道自动化测控系统信号采集与传输、流量测控自动化和流量计算软件等关键模块。与人工吊箱流速仪测量进行的比测试验表明:水文缆道自动化测验控制系统采用的部分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流量、流速及水深等方面的测量误差均满足《水文缆道测验规范》和《河道流量测验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水文缆道全自动测流系统是集交流变频调速技术、光栅编码测距技术、自动定位控制技术、缆道测流技术、缆道无线信号传输技术和计算机联机测控处理及数据整编技术与一体,配合水文缆道站的水文绞车装置、测流铅鱼装置等共同组成,该系统能利用计算机控制水文缆道实现全自动、半自动方式对人工、天然河道任意断面流量的测量。  相似文献   

6.
缆道动力起动系统是水文电动缆道低压电控设备的综合。由于大多数水文缆道已建成使用多年,其电控设备年久失修、性能下降,需要更新换代,且在兴建时,有的整体结构性能不够合理,型式多样,功能也不尽完善,所遗留的技术难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给缆道的使用和维护造成的一定的困难。为了使各缆道电控系统尽可能的统一,我们结合各缆道的使用特点,定型设计了一种适用于生产和生活兼用的通用型低压电控系统。该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叙述如何利用现代高新电子技术,研制新型的水文缆道综合测验控制设备以及在缆道绞车控制、起点距入水深测量和流速测量等设备方面的新设计;重点讨论了如何在大中型河道上利用自动或半自动水文缆道测流来实现安全快速的流量测定,支持洪水预警系统中的预报速度和精度,将洪水灾害减至最小。  相似文献   

8.
贵阳水文站是贵州省乌江区南明河上的区域代表站,省城城市站,位于贵阳市城区。该站现行电动缆道为不绝缘型,配置可控硅调速控制设备和多功能测流计数显示仪器。缆道主索总跨度为78米,左右岸支承点在钢架上位置高度分别为5米和2米(左钢架置于山脚),其中右岸钢架兼作工作索转向支架和游轮与平衡锤省力装置支架,总高度为9米。贵阳市城区多年平均年雷电日数为53天,属于中雷区。多年来,该站缆道设备及仪器经常遭受雷击(尤其是汛期),影响缆道正常运用和测流工作,以及省城的防洪报汛  相似文献   

9.
水深测量是了解河道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河流状况的不同而应选取不同的测深方法.溪洛渡电站截流过程中,成功实施了移动式缆道测量河道水深.移动式缆道,是基于传统水文缆道的改进,它解决了复杂水流条件下的水深测量问题,同时为电站截流等特殊情况下水文观测提供了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10.
以桃林口站水文缆道设计过程为例,本着经济合理、方便适用的原则,对开口式单跨水文缆道的承载索、牵引索、支架、地锚的设计过程进行分项解析介绍,包括设计公式选用、数据计算、各种参数的确定,并给出一般水文缆道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1.
水文缆道是水文测站进行江河流量测验等工作的主要设备,铅鱼则是悬索缆道悬吊流速仪的基本器具。铅鱼的作用在于借助自身的重量克服水流冲击力,使缆道悬吊的流速仪能够垂直下放至预定位置,并稳定和较准确地进行水深、流速测量。若铅鱼轻,则悬索偏角大,影响测验精度;若铅鱼太重,则须考虑缆道设备的结构强度、动力功耗及悬吊系统的荷载能力。在部标准SD121-84《水文缆道测验规范》(以下简称“缆道规范”)中,对不拉偏缆道铅鱼重量G的选择只规定了下限,即窄深河道(深宽比大于1/100)取G  相似文献   

12.
陈正彩 《人民长江》2012,(Z2):66-69
云南省石龙坝站原水文缆道存在视通条件差、缆道布设形式不合理、走向设计不合理、无防雷措施和测流劳动强度大等问题。全面介绍了该站缆道根据经济、适用的原则进行改造设计的全过程,包括缆索、支架、锚碇等的计算公式、相关参数的确定以及设计要点。还阐述了防雷措施、水文绞车、信号控制系统等其他设备的设计。经过6 a的运行检验,该缆道设计指标合理、结构牢固、运行稳定、测验精度可靠、维护简便、使用效果良好,解决了原缆道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以潮白蓟运河流域蓟运河水系泃河三河水文站的水文缆道设计为实例,较为详细介绍了平原地区水文缆道土建、设施、设备一体化设计的系统思路,以及采用自动缆道测流控制系统设备选型方法。  相似文献   

14.
2000年,在沱江富顺水文站的缆道建设中,按照水利电力部《水文缆道测验规范》(SD121-84)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河流流量测验规范》(GB50179-93)的要求,根据“安全、准确、经济”的原则,针对站址位于富顺县城居民区的特点,设计出变频无级调速平衡式缆道系统,并采用了其它行业中的新技术新产品:YEJ电磁制动交流电机、摆线针轮减速机、MC铸型尼龙滑轮。自2001年1月正式投入水文资料的观测到现在,富顺水文站缆道系统运行良好,350kg采样器的提、放、出、回均能按设计要求完成,系统工作噪音小,运行平稳,在不使用电动运行情况下,手工摇测也能完成测量任务,测量信号达到规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7 水文缆道及设备7.1 概述 水文缆道分悬索缆道、测杆缆道及缆道吊箱,一般江河使用悬索缆道,部分水浅的河流用测杆缆道,北方地区不少中小河道用缆道吊箱。我国水文缆道自1954年浙江新昌县长诒水文站建成小河第一座人工手摇缆道及1956年嘉陵江北碚水文站建成大河第一座电动缆道后,近50年来历经不断发展,相继出现机动缆道,各种电动调速缆道。到70年  相似文献   

16.
悬索缆道铅鱼重量的选定,由于影响的因素较多,目前还没有比较理想的计算方法,文中通过对影响铅鱼重量的水力条件因素和缆道参数条件等控制性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开口式悬索缆道在拉偏状态下铅鱼重量的计算方法,用以在悬索缆道铅鱼重量设计中,合理选定铅鱼的重量,保证缆道测流的精度要求和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采用计算机程序控制,通过光电子元器件实现全自动水文缆道测流的一种设计方案。对同类水文缆道测流机组的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章结合规范有关规定 ,参考有关因素 ,简述缆道测验中常用的浮子式讯号系统 ,对测得某一达到测点流速布设要求的水深 ,在无悬索偏角订正的前题下 ,推求出采用不同测速方式时 ,缆道测深记数器预放各测点深读数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9.
水文缆道是我国测流的基础设施,自1954年6月在浙江省建成我国第一座人工操作的水文缆道后,浙江省的水文缆道测流技术不断进步并发展。随着水文科学技术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传统水文缆道技术逐渐显示出其弊端。浙江省创新设计了自重式水文缆道,解决了一系列技术及社会问题,在浙江省内的41个水文站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广泛的应用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20.
流量是反映江河、湖泊、水库等水体水量变化的基本资料,也是河道治理、防洪抗旱、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和管理的依据。数字缆道测流系统是目前较为先进的获取流量资料的设施之一,以下结合淮滨水文站使用情况对该缆道系统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