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梦玺  王焰 《矿床地质》2012,31(2):179-194
扬子地块北缘~635 Ma周庵超镁铁质岩体是一个新发现的含铜镍硫化物矿化的隐伏岩体,主要由二辉橄榄岩组成。文章通过研究周庵岩体中橄榄石、铬铁矿和辉石的矿物成分变化探讨了岩浆演化过程和含矿岩体成因。根据岩石的矿物组合和蚀变程度,岩体从上到下分为3个部分:上部绿泥石-蛇纹石化二辉橄榄岩相带、中部二辉橄榄岩相带和下部绿泥石-角闪石化二辉橄榄岩相带。根据岩体中部带橄榄石和铬铁矿的成分,计算得到母岩浆的Mg#值为0.63,MgO/FeO摩尔比值为1.72,w(Al2O3)为10.2%~11.7%,w(Ni)为476×10-6,说明其为高镁玄武质岩浆;岩体中部带原生铬铁矿和粒间相铬铁矿核部的Cr2O3和Al2O3呈正相关关系,说明铬铁矿与粒间硅酸盐熔体发生了平衡交换,铬铁矿的高w(TiO2) 和Cr#值与拉张环境中层状岩体的铬铁矿特征一致;根据辉石温压计得到岩体中部单斜辉石和斜方辉石的共结温度为1 017~1 077℃,压力为(3.6~4.5)×108 Pa,暗示形成岩体的浅部岩浆房深度约为12 km。岩体上部和中部带的橄榄石Fo值大部分集中在80 mol%~85 mol%,w(Ni)介于2 255×10-6~4 455×10-6,说明这些橄榄石是从没有经过强烈分离结晶和硫化物熔离的岩浆中结晶出来的。岩体下部带橄榄石的Fo值(67 mol%~68 mol%)和w(Ni) (1 500×10-6~2 000×10-6)都低于岩体上部和中部带的橄榄石相应值,说明岩体下部带的橄榄石可能形成于演化程度较高、并经历了硫化物熔离的岩浆。因此,笔者认为周庵岩体是由相对原始的和演化了的高镁玄武质岩浆两期侵位形成的。  相似文献   

2.
柴达木盆地西北缘新发现的牛鼻子梁铜镍矿床位于阿尔金南缘断裂和柴北缘断裂交汇部位。矿区内包含3个镁铁-超镁铁岩体,其中Ⅱ、Ⅲ号岩体中可见铜、镍硫化物矿化,区内岩体岩相分带明显,由南往北可分为橄榄岩相、辉石岩相和辉长岩相。橄榄岩相岩石包含角闪二辉橄榄岩、角闪橄榄岩、二辉橄榄岩、斜长二辉橄榄岩,辉石岩相岩石包含橄榄二辉岩、二辉岩。镍、铜矿化与橄榄岩相岩石关系密切。本文利用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法测得Ⅰ号岩体闪长岩形成年龄为(388.0±2.8)Ma,Ⅱ号矿化岩体二辉橄榄岩形成年龄为(402.2±2.8)Ma,Ⅲ号矿化岩体斜长二辉橄榄岩形成年龄为(402.8±2.6)Ma。属早泥盆世,表明牛鼻子梁岩体形成于造山后陆内拉张环境,为晚古生代早期幔源岩浆活动的产物。牛鼻子梁铜镍矿床是中国除了夏日哈木矿床外又一形成于早泥盆世新的铜镍矿化类型,具有较好的镍铜硫化物矿床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3.
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长1500km以上,分为东段(曲水—墨脱)、中段(昂仁—仁布)和西段(萨嘎以西至中印边境)3部分。西段又进一步分为北亚带(达机翁—萨嘎蛇绿岩带)和南亚带(达巴—休古嘎布蛇绿岩带),以往的研究程度很低。达巴—休古嘎布蛇绿岩带的蛇绿岩体(块)由地幔橄榄岩组成,主要岩石类型是方辉橄榄岩和纯橄榄岩,极少量二辉橄榄岩,缺少典型蛇绿岩剖面中的洋壳单元。带内岩体规模大,岩相分带明显,出现较大面积的纯橄榄岩相。拉昂错、东坡、当穷岩体和休古嘎布岩体群发现有较多的铬铁矿化点,矿体呈透镜状(豆荚状)、短脉状、不规则状,矿石以致密块状为主,少部分为浸染状,Cr2O3含量一般达40%以上。矿化类型属于豆荚状铬铁矿。对比研究显示,该岩带的岩体在构造环境,蛇绿岩的类型,岩体规模,岩石组成,保存部位,部分熔融程度,岩石、矿物地球化学特征,铬铁矿化特征等许多方面与国内外大型豆荚状铬铁矿床的含矿岩体相似,成矿条件好,找矿前景较大。提出区内找矿前景最好的地段是拉昂错岩体西北部的纯橄榄岩相,其次是东坡岩体的纯橄榄岩相、纯橄榄岩-方辉橄榄岩相,以及当穷岩体的方辉橄榄岩-纯橄榄岩相。  相似文献   

4.
周庵铜镍铂族矿床位于南秦岭构造带北缘,商丹断裂带南侧。岩体隐伏于新生代沉积物和中元古代大雀山组地层之下,主要由二辉橄榄岩组成,见有少量纯橄榄岩、角闪岩、辉长岩,岩体大部分经受了蛇纹石化、次闪石化、绿泥石化等蚀变作用,矿体主要赋存于周庵岩体与大雀山组地层的内接触带。对辉长岩的LA-ICP-MS锆石U-Pb测年表明周庵岩体形成于621±1.5Ma,形成时代为新元古代晚期。Sr-Nd同位素测试得到的Sm-Nd等时线年龄为622±59Ma,与锆石U-Pb年龄一致。(~(87)Sr/~(86)Sr)_t=0.705726~0.706655,(~(147)Nd/~(144)Nd)_t=0.511730~0.511863,ε_(Nd)(t)=-2.05~0.55,显示弱富集的特征。超基性岩主量元素含量显示岩体m/f值为4.47~4.99,为铁质超基性岩,Cu、Ni含量与烧失量之间没有相关关系。矿石和不含矿岩体具相同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显示轻稀土富集,具弱的正Eu异常。微量元素特征显示Rb、Pb强烈富集,Nb、Ta相对亏损,说明岩浆受到了地壳物质的混染。综合分析认为周庵岩体形成与新元古代晚期,岩浆来源于软流圈地幔,代表Rodinia超大陆裂解事件在南秦岭的地质记录。岩浆侵位时受到了地壳物质的强烈混染,利用Nd同位素估算得混染程度为18.57%,这可能是促发岩浆体系达到硫饱和而发生金属硫化物熔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甘肃高台-临泽地区109-2隐伏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台-临泽地区109-2隐伏岩体岩相学研究,岩体组成以二辉橄榄岩相为主,具有橄榄石堆晶结构,橄榄石主要为贵橄榄石,阳起石化、绿泥石化、碳酸岩化与金川岩体非常相似。与金川地质背景对比显示它们属于同一个三级构造单元(龙首山隆起带),围岩地层相近。微量、稀土数据证明金川岩体岩浆源区富集程度或受地壳混染程度较109-2岩体强,分异结晶过程存在差异,109-2岩体Cr有明显的亏损现象,Ni/Cu比值明显较金川超镁铁质岩体(Ni/Cu≈2)高。109-2岩体所在地区可能是一个新的岩浆能量聚集地带,值得进一步探矿工作。  相似文献   

6.
在挪威Bohemian地块和Austro阿尔卑斯片麻岩地区的造山型石榴石二辉橄榄岩中含有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原岩,而这种尖晶石二辉橄榄岩没有出现在现代裂谷带的造山型二辉橄榄岩中和侵入岩浆中石榴石二辉橄榄岩捕虏体内。尖晶石二辉橄榄原岩已在阿尔卑斯的Alpe Arami石榴石二辉橄榄岩中发现,原生铬尖晶石作为石榴石里的包体或作为基质颗粒产出,并与第二世代次尖晶石和由Lepontine变质作用时期的绿泥石分解形成的第三世代铝尖晶石相伴生。  相似文献   

7.
樊祺诚  隋建立  赵勇伟  孙谦  李霓  杜星星 《岩石学报》2008,24(11):2563-2568
大兴安岭中部的绰尔河-哈拉河地区分布有近30座第四纪火山,初步分为更新世火山和全新世火山两期。火山岩中含有丰富的尖晶石橄榄岩和石榴石橄榄岩捕虏体,石榴石橄榄岩的类型主要是石榴石二辉橄榄岩。根据绰尔河新鲜的石榴石二辉橄榄岩P-T平衡条件估计(1164℃,2.36GPa),其形成深度约76km。这与中国东部其它地方四相共存的石榴石二辉橄榄岩类似,区别于五相共存的尖晶石/石榴石二辉橄榄岩形成条件(〈70km),证实它们是来自尖晶石二辉橄榄岩与石榴石二辉橄榄岩相转变带之下深度超过70km的石榴石橄榄岩稳定区。  相似文献   

8.
在西班牙南部马拉加的塞拉尼亚德龙达和摩洛哥的班尼-博赛拉有一些超镁铁质岩体,其中有一种很独特的脉状石墨矿化。西班牙的超镁铁质岩体是世界上最大的,是出露最好的高温阿尔卑斯型二辉橄榄岩。脉状石墨矿床就位于在这种尖晶石-二辉橄榄岩中。岩体的边界和破碎带由于岩体侵位时的自变质作用,以及后来的风化作用,发生了广泛的蛇纹石化。岩体中有一些分凝的镁铁质层(石榴石辉石  相似文献   

9.
<正>成矿区带:塔里木陆块北缘隆起成矿带(Ⅲ-13)。建造构造:侵入于古元古界沉积变质岩地层中的基性-超基性岩体群,有Ⅰ号、Ⅱ号、Ⅲ号、Ⅳ号岩体。第一侵入辉长岩(主要为辉长岩和辉长苏长岩,次为橄榄辉长岩和橄榄辉长苏长岩);第二次侵入辉石岩相(二辉岩为主,其次为单辉岩、方辉岩、橄辉岩、含长二辉岩等);第三次侵入橄榄岩相(主要为二辉橄榄岩、方辉  相似文献   

10.
处于郯庐断裂东侧、扬子与华北板块碰撞带中的安徽女山火山岩主要由第四纪早更新世的碧玄岩、霞石岩和碱性橄榄玄武岩组成,其中含有丰富的深源岩石包体.根据目前的研究,女山火山岩中的地幔橄榄岩包体主要类型有: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和方辉橄榄岩、石榴子石二辉橄榄岩和尖晶石-石榴子石过渡相二辉橄榄岩等.  相似文献   

11.
西准噶尔达拉布特超镁铁岩岩石化学特征及形成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达拉布特蛇绿混杂岩带位于克拉玛依市西北札依尔山一带,长百余千米,宽5 km,由10个岩体组成,面积约50 km2,呈NE向带状分布.受以冲断裂为主的叠瓦构造破坏,洋壳物质常以残片形式赋存于古大陆边缘的陆源碎屑物中.前者称“构造包体”,后者称“基质”,其间为构造接触[1,2].构造包体由变质橄榄岩、堆积橄榄岩及辉长岩、斜长花岗岩及石英闪长岩、枕状熔岩及放射虫硅质岩等组成,缺乏典型席状岩墙群.主要为斜辉辉橄岩、斜辉橄榄岩,次为纯橄岩及二辉橄榄岩,少量橄长岩.以脆性变形为主,多已蛇纹石化、绢石化、绿泥石化、闪石滑石化及碳酸盐化.超镁铁质…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东部上地幔岩石相转变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樊祺诚  隋建立 《地球科学》2009,34(3):387-391
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和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中的含石榴石相橄榄岩, 带来了发生在上地幔的尖晶石→石榴石相转变和铝辉石→贫铝辉石+石榴石的重要信息, 为中国东部上地幔岩石结构分层奠定了重要基础.通过岩石学与实验岩石学的研究, 推导出发生相转变的P-T条件, 为建立中国东部大陆上地幔岩石分层结构提供了重要约束.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向石榴石二辉橄榄岩相转变发生在55~70km, 随着深度增加, 石榴石二辉橄榄岩从富铝石榴石二辉橄榄岩(70~120km) 转变为贫铝石榴石二辉橄榄岩(> 120~150km).   相似文献   

13.
达拉布特超基性岩带严格受达拉布特大断裂及其次级断裂控制,侵入于早石炭世海相火山-碎屑岩系中,属华力西中-晚期产物。该岩带的萨尔托海、达拉布特、科果拉、坎土拜克和库朗库朵克等岩体分布有一系列成群成带出现的二辉橄榄岩大小团块。岩石类型以二辉橄榄岩及含单辉橄榄岩为主。与围岩的分界不够清楚,至多为突变关系。师占义等根据岩石学和矿物学研究认为该区的二辉橄榄岩可与国内外标准的地幔岩对比。但对于这类团块与围岩的关系有各种不同的认识。笔者用弗氏台测定团块与围岩的橄榄石的Ng、  相似文献   

14.
正成矿区带:唐巴勒-卡拉麦里成矿带(Ⅲ-4)。建造构造:泥盆纪已形成的萨尔托海镁质超基性岩体受后期构造作用被挤进下石炭统包古图组和上石炭统太勒古拉组中,与绿色火山岩系相伴生,与围岩为断层接触。岩体主要由方辉辉橄岩和少量的纯橄岩、方辉橄榄岩、二辉橄榄岩组成,岩石m/f为8.6~11.8,橄榄石中全结晶化硅酸盐熔体包裹体均一化测温为1 218~1 325℃(彭礼贵,1987)。铬铁矿体与变质变形地幔橄榄岩中异离体型中粗粒纯橄榄及方辉橄榄岩  相似文献   

15.
新疆洪古勒楞蛇绿岩中含长二辉橄榄岩的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洪古勒楞蛇绿岩中的含长二辉橄榄岩产于斜辉辉橄岩和堆晶岩之间,并与斜辉辉橄岩顶部的糜稜岩化带平行分布。含长二辉橄榄岩以其具有地幔橄榄岩特有的变晶结构和Ng(100)高温变形组构,以及含斜方辉石等特点而区别于堆晶岩。在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及锶同位素等力面,含长二辉橄榄岩具有介于地幔橄榄岩和堆晶岩之间的某些过渡特征。含长二辉橄榄岩中新生矿物的出现,提供了基性熔体渗入的证据。斜辉辉橄岩顶部的糜稜岩化带可能是岩浆房底部基性熔体下渗的通道。笔者认为,含长二辉橄榄岩为基性熔体渗入到先前已亏损的斜辉辉橄岩中,并与之重新平衡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地层与施工简况自1981年下半年以来,我队使用KHm-PHP低固相泥浆,配合绳索取心钻进方法,先后对土墩、黄山东、二红洼等七个矿点进行了钻探工作. 钻进的主要岩层是:辉长岩、辉橄岩、苏长岩、橄榄岩等基性一超基性岩.这类侵入岩体,蚀变强烈(蛇纹石化、滑石化、绿泥石化),岩石破碎、疏脆、松软,片理解理发育.片理解理面  相似文献   

17.
地质概况金宝山含铂超基性岩体位于滇中台拗的西南缘,红河深大断裂东北侧。岩体受次一级层间裂隙构造控制。侵入于下泥盆统下段的长石砂岩和板岩中。由于礼社江河水及其两侧沟谷流水的侵蚀和断层的破坏,使其出露于礼社江的两岸。岩体的岩石类型以杆榄岩为主,其中一号岩体分异较好。中部偏基性,为辉橄岩相带,上、下部及东、西两侧均为橄榄岩相带环绕。边部有零星分布的橄辉岩及辉石岩。经岩石化学分析,含铂岩体为铁质超基性岩。镁铁比值与铂钯矿化略显正消长关系。随着基性程度的增加,铂钯矿化相对变好。超基性岩受到强烈的蛇纹石化、次闪石化、绿泥石化和滑石化等蚀变作用。橄榄石多变成了蛇纹石。  相似文献   

18.
东波超镁铁岩体产在雅鲁藏布江缝合带的西段,与周边白垩纪沉积岩地层和火山岩以断层接触.航磁资料显示该岩体约400km2规模,地表出露连续,地下有一定延深.超镁铁岩体由亏损的地幔橄榄岩组成,主要有高镁的方辉橄榄岩、纯橄岩和少量二辉橄榄岩.方辉橄榄岩和二辉橄榄岩中橄榄石和斜方辉石属高镁型,分别为Fo=89.5~91.5和Mg#=90~91.5.但二辉橄榄岩中的Al2O3和CaO含量明显高于方辉橄榄岩.方辉橄榄岩中单斜辉石Mg#=92~95,二辉橄榄岩的Mg#=92~93,两者的值也重叠.二辉橄榄岩中的Al2O3和CaO含量要明显高于方辉橄榄岩.这些均为阿尔卑斯型地幔橄榄岩的典型特征.纯橄岩中的橄榄石Fo=92~93.2,其斜方辉石和单斜辉石的Mg#=~93,但Al2O3和CaO的含量比方辉橄榄岩和二辉橄榄岩的低.三种岩石的成分变化规律,反映了地幔部分熔融程度的差异.二辉橄榄岩铬尖晶石的Cr#值20~30,反映为典型深海橄榄岩特征,指示MOR环境.与其不同的是,方辉橄榄岩的铬尖晶石的Cr#=20~75,指示MOR和SSZ两者兼有环境.岩石的原始地幔标准化的REE和微量元素蛛网图模式支持了上述的认识.东波地幔橄榄岩中的岩石学特征与产有大型铬铁矿床的罗布莎地幔橄榄岩可对比,岩体中已多处发现块状铬铁矿石,其铬铁矿的Cr2O3含量56%~59%,表明东波是寻找铬铁矿大矿和富矿甚具前景的一个超镁铁岩体.  相似文献   

19.
正路北与黄山镁铁质—超镁铁质杂岩体分别受北东向康古尔韧性剪切带和北东东黄山—镜儿泉韧性剪切带控制;二者岩石组成差异较大,路北杂岩主要由橄榄岩—辉橄岩—橄辉岩—辉石岩—辉长岩组成,黄山杂岩主要由斜长角闪橄榄岩—角闪二辉橄榄岩—角闪二辉方辉橄榄岩—辉石岩—辉长岩—角闪辉长岩等组成。路北和黄山杂岩主量元素化学组成属钙碱性-拉斑玄武系列。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二者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Sr),高场强元素  相似文献   

20.
新疆北山地区罗东镁铁质-超镁铁质层状岩体岩石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东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位于塔里木板块东北部的新疆北山地区,岩体平面形态为眼球状,出露面积约2.1 km2.由纯橄岩、单辉橄榄岩、斜长二辉橄榄岩、橄榄二辉岩、方辉辉石岩、橄长岩、橄榄辉长岩、辉长岩、苏长辉长岩和淡色辉长岩组成,堆晶结构和堆晶韵律发育,属于层状岩体.岩浆演化过程中主要分离结晶/堆晶相是橄榄石和单斜辉石,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