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un-clear-antigen,PCNA)又称周期素,由Miyachi等在1978年发现提纯[1]。主要分布在增殖细胞、促有丝分裂剂刺激转化的淋巴细胞,以及实体肿瘤中有增殖能力的细胞。PCNA是DNA多聚酶a的辅助蛋白,是DNA合成必不可少的因子,同时也是一种细胞周期调控蛋白。它的表达和合成与细胞增殖活性密切相关,已开始用于肿瘤动力学研究[2~10]。一、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1.PCNA的一般性质PCNA是一种酸性核蛋白,含有261个氨基酸,其中酸性氨基酸数目明显多于碱性氨基酸数目,等电点PI=4.8,分…  相似文献   

2.
李潇  朱丹  潘颖  张小平 《中国肿瘤临床》2008,35(20):1184-1187
目的: 探讨RhoC蛋白在正常卵巢组织、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和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卵巢上皮性癌发生、发展及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9例正常卵巢组织、20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27例卵巢交界性上皮性肿瘤及45例卵巢上皮性癌中RhoC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结果: RhoC蛋白在正常卵巢组织及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均为阴性;RhoC蛋白在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及卵巢上皮性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93%和26.67%,与正常卵巢组织及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卵巢上皮性癌与交界性卵巢肿瘤表达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RhoC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及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与卵巢上皮性癌病理类型无关(P>0.05);卵巢上皮性癌临床分期越晚,组织学分级越高,分化越差,RhoC蛋白的表达水平越高。 结论: RhoC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成为判断卵巢上皮性肿瘤由良性向恶性转化的标志,对其检测可用于判断卵巢肿瘤的恶性程度,并可用于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eIF-4A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2008-01-01-2012-12-31住院病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41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23例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25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及3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eIF-4A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eIF-4A蛋白在正常卵巢组织(3.33%)和卵巢交界性肿瘤组织(60.87%)中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607,P〈0.001;在卵巢良性肿瘤组织(12.00%)及卵巢交界性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38,P〈0.001;在卵巢交界性肿瘤组织和卵巢上皮性癌组织(87.80%)中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99,P=0.016。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中eIF-4A蛋白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39,P=0.215。eIF-4A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FIGO手术病理分期(χ2=7.080,P=0.020)、组织分级(P=0.002)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P=0.008)呈明显的相关性;与患者的年龄(χ2=0.035,P=1.00)及卵巢上皮癌的病理类型(χ2=0.093,P=1.00)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eIF-4A可能参与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并参与淋巴结转移过程,eIF-4A蛋白可能成为治疗卵巢上皮性癌的一个潜在的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4.
卵巢上皮性癌是最多见的卵巢恶性肿瘤 ,70 %的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现将我院 2 94例卵巢上皮性癌的治疗情况总结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我院 1990年 1月~ 1999年 12月共收治卵巢癌患者 5 2 1例 ,其中上皮性癌 2 94例 ,占 5 6 .4 %。年龄最小13岁 ,最大 85岁 ,平均 4 9.4岁 ,≤ 4 0岁患者 6 0例 ,>4 0岁患者 2 34例。 2 94例均经病理检查确诊。其中浆液性囊腺癌最多 ,为 16 3例 ,占 5 5 .4 % ;其次为黏液性囊腺癌 ,6 1例 ,占2 0 .8%。临床分期按FIGO分期法 ,全组Ⅰ期 5 2例 ,占17.7% ;Ⅱ期 30例 ,占 10 .2 % ;Ⅲ、Ⅳ期共 2 …  相似文献   

5.
背景与目的:腺样囊性癌(adenoidcysticcarcinoma,ACC)的临床经过常表现为治疗后复发和转移.目前尚无确切的预后判断指标.本文探讨ACC上皮细胞粘附分子钙粘蛋白(E-cadherin,E-cad)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对34例腺样囊性癌E-cad和PCNA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实体型ACC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筛状型和管状型患者(P<0.01).临床分期与ACC复发转移(P<0.01)及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显著相关(P<0.01).E-cad低表达者(占50.0%)在复发、转移和术后生存时间小于5年者多见(P<0.05).PCNA高表达组的复发转移率明显高于低表达组(P<0.005),前者术后5年生存率则显著低于后者(P<0.005).E-cad与PCNA在ACC中的表达显著相关(P<0.005).结论:E-cad、PCNA的表达及临床分期可作为ACC判断预后的指标;E-cad和PCNA可能在ACC恶性进展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Duan GJ  Liu FX  Yan XC  Liu LM  He GY 《癌症》2002,21(5):522-525
背景与目的:腺样囊性癌(adenoidcysticcarcinoma,ACC)的临床经过常表现为治疗后复发和转移。目前尚无确切的预后判断指标。本文探讨ACC上皮细胞粘附分子钙粘蛋白(E-cadherin,E-cad)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对34例腺样囊性癌E-cad和PCNA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实体型ACC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筛状型和管状型患者(P<0.01)。临床分期与ACC复发转移(P<0.01)及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显著相关(P<0.01)。E-cad低表达者(占50.0%)在复发、转移和术后生存时间小于5年者多见(P<0.05)。PCNA高表达组的复发转移率明显高于低表达组(P<0.005),前者术后5年生存率则显著低于后者(P<0.005)。E-cad与PCNA在ACC中的表达显著相关(P<0.005)。结论:E-cad、PCNA的表达及临床分期可作为ACC判断预后的指标;E-cad和PCNA可能在ACC恶性进展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卵巢癌组织Le^y抗原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恶性、交界性、良性卵巢上皮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中Le^y抗原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卵巢癌生物学特性之间的关系。结果:Le^y抗原在恶性卵巢上皮性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5.47%(40/53),明显高于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47.06%)及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42.86%)(P均〈0.05)。正常卵巢组织中未检出Le^y抗原的表达。晚期卵巢上皮性癌的Le^y抗原的阳性表达率为84.21%,明显高于早期卵巢上皮性癌(53.33%),(P〈0.05)。结论:Le^y抗原与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相关。Le^y抗原的表达可作为反映卵巢癌恶性潜能的一项新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Li JD  Li MD  Li YF  Huang X  Liu JH  Liu FY  Zhang CQ 《癌症》2002,21(3):292-296
背景与目的:p53、c-erbB2基因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与卵巢癌预后关系问题已有报道,由于研究方法、样本大小等方面的不同,结果存在差异。为进一步探讨p53、c-erbB2基因和PCNA表达与卵巢上皮性癌预后的关系,我们进行了本研究。材料与方法:1990年3月1日至1994年3月31日间确诊的卵巢上皮性癌共84例,采用标记的链白素-生物素辣根过氧化酶复合物(LSAB)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癌组织中p53、c-erbB2基因和PCNA的表达,使用SPSS8.0版分析它们的表达与卵巢癌患者平均生存期、5年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本组84例癌组织中,p53、c-erbB2和PCNA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58.3%(49/84)、77.5%(65/84)和100%(84/84)。单因素分析显示,c-erbB2过度表达和PCNA表达强度与患者的平均生存期、5年生存率均呈负相关(P值分别为0.05和小于0.01),未发现p53蛋白表达与患者的平均生存期、5年生存率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卵巢上皮性癌的预后与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有关,而与p53、c-erbB2和PCNA的表达均无相关性。结论:p53的表达与卵巢上皮性癌的预后无关,而c-erbB2、PCNA表达对卵巢上皮性癌预后的影响是间接的。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仍是卵巢上皮性癌独立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卵巢上皮性癌的治疗与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5年 11月至 2 0 0 2年11月收治的卵巢上皮性癌 4 2例 ,不同分组的生存率比较用Kaplan -Meier法 ,Log -Rank检验。结果 Ⅰ、Ⅱ期的 1年、2年、3年的生存率均为 92 3% ,Ⅲ、Ⅳ期的 1年、2年、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 6 6 9%、5 6 6 %、38 2 % ,2组的生存状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74。Ⅲ、Ⅳ期中残存癌灶 <1cm者 3年生存率为6 3 3% ;残存癌灶 >1cm者为 2 1 1% ,P =0 0 2 31。Ⅲ、Ⅳ期术后用TP方案化疗 4例 ,随访 2年以上无复发 ;复发 17例中行二次手术 2例 ,术后用TP方案化疗 ,术后均存活 3年以上。结论 卵巢上皮性癌的预后与分期 ,残存灶大小 ,术后化疗方案有关。Ⅰ、Ⅱ期病例应行全面分期探查手术 ;Ⅲ、Ⅳ期病例手术应争取残存癌灶 <1cm、术后化疗首选TP方案、复发病例可选择性二次手术  相似文献   

10.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吴莹星  漆秀梅  魏炜 《癌症》2000,19(6):565-568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血管生成及其在卵巢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EGF在79例人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标记肿瘤内血管,分析VEGF与瘤内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及其与组织学分类、临床分期、腹水、淋巴结转移、预后的关系。结果 在79例卵巢上皮性癌中5  相似文献   

11.
p53蛋白与增殖细胞核抗原在胃癌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p53、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胄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对33例胃癌组织及20例正常胃粘膜组织进行p53、PCNA检测.结果 p53、PC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6%,93.9%;PCNA强阳性表达率为67.7%;p53阳性表达率及PCNA强阳性表达率均与胃癌组织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53蛋白表达与PCNA强阳性表达呈正相关.结论联合检测p53和PCNA对判断胃癌的恶性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趋势和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增殖细胞抗原 (PCNA)在胃粘膜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及胃癌中的表达情况 ,评估癌前病变的发展趋势。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果 PCNA在细胞核内表达 ,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到胃癌呈递增趋势 ,在肠上皮化生表现为轻度表达 ,异型增生以中度为主 ,而胃癌多呈重度和过度表达。结论 PCNA在胃粘膜不同疾病细胞核内的表达 ,反映了细胞增殖状态和生长速度 ,有助于判断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的发展趋势及胃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在卵巢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 (卵巢浆乳癌 )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单克隆抗体PC10免疫组化 (LSBA)染色石蜡包埋的卵巢组织。结果 PCNA在卵巢良性浆液性肿瘤及恶性肿瘤中均有表达 ,但浆乳癌中PCNA的阳性表达率 (73% )明显高于良性及交界性卵巢肿瘤 (7% ,2 7% ,P <0 .0 5 )。卵巢浆乳癌中PCNA阳性表达率随临床期别的升高而升高 ,中晚期 (Ⅱ~Ⅲ期 )卵巢癌PCNA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早期患者 (P <0 .0 5 )。单因素及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 ,PCNA表达与否是卵巢浆乳癌一个相对独立的预后指标 (P <0 .0 0 1)。结论 PCNA的阳性表达与卵巢浆乳癌的不良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4.
杨林  冯伦高  叶世铎  王家顺  潘永成 《癌症》2000,19(3):230-232
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和细胞凋亡表达中晚期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的预后意义。方法应用微波炉加热修复抗原方法和链霉菌素-生物素免疫亲和酶技术行PCNA抗原染色,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进行原位凋亡染色。  相似文献   

15.
夏杨  吴绪峰  陈惠祯 《肿瘤》2007,27(10):825-828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基因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法(RT-PCR)检测32例上皮性卵巢癌、10例良性卵巢肿瘤和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COX-2 mRNA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化疗耐药之间的关系,同时对预后进行多因素的Cox生存分析。结果:COX-2 mRNA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68.8%)显著高于良性卵巢肿瘤(0%)及正常卵巢组织(0%)(P<0.05),COX-2 mRNA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术后残留灶直径有关(P<0.05),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有无腹水均无关(P>0.05)。COX-2 mRNA在耐药组和非耐药组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术后残留灶直径和COX-2表达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OX-2基因在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和化疗耐药中发挥重要作用,COX-2的表达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组织中Ki-67抗原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及差异,以寻找能较好准确灵敏表达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增殖活性的指标。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15例鼻息肉及10例鼻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Ki-67和PCNA的表达。显微镜下(400×)分别计数Ki-67、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阳性细胞数占计数细胞总数的百分比,作为Ki-67、PCNA阳性指数(Ki-67-LI和PCNA-LI)。结果 鼻息肉、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及鼻腔鳞癌组织中Ki-67阳性指数及PCNA阳性指数分别为:2.3±2.1和5.4±5.2;11.3±4.1和29.9±10.2;35.1±6.9和62.8±17.7,统计分析表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 Ki-67-LI和PCNA-LI与肿瘤病理类型有很好的一致性,二者可分别作为反映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增殖活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胃粘膜、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及胃癌中的表达.评估胃癌前病变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探讨胃癌发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测定115例患者的PCNA表达情况.其中50例肠上皮化生、15例异型增生、50例胃癌.结果PCNA的表达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到胃癌呈递增趋势.在肠上皮化生为轻度表达,异型增生以中度表达为主,而胃癌多呈重度和过度表达.PCNA强阳性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侵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结论PCNA在胃粘膜不同疾病细胞核内的表达、反映了细胞增殖状态和生长速度、有助于判断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的发展趋势及判断与监测胃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uPA和PAI-1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ai Z  Li YF  Liu FY  Feng YL  Hou JH  Zhao MQ 《癌症》2007,26(3):312-317
背景与目的:近年研究表明,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及其抑制物(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PAI)在肿瘤侵袭、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其与上皮性卵巢癌的关系研究甚少.本研究从蛋白水平探讨uPA、PAI-1在上皮性卵巢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组织中的分布情况、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0例上皮性卵巢癌、20例良性卵巢肿瘤组织uPA、PAI-1蛋白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因素、预后进行分析.结果:上皮性卵巢癌、良性卵巢肿瘤组织中uPA阳性率分别为77.5%和30.0%(P<0.001),PAI-1阳性率分别为55.0%和20.0%(P=0.005).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uPA表达与PAI-1表达呈显著性正相关(P=0.001).uPA阳性与盆腹腔转移病灶直径>1 cm有关(P=0.038),与患者年龄、FIGO分期、组织学类型、病理分级、术前血CA125值、卵巢病灶大小、残留病灶大小无显著性相关(P>0.05);PAI-1阳性与FIGO分期有显著性相关(P=0.022),与上述其他临床病理因素无显著性相关(P>0.05).多因素Cox回归模型显示,uPA表达是肿瘤无进展生存、总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AI-1表达是总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uPA、PAI-1表达上调.uPA、PAI-1有可能作为预测上皮性卵巢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