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苹果生产中冠过大、枝过多、角过小、势不均等现象极为普遍,由此造成了果园光照不良、果品质量差、大小年现象明显、病虫害严重、田间操作管理不便、生产成本增加和效益下滑等现象。因此,改造不规范树形,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已成为苹果生产中的紧迫任务。1果园郁闭的改造1)郁闭严重,行间、株间交接严重的,必须进行间伐。间伐方式以伐后能改善光照,方便管理,又尽可能减少对产量的影响为度。对所留植株,不能重剪,而要轻剪,逐步向标准树形转化,以免造成树势返旺及产量的大起大落。2)郁闭较严重,行间未交接,但通道较窄而株间交接较轻的,虽…  相似文献   

2.
苹果霉心病已成为三门峡市苹果生产中的主要病害。全市果园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特别是山区套纸袋果园,有的病果率高达40%以上.严重影响当地果品质量和果农收入。1危害症状病果在树上偶有果面发黄、果形不正或着色较早的现象,但一般症状不明显,不易发现。  相似文献   

3.
嘎拉苹果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成熟。由于果实生长期短,成熟期在高温多雨季节,受气候和管理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在生产中发现部分果园摘袋后出现果实返绿现象。个别返绿现象严重的果园,套袋果质量类似不套袋普通果。因此,我们对嘎拉苹果摘袋后返绿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生产高档果品 再创苹果辉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初,由于市场的驱动,红富士苹果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因此苹果生产发展速度相当快。到1996年,我国的果园面积、产量都跃居世界第一,人均占有果园面积也达到了0.25~O.3亩。由于许多果园栽前准备不充分,栽后服务不配套出现了苗木良莠不齐,管理水平差,产销脱节等现象。时隔五六年苹果生产出现了直线下滑的局面,小国光等老劣品种每公斤价格只在0.5~0.8元左右,普通红富士也不过每公斤0.7~2.0元左右。卖果难、存果烂的现象普遍发生,有些果农亏了  相似文献   

5.
在苹果生产中,质量不高已成为苹果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在影响苹果质量的诸多因素中,人为因素也就是生产管理操作不当成为主要因素之一。1 修剪不当,留枝太多苹果留枝量与品质关系密切,目前生产中的弊端普遍是留枝太多,导致果园郁闭,树冠内膛及下部受光不足,果实着色差,质量降低。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前几年密植果园的兴起及为了促进早结果,普遍提倡轻剪所致。克服留枝太多,促进果实着色已是苹果生产中的首要任务之一。1-1 间伐 对于定植过密、树冠已严重交接的密植园应采用隔行或隔株间伐的方法,以降低整体园…  相似文献   

6.
2011年秋冬季果树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苹果1.1施肥问题及施肥原则针对苹果生产中有机肥料投入数量不足.部分果园立地条件差.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差.集约化果园氮磷化肥用量普遍偏高.非石灰性土壤老果园土壤酸化现象普遍,中微量元素钙、镁和硼缺乏时有发生,石灰性土壤地区果园铁、锌和硼缺乏问题普遍.部分地区果农对基肥秋施的认识不足.以及春夏季果实膨大期追施氮肥数量和比...  相似文献   

7.
嘎拉是优良中熟苹果主栽品种,在我市8月下旬至9月上旬成熟。由于果实生长期短,成熟期在高温多雨季节,因受气候和管理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近两年来,在生产中发现部分果园摘袋后出现果实返绿现象,个别返绿现象严重的果园,套袋果质量类似不套袋果,既影响了果品质量,又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经济效益:因此,我们对嘎拉苹果摘袋后返绿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1.1单果质量低这一现象在小年苹果生产中普遍存在。据调查,小年果园富士苹果平均单果质量150g左右,超过250g的果实不足10%,个别果实套袋后基本没有再发育。  相似文献   

9.
嘎拉苹果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成熟。近几年来发现,部分果园摘袋后出现果实返绿现象,个别返绿现象严重的果园,套袋果质量类似不套袋普通果。既影响了果品质量,又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经济效益。因此,我们对嘎拉苹果摘袋后返绿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近2~3年来,套袋红富士苹果果锈对果实的商品率影响很大,引起广大果农的高度重视。红富士苹果本身是不易感果锈的,但近年来我省渭北高塬红富士苹果生产中,尤其是在一些套袋栽培的果园里,果锈发生的比例逐年上升。笔者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相关调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植保环节是种植业产生环境污染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重要来源,水果是我国种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果园植保高投入的特点使之成为制约种植业绿色发展的瓶颈。我国的水果生产以小农户为主,果园用药普遍存在不合理、不科学的问题,对其用药的管控难以有效实现。基于对主产区300余个苹果种植户的调查访问,首先回顾了我国苹果生产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分析了苹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小农户常规栽培管理是造成果园环境污染和水果质量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的观点;其次从社会需要、农户需求、农户意愿3个层面分析了我国小农户苹果生产的植保托管需要,指出了构建果园植保托管体系的必要性;最后从我国水果产业绿色发展的视角,针对政府、服务者、农户3个行为主体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苹果生产由于前些年强调早果高产,近年来又忽视了树形管理,当前生产上大部分果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郁闭现象,密树密枝密不透风的状况,致使生产的苹果果个小、着色差、风味淡、病虫多。对这样果园开展树形改造已经迫在眉睫。 一、改造对象与目标 树形改造是一项复杂的技术工程,应当根据果园形成郁闭的不同类型,确定不同的改造  相似文献   

13.
山西省临汾市是国家农业部规划的黄土高原优质苹果优势产业区,近年来,苹果产业迅猛发展,已成为促进当地农民增收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成为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近几年,由于冬春季气候多变,随着新栽苹果面积的不断扩大,不少果园出现苹果幼树抽条现象,特别是2013年春季苹果幼树抽条面积大、范围广、经济损失重。为了减少和预防此类问题发生,笔者对苹果幼树抽条前后的情况进行调查,并对今后新发展果园和现有幼龄果园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苹果早期落叶病主要包括褐斑病,轮斑病、灰斑病、园斑病等几种病害。其中,以褐斑病发生较普遍,而严重。轮斑病、灰斑病、园斑病次之。近几年在西昌,凉山等地,黑腐病亦引起落叶。苹果早期落叶是近年生产上突出的问题。如早熟苹果区的蓬溪、南川等地,少数果园5月中旬即有落叶现象。一般果园7、8月间落叶达盛期。重病果园采果毕,叶落净,翻秋现象普遍。不但影响苹果花芽形成的数量和质量,果实品质和产量,而且显著的削弱了树势。所以被列为我省苹果生产上重要病害之一。  相似文献   

15.
红富士苹果不仅好看.而且好吃.市场上很受欢迎,多数果农也大量种植生产红富士苹果.但在红富士苹果园管理上存在着重视前期而轻视后期的现象.导致缺钙加重、上色差、日烧重、果皮有鸡爪纹。据有关资料记载:后期精细管理的盛果期果园比没有精细管理的果园667平方米增加效益500~800元.红富士苹果采收前管理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1套袋苹果皴裂形成的原因近年来,冀北山区套袋苹果皴裂现象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2016年更为严重,甚至有些不套袋的果园也有发生,个别果园几乎没有经济产量,给果农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经过多地调查、查阅大量资料并请教几位专家,综合分析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1缺钙缺钙是造成套袋苹果皴裂现象的主要因素。调查发现补充钙肥的果园皴裂现象发生程度轻  相似文献   

17.
栽培新技术对苹果园病虫影响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全国各苹果产区大规模推广苹果套袋、果园生草覆草等新技术,优化了果园生态环境,改善了果品外观质量和内在品质,降低了农药对果品的污染,对提高苹果生产经济效益起了重大作用。但是,这些新技术也对果园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现将这一问题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山东省现有苹果栽培面积30多万hm~2,其中大部分果园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种植,且90%以上的果园采用乔砧密植栽培模式。现在这些乔砧密植果园已经呈极度郁闭状态,果园通风透光条件差,果品质量水平不高,制约了我省苹果产业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亟待进行解决。本文参照世界上苹果生产发达国家的标准化生产技术成果,结合自身在苹果标准园创建、郁闭园改造技术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在综合调研分析我省苹果主产区郁闭园优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省农业生产中曾出现过“种了大蒜放腌缸,种了生姜喝姜汤,栽了树苗编果筐,收了山楂遭了秧”的现象。本文仅就几年来购销苹果方面发现的一些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果园分布零散,难以形成规模。大多数果园实行的是承包制或自垦自植,缺乏统一的规划部署,致使  相似文献   

20.
嘎拉苹果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成熟。近两年,发现部分果园摘袋后出现果实返绿现象,个别返绿现象严重的果园,套袋果质量类似不套袋普通果。笔者对嘎拉苹果摘袋后返绿原因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