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 为了解某市放射诊疗机构放射卫生管理现状,为有关部门加强放射卫生管理提供依据,促进放射诊疗工作安全、有序的开展。方法 采用放射诊疗机构基本情况调查表和医疗机构开展放射诊疗频度调查记录表,收集医疗机构放射卫生管理基本情况,并随机抽取部分机构设备进行检测。结果 某市223家放射诊疗机构配有放射诊疗设备754台,放射工作人员1754人,男女比例3∶1;日常放射诊疗工作以X射线诊断为主,设备数量、放射工作人员数和放射诊疗应用频次分别占总数的95%、78%、98.4%;全部机构均配置了防护用品,X射线诊断和介入放射学项目符合率分别为97%和94.1%;随机抽取的17家放射诊疗机构中,设备质量控制检测合格率为91.8%,放射防护检测合格率为98.4%;全部放射工作人员均参加了放射防护培训、个人剂量监测及职业健康检查并持有《放射工作人员证》。结论 该市223家放射诊疗机构放射卫生管理现状总体良好,但设备种类、人员来源、放射防护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我国医疗照射防护中放射诊断相关的标准及标准化工作提供有益的意见和建议。方法 根据医疗照射防护的原则,分析我国放射诊断相关的放射卫生标准现状,提出合理的建议。结果 至2018年12月,医疗照射防护中有关放射诊断的现行有效放射卫生标准共21项,标准内容较为全面,基本覆盖了在放射诊断过程中实践医疗照射防护原则所需要的各个方面,但诊断参考水平等标准需要加强。结论 我国医疗照射防护中有关放射诊断的放射卫生标准较为完备,标准内容涵盖全面。在诊断参考水平、设备质量控制检测等方面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潍坊市放射诊疗设备防护指标进行调查检测,以了解潍坊市放射诊疗设备防护设施的使用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方法 依据和参考国家标准和卫生行业标准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 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放射机房防护设施合格率较高,二级以下医院合格率较低。结论 放射诊疗单位应加强对放射诊疗设备防护设施的重视与改进,基层医院需加强对X射线诊断设备的日常维修与更新。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保护放射工作人员、患者和公众的健康,促进我国电离辐射技术的科学发展。方法 根据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系列建议书和放射防护工作的实际情况。结果 对如何切实应用放射防护体系问题进行了认真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结论 对任何辐射源防护都应切实应用放射防护体系,全面理解三项基本原则的内涵与关系,将正当性为实践的前提,将最优化为防护的核心,将合理个人剂量限值为控制的准则。尽快修订《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等标准,相关专业机构应加强放射防护体系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现行放射诊疗防护监测扣除天然本底提出质疑,从辐射防护要求试对监测中扣除天然本底进行探讨。方法 从天然本底概念,辐射防护的目的和监测结果的实际防护意义、现行国家卫生防护标准与防护偏安全设定为依据提出问题。结果 放射诊疗防护监测中扣除天然本底没有依据,完全没有必要。结论 放射诊疗防护检测应与国家卫生防护标准要求一致,扣除天然本底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6.
目的 便于放射卫生工作者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放射卫生防护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方法 列举分析、概括和介绍我国现行的放射卫生防护相关法律法规关于放射卫生防护及相关部门职责分工之规定,以及放射卫生防护标准体系框架介绍。结果 目前,我国主要与放射卫生防护相关的法律有3部、法规2部,规章30余部。截至2010年底放射卫生防护标准按放射卫生专业特点分九大类,体系框架共105项标准,九类标准包括基础标准9项、职业照射防护标准17项、医疗照射防护标准21项、公众照射防护标准10项、应急准备与响应标准4项、检测规范和检测方法标准34项、防护设施与器材标准5项、管理标准4项和其它标准1项。其中推荐性标准46项、强制性标准58项。结论 了解和掌握本领域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是做好放射卫生防护工作的前提和保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 全面掌握所管辖基层医疗机构放射诊疗设备影像质量和机房防护水平,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放射卫生监督工作。方法 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对威海市荣成市乡镇卫生院和民营医疗机构X射线装置进行年度状态检测。结果 2010、2013年共检测X射线机115台次,透视设备性能合格率高于X射线摄影机性能合格率。机房防护设施合格率2013年高于2010年水平,两年检测机房外辐射水平在安全范围之内。结论 县区乡镇医疗机构X射线机质量控制指标存在一定问题,基层放射诊疗监督管理下一步应重点完善X射线诊断设备的影像质量控制并普及放射防护知识。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掌握北京地区放射诊断设备质量控制的基本状况,更好地推进和引导放射诊断防护工作的开展。方法 选定27家典型医疗机构中运行的80台放射诊断设备为研究对象,确定其关键性能指标,使用相应的仪器设备、依据有关国家技术规范与防护标准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 80台放射诊断设备初检时的总合格率为82.5%,其中摄影机为76.7%、透视机为90%、CT机为93.3%,CR成像系统为73.3%,调试并经复检总合格率为97.5%。所调查的医疗机构及其设备客观反映了本地区放射诊断质量控制的实际状况。结论 北京地区放射诊断设备初检时的性能状态不容乐观,加强设备维护和质量控制检测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西藏自治区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质量控制状况和工作场所防护情况。方法 按照国家医用辐射防护监测项目方案和相关标准要求,对监测点医院的X射线设备进行质量控制检测和工作场所的防护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西藏监测点医院的放射诊疗设备性能总合格率为59.69%(77/129),各地市合格率在16.67%~70.59%之间;放射诊疗工作场所总合格率为95.35%(123/129),各地市合格率在55.56%以上。结论 西藏放射诊疗设备质量控制合格率较低,需进一步加强放射卫生监管与监测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泰兴市医疗机构的放射卫生管理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探讨放射卫生监督管理对策。方法 通过现场检查、询问防护情况、填写调查表、查阅相关资料等方法,掌握医疗机构的放射防护和管理现状,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泰兴市有从事放射诊疗的医疗机构51家,持有放射诊疗许可证49家,持证率96.08%;放射诊疗设备109台,许可登记率83.49%,防护检测率65.14%,性能检测率14.68%,检测合格率为100%;放射工作人员224人,体检率95.54%,参培率94.64%,个人剂量监测率95.09%,均低于国家限值;新、改、扩建建设项目14个,预评价率50%,控制效果评价率75%。结论 加强放射卫生法律法规的宣传培训,提高法律意识和管理水平,改善放射防护设备,强化技术支撑作用,严格建设项目审查,加大监督执法力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2013年泉州市完成的民营医院医用x射线诊断项目放射防护控制效果评价报告进行汇总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讨解决的方法和对策。方法 通过现场卫生学调查、放射防护检测,依据国家放射卫生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等方法,将2013年完成的民营医院医用X射线诊断建设项目放射防护控制效果评价报告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013年共完成23家民营医院25个医用X射线诊断建设项目放射防护控制效果评价报告。这25个医用X射线诊断建设项目放射防护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中,项目评价内容较好的方面为屏蔽墙体,合格率100%;其次为项目选址、布局分区、机房面积及通风、工作指示灯、教育培训,合格率均在80%以上;其他防护措施缺陷率较高,合格率较低。结论 泉州市民营医院放射防护工作总体较好,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38家医疗机构X射线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建设项目进行控制效果评价,总结分析相关医疗机构放射防护管理情况。方法 通过资料调研、现场调查、设备质量检测以及放射卫生防护检测等措施进行控制效果评价工作。结果 人员配置情况、防护措施核实情况和放射防护管理与事故应急与法规及标准要求的符合程度分别达94.7%、68.4%、71.1%。DSA、DR、CT、牙科设备性能检测首次检测通过率分别为100%、82.6%、92.6%、100%;相关设备机房防护辐射监测首次检测通过率为100%、100%、92.6%、100%。性能检测中,DR性能检测新标准的实施,增加了专用检测项目暗噪声、探测器剂量指示(DDI)和信号传递特性(STP),用于测试的预处理图像获取困难,部分厂家产品尚未开放相关功能;机房防护辐射监测中监测值较高的区域出现于观察窗、机房门体及门缝、电缆沟穿墙处。结论 现阶段医疗机构放射危害防护意识有所提高;相较于较早时期的检测与评价,性能和防护检测结果符合程度有明显改善;医疗机构的设备年检、质控等管理工作有所加强,放射防护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陕西省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基本情况,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强我省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能力建设。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查阅文献的方式调查分析陕西省辖区内注册的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结果 陕西省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共20家,其中国营7家,私营13家;机构中疾控机构3家;机构中同时获得放射防护评价、放射卫生防护及个人剂量检测资质的15家;机构放射工作人员数共237人,其中< 35岁占比48.5%、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68.8%、中级及以上占比54.4%、放射防护相关专业占比26.5%、参加国家及省级培训占比79.3%;机构共配备检测设备309台件,其中放射诊断性能检测设备占比最多为52.4%。结论 陕西省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服务范围和能力可满足我省目前需求,但机构从人员、设备、服务质量方面需要改善,需加强对机构质量控制,规范全省服务行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东营市医疗照射资源辐射应用状况,为建立东营市放射性职业病健康信息管理系统和实施卫生监督管理策略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依据2021年东营市放射卫生监测项目工作方案要求,采用现场调查方法,对辖区内所有开展放射诊疗的医疗机构(口腔诊所除外),采用统一制定的调查表格和调查内容进行基本情况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 东营市共有放射诊疗机构92家;放射工作人员1 112人,占全部在岗职工5.9%,其中男性 679人,占61.1%,女性433人,占38.9%;放射诊疗设备364台,其中X射线诊断设备339台,放疗设备 8台,核医学设备2台,介入放射学设备15台;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个人防护用品配置三级医院高于二级医院,人均配备铅橡胶围裙分别为0.36件和0.23件,铅橡胶帽子分别为0.43件和0.30件,铅橡胶颈套分别为0.50件和0.35件,铅橡胶手套分别为0.05副和0副,铅防护眼镜分别为0.31副和0.17副,核医学工作人员铅橡胶颈套和铅防护眼镜配置率高于介入工作人员,人均分别为0.63件和0.88副;全市放射诊疗诊断年频度为864.3人次/千人口,治疗年频度为5.2人/千人口。结论 东营市医疗照射资源配置及应用不平衡,应建立放射性职业病健康信息管理系统,动态掌握辖区内的辐射应用状况,并采取分级分类等差异化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开展北京市放射诊疗资源分布现状与集聚度分析,为合理统筹放射诊疗资源配置、制定政策、促进放射诊疗资源稳定发展与高效利用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2019—2020年北京市医疗卫生机构医用辐射防护监测数据,通过放射诊疗资源数量、平均服务量、资源构成等指标描述放射诊疗资源现状,借助集聚度指标评价北京市放射诊疗资源分布均衡程度。结果 三级医院放射诊断设备配备数量、服务人次及放射工作人员数最多;单台设备服务人次三级医院占比较大,且放射治疗、核医学服务集中于三级医院。三级医院的人力资源与设备服务压力均相对较大,一级医院主要承担放射诊断服务,二级医院与三级医院人均放射诊断服务量差别不大,三级医院核医学和放射治疗人均服务量显著高于二级医院。放射诊疗资源在城区集聚程度较大。结论 不同级别医院放射诊疗资源利用率存在明显差异,各区放射诊疗资源存在显著集聚现象,北京市放射诊疗资源存在一定程度的分布不均衡、利用不充分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某医院改建的数字X射线摄影(DR)机房产生的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放射防护评价。方法 依据国家相关的放射卫生标准与方法进行。结果 该DR机性能及机房的屏蔽防护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放射工作人员未按规定及时培训等。结论 该项目能够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要求,其射线装置电离辐射危害防护设施和防护措施可行、有效,符合要求。能有效降低电离辐射对工作人员及公众的危害,该工程的放射性危害防护设施等条件达到竣工验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某医院125I粒籽植入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放射防护评价,以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与安全。方法 按国家《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报告编制规范》GBZ/T 181-2006进行评价。结果 该院125I粒籽植入项目的屏蔽和安全防护措施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结论 该院125I粒籽植入项目在正常运行时,能够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与安全。  相似文献   

18.
放射卫生防护标准关系到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健康,如何保证其制作质量及可操作性尤为重要,本文就放射卫生防护标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把好制修订标准中的各个环节关口,确保标准制作质量之举措,以适应和满足卫生监督执法检查、卫生检测等实际工作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