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防伪报道》2012,(1):31-31
近日,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组织对保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开展了保健食品专项监督检查和抽验。经查“健力邦裕丰胶囊”等8种产品为假冒产品,并存在违法添加化学药物成份行为。  相似文献   

2.
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获悉,监管部门近日在维生素BT减肥胶囊等多种假冒保健食品中检出“西布曲明”、“酚酞”等化学药物成分,将依法严厉查处相关生产企业。  相似文献   

3.
《中国防伪报道》2012,(2):36-37
从南宁市公安局获悉,南宁警方会同区、市两级食品监督局、工商局等部门,历时4个月,成功侦破了“9·3”生产、销售假药、假冒保健食品系列案件。这是南宁市开展“打四黑除四害”的又一成果。  相似文献   

4.
《中国粉体工业》2005,(6):50-50
西安量维生物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股本6500万元,是专业从事纳米级生物原料中间体、纳米级保健食品、纳米级化妆品、纳米级生物抗菌消毒类产品、纳米级中药产品等研发、生产与销售的民营股份制企业,已获得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双高”认证及国家保健食品GMP认证。  相似文献   

5.
《中国防伪报道》2005,(11):56-57
今年以来,为了从源头上保证保健食品的质量,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保健食品违法行为.截至目前共捣毁违法制售保健食品等窝点4600个,查处制售假冒伪劣保健食品等案件近5万起。为了有效治理虚假保健食品广告宣传等违法行为.全国工商系统开展了“打虚假,树诚信”广告专项整治行动。  相似文献   

6.
, 《中国防伪报道》2012,(11):26-29
我国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我国营养与保健食品制造业的发展重点任务是提高食品与保健食品及其原材料生产质量和工艺水平。大力发展天然、绿色、环保、安全有效的食品、保健食品和特殊膳食食品;开发适合不同人群的营养强化食品、特殊膳食食品,开发具有民族特色和新功能的保健食品。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产品同质化等状况。十二五规划预计到2015年,营养与保健食品产值将达到1万亿元,年均增长20%;形成10家以上产品销售收入在100亿元以上的企业,百强企业的生产集中度超过50%。”在此选编国内10家保健品生产企业,期待他们在“十二五”期间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大有作为,成为中国保健品市场的领军者,把中国人的营养和保健事业做大做强,为亿万中国人的健康谋福祉。  相似文献   

7.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继药品生产企业实施GMP认证后,从2005年7月1日起,保健酒生产企业也必须经过GMP(“保健食品生产良好管理规范”)认证。从药品生产企业实施GMP认证的情况来看,保健酒生产企业要想跨过GMP这个生存门槛,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对于一些实力强的企业来说,这是一个抢占市场的好时机。而对于保健酒整个行业来说,则是一次正本清源的好机遇。  相似文献   

8.
《中国防伪报道》2012,(6):46-46
目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通知,要求各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依法查处“帝泽牌健怡胶囊”等假冒保健食品。7种含西布曲明成分的减肥产品分别是:由昆明碧兴生物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生产出品的思路雅牌靓丽胶囊、思路雅牌靓丽胶囊(包装上标有“清脂三天”)、思路雅牌靓丽胶囊f包装上标有“曲美三天瘦”);由南昌川奇保健品有限公司生产出品的清脂苦瓜素;由南昌川奇保健品有限公司生产出品的川奇牌秀姿减肥胶囊;  相似文献   

9.
<正>国家食药监总局日前在其官方网站发布提示,提醒消费者不要购买声称壮阳功能的保健食品。近期,有媒体报道称,近两年来生产销售含有毒、有害成分的声称壮阳功能的保健食品案件大幅上升。销售地点多为出租房、小型商店和成人用品店。不法商贩利用部分消费者羞于就诊、贪图便宜、受害后羞于报案的心理,铤而走险销售壮阳类产品,谋取非法利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提醒消费者,目前,我国允许注册申请的特定保健食品功  相似文献   

10.
《质量探索》2011,(2):48-48
宣称能根治糖尿病的“雪域唐清”和“圣首牌荞芪胶囊”均是假冒保健食品,北京市药监局日前提醒消费者莫听信所谓“快速降糖”的瞎忽悠。  相似文献   

11.
, 《中国防伪报道》2012,(11):53-53
樟树是闻名全国的药都。近年来,一批非法经营者打着药都旗号,无证无照生产销售保健食品,有些甚至是虚假标注生产地址,假冒仿冒各种知名品牌,大肆制造销售不合格的保健食品,严重坑害了广大消费者,损害了药都樟树的形象。  相似文献   

12.
《中国防伪报道》2012,(9):59-59
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发布通报,要求查处“丹健减肥营养晶”等11种假冒保健食品,提醒消费者不要购买。据介绍,药监部门通过保健食品专项监督检查和抽验,在“丹健减肥营养晶”等产品中检出化学药物成分,经核实上述产品为假冒保健食品。  相似文献   

13.
《质量探索》2011,(2):47-48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日前发布紧急通知,称由丁在市场监督抽检中发现部分批次“俏妹牌减肥胶囊”保健食品含有违禁物质“西布曲明”、“酚酞”,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全国范围内立即停止销售生产日期及批号为“20101003”的该种产品。  相似文献   

14.
<正>为了吸引消费者眼球,一些减肥保健食品将功夫下在产品的夸大虚假宣传上,但真的终究是真的,假的终究是假的,只要消费者睁大眼睛,识破这些减肥保健食品的夸大虚假宣传并非难事。那么,减肥保健食品在虚假宣传方面,有哪些常用招数,我们又如何识破呢?减肥保健食品大肆宣传疗效不可信在保健减肥食品宣传中,“立即见效”“无副作用”“茶+胶囊,双管齐下,减肥真快,立显奇效”  相似文献   

15.
近日,国家食药监局发布了《保健食品命名规定》和《保健食品命名指南》。保健食品命名禁止使用明示或暗示治疗作用、消费者不易理解、庸俗或带有封建迷信色彩、人体组织器官等词语,以及人名、地名、汉语拼音、地方方言、字母及数字等。其中,祖传、御制、宫廷、强力、特效、第一、顶级、治疗、消炎、解毒、华佗、李时珍、纳米、基因、神丹等均在“禁语”之列。  相似文献   

16.
《中国防伪报道》2013,(9):18-18
近日,从湖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获悉,在湖南省近期开展的保健食品打“四非”专项行动中,检出“阳光一佰牌山芪参胶囊”等36种保健食品非法添加了国家禁用物质,其中多种保健品检出西地那非。  相似文献   

17.
中考、高考即将来临,个别不法企业虚假夸大宣传,宣称产品具有补啮、提高智商等功能。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保健食品消费提示:国家从来未批准过补脑、提高智商等功能的保健食品。并称国家批准的改善记忆、缓解体力疲劳、增强免疫力等功能的保健食品不适用于补恼、提高智商、缓解脑力疲劳。  相似文献   

18.
一边是消费者投诉不断,一边是消费者需求的增加。保健食品到底能不能吃?有没有效果?这些问题不仅备受消费者关注,更是困扰了监管部门、协会组织和企业。7月下旬,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支持、中国保健协会组织开展、包括人民网等十多家主流媒体参与的“保健食品质量安全万里行”活动正式启动。连日来,记者深入山东、广东等地进行了实地调查采访。  相似文献   

19.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继药品生产企业实施GMP认证后,从2005年7月1日起,保健酒生产企业也必须经过GMP(“保健食品生产良好管理规范”)认证。从药品生产企业实施GMP认证的情况来看,保健酒生产企业要想跨过GMP这个生存门槛,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对于一些实力强的企业来说,这是一个抢占市场的好时机。而对于保健酒整个行业来说,则是一次正本清源的好机遇。  相似文献   

20.
近日,卫生部对保健食品组合的科学性以及标签、说明书的真实性做出规定。《规定》对保健食品组合包装提出要求:组合式保健食品中的每个单一产品必须是经卫生部审查批准的保健食品:组合式保健食品中的所有保健食品必须是同一单位研制生产的产品:组合式保健食品中不同品种产品及其用量的组合必须符合保健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