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糖尿病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其发病机制不清。自噬是一种高度保守的细胞学事件,能够降解细胞内异常蛋白和细胞器,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在多种急慢性肾脏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糖尿病肾病中肾脏自噬功能受损,提示自噬障碍可能参与糖尿病肾病发病。本文将针对肾脏不同类型细胞,对自噬在糖尿病肾病中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正>自噬(autophagy),是真核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高度精密的系统,它通过溶酶体介导细胞中多余蛋白质和受损细胞器的降解,以维持细胞内稳态,防止细胞凋亡。研究表明,自噬在许多生理反应和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如免疫,炎症,发育和老化,神经退行性疾病,癌症等[1]。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自噬参与了许多重要肾脏疾病发生发展,如急性肾损伤,糖尿病肾病和多囊肾病等。对肾脏疾病的相关研究表明,自噬对维护肾脏功能有重要作用。这篇文章主要概述了,自噬在急性肾损伤(AKI)和修复及肾脏纤维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自噬(autophagy)是保持细胞内物质合成与分解代谢平衡,维持细胞器更新的重要生物学过程.近十年来随着自噬相关基因和相关标志蛋白的发现以及检测手段的进步,自噬的研究不断取得新的突破.细胞自噬不仅在细胞分化、生长、发育、老化等生理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在应激和疾病中,如内质网(ER)应激、氧化应激和自由氧离子(ROS)产生、神经元退行性疾病、微生物感染、肿瘤、肾病中同样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肾纤维化是各种病因导致的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进展至终末期肾病的共同病理变化, 其治疗研究一直受到广泛关注, 改善肾纤维化所致的肾功能障碍被认为是治疗CKD的重要策略。自噬作为一种进化上高度保守的细胞内降解系统, 已被证实与肾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中, 肾脏固有细胞自噬变化对肾纤维化的影响被研究得较多;然而, 自噬对肾纤维化的作用可能是细胞特异性及疾病环境依赖性的, 即在不同的细胞或不同的疾病模型可能有截然相反的作用。因此, 自噬对肾纤维化的作用仍然存在一定的争议。本文就肾脏固有细胞自噬在不同疾病条件下对肾纤维化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正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蛋白尿是DN进行性加重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多的研究[1]发现足细胞损伤与DN蛋白尿的发生密切相关。细胞自噬是细胞的自我保护机制,足细胞具有较高的自噬活性,近年来研究证实[2]足细胞自噬在DN发病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来DN足细胞自噬与药物干预的研究进展进行一下综述。1足细胞自噬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自噬在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小球的表达情况,观察胰岛素降糖治疗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自噬的影响,探讨自噬在糖尿病肾病进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50只雄性wistar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选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A组),另外40只大鼠进行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腹腔注射STZ制备糖尿病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将40只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2组(B组和C组),每组各20只;B组给予等量柠檬酸缓冲液皮下注射,C组每天根据血糖水平给予胰岛素1.5 U/kg皮下注射,连续注射4周。4周后收集24 h血、尿标本查尿素氮、肌酐、血糖,肾脏组织送病理PAS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透射电镜观察肾小球足细胞足突改变,Western blot检测自噬标志物LC3I/H表达。结果与A组相比,B、C组大鼠24 h尿白蛋白、血糖均升高明显(P0.01),PAS染色发现肾小球基膜增厚,系膜区增宽,基质增多,电镜下足细胞足突增宽、融合,自噬活化标志物LC3-Ⅱ/LC3-Ⅰ值明显下降(P0.01)。与B组比,C组大鼠肾小球病理变化有所改善,足细胞和自噬体数量增多,细胞器损伤减轻,LC3-Ⅱ/LC3-Ⅰ值上调(P0.01)。结论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小球自噬水平降低,胰岛素处理糖尿病肾病大鼠可上调自噬水平,并可减轻肾小球病理改变和足细胞损伤,提示自噬水平增强可能有益于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  相似文献   

7.
<正>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l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最严重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已成为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其发病机制涉及多种方面。研究表明~([1,2]),自噬是细胞生长发育、成熟分化及死亡的重要调控机制,对肾脏的结构与功能稳定起着重要作用,调节自噬障碍是DKD治疗的关键靶点。祖国医学认为脾胃气虚的发生可导致机体运化失常、卫外障碍,从而出现消化吸收、免疫、新陈代谢等功能紊乱,从而参与自噬障碍。鉴于脾胃病变与自噬之间的联系,本文拟探讨从中医脾胃入手调控自噬对DKD的影响。1 DKD与中医脾胃的认识祖国医学认为脾胃位居中焦,相互协调共同促进食物的运  相似文献   

8.
自噬是细胞利用溶酶体降解细胞内自身受损、变性或衰老的蛋白质、细胞器以及其他大分子物质,为细胞修复提供营养和能量,以维持细胞内稳态和细胞完整性。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自噬与多种肾脏疾病有关,自噬功能紊乱会导致肾脏疾病的发生,如急性肾损伤、慢性肾脏病、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多囊肾病等。本文总结了近年来自噬在肾脏疾病方面的的...  相似文献   

9.
泌尿系结石发病率男性显著高于女性,而绝经后女性泌尿系结石发病率显著升高,且以泌尿系结石为主要原因的梗阻性肾脏疾病在绝经后女性中的发病率显著升高。越来越多证据表明,雌激素与梗阻性肾病的进展密切相关。现通过阐述梗阻性。肾病发病机制及雌激素与其关系,综述雌激素对梗阻性肾病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Web of Science近5年关于糖尿病肾病自噬的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并对该领域的研究态势和热点进行探讨。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用Excel、VOSviewer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得到257篇文献,分布在123个不同的来源期刊中。高被引文献、高频作者关键词聚类和叠加视图分析:(1)机制研究上,足细胞自噬、线粒体自噬、内质网应激等是研究的几大方向。(2)靶点蛋白上,mTOR、TFEB、AMPK、FOXO1、PTEN、Sirt1等是研究热点。(3)治疗上,低蛋白饮食、自噬靶点药物,是拮抗糖肾进展的新思路。结论:通过进行文献梳理,初步得到DN自噬的研究热点及态势。  相似文献   

11.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许多老年女性生活质量。研究表明,自噬参与了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发生与发展。在机体衰老、雌激素水平下降及氧化应激水平增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骨组织细胞的自噬活性发生改变,进而导致了骨代谢及骨稳态的调节失控,并进一步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自噬在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及维持细胞稳态等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尤其也参与了促骨形成及促骨吸收的过程。近年来随着对自噬研究的不断深入,自噬活性的调控通路及其在细胞中作用的研究取得了众多进展。在查阅大量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后,本文对自噬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综述,并对自噬与骨形成、骨吸收的关系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2.
自噬为一种细胞的自我消耗过程,其具有潜在的抗肿瘤生物学活性,亦与肿瘤耐药有关。该文从自噬的调节机制入手,综述自噬参与肿瘤发生的机制,自噬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及应用,以期为自噬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补体攻膜复合物诱导足细胞损伤体外模拟特发性膜性肾病发病过程,探讨疏利分消方冻干粉对自噬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以酵母多糖活化血清(ZAS)体外组装C5b-9,并建立C5b-9损伤足细胞模型,设置正常组、模型组和模型+中药组,检测各组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自噬标记蛋白LC3及自噬底物蛋白P62荧光表达.结果:...  相似文献   

14.
梗阻性肾病是由一系列血管活性物质、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化学趋动蛋白及炎症介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最终的病理改变是肾间质纤维化和肾萎缩。本文概述了梗阻性肾病的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15.
梗阻性肾病是由一系列血管活性物质、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化学趋动蛋白及炎症介质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最终的病理改变是肾间质纤维化和肾萎缩。本文概述了梗阻性肾病的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16.
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是一类存在于细胞膜或细胞浆囊泡中的能通透水分子的蛋白质,是水分子通过细胞膜的主要通道,同时又是机体维持水代谢平衡的分子基础.目前大量研究表明它在梗阻性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引起梗阻性肾病尿液浓缩功能障碍的关键因素.本文即是综合近年来的研究就AQP在梗阻性肾病的病理生理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自噬作用被认为具有高度复杂性及环境依赖性,在有些肿瘤中表现为肿瘤抑制和促进相对立两方面影响,比如乳腺癌和前列腺癌。本文综述了自噬对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及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突出自噬调节在雄激素剥夺期间的影响,讨论了雄激素对前列腺癌细胞自噬作用所产生的调节效应。通过对一些研究的报道结果进行评价、分析,我们认为:自噬抑制并结合抗雄激素治疗对于前列腺癌是非常有前景的新型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自噬与前列腺癌的关系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研究表明自噬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前列腺癌细胞中有很多基因参与调控细胞自噬.本文从自噬在前列腺癌中的作用、前列腺癌中参与调控自噬的基因以及自噬抑制剂在前列腺癌中的应用等几方面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9.
细胞自噬是指细胞向溶酶体运送胞内过多、衰老或异常的蛋白质和细胞器,并进行降解的过程.细胞自噬主要有3种类型:巨自噬、微自噬和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自噬体的形成可以大体归纳为4步:起始、成核、延伸、包裹.全过程均不可缺少自噬相关蛋白Atg的参与.正常状态下细胞自噬维持在低水平状态,当某些应激情况发生时,细胞自噬会大量增加.参与调节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非常复杂.近年来大量研究提示,细胞自噬在肾脏生理病理上具有重要作用,具有肾保护及损伤的“双刃剑”效用.本文就细胞自噬在肾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急性胰腺炎(AP)作为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其具体发病机制尚未阐明,所以其治疗一直是临床上的难点。研究显示,自噬在AP的发病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导致胰腺腺泡细胞中胰蛋白酶原的激活以及引起炎症反应的发生和进一步加剧。笔者就自噬的基本分子机制以及自噬在AP中的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