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免疫时代的到来,免疫治疗为乳腺癌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治疗乳腺癌已经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这种治疗药物只对少数患者有效,并且可能会导致免疫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因此,必须通过使用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来优化患者的治疗选择。最近,有研究证实肿瘤突变负荷(TMB)是一种可以预测乳腺癌免疫治疗疗效的新兴生物标记物。本文就TMB在乳腺癌患者免疫治疗疗效中的预测价值与应用现状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寻找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预测标志物能够使更多的患者从免疫治疗中获益。肿瘤突变负荷(TMB)、POLE/POLD1突变、CMS分型、MGMT甲基化等多个指标具有对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进行预测的潜能和价值。本文通过对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预测标志物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寻找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患者的最佳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肿瘤免疫治疗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途径,给肿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多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各种肿瘤临床试验中大放异彩,但免疫治疗在取得疗效的同时,也显示出了不良反应、假进展、超进展等现象。因此,需要肿瘤标志物帮助肿瘤免疫治疗实现高效低毒,走上精准医疗之路。本文针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肿瘤标志物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4.
权阳  赵征  姚俊涛 《肿瘤学杂志》2019,25(11):952-956
摘 要: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肺癌治疗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正在迅速的改变着肺癌的治疗模式。由于免疫治疗费用高昂,单药治疗的获益人群较低,且非筛选人群免疫治疗的获益率仅为20%,因此如何筛选出免疫治疗获益人群显得尤为重要。肿瘤通过PD-1/PD-L1通路发生免疫逃逸,在效应CD8+ T细胞进入肿瘤细胞周围过程中,产生大量IFNγ,可以诱导肿瘤细胞表面PD-L1上调,与效应T细胞表面的PD-1受体结合,从而降低效应T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引起细胞毒T细胞的耗竭,通过上调PD-L1的表达下调效应T淋巴细胞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创造出适合自身生长的局部微环境,形成免疫逃逸,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肿瘤突变负荷已被多个临床研究证实可作为一种免疫治疗预测标志物,其表达高低可能与吸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微卫星不稳定在肺癌中表达较低,是否可将其与肿瘤淋巴浸润联合作为预测免疫治疗的标志物有待证实。除此之外,T细胞受体多样性、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1分子的表达均可能影响肿瘤新抗原的呈递和识别。DNA损伤修复基因的异常发生功能性突变,导致其他驱动基因缺失和插入性突变增加,这些移码突变导致新抗原和肿瘤突变负荷增加,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疗效相关。免疫治疗时代的开展推动了对免疫治疗预测标志物更加严格的要求,新的免疫预测标志物层出不穷,免疫时代赋予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的预测标志物更需要临床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5.
肿瘤免疫治疗因其显著的生存获益已成为除手术、化疗、放疗及靶向治疗之外有效的新型肿瘤治疗手段。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作为肿瘤免疫治疗的方法之一,目前已被批准用于多种晚期肿瘤的治疗。尽管部分肿瘤患者能从中获益,但该抑制剂临床使用过程中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原发性耐药和继发性耐药等问题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相关的生物标志物研究有助于患者筛查及个体化治疗,对规范免疫抑制剂单药治疗或联合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尽管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在多个肿瘤中观察到持久应答和显著的生存优势,但大多数患者并不能从ICIs治疗中获益。近年来,对ICIs疗效预测生物标志物的鉴定和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肿瘤组织与肿瘤免疫微环境(tumor immune microenvironment,TIME)相依相行,微环境中各种分子和细胞均可与肿瘤发生复杂的相互作用,进而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及免疫治疗应答产生复杂而多样化的影响。其中,TIME中的免疫和炎症因素对免疫治疗疗效应答具有关键作用。随着高通量测序和微阵列技术的发展,人们对TIME中各组分的了解和认知已逐步深入、全面,同时还开发了基于肿瘤和微环境的ICIs疗效联合预测生物标志物模型。这些突破性研究成果为探索更有效的预测生物标志物开发策略提供了希望,也有助于不同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基于ICIs的治疗管理、监测治疗疗效和疾病发展并攻克免疫治疗耐药。本综述从TIME角度出发,概述免疫治疗疗效预测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以及基于肿瘤和免疫微环境因素开发的联合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7.
程钱  陶冀 《现代肿瘤医学》2023,(19):3688-3692
目前,肿瘤的治疗手段多种多样,具体的治疗方案根据肿瘤分期、性质及患者自身状态而定。而以PD-1/PD-L1抑制剂为基础的免疫治疗疗法引领肿瘤治疗进入了新时代,在多种实体瘤中都取得了巨大成功。临床实践却发现,并非所有的患者都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甚至免疫治疗会导致患者病情出现爆发性进展或假性进展。因此,为实现更精准的治疗,减少患者经济损失,提高免疫抑制剂的有效率,探寻合适的疗效预测标志物来筛选可受益的患者成为了临床重要的研究热点和迫切需求。免疫疗法拥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筛选其疗效预测标志物对预后分层、辅助诊断、药物选择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指导临床,本文就PD-1/PD-L1抑制剂的疗效标志物作出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8.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出现为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研究发现PD-L1表达、肿瘤突变负荷、基因组特征、外周血指标等可作为接受免疫治疗的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预测指标。进一步探索评估相关预测指标, 可为筛选免疫治疗潜在获益患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新疗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为肿瘤的治疗带来了巨大革新.在消化道肿瘤中,少部分患者对ICI有显著的临床获益,但大部分患者仍无法获益.如何找到预测疗效的分子标志物,精准定位治疗敏感人群是消化道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热点.本综述全面汇总了消化道肿瘤ICI治疗...  相似文献   

10.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的应用让肿瘤治疗取得了新突破,但不同患者接受免疫治疗后疗效差异较大,仅部分患者能够从中获益。通过检测一些生物标志物可以预测ICI的疗效,如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及肿瘤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 burden,TMB)等。除此之外,目前已有多项研究基于肿瘤患者的基因组学、转录组学或影像组学等数据,筛选多个生物标志物并建立免疫治疗效果相关预测模型。这类模型具备严谨的建立及验证流程,能够纳入更多肿瘤免疫相关变量,有助于提高对ICI疗效的预测能力。本文就肿瘤免疫治疗效果相关预测模型进行综述,以期为免疫治疗获益人群的筛选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