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高龄老年人心率变异性减低与心脏性猝死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高龄老年人心率变异性 (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减低与心脏性猝死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 36例 75岁以上心脏性猝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死亡前 6个月之内 2 4小时动态心电图 HRV资料 ,HRV分析包括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比较猝死组与对照组各时域与频域参数有无差别。结果 高龄老年人心脏性猝死组HRV各参数均明显降低 (P<0 .0 1)。结论  HRV减低是预测高龄老年人心脏性猝死的有价值的指标。多种因素导致心脏性猝死患者 HRV减低  相似文献   

3.
老年人心脏性猝死与心率变异性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人心脏性猝死与心率变异性(HRV)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60岁以上心脏性猝死者的临床资料及其死亡前6个月之内24h动态心电图(DCG)HRV资料,包括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比较猝死组(A组)与对照组(B组)各时域与频域参数有无差别。结果A组HRV各参数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HRV减低是预测老年人心脏性猝死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以心脏移植后功率谱作为自主神经完全阻断的标准,分析23头猪静脉注入阿托品(0.04mg/kg)和普萘洛尔(0.1mg/kg)混合液前、后心率功率谱。结果显示:目前国内采用的普萘洛尔剂量(0.1mg/kg)足以阻断心脏交感神经;完全阻断自主神经活动始于用药后4—6(平均4.5)min,持续12—16(平均13.76)min,与传统方法判断固有心率的时间基本一致。心率功率谱分析可作为判断药物阻断心脏自主神经程度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心率变异性减低与心脏性猝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是指逐次窦性心搏间心动周期的微小差异,反映窦性心律的波动变化程度,其发生的主要机制是心脏的电活动节律直接受心脏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双重调节并相互平衡。已有资料证实,HRV对预测心肌梗死后心血管事件有重要价值。我们回顾性分析老年人群有心血管事件及无心血管事件发生24h动态心电图HRV资料,以探讨HRV与老年人心脏性猝死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用率功率谱分析评价药物阻滞心脏自主神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患者心率功率谱变化及含化硝苯地平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盛勇  陈运贞 《高血压杂志》1996,4(3):210-212
目的应用HRPSA的方法,探讨高血压时心脏植物神经功能及压力感受器的状态和硝苯地平对其影响。方法25例高血压患者及21例正常人(对照组)进行心率功率谱分析(HRPSA),并对其中11例高血压给予硝苯地平10mg舌下含化干预。结果高血压组的功率谱密度(PSD单位[HR2/Hz]-5的低频部分(LF,16.62±7.79)明显高于对照组(7.99±4.2,P<0.05);高频部分(HF,9.47±6.34)明显低于正常对照(14.2±7.12,P<0.05);高血压组的LF与收缩压正相关(r=0.461,P<0.05);含化硝苯地平后血压下降,中频部分(MF)由2.73±1.77增加到3.52±2.24,P<0.05),HF由9.09±5.19增至14.45±6.75,P<0.01)。结论高血压除存在交感神经活性增强外,副交感神经活性减低突出,副交感神经活性减低可能与高血压患者血压不能正常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8.
检测心脏植物神经活性的定量方法:心率功率谱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相似文献   

9.
心率功率谱分析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植物神经在保持心脏神经体液平衡与功能稳定中起重要作用。心率功率谱分析作为无创性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的定量检测方法已普遍为临床所接受。本文综述了心率功率的基本检测方法,正常功率谱各波群的意义及其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35例冠心病人均做24h动态心电图检查,逐段记录24h缺血心电图ST段下移时间,观察收肌缺血与心率变异之间的关系。心率变异采用统计方法计算24hR-R间期标准差,13例病人标准差小于50ms为心率变异低组,22例病人标准差大于50ms为心率变异高组。心率变异低与心率变异高两组病人比较,心肌缺血发作阵数和总缺血时间有显著性差异,总缺血时间与心率变异呈低度负相关(r=-0.29,P〈0.05);两  相似文献   

11.
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率功率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31名心绞痛和31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2名正常人的心率功率谱。结果发现心绞冯痛组心率变异性下降;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组心率功率变在极低频段和高频段分别下降48.2%和65.1%。说明急性心肌梗死组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功能进一步受损,尤以迷走神经功能受损为著。  相似文献   

12.
心肌梗死患者是发生猝死的高危人群,尤其在心肌梗死后近期猝死的发生率最高。为了提高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存时间及存活率,临床研究一直在寻求心肌梗死后心脏性猝死高危患者的检测方法和指标,并根据这些有效的预测指标为患者进行危险度分层,给予及时有效的干预性治疗。心率震荡(HRT)是指发生室性早搏后窦性心律出现短暂的心率波动现象,反映窦房结的双向变时功能。已有临床试验证实了HRT临床应用的重要价值,HRT的两个评价参数,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与心脏射血分数(LVEF)相似,可作为心肌梗死高危猝死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心脏自主神经活性和平均心率的昼夜改变.方法:对59例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心力衰竭组)和40例健康者(对照组)经Holter记录进行24 h长程心功率谱分析和平均心率计算.结果:心力衰竭组清醒期或睡眠期LFnu均明显升高而HFnu明显降低(P<0.01或P<0.05),LF/HF均大于对照组(P<0.05),同时心力衰竭组夜间平均心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力衰竭病人昼夜交感神经活性均升高,同时伴迷走神经活性减退,这种改变与心力衰竭病人夜间平均心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可能有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4.
心率功率谱分析(HRPSA)是应用微机对心率变异(HRV)的速度与幅度作频域分析的一定量无创检测方法。人类心率周期性变化是由交感神经、迷走神经活性所决定的,因此,分析心率变异,可灵敏地反映交感迷走张力及对心脏调节功能的改变。HRV一直被作为心脏植物神经活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心电图心肌缺血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华  何国祥 《心电学杂志》1998,17(3):137-138,152
为通过了解心肌缺血时心率变异性的改变,探讨冠心病自主神经失衡的状况,前瞻,顺序地观察静息心电图呈典型心肌缺血的冠心病患者21例,心电图正常的冠心病患者19例和健康人22例HRV时域,频域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应用心率功率谱 (HRPS)分析单纯冠心病与冠心病伴糖尿病病人心率变异性 (HRV )改变 ,探讨冠心病伴糖尿病病人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VA )者较无VA者HRV变化。方法 :观察单纯冠心病病人 46例 (A组 )、冠心病伴糖尿病病人 41例 (B组 )和健康人 68例 (C组 )HRPS改变 ,并观察B组病人中合并VA和无VA者HRPS变化。结果 :与C组比较 ,A组VLF、HF有显著性降低外 ,其余指标无意义。B组与C组比较 ,B组TP、VLF、HF有显著降低 (P <0 .0 1) ,LF/HF比值升高 (P <0 .0 5 )。B组与A组比较 ,B组TP、VLF、LF、HF均降低 (P <0 .0 5 ) ,LF/HF比值升高 (P <0 .0 5 )。B组中伴VA者与不伴VA者各项指标差异显著 (P<0 .0 1及P <0 .0 5 )。结论 :冠心病伴糖尿病病人HRPS显著异常 ,提示交感神经功能亢进 ,迷走神经张力减低 ,心脏自主神经失衡 ,可能与糖尿病性神经损害及心肌缺血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7.
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与短暂性心肌缺血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HRV)与短暂住心肌缺血发作(TMIA)的关系以及药物对其的影响。应用动态心电图观察了50例健康人和50例过心病患者的24hHRV,特别是TMIA时及TMIA前的HRV,以及冠心病患者分别服用硫氮酮和硝苯地平控释片后HRV的变化。根据冠心病患者每阵TMIA的心肌缺血阈(IT)高于或低于IT均值,将TMIA分为高IT和低IT。结果表明:冠心病高IT的TMIA之前,HRV频域指标中的总功率谱面积(TP)、低频成分(LF)均增高(4.89±0.49vs5.53±1.39,P<0.01;1.92±0.41vs2.42±0.55,P<0.001),高频成分(HF)无明显变化,LF/HF比值升高(P<0.01)。低IT的TMIA之前,TP、HF、标准化单位的HF(HFn)及LF均较低(4.76±0.72vs4.12±0.61,P<0.001;0.63±0.14vs0.53±0.11,P<0.001;24.01±5.63vs21.41±4.98,P<0.05;1.88±0.40vs1.73±0.30,P<0.05),标准化单位的LF(LFn)略增高(72.76±13.01vs75.34±14.06,P>0.05),LF/HF比值升高(P<0.001)。冠心病患者服用硫氮酮后,TP、HFn、LFn24h波动幅度及各时段测值均较用药前显著改善(P均<0.001),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后则无相应变化。结论:心服自主神经功能异常与冠心病TMIA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8.
心脏性猝死心电学检测的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何秉贤 《心电学杂志》2002,21(2):75-76,87
心脏性猝死 (suddencardiacdeath,SCD)是指由于心脏原因的自然死亡 ,从出现症状到死亡在1h之内。本病属原发性 ,其发生不可预测 ,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其发生率并不低 ,在美国约占普通人群的1‰~2‰。故及早认识十分重要。近年来心电学检测有不少进展和经验 ,值得复习。一、病因约80 %有冠心病 ,但也有6 %~10 %生存者经全面检查不能发现有心脏异常 ,尸检者中也有同样的比例 ,称为“特发性心室颤动 (idiopathicventricularfibril lation ,IVf)”。绝大多数 (65 %~8…  相似文献   

19.
采用心率变异(HRV)时域及频域指标分析急性心肌缺血24h大鼠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以探讨其意义。将实验动物分成三组,即正常对照组(20只)、假手术组(20只)与心肌缺血组(48只),并运用动态心电图记录24h心电信号变化。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及正常对照组分别比较,心肌缺血组正常窦性心律RR间期标准差(SDNN)下降(28.9±9.4msvs34.4±13.7ms或35.1±14.3ms,P均<0.05),低频(LF)及低频与高频的比值(LF/HF)明显增加(189.4±36.5ms2/Hzvs57.3±17.8ms2/Hz或51.8±18.6ms2/Hz;3.85±0.91vs1.76±0.63或1.68±0.57,P均<0.01);24h心率功率谱示心肌缺血组LF及LF/HF波动幅度较假手术组及正常对照组增高,缺血大鼠LF与LF/HF在缺血后0~3h(267.5±12.4ms2/Hz、4.33±1.08)及9~12h(244.7±13.9ms2/Hz、3.96±0.98)期间增高显著,而在缺血后5~7h(149.2±8.7ms2/Hz、2.05±0.42)内则相对较低。结果表明大鼠心肌缺血后HRV降低主?  相似文献   

20.
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的抢救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脏性猝死是指急性症状发作后1小时内发生的以意识骤然丧失为特征的,由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其生存率很低,在5%-60%之间,是心脏性猝死的直接原因。这是临床上最严重的急症,必需进行及时、正确的抢救。作为在临床一线的护士,在抢救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总结14例抢救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