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高精度低仰角大气折射修正方法是提高海陆域光电测控系统全方位测控能力的重要保证。利用光线追迹方法,建立了一种考虑大气空间不均匀性的低仰角大气折射修正方法;对修正方法的影响因素及误差进行了深入分析,包括大气空间不均匀性和湍流对低仰角大气折射修正的影响;给出了不同折射修正精度对应的大气折射率高度分布所要满足的最大误差,修正方法的数据基础为自主建立的基于实测廓线数据的三维空间格点化大气参数高度分布模式。利用建立的修正模型和格点化大气参数廓线模式对典型大气状况下的折射修正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高精度低仰角大气折射修正方法是提高海陆域光电测控系统全方位测控能力的重要保证。利用光线追迹方法,建立了一种考虑大气空间不均匀性的低仰角大气折射修正方法;对修正方法的影响因素及误差进行了深入分析,包括大气空间不均匀性和湍流对低仰角大气折射修正的影响;给出了不同折射修正精度对应的大气折射率高度分布所要满足的最大误差,修正方法的数据基础为自主建立的基于实测廓线数据的三维空间格点化大气参数高度分布模式。利用建立的修正模型和格点化大气参数廓线模式对典型大气状况下的折射修正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孙正  宁辉  谢永杰  曹鑫 《强激光与粒子束》2012,24(12):2778-2782
针对光电测量设备的大气折射误差实时修正以及红外激光传输研究等问题,利用2006年至2010年间在新疆戈壁地区获取的大气参数探空实验数据,计算得到了两个特定的波长,即1.32 m和4 m对应的大气折射率平均剖面分布,进而提出了一种实用的折射率剖面分布模式三参数指数分布模式。利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分别拟合得到了波长为1.32 m和4 m时的红外波在各季节内折射率的三参数指数剖面分布模式。采用统计得到的折射率剖面分布模式实时修正了光电设备的仰角测量数据,通过和实测模型的事后修正结果比较发现,二者的差值小于5,实现了对当地光学测量数据大气折射误差的实时、快速修正。  相似文献   

4.
一种大气折射数据修正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讨论在靶场光学测量中,大气因素如何影响测量结果.通过建立大气折射率与测角误差之间的数学模型,用计算机软件对大气折射造成的测角误差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利用纯转动拉曼激光雷达修正对流层目标定位误差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通过接收氮气和氧气的纯转动拉曼回波信号反演大气折射率垂直廓线,根据目标定位误差理论修正不同高度处目标物的总折射角和高度定位修正值.结果表明:通过纯转动拉曼激光雷达反演大气折射率廓线,可较好修正目标定位误差.计算定位误差时得出相同高度处目标物的总折射角和高度定位修正值随视仰角的增加而减小.当视仰角为10°时,位于8 km高度处的目标物总偏折角可达3.15′,高度定位修正值为14.55 m.当视仰角为30°时,相同高度处目标物总偏折角仅 关键词: 激光雷达 定位误差 大气折射指数 大气温度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射电望远镜指向误差修正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大气折射对指向精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利用实时的温度、大气压强和相对湿度等数据实现大气折射角度精确计算的指向修正模型.针对不同的气象条件,对这一模型和传统模型的修正精度进行了仿真分析和对比,并将该模型应用到了上海天文台天马站65米射电望远镜的指向修正中.在65米射电望远镜Ku频段的观测实验验证表明,新的指向修正模型优于传统模型,65米指向精度在20°仰角以下提高了25.8%,15°仰角以下提高了45%,10°仰角以下提高了60%,总的俯仰指向精度达到5.00″,比传统方法提高了5.3%.基本消除了由大气折射引起的低仰角指向精度恶化.  相似文献   

7.
乔江  杜晓燕  卫佩佩 《强激光与粒子束》2018,30(10):103205-1-103205-6
对流层折射误差是影响雷达测量定位系统精度的主要因素之一。针对VMF1(Vienna Mapping Function 1)用于对流层折射误差修正时存在的实时性差、分辨率低的问题,引入GPT2w模型并提供分辨率为1°×1°的相关参数,结合Saastamoinen模型构建形成SG-VMF1模型。基于新模型和映射函数法的计算原理,对4个IGS(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测站在不同高度角时的对流层折射误差进行估算,并与射线描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以结合IGS实测气象数据的射线描迹法的计算结果为基准时,利用SG-VMF1模型及相关理论计算的结果在高度角大于6°时RMS值可达到0.4 m,在高度角大于30°时RMS值可达到0.1 m,计算方法可行有效,且具有实时性和较高的分辨率。  相似文献   

8.
光电经纬仪测角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角精度是影响光电经纬仪定位功能的重要因素。为了进一步提高光电经纬仪的测角精度,对测角误差进行详细分析是必要的。从光电经纬仪的总体设计出发,找出了影响测量数据获取、转换、合成中的各项误差源,并详细分析了它们的大小和性质。通过分析光电经纬仪工作原理及结构找出了主要误差源。对机架系统的误差、测角单元误差、电气系统误差、脱靶量误差、大气折射修正误差等主要误差源进行分析计算,并对各单元进行了误差分配。最后,计算了光电经纬仪投影测角精度的均方根值。分析计算结果显示:通过精心设计、加工、检测,修正可使一部分误差减小甚至忽略,但机架系统的误差、测角单元误差、脱靶量误差对测角精度的影响仍很显著;在当前工艺水平下,光电经纬仪事后空间指向精度可以达到2。  相似文献   

9.
大气层中气体浓度随海拔高度的指数衰减造成了大气折射率的不均匀分布。目标辐射在大气层中传播时,其辐射路径因折射作用变为曲线,而在求解目标距离时却是沿视在路径计算氧气吸收率,这使得氧气吸收被动测距中存在一个固有误差项,这里称之为折射吸收误差。为了分析折射吸收误差对氧气吸收被动测距的影响,分别计算目标辐射路径和视在路径的氧气浓度,并通过辐射路径和视在路径上吸收气体含量相等的方法,建立了不同视在天顶角的折射吸收误差和目标真实距离的关系。结果表明:相同天顶角下,折射吸收误差随路径长度增加而变大。天顶角小于90°时,折射吸收误差变化规律复杂,但能满足100km以内的高精度近程测距和150km以上的远程告警;天顶角大于90°时,折射吸收误差的变化规律简单且误差值很小,可实现全程高精度测距。因此该结论可为氧气吸收被动测距技术的误差修正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同时也证明了该被动测距技术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
考虑大气折射对星载激光测距的影响,研究了基于光线追迹理论的激光程差计算方法.综合利用气象探空数据和高层大气模式数据,拟合得到了全国46个典型地区的年度平均大气折射率模数高度分布廓线.据此,比较分析了光线追迹算法结果与Marini-Murray模型计算结果,给出了激光程差的全国性分布状况.最后,分析了激光程差与海拔高度和...  相似文献   

11.
环形子孔径拼接检测中机械误差的分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减少环形子孔径拼接干涉检测中机械误差对检测结果造成的影响,分析环形子孔径拼接过程中机械误差作用分量的表现形式,提出了分离机械误差的全局优化的环形子孔径拼接方法。分析根据波像差理论建立的机械误差分离数学模型,然后将其应用于避免误差传递和累积的全局优化的拼接方法中,并提出利用光线追迹的方法在拼接之前除去理想非球面波前与参考球面波前的差别。应用分离机械误差的拼接方法对口径为75mm、顶点曲率半径为100 mm的抛物面面形进行检测,得到的面形峰谷值误差为0.05,均方根值误差为0.003,验证了该拼接方法可有效分离环形子孔径拼接中的机械误差。  相似文献   

12.
利用《航海天文历》查表的方法来获得罗经差的计算过程比较复杂.基于C Builder语言编程,根据观测太阳测定罗经差的计算公式,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天测罗经差算法.以某舰实测数据为基础,进行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克服了传统的查表法计算繁琐、不能满足实时定位的缺点,提高了计算效率和计算精度,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星地激光链路中光束发散角与跟瞄误差的最佳比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际星地光通信系统的发射光束为高斯型的情况下,跟瞄误差和大气闪烁是星地激光链路中的主要信道噪声源。在结合两者对系统性能影响的前提下,对星地激光通信链路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模型建立。基于该模型对星地激光链路中光束发散角与跟瞄误差之比的优化选择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上行链路,在不同误码率需求下都存在一个光束发散角与跟瞄误差的最佳比值,使得上行链路余量最大;对于下行链路,在不同误码率要求下均存在一个光束发散角与跟瞄误差的最佳比值,使得下行发射光功率的需求最小。利用最优化方法和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星地激光链路中光束发散角与跟瞄误差的最佳比值和系统误码率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14.
廖宏宇  马晓燠  郭友明  饶长辉  魏凯 《物理学报》2014,63(17):179501-179501
在大口径光学望远镜观测星体目标时,其跟踪误差主要由风载引起的望远镜跟踪抖动误差和大气湍流引起的跟踪误差组成.建立了望远镜跟踪误差的简化分析模型,提出了一种采用AR模型迭代算法将风载引起的望远镜跟踪抖动误差和大气湍流引起的跟踪误差分离的新方法,并在1.8 m望远镜上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风载引起的望远镜跟踪抖动误差与风向和风速直接相关,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比较符合.  相似文献   

15.
A solar concentrator combining primary paraboloidal and secondary hyperboloidal mirrors is numerically designed by using the ray tracing method to obtain higher concentration ratio when the concentrator tracing error exists. It is found that, when the concentrator tracing errors are 0.5° or 1°, the concentration ratios are about 2027 or 1220 without the detector in the radial-direction, and the concentration ratios are about 5447 or 4701 with the detector in the radial-direction. It is shown that such method can increase the concentration solar flux by two folds when the concentrator tracing error exists. Obviously, it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reduce the effect of concentrator tracing error even when the angle of concentrator tracing error is considered. In addition, when the angle of concentrator tracing error is small than 1°, a set of mirror shapes is suggested where the primary mirror has a f-number of 0.22 and the secondary mirror has a numerical aperture (NA) of 0.61.  相似文献   

16.
赵春晖  胡春梅  包玉刚 《光子学报》2014,39(10):1830-1835
针对背景信息对高光谱图像异常检测的强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背景误差累积的异常检测算法.该算法通过构造背景子空间,利用各像素到该子空间的正交投影,得到有效抑制背景并突显目标的背景误差数据,用于后续的异常目标检测.最后用真实的高光谱数据进行仿真实验,理论分析比较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17.
赵小峰  黄思训  盛峥 《中国物理 B》2010,19(4):49201-049201
This paper describes a technique to estimate surface-based duct parameters by using a simple ray tracing/correlation method. The approach is novel in that it incorporates the Spearman rank-order correlation scheme between the observed surface clutter and the surface ray density for a given propagation path.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nd the real data results both demonstrate the ability of this method to estimate surface-based duct parameters.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btained by a modified genetic algorithm combined with the parabolic wave equation, the results retrieved from the ray tracing/correlation scheme show a minor reduction in accuracy but a great improvement on computation time. Therefore the ray tracing/correlation method might be used as a precursor to more sophisticated and slower techniques, such as genetic algorithm and particle filters, by narrowing the parameter search space and providing a comprehensive and more efficient estimation algorithm.  相似文献   

18.
在自适应光学系统中,目标跟踪误差主要由未完全补偿的大气湍流扰动和望远镜抖动引起的跟踪误差以及系统的倾斜噪声误差两部分组成。提出一种用闭环残余倾斜数据计算倾斜噪声误差、大气湍流扰动和望远镜抖动引起的跟踪误差以及系统跟踪残余误差的新方法,并用此方法分析61单元自适应光学系统中精跟踪回路的性能。  相似文献   

19.
部分相干光通过强湍流对通信系统误码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部分相干光通过强湍流对系统误码率的影响,借助对激光在大气湍流场中的传输方程进行解析求解(忽略系统中其他噪声,仅考虑由大气湍流引起的系统误码率),得到不同湍流内尺度、传输激光波长和光源相干参数条件下,系统误码率和传输距离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强湍流条件下,当发射天线数目达到一定时,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加,系统误码率逐渐增大,但增大到一定程度后趋于饱和;光源相干参数越大,系统误码率越低;湍流内尺度越大,系统误码率越高;传输激光波长的变化对系统误码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为了在数值计算中保持哈密顿系统的辛几何结构不变,利用辛几何算法得到了在线性哈密顿系统中射线追踪方程的一般辛差分格式。通过具体算例,利用辛几何算法计算了波在非磁化等离子体中的传播轨迹,并且与传统Runge-Kutta-Fehlberg算法所得结果进行了比较。利用辛几何算法所得传播轨迹与解析解一致,其色散函数值的误差随时间线性增长,能在长时间内保持色散函数值在一个很小的误差范围内。利用传统的Runge-Kutta-Fehlberg算法所得传播轨迹与解析解不一致,其误差随时间做大幅振荡增加。计算结果表明辛几何算法在保持传播轨迹和色散函数值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