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 观察Hi-LoEVⅡ气管导管在临床上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2005年1月至2006年1月人住我院ICU的100例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Hi.LoEVACⅡ气管导管,对照组采用传统气管导管进行机械通气,比较两组患者的VAP发生率,发生天数、带机时间及患者在ICU停留时间的差异。结果 两组VAP的发生率、发生天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Hi-LoEVACⅡ气管导管降低机械通气患者VAP的发生率,延缓VAP发生时间,缩短带机时间,使患者在ICU停留时间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吸痰前气道内注射0.9%氯化钠溶液对机械通气患者各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ICU机械通气超过72h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患者吸痰前气道内注射0.9%氯化钠溶液5ml,对照组不注射0.9%氯化钠溶液,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痰培养阳性率、机械通气时间及ICU入住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VAP发生率为25.0%,对照组为1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痰培养阳性率为47.5%,高于对照组的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95,P〈0.05);实验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ICU入住时间分别为(7.35±3.89),(10.88±4.37)d,均高于对照组的(5.73±2.45),(9.00±3.5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分别为602.0,589.5;P〈0.05)。结论吸痰前气道内注射0.9%氯化钠溶液可提高痰培养阳性率,增加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ICU入住时间,不应该作为常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行气囊上及口鼻咽腔逆向冲洗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将120例机械通气患者均使用可冲洗气管导管,持续声门下吸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实验组每日应用0.02%氯己定溶液行气囊上及口、鼻咽腔逆向冲洗两次,对照组进行口鼻咽腔顺向冲洗两次。两组对照研究,观察呼吸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发生VAP12例,发生率为20.0%;对照组发生VAP26例,发生率为43.3%。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548,P=0.006)。结论对机械通气患者使用可冲洗气管导管,除进行持续声门下吸引外,每日使用0.02%氯己定溶液进行气囊上及口、鼻咽腔逆向冲洗,可明显降低V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ICU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应用不同声门下滞留物吸引方法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5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行气管切开术的ICU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采用持续声门吸引联合间断冲洗作为实验组,采用间断吸引和冲洗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治疗指标、VAP、机械通气的时间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生命指标及治疗相关痰量、滞留物的吸引量等指标无明显差异( P>0.05);且实验组2周内VAP为4例(9.30%),比对照组11例(25.58%)(P<0.05);实验组VAP发生时间、机械通气的时间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呛咳、隐血阳性、肉眼见血性液体、黏膜损伤与吸引管堵塞发生率均比对照组少,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ICU行气管切开术患者予持续声门吸引联合间断冲洗方案,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少,具有一定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应用人工气道气囊上至口鼻咽腔去污染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方法120例机械通气患者分为2组,每组60例,对气囊上滞留物及口鼻咽腔分泌物实验组使用0.02%氯己定溶液,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冲洗,比较两组VAP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发生VAP8例,发生率13.3%;对照组发生VAP30例,发生率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导管周围去污染处理可预防VAP,对机械通气患者每日使用0.02%氯己定溶液行气囊上滞留物及口且咽眸分泌物冲洗.可降低VAP发牛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定期声门下分泌物吸引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方法:将102例行经口/鼻气管导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可冲洗气管导管进行定期声门下分泌物吸引冲洗的为观察组(52例),采用普通气管导管进行分泌物吸引的为对照组(50例)。观察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VAP发生率为26.9%,发生时间(14±3)天;对照组发生率为58.0%,发生时间(6±4)天,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可冲洗气管导管进行定期声门下吸引冲洗,可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气管导管改造和护理改良对重症监护病房(ICU)人工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效果。方法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选取滨州市中心医院(ICU)收治的呼吸机机械通气患者11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行常规呼吸道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气管导管改造及护理改良。比较两组患者使用呼吸机3 d后痰液黏稠度、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次数、VAP发生率、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患者治疗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痰液黏稠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痰痂形成率、VAP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气管导管改造和护理改良能有效促进ICU人工机械通气患者痰液排出,降低患者的VAP发生率,有利于患者预后,提高患者治疗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口腔护理时机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实施机械通气的危重外伤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A组和实验B组,分别接受常规每12小时口腔护理一次以及8小时、6小时行口腔护理一次。观察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口咽部以及肺深部菌群变化、口腔黏膜下层的破溃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改变等方面的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口腔霉菌、溃疡以及VAP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实验组A和实验组B(P〈0.05),实验组A发生率高于B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A和实验组BVAP发生的时间有显著性增加(P〈0.05);实验组A和实验组B的VAP发生时间未见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A和实验组B早期(≤4天)VAP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延期(〉4天)VAP发生率和总VAP的发生率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实验组A与实验组B在早期、延期及总VAP发生率方面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危重外伤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病人可适当增加口腔护理的频率,研究发现每6小时做一次口腔护理是一个较佳的口腔护理时机,可以有效控制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气管导管气囊上滞留物清除时机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相关性,探讨降低VAP发生率的合理气管导管气囊滞留物清除频次,以提高机械通气患者的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216例,将其随机等分为A,B,C,D 4组。4组均采用可冲洗式气管导管通气。A组患者每2 h冲洗清除1次气囊滞留物,B组患者每4 h冲洗清除1次气囊滞留物,C组患者每6h冲洗清除1次气囊滞留物,D组患者采用持续性声门下吸引气囊滞留物。比较4组患者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3,6,9 d吸引物隐血试验阳性率、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VAP发生率。经Spearman分析气管导管气囊滞留物清除频率与VAP间的相关性。结果 4组患者机械通气3 d时吸引物隐血试验阳性率、CP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机械通气6,9 d时,D组患者吸引物隐血试验阳性率高于A,B,C组(P0. 05); A,D组CPIS评分均明显低于B,C组(P 0. 05),A组与D组、B组与C组间CP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4组患者机械通气3 d后VAP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机械通气6,9 d后,A,D组患者VAP发生率均明显低于B,C组(P 0. 05),A组与D组、B组与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经Spearman分析,气管导管气囊滞留物清除频率与VAP发生率密切相关(P 0. 05)。结论机械通气时采用每2 h 1次清除气管导管气囊上滞留物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VAP概率,且并不增加吸引物隐血试验阳性率,应加强对气囊压力控制,避免出现气道密闭问题而导致患者通气质量受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 PAR)联合降钙素原(PCT)检测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60例VAP患者(观察组)根据不同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32例与死亡组28例,同期选择30例行机械通气治疗而未出现VAP的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机械通气前后血清su-PAR、PCT表达水平,同时检测死亡组和存活组治疗第1、3、5、7天时血清su-PAR、PCT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法分析血清su-PAR联合PCT诊断VAP和预测VAP患者生存情况的价值。结果 2组机械通气前以及对照组机械通气前后血清su-PAR、PCT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机械通气后血清su-PAR、PCT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机械通气前及对照组机械通气后(P 0. 05);死亡组治疗第1、3、5、7天时的血清su-PAR、PCT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P 0. 05),且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升高(P 0. 05),存活组则在治疗第5天达到高峰,而第7天显著降低(P 0. 05);血清su-PAR联合PCT早期诊断VAP和预测VAP患者生存情况的价值均优于单一指标检测。结论血清su-PAR联合PCT检测在VAP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ICU患者早期集束化气道干预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作用.方法 选取入住ICU行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4例和观察组6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气道干预,观察组在4h内采取集束化气道干预(及时倾倒呼吸机管路冷凝水、人工气囊的压力保持在20~30 cmH2O、胸部物理治疗每2小时1次、持续声门下吸引、呼吸机采用热湿交换器、每4小时洗必泰口腔冲洗).观察并记录两组VAP发病率、平均机械通气时间、ICU平均住院时间及28 d的病死率.动态观察确诊VAP患者当天(0)、3、5、7、14 d时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APACHEⅡ评分.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VAP发病率(18.75%与35.94%)、平均机械通气时间(6.26±2.89)d与(10.54±4.36)d、ICU平均住院时间(11.88±3.97)d与(16.55±5.22)d,观察组均较对照组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58、t=6.546、t=5.697,P<0.05或P<0.001).两组中确诊VAP3、5、7、14 d,CPIS评分分别为(7.01±2.24)、(8.74±2.33)分,(5.67±2.14)、(7.51±2.27)分,(4.36±1.44)、(6.95±2.98)分,(2.75±1.37)、(6.53±2.88)分,观察组的CPI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27.22,P<0.001;F组内=29.41,P<0.001;F交互=4.35,P<0.01);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7.02±7.06)、(22.48 ±7.31)分,(15.01±6.06)、(19.67±7.14)分,(12.40±4.17)、(16.13±5.33)分,(8.40±2.57)、(13.10±4.93)分,观察组的APACHEⅡ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47.43,P<0.001;F组内=45.36,P<0.001;F交互=4.25,P<0.01).结论 早期应用集束化气道干预可降低VAP的发生率,一定程度改善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12.
臧正明  宫海鹏 《全科护理》2013,11(8):707-708
[目的]探讨呼吸道囊上分泌物冲洗联合氯己定口腔护理能否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方法]选择124例于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治疗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均执行常规气道护理及持续呼吸道分泌物囊上吸引。对照组病人给予生理盐水棉球口腔护理,每日2次;实验组病人在口腔护理前先行囊上分泌物冲洗,后以0.12%氯己定棉球进行口腔护理,每日2次。比较两组病人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痰液培养结果及VAP发生率。[结果]两组病人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VAP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道分泌物囊上冲洗配合氯己定口腔护理能缩短病人ICU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降低V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肺血管内皮通透性的变化:方法将54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给予常规综合及机械通气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静脉给予乌司他丁: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管外肺水指R(EVLW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态评分(APACHE)Ⅱ、全身性感染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等的变化,评价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与病死率的差异。结果治疗组EVLWI、PaO2/FiO2、APACHEⅡ评分在治疗后3d、7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27、2.86、3.91、5.34、2.52、3.23,P均〈0.05);PVPI、SOFA评分在治疗后7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5.02、2.25,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39、3.58,P均〈0.05);两组患者28d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8,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增加氧合,改善ARDS患者肺血管通透性,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4.
李楠  张彧  康健  姚昆  邢静 《浙江临床医学》2012,14(6):664-666
目的 探讨"集束化"治疗措施在预防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作用.方法 82例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集束化"治疗组(集束化组)40例及传统方法治疗组(对照组)42例.比较两组患者VAP的发病率、入住ICU时间及病死率.结果 集束化组VAP发病率21.4%,平均入住ICU时间16.23d;对照组VAP发病率47.5%,平均入住ICU时间21.45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VAP患者较非VAP患者病死率明显增高;集束化组较对照组混合感染发生率降低,真菌感染发生率降低.结论 "集束化"治疗措施与传统治疗措施相比较能够降低VAP的发病率,减少患者入住ICU时间."集束化"治疗措施对于预防机械通气患者VAP的发生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策略与单纯有创通气治疗重症哮喘的疗效。方法:80例重症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在经口气管插管、机械辅助呼吸治疗72h后改为无创通气)和对照组(经口气管插管、机械辅助通气)各40例,连续治疗6d后比较两组氧动力学指标、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及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例数。结果:治疗组氧动力学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发生VAP例数、重新插管例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有仓0、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哮喘较单纯的有创机械通气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有创与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序贯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疗效。方法:将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76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有创与无创BiPAP序贯治疗组(A组)38例和常规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ynchronized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SIMV)组(B组)38例。所有患者均按ARDS常规治疗,尽早气管插管行SIMV,当"ARDS控制窗"出现时,A组拔除气管插管,改用鼻面罩无创BiPAP序贯治疗,B组继续SIMV治疗,以SIMV+压力支持通气(pressure support ventilation,PSV)模式撤机。结果:2组患者"ARDS控制窗"出现时间、生命体征的指标和动脉血气分析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A组有创通气时间及总机械通气时间均减少,入住ICU时间缩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发生率、病死率均降低(P0.05)。结论:有创与无创BiPAP序贯治疗ARDS的疗效显著,可明显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VAP发生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集束化护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1~12月机械通气患者225例作为对照组,2012年1~12月机械通气患者262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包括严格手卫生、加强口腔护理、重视气道湿化、定时监测气囊压、持续声门下吸引、每天进行拔管评估、呼吸机管路的护理、半卧位(抬高床头30°~45°)等集束化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VAP的发病率、入住ICU的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的医疗费用。结果:观察组患者VAP的发病率、入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的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降低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病率,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和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周玉仙  涂丽娜 《华西医学》2014,(10):1933-1935
目的观察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目标监测效果,分析其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减少VAP的发生。方法对2013年1月-7月使用呼吸机的患者(观察组)进行目标监测,并与2012年1月-7月实施全面综合性监测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患者VAP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VAP感染率21.73‰,对照组VAP感染率53.33‰;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机械通气患者,进行目标监测能掌握VAP的危险因素及感染率,及时调整干预措施,降低VAP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