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近十几年来,珠江流域洪涝和干旱灾害频繁,《珠江流域防洪规划》明确了建设堤库结合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但目前由于防洪工程体系还不完善,干流西江还没有控制性枢纽工程,同时流域也缺乏水资源统一调度管理机制,防洪抗旱压力很大.分析珠江流域防洪工程现状、防洪形势和防洪、抗旱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保障流域防洪和供水安全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正2019年8月1日9时,随着右侧闸门顶节缓缓吊装就位,世界目前最高的船闸闸门——大藤峡工程船闸下闸首人字门主体结构安装完成,比原计划工期提前2个月。大藤峡工程是国务院批准的《珠江流域综合规划》《珠江流域防洪规划》确定的流域关键控制性枢纽,是《保障澳门珠海供水安全专项规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对东江的综合治理和开发做了很多工作。五十年代中期,珠江流域规划办公室首次编制出珠江流域(包括东江)开发与治理方案。六十年代初期,在广东省委的赞同和支持下,并得到水利电力部的批准,按开发与治理的要求,在东江流域的最大支流新丰江建成了以发电、防洪为主和综合利用的新丰江水利枢纽。新丰江枢纽的建成,是广东省水利、水电建设史上的大事。  相似文献   

4.
根据《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和《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加强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的要求 ,水利部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广西百色水利枢纽工程质量监督项目站(简称“百色枢纽项目站”)于 3月 4日正式设立 ,并于 3月 11日至 15日在百色举行成立仪式和办理有关质量监督手续。百色枢纽项目站由水利部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珠江流域分站和广西水利厅中心站三方组成 ,其中 ,水利部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总站为责任方 ,珠江流域分站和广西水利厅中心站为协助方 ,代表水行政主管部门对百色水利枢纽工程的质量和建设各方有关…  相似文献   

5.
清远水利枢纽是继飞来峡水利枢纽后珠江流域的北江干流上又一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研究为枢纽下游至三水60 km河段建立了曲线坐标系下二维水沙数学模型,并首先采用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了水位、流速和地形变化验证。然后,利用系列水文年方式对枢纽运用进行计算,从冲淤量、冲淤分布、水位比降变化等方面,分析了枢纽运用对研究河段的水动力和河床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2020年7月31日10时30分,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左岸最后一台机组接入广西电网投产发电,标志着左岸工程全面投产运行,枢纽综合效益初步显现,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多重助力。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位于珠江流域西江干流黔江河段,控制着西江流域面积的56.4%和西江水资源量的56%,是国家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的标志性工程,也是珠江流域关键控制性工程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开展珠江流域的规划工作,我想强调几个问题: 第一,珠江流域规划的意义和迫切性三十多年来,水利水电建设的经验证明,水利水电建设有了整体规划,才能取得较大的成绩,凡是规划作得好,选点正确,工程就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反之,就全产生许多问题。例如黄河的三门峡枢纽,从建设质量、施工速度来讲都是不错的,但由于规划工作作得不完善,使发电装机从一百万千瓦减至二十多万千瓦,还要做大量的善后工作。  相似文献   

8.
刘慧  陈良 《人民珠江》2004,(6):15-17
在水利水电工程消能设计中,对大流量低水头枢纽往往不够重视。在实际工程中,由此而造成的破坏比比皆是,大流量低水头枢纽的消能设计,往往也是控制枢纽布置的关键。在珠江流域中下游地区,低水头枢纽消能工被破坏的情况并不少见,且以消力池底板和护坦的冲刷破坏为多,有些甚至严重威胁建筑物安全。根据广西红花水电站的总体布置,从泄水建筑物布置和消能方式,结合水工模型试验成果,对泄水闸设计中的消能防冲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分析珠江"05·6"洪水暴露出的问题,包括西江缺乏控制性防洪枢纽工程,珠江流域水情测报能力有待提高,部分地区防洪预案操作性不强,工程及沿河设施管理不善,已建水库滞洪削峰潜力有待挖掘,流域缺乏有效的会商和决策手段,缺乏山洪灾害监控预警手段,病险水库威胁巨大.建议尽快成立珠江流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将珠江治理工程列入"十一·五"规划,加快流域控制性工程立项和建设,安排开展"05·6"洪水专项调查.  相似文献   

10.
编辑前言     
为适应“四化”建设的需要,开创珠江流域治理开发工作新局面,水利电力部珠江水利委员会加紧进行建设前期工作,今年三月份编制完成了《北江流域规划初步报告》和《飞来峡枢纽可行性研究初步报告》。水利电力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于三月二十八日至四月一日,在广东省佛山市共同主持召开了对上述两个报告的审查会议。  相似文献   

11.
<正>2010年4月19日下午,由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农村经济与地区发展部副主任何军率领的专家组一行到珠江委开展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调研工作。珠江委主任岳中明主持调研座谈会,副主任王秋生出席了调研会。岳中明主任首先向中咨公司专家组一行表示热烈的欢迎,他指出大藤峡水利枢纽位置重要,是珠江流域的控制性枢纽工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一九八二年四月上旬珠江流域规划协调会议的决定,珠江流域规划协调小组于七月在广州主持召开了珠江流域中小河流规划工作协调会议和防洪规划协调会议。会议对珠江流域的中小河流规划汇总意见和防洪规划方针、任务、工程布局等主要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分别提出了会议纪要。水利电力部转发了会议纪要,希按照纪要精神,积极组织力量开展工作,加强协作配合,共同把珠江流域的中小河流规划和防洪规划工作搞好。本刊现将《珠江流域防洪规划协调会议纪要》和《珠江流域中小河流规划工作协调会议纪要》全文登载如下。  相似文献   

13.
六枝特区旧院水库建设项目大坝枢纽及临时工程位于六枝特区新场乡大寨村,距六枝特区公路36 km,坝址位于六枝特区新场乡与堕却乡交界的三岔河二级支流旧院小河上,处于珠江流域与长江流域分水岭东侧。六枝特区旧院水库的防渗体系施工质量控制对于水库周边农业工业以及人民的人生财产安全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分析了混凝土趾板、混凝土面板、接缝止水、帷幕灌浆防渗体系的施工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泛珠江流域天然水资源较为丰富,但由于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泛珠江流域水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出现了缺水和水污染严重等问题。论文对比分析了泛珠江流域的水资源现状,并从加强区域合作、合理分配水资源,推行清洁生产、建立珠江流域系统管理与控制体系等方面对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指出了开源与节流是珠江流域用水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一九八二年四月上旬珠江流域规划协调会议的决定,珠江流域规划协调小组于七月在广州主持召开了珠江流域中小河流规划工作协调会议和防洪规划协调会议。会议对珠江流域的中小河流规划汇总意见和防洪规划方针、任务、工程布局等主要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分别提出了会议纪要。水利电力部转发了会议纪要,希按照纪要精神,积极组织力量开展工作,加强协作配合,共同把珠江流域的中小河流规划和防洪规划工作搞好。本刊现将《珠江流域防洪规划协调会议纪要》和《珠江流域中小河流规划工作协调会议纪要》全文登载如下。  相似文献   

16.
《人民珠江》2007,(3):4-4
2007年4月27日,国务院批复了《珠江流域防洪规划》,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国家专项组织编制的七大流域防洪规划之一,也是第一个通过国务院审批的流域防洪规划。《珠江流域防洪规划》是防御珠江流域洪涝灾害和风暴潮灾害的总体部署,是珠江流域水利建设的重要举措。《珠江流域防洪规划》坚持以”堤库结合、以泄为主、泄蓄兼施”为方针,进一步完善珠江流域防洪总体布局,建设西江和北江中下游、东江中下游、郁江中下游和柳江中下游防洪工程体系,辅以防汛指挥调度系统建设和防洪调度管理等非工程措施。《珠江流域防洪规划》提出:加强防洪骨干工…  相似文献   

17.
《红水河》2009,(6):F0002-F0002,I0001,F0003,F0004
长洲水利枢纽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送”的战略项目之一,具有发电、航运、灌溉等综合利用效益。枢纽坝址位于珠江流域西江干流浔江下游苍梧县境内,控制流域面积30.68万km^2,占西江流域面积的87.4%。内、外江河床式厂房分别安装有6台和9台单机容量42MW的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达630MW。  相似文献   

18.
我委根据原国家建委《关于珠江流域规划任务书的批复意见》的精神,于一九八二年四月六日至十日在广州市召开了珠江流域规划协调会议。会议协商成立了珠江流域规划协调小组,落实了规划任务,协调了分工与进度。水利电力部同意并转发了《珠江流域规划协调会议纪要》及珠江流域规划协调小组成员名单;希望加强联系,团结协作,按纪要精神共同把珠江流域规划搞好。现将《珠江流域规划协调会议纪要》全文刊载如下。  相似文献   

19.
珠江流域规划在珠委和有关单位密切配合,积极工作,已有重点地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重大进展.如经水电部1985年6月17日审定的《大藤峡枢纽规模论证会纪要》(以下简称《纪要》)认为:“解决西江洪水问题,应按照上下游统筹兼顾的原则和以泄为主,泄蓄兼施的方针,采取堤库结合的工程措施及非工程措施.从流域防洪规划着眼,应以龙滩,大藤峡两库联合运行为前提,确定大藤峡枢纽防洪规模.龙滩水库调洪库容可定为70亿m~3.”  相似文献   

20.
出水洞水库位于珠江流域南盘江水系马别河支流猪场河上,以工业供水为主,兼顾人畜饮水和灌溉。水库枢纽主要由混凝土面板坝、溢洪道和引水隧洞等组成。溢洪道位于左岸,是水库仅有的泄洪建筑物。溢洪道进口处山体覆盖层较厚,槽身处山体沟谷发育,出口处河谷狭窄,岸坡陡峻,布置局限性比较大。设计结合枢纽总布置,合理利用进出口沟谷,采用驼峰堰增加泄流能力,对开挖边坡进行系统分析,通过挑流将下泄水流直接挑入河道,较好地解决了泄洪建筑物的布置问题。该文对此溢洪道设计进行了总结,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