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图1是单相微型电机带电测量线路图,整机由串激可调电容箱C_1和惠斯顿测量电桥两大部分组成。带电测量的原理 1.串联谐振在被测电机绕组回路中的作用当被测电机绕组中串接了电容C_1以后,和绕组电阻R_x、绕组电感L_x形成一个交流回路,其电路的阻抗为:  相似文献   

2.
房华 《电机技术》2005,(4):48-49
多速电机通常也采用双绕组结构,而且有时两套绕组中都有闭合回路,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3.
用多回路理论来研究交流电机绕组的不对称问题,关键在于电压和磁链方程中电感系数的计算。由回路参数还可导出相绕组的参数,电机中常用的导出参数(d、q轴参数)也可由回路参数得到。电机的回路参数与熟知的d、q轴电抗和槽部、端部漏抗不同,它们是在把电机看作相互耦合的多个回路时,各回路的自感和互感系数。凸极电机的  相似文献   

4.
基于多回路理论,建立感应电动机暂态分析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感应电动机转子绕组故障对电机起动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电机转子绕组故障使电机起动转矩下降,谐波转矩大大增加;起动转速上升变缓,起动时间增加,起动困难;定转子起动电流发生畸变,衰减速度下降;定子电流的某一频率分量在电机起动过程中两次出现峰值点.动态分析的某些结论可以用于进行电机转子绕组故障诊断.  相似文献   

5.
赵文成 《电气技术》2007,(8):56-57,61
针对传统绕线转子感应电动机由于转子回路串接电阻的起动模式所带来的一系列技术问题,本文提出转子回路无滑环碳刷不串接电阻的变极谐波起动方案。该方案针对大型绕线转子电机的特点,提出一种实现谐波起动的定子绕组新接法,该方法引进了"全绕组起动"的概念构造。正常运行时又可换接为标准绕组,转子绕组则采用"无感"的概念和复合线圈技术,新型绕线转子电机同样具有高起动转矩、低起动电流。同时它还具有高可靠性、高功率因数、高效率、高过载能力、低转差损耗的特点,节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佟小明 《电工技术》2020,(23):158-159
针对某电站#3主给水泵电机定子绕组温度高的问题,通过改进定子绕组挡风罩的固定件,使其固定牢固、不易松动,保持电机内部通风回路的严密性,有效降低了主给水泵电机定子绕组的运行温度,确保了主给水泵电机长期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7.
实践证明,电气设备绕组直流电阻(简称直阻)的测量,是检查绕组回路接头脱焊、螺栓松动,并联导线断股的有效措施。当变压器或电机的定子绕组角形闭合回路,在机壳外面断不开时,只能测量线间直阻,等值电路见图1,回路的直阻应由下式求得:  相似文献   

8.
高du/dt的PWM电压将会在电机内部产生共模耦合效应,并在电机内部的共模耦合回路形成共模耦合电流,共模耦合电流流过电机绕组时,将引起电机绕组电压的畸变,并产生电压过冲。与电机端子的过电压一样,影响电机绕组的绝缘。该文从电机内部共模耦合效应的角度分析和计算了电机绕组的过电压,建立高频情况下电机内部的共模等效电路集总参数模型,给出共模耦合电流和电机绕组电压的计算方法,分析了共模耦合电流对电机绕组电压的影响,并通过仿真和实验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9.
针对大型感应电机常见的气隙偏心故障,提出了以绕组函数为核心的多回路建模方法,并对绕组函数法进行了理论推导,最后计算了电机各回路间的电感。基于所给出的计算方法,对一台1 200k W样机建立气隙偏心模型,并通过引入绕组函数平移系数进行更精确的计算。通过对改进的绕组函数法与传统方法以及有限元仿真的偏心电感计算结果的对比,表明改进的绕组函数法应用于计算偏心电机电感参数的可行性,并展示了其在偏心状况下电感参数的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10.
隐极同步发电机励磁绕组匝间短路的多回路电感参数计算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为了对故障中各种电气量进行准确仿真分析以揭示隐极同步发电机励磁绕组匝间短路的故障机理,需要准确计算电机的各种参数,尤其是与发生匝间短路的励磁绕组有关的电感参数.从隐极同步电机分布式励磁绕组在各极下的单个同心式线圈出发,应用气隙磁导的概念和谐波分析的方法计算与单个励磁线圈有关的电感参数,并按照故障的励磁绕组的实际连接情况进行叠加,得到了与励磁绕组各回路有关的多回路参数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励磁绕组故障回路产生的各种谐波磁场的作用,并通过具体算例间接说明了其合理性.将该参数模型用于励磁绕组匝间短路故障的多回路计算,计算结果与样机实验吻合,验证了参数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同步电机发生绕组故障后,电机的很多参量均要发生变化,参照同步电机自同期并列方式,采用多回路理论从同步发电机刚开始起动进行研究.在多回路模型中,均充分考虑了谐波的影响,并将转子的运动方程引入到模型中.根据多回路的仿真结果,研究了发电机在不同短路匝比、不同故障位置下各电流分量的变化规律,可以解决电机故障诊断中故障样本较难获取的瓶颈问题,为电机的故障诊断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电机绕组匝间短路接地物理过程的分析,揭示了绕组匝间短路部位存在短路环是造成烧损的主要原因。但一点接地不影响电机运行,只有多点接地才会构成回路发生故障。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图论讨论了三相交流电机绕组的排列,提出了槽号回路矩阵与相位关联矩阵的概念,将三相绕组的相带划分归结为槽号回路矩阵与相位关联矩阵对应列向量相乘的问题,本文还给出了三相交流绕组排列的系统方法,并通过实例说明了其应用。  相似文献   

14.
根据某地煤矿用同步电动机定子绕组的烧损情况,分析出原因有三:一是电机的绝缘老化,二是绕组的绝缘创伤,三是绕组的积尘受潮.同时介绍了烧损绕组的局部修复处理方法.对重型机械厂同步电动机转子断条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其原因是主回路断路器故障.并介绍了转子断条的原地维修方法.另外,还介绍了用毫伏表检测转子励磁绕组接地点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15.
谭建成 《微电机》2012,45(2):1-4,9
对多相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绕组连接拓扑结构进行讨论,指出了封闭形接法的多相电机存在绕组回路可能有环流,逆变桥功率开关管电流容量和成本高于星形接法,以及不具有容错能力等不足。采用封闭形接法的"新一代BLDCM"是否能够成为新的发展方向还有待进一步实践验证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王周叶  陈世元 《微电机》2006,39(7):18-21
双凸极永磁电机是在开关磁阻电机安装永磁体而构成的一种新型电机。由于永磁体的存在,使得绕组磁通回路发生很大的变化,并且存在永磁体和绕组的电磁反应,而且由于绕组之间存在很强的互感,使得分析复杂。文中提出了电动车用外转子式永磁双凸极电机参数的准线性数学模型,并分析了考虑相间互感情况下的电机静态特性,为DSPM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作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17.
赵曙伟 《电工技术》2014,(10):22-23
过热保护作为电机热过载的主保护及定子绕组或引出线相间短路的后备保护被广泛使用,而电气系统的一次回路或二次回路出现负序分量也可能导致过热保护动作.分析一起TA二次回路接线错误导致的过热保护误动事件,提出电流回路变动时需注意的相关事项,以供同行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一般认为绕组是电机的薄弱环节,多年来在理论、材料及工艺上均作了研宄,可靠性已有提高.但近些年来,电机容量增大,运行条件更为严酷,因而在绕组上还有一些需要更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就近年来电机绕组的新问题及其在材料及工艺上的措施作了较详细的分析,建议除采用耐热等级较高的材料,进一步改善工艺外,绕组的研究应由"静态"转向"动态";试生产一些少维修或"无维修"电机,以满足某些特殊企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交流电机绕组不对称是电机运行中常遇到的重要问题之一。绕组不对称状态的研究涉及的范围很广,不同类型的问题往往有多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在电机绕组内部不对称的情况下。气隙磁场有较强的空间谐波,应用对称分量法时,就有电抗修正和相序网络间相互关联等困难;以“相绕组”为基本单元的相坐标法也不能适应研究的需要。交流电机的多回路理论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被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了步进电机供电的新概念——谐振法供电。用一个外接电容与电机绕组组成谐振回路。当绕组通电时电容上电压以谐振方式放电到绕组上。当绕组断电时,绕组电流以谐振方式充电到电容上。绕组电流的建立和撤除都是以谐振方式进行,因而其速度要比通常的指数曲线上升方式快得多。实验证明使用此方法能使电机驱动力矩和工作频率都得到显著提高。此法的另一优点是耗电少,比普通单电源线路可省电三分之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