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展毛大渡乌头(Aconitum franchetii var.villosulum)中分离得到11个C_(19)-二萜生物碱,经过HR-ESIMS,1D和2D NMR等波谱技术确定了它们的结构.其中一个为新的乌头碱型二萜生物碱,villosutine(1).其余10个为已知化合物,包含4个乌头碱型二萜生物碱、1个热解型二萜生物碱和5个大渡乌碱型二萜生物碱.  相似文献   

2.
直缘乌头中新的C19—二萜生物碱的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直缘乌头(Aconitum transsectum Diels.)根中分离得到4个新的乌头碱型 C_(19)-二萜生物碱。由光谱法(IR, ~1H NMR, ~(13)C NMR, 2D-NMR, MS)确定其 结构为:8-O-乙基滇乌碱(8-O-ethylyunaconitine) (1)、去氮乙基查斯曼宁(N- deethyl chasmanine)(2)、直缘乌碱丁(transconitine D)(3)和直缘乌碱戊( transconitine E)(4)。  相似文献   

3.
李英和  陈迪华 《化学学报》1994,52(2):204-208
从短距乌头(Aconitum brevicalcaratum Diels)的根中分得六个二萜生物碱成分,其中三个为新成分,即短距乌碱甲(acobretine A,1),短距乌碱乙(acobretine B,2)和短距乌碱丙(acobretine C,3).另三个为已知成分:花葶乌头宁(scaconine,4),花葶乌头碱(scaconitine,5)和N-脱乙酰花葶乌头碱(N-deacetylscaconitine,6).经IR,MS,^1H NMR,^1^3C NMR测定和化学方法确定可1~3的结构  相似文献   

4.
乌头碱水解产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头碱为C_(19)二萜类双酯型生物碱,是乌头类中药的主要毒性成分和活性成分,乌头碱具有很强的抗炎和镇痛活性~([1]),在临床上被用于抗肿瘤药物,由于其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必须经炮制后使用.乌头碱水解产物已有报道,但主要集中在苯甲酰乌头原碱和乌头原碱上,焦乌头碱很少提及,本研究利用硅胶柱色谱法对乌头碱的水解产物进行了分离和纯化,利用质谱和核磁共振谱确定了3种主要产物的结构,为研究乌头碱类生物碱的水解产物提供了新的数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大理紫乌头的二萜生物碱成分,采用硅胶柱层析进行化合物的分离纯化,通过NMR方法对其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大理紫乌头含6个二萜生物碱成分,包括5个C_(19)-乌头碱型:塔拉萨敏(1)、14-乙酰塔拉萨敏(2)、黄草乌碱丙(3)、8-去乙酰滇乌碱(4)、印乌碱(5)和1个C_(20)-海替定型宽乌宁(6)。其中化合物3~6为首次从该物种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季涛  毛羽  宋磊  梁晓霞 《广州化学》2017,42(2):56-59
研究了乌头属植物德钦乌头(Aconitum ouvrardianum)根部二萜生物碱类化学成分。采用了柱色谱、重结晶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学数据确定化合物结构。从中分离得到5个二萜生物碱,分别鉴定为黄草乌碱丁(Ⅰ)、异塔拉乌头定(Ⅱ)、塔拉萨敏(Ⅲ)、查斯曼宁(Ⅳ)和denudatine(Ⅴ)。化合物Ⅴ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的C-20型二萜生物碱。  相似文献   

7.
几个新乌头碱型——二萜生物碱的13C核磁共振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云南药用乌头属植物中乌头碱型二萜生物碱乌头碱(aconitine,1),滇乌碱(yunaconitine,3),黄草乌碱甲(vilmorrianine A,5)、碱乙(vilmorrianine B,即karakoline,8)、碱丙(vilmorrianine C,7)、碱丁(vilmorrianine D,9)和鹤乌碱(scopaline,10)及3-乙酰乌头碱(2),3-乙酰滇乌碱(4)和3-乙酰黄草乌碱甲(6)的13C核磁共振谱。根据偏共振去偶及取代基加和律计算,并与类似物比较,对这些化合物各碳原子的共振讯号给予了指定,且进一步确定了新生物碱3,5,7,9的结构。对1,3,5,8及2,4,6中的羟基和乙酰基取代效应也作了分析,并通过对1,3,5及2,4,6的比较而修正了Pelletier对1中C2和C12化学位移的指定。还证明8中因C1为α-OH而形成分子内氢键,使A环呈船式构型,所以A环上碳的化学位移与一般的椅式构型有显著差异。本文还报道了从鹤庆紫草乌(Aconitum episcopale Levl.)中分到的一新生物碱——鹤乌碱(scopaline)。根据红外光谱、质谱及1H和13C核磁共振谱,确定其结构为10。  相似文献   

8.
黄草乌(Aconitum vilmorrianum Kom.)是云南的一种常用民间草药。朱元龙等曾从其根中分得三种生物碱,即黄草乌碱甲(vilmorrianine A)、碱乙(vilmorrianine B)和另一微量成分,均未确定化学结构。我们从这种植物的根中分得六个生物碱,本文报告其中三个乌头碱型二萜酯碱的结构鉴定。一个与黄草乌碱甲为同一化合物,另一个命名为黄草乌碱丙(vilmorrianine C),可能与朱元龙等分得的微量生物碱相同。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质谱测定以及化学工作,证明碱甲和碱丙的化学结构分别为2和3。第三个酯碱则鉴定为滇乌碱(yunaconitine)(1)。  相似文献   

9.
乌头属(aconitium)中药具有镇痛、抗炎等疗效,其有效成分为双酯二萜生物碱,品种有乌头碱(aconitine,AC)、次乌头碱(hypaconitine,HA)和新乌头碱(mesaconitine,MA)等.  相似文献   

10.
中国乌头的研究 ⅩⅩⅡ.赣皖乌头生物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赣皖乌头(Aconitum finetianum Hand-Mazz)中又分得五个生物碱,其中三个为新的二萜类生物碱,分别命名为去氧刺乌头碱(deoxylappaconitine,3),赣乌新碱(neofinaconitine,4)和异刺乌头碱(isolappaconitine,5).经IR、MS、~1H和~(13)C NMR推定了它们的化学结构.另两个为已知生物碱ajacine(1)和inuline(2).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Zusammenfassung Stickstoffdioxid, Stickstoffmonoxid, Distickstofftrioxid und Distickstoffmonoxid sind in wasserfreiem Dimethylsulfoxid polarographisch erfaßbar.
Summary Nitrogen dioxide, nitrogen, monoxide, nitrogen trioxide, and nitrous oxide can be detected polarographically in anhydrous dimethylsulfoxide.

Résumé On peut déceler le peroxyde d'azote, l'oxyde azotique, l'anhydride azoteux et l'oxyde azoteux par polarographie dans le diméthylsulfoxyde anhydre.


Herrn Prof. Dr.A. A. Benedetti-Pichler zum 70. Geburtstag gewidmet.

Für die Unterstiitzung der Untersuehungen wird der Regierung der USA gedankt.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