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6 毫秒
1.
目的观察舒血宁联合西比灵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给予静脉点滴舒血宁20ml,1次/d,同时给予西比灵5mg,睡前服用,疗程为15d;对照组给予曲克芦丁氯化钠注射液250ml,1次/d,静脉点滴,疗程为15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临床症状、疗效的变化,评价舒血宁联合西比灵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在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血液流变学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血宁联合西比灵能明显降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血液粘稠度(P〈0.05),并能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的疗效观察,寻找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有效方法。方法:将9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250mL(500mg)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维脑路通注射液250mL(400mg)静脉滴注,观察两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6%,对照组总有效率82.6%,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葛根素注射液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一种有前途的注射制剂。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舒血宁联用尼莫地平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进行探析。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三磷酸腺苷+辅酶A+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采用舒血宁+尼莫地平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远高于对照组的37.5%,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左椎动脉、右椎动脉以及基底动脉等动脉的血流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舒血宁联用尼莫地平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舒血宁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观察护理。方法:治疗组60例采用舒血宁注射液,对照组采用培他啶注射液治疗。治疗14天后观察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脑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7%。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能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为临床治疗该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苦碟子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7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分为治疗组4Q例用苦碟子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6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2组均7日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22).结论 苦碟子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总有效率显著、安全.  相似文献   

6.
川芎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川芎嗪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将128例以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川芎嗪组与复方丹参组,分别静脉点滴,1次/d,14 d为1个疗程.结果 川芎嗪组总有效率为95.6%,复方丹参组为7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明显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且无严重不良反应,是一种疗效满意,且又安全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脑反射治疗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脑反射治疗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入选患者120例,经TCD检查证实均为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患者,对照组60例采用灯盏细辛注射液4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脑反射治疗仪治疗30 min,每日1次,疗程均为10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67%,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脑反射治疗仪配合药物及恰当的辨证护理可大大提高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舒血宁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及都可喜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联用舒血宁、低分子肝素钙及都可喜,对照组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观察2组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血宁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及都可喜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舒血宁联用尼莫地平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效果进行探析。方法:临床资料来自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并给予不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38例(95%)有效,远高于对照组15例(37.5%),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左椎动脉、右椎动脉以及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的差异性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左椎动脉、右椎动脉以及基底动脉等动脉的血流速度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舒血宁联用尼莫地平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阿魏酸钠联合天麻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64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2例.治疗组:阿魏酸钠注射液30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及天麻索6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对照组:天麻素6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两组均每日1 S,10d为1个疗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血流变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阿魏酸钠联合天麻素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1.2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血流变的改善情况治疗组明显好于埘照组(P〈0.05及P〈0.01).结论 阿魏酸钠联合天麻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1.
灯盏花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娜 《临床医学》2010,30(8):54-55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灯盏花素50 mg加入5%葡萄糖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50例,采用香丹注射液20 ml加入5%葡萄糖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两组其他治疗相同,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例发生局部皮肤瘙痒反应。结论灯盏花素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具有显著疗效,优于香丹注射液。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血栓心脉宁片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采用相同的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血栓心脉宁片。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和经颅多普勒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栓心脉宁片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天麻素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5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采用天麻素注射液0.6+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注射,1次/d,连用2-3 d,对照组26例,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注射,1次/d,连用5-7 d,分别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43%优于对照组的73.0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天麻素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脑反射治疗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入选患者120例,经TCD证实均为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患者,对照组60例采用灯盏细辛注射液4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脑反射仪治疗30 min,每日1次,疗程均为10 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灯盏细辛联合脑反射治疗仪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眩晕疗效好,起效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114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8例(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联合丹参滴注液、胞二磷胆碱注射液)和对照组56例(丹参滴注液、胞二磷胆碱注射液),每天静脉滴注1次,治疗10 d.结果 治疗组起效快,总有效率91.35%;对照组起效慢,总有效率67.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明显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相似文献   

16.
胡波 《临床医学》2013,33(5):118-119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丹参注射液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敏使朗联合长春西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敏使朗联合长春西丁注射液组)55例和对照组(维脑路通注射液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组)51例,观察头晕、眩晕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同时经颅多谱勒超声(TCD)观察两侧椎(VA)、基底动脉(BA)的血流速度、搏动指数(PI)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5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59%,两组TCD血流速度指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敏使朗联合长春西丁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69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双盲随机分为盐酸丁咯地尔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23例),以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0.2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静滴治疗为治疗组,以复方丹参针20ml加入5%葡萄糖液250ml静滴治疗为治疗组(有糖尿病者改用生理盐水稀释)。平均每日1次,连续治疗2周,观察前后眩晕症状的变化。结果:眩晕症状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7.82%,对照组总有效率65.21%,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69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双盲随机分为盐酸丁咯地尔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23例),以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0.2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静滴治疗为治疗组,以复方丹参针20ml加入5%葡萄糖液250ml静滴治疗为治疗组(有糖尿病者改用生理盐水稀释)。平均每日1次,连续治疗2周,观察前后眩晕症状的变化。结果:眩晕症状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7.82%,对照组总有效率65.21%,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舒血宁联合氟桂利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以该院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6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住院号尾数单双号分为观察组(舒血宁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和对照组(氟桂利嗪治疗),每组各30例。探讨实施不同治疗方案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全血比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比容等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改变,未发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舒血宁联合氟桂利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时,可协同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通过氟桂利嗪解除血管痉挛。舒血宁可降低血液黏稠度,清除自由基,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减少神经细胞凋亡,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