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下一代传送网应具备三个特点:控制平面的智能化,交换的分组化,以及大容量的传送业务IP化,现在各种业务都承载在IP网络上,IP作为一个统一的承载网络是一个趋势,软交换、3G都是分组  相似文献   

2.
移动回传网络IP化的背景在电信业务和网络IP化转型的大趋势下,移动运营商的IP化进程也在逐步加速。在电信转型所涉及的众多领域里,移动承载网络的IP化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移动承载网络IP化的主要目标是建设一个承载下一代移动业务的、端到端基于IP技术的承载网,基于该IP承载网可运营下一代的、基于IP的移动业务。随着新的IP承载网及其承载的下一代基于IP的移动业务的逐步成熟和规模部署,现有的基于TDM技术的传输网络和其上运行的2G数字移动业务将逐步被替代。从这个意义上说,承载网络及其上运行的业务的IP化程度是电信转型程度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3.
刘伟  王双勇 《信息通信》2012,(4):240-241
服务质量(Qos)技术是IP网络技术能否成为未来统一承载网络技术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IP承载网多业务的特点,提出了一套IP承载网Qos解决方案.该方案将DiffServ、RSVP-TE、MPLS VPN三者按需组合,对IP承载网上承载的各种业务提供了很好的服务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移动业务IP化的速度也逐渐加快,LTE在国内的热度越来越高,传统的单一业务、单一网络承载模式已经无法很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运营商承载网都需要进行转型调整来面对严峻的挑战。如今国内很多运营商已经开展IP RAN综合承载网络的全面建设以适应变化的市场需求,IP RAN及承载业务的组建已成为社会的关注点之一。  相似文献   

5.
柏林  束栋 《通信世界》2010,(43):32-32
IP网的非稳态故障出现几率远远高于交换、传输等其他电信网络,也会增加故障发现、分析和排除的时间和难度。面对电信业由语音业务向数据业务进行战略性转型,以及业务IP化趋势,各运营商目前已基本建成了具有相当规模和覆盖范围的IP网络。但是,现有的IP网络在业务承载和日常维护上还存在不足,运营商对现有IP网是否能够承载各种电信级业务仍存有疑虑。IP网络的业务承载难题在业务承载方面,虽然IP网络在QoS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现有的IP网络大都只是在单个节点上提供相对优先权的处理。  相似文献   

6.
王林  姜志远 《通信世界》2010,(43):30-30
作为一种面向连接的传送技术,PTN借鉴了SDH技术中完善的保护倒换、丰富的OAM、良好的同步性能、强大的网络管理等特性。城域传送网是电信网的基础,为所承载的各种业务提供传输通道和传输平台。随着传送网所承载的业务向IP化、宽带化、全业务化方向发展,业务需求驱动着网络向All IP化发展,PTN承载网成为下一代传输网的主流IP承载技术是大势所趋,中国移动等主流运营商已开始规模部署PTN承载网。MSTP作为传统的2G承载网,已经形成一定规模。新建分组传送网络与原有网络将长期共存,3G业务在新网络上开展,2G业务逐步迁移到新网络,两种网络之间也存在一定的业务交互。  相似文献   

7.
随着对现有传统网络IP化改造更替进程的加快,以及下一代移动宽带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种业务应用和传送承载的IP化、分组化将成为演进的主线.如何充分挖潜现网网络资源、快速响应市场业务发展需要、把握新技术引入时机等也应统筹考虑.文章从多业务承载、业务模型、网络快速保护能力、网络扩展性、网络组网成本控制等方面分析入手,结合现有...  相似文献   

8.
随着业务和电信网络的IP化和宽带化,在城域(本地)网实现各种业务的综合承载传送已成为可能。根据各种承载业务的特点和网络现状,提出城域综合承载传送网络的目标网络架构、业务承载及网络演示方式。  相似文献   

9.
IP承载网覆盖全国,所有网络设备位于同一个域内;采用扁平化分层网络结构,分为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全网开通MPLS VPN,实现业务隔离。近年来,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业务越来越丰富,物理承载技术突飞猛进(3G、4G),新技术不断涌现,网络承载技术向Allover IP的方向发展。随着业务和技术的发展,对IP网的业务需求不断增加,体现在业务的IP化、网络的IP化。软交换IP化已经开始实施,传统的电信网络,以及3G电路域和信令网也具有IP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
PTN的引入时机和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PTN引入的技术背景 (1)业务IP化驱动传送承载网向IP化发展随着业务的IP化,2G移动网络BSC层面以上正在进行IP化改造,3G系统也正在采用IP化架构。在以TDM业务为主、分组业务为辅的环境下,城域传送网采用SDH/MSTP技术是比较合适的,但当分组业务成为主流时,MSTP技术就不再适用了。城域传送网需要向分组化传输方向发展,因此建议更名为传送承载网。  相似文献   

11.
高效承载IP网络ASON助力联通IP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小军 《通信世界》2008,(34):I0026-I0027
未来的网络架构将从垂直网络向水平网络演进,电信业务IP化是业界主流的发展趋势。简化网络、构建统一融合的IP承载网络是降低CAPEX、OPEX,追求综合低成本(TCO)的一个重要目标。IP承载网是一个多业务承载网络,不仅能够满足信令和语音业务承载要求,将来还可以承载精品大客户专线等业氛  相似文献   

12.
三网融合对承载网络提出了新的要求,传输网、IP网、接入网等都需要实现宽带化、IP化、高效化.从网络可扩展性、可控性、可靠性、安全性、易操作性、节能化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建设适应三网融合工程的承载网,并给出了相关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3.
AII-IP承载网是以IP技术为基础的多业务承载网,是运营商网络IP化和网络转型的基础。AII-IP承载网与承载Internet等业务的传统IP网有较大的区别。传统IP网在QoS,安全性,可靠性,运营管理等方面存在不足,无法达到电信级的承载要求。而AAII-IP承载网虽然其技术基础仍然是IP,但已经从企业级演进成电信级。本文首先介绍了IP承载网的建网模式,然后重点介绍了骨干IP承载网传送方案和城域IP承载网传送方案。  相似文献   

14.
在业务网络IP化趋势下,基础承载网络需要更快的业务支持速度以及各种层面的网络保护和恢复能力.因此,作为传统物理层的光层组网也要适应新一代承载网络的分组化、带宽大颗粒化、动态化组网需求.  相似文献   

15.
All-IP承载网是以IP技术为基础的多业务承载网,是运营商网络IP化和网络转型的基础。All-IP承载网与承载Internet等业务的传统IP网有较大的区别。传统IP网在QoS,安全性,可靠性,运营管理等方面存在不足,无法达到电信级的承载要求。而All-IP承载网虽然其技术基础仍然是IP,但已经从企业级演进成电信级。本文首先介绍了IP承载网的建网模式,然后重点介绍了骨干IP承载网传送方案和城域IP承载网传送方案。  相似文献   

16.
IP化是未来电信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业内越来越关注IP承载技术和传输技术的分工和融合,作为网络层面融合的主旋律,IP网络必将成为未来语音、视频、数据以及各种综合多媒体业务统一承载的网络平台,这在电信界已经达成共识.但是,作为多业务融合承载网络,传统的IP网络很难满足电信级业务对QoS、安全、可靠性和管控的要求.因此,需要对传统IP网络进行改进和优化,即保留IP灵活方便的特性,又满足电信业务承载和运营商对网络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7.
随着LTE(Long Term Evolution)网络的大规模部署及多业务发展战略的推进,无线宽带化趋势越来越明显,IP化业务的承载需求成为主导。承载网的建设需要满足高质量承载、高可靠性、可维护可管理、低代价演进的LTE承载特性。本文以中国联通承载网IPRAN(IP Radio Access Network)方案为例,阐述下IPRAN承载网LTE业务的可靠性部署。  相似文献   

18.
在目前快速发展的通信网络中,业务的类型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最明显的是表现在网络分组化趋势上,许多骨干网超过90%的容量已用于承载IP业务.由于IP业务的迅速发展,IP承载网对传送网的带宽需求增长迅速,传送网的电路颗粒度也由2Mbit/s、155Mbit/s为主发展到2.5Gbit/s、10Gbit/s为主.在这样的背景下,原本以语音为对象而设计的传输网络已经不能更好地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面向IP业务的下一代传送网架构呼之欲出.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 随着新型业务网络的发展,网络的核心正在由TDM转向IP,通信网呈现出IP化、宽带化和移动化的发展方向.面对着业务网络的转变,作为通信网基础承载网的光传输网应该如何应对呢?什么样的传输网才是一个能安全、有效、灵活地承载不同协议,不同接口需求业务的网络呢? 本文将提供一个从核心到接入的全方位、高效率、高可靠性、高灵活性的新一代光传输网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移动专用承载网语音收入仍然是运营商主要的收入,从历史发展来看,传统电路交换网络能够提供高质量、高可用性和高可靠的业务承载。无论对移动运营商还是固网运营商而言,承载网的最终目的是支撑能够带来盈利的业务。在业务和网络均逐步IP化的环境中,多业务承载网必须能够做到“业务可区分,用户可识别”,真正地以业务为核心向用户提供差异化的服务。与此同时,多种业务对IP网管理功能的要求也日益提高,IP承载网在操作管理和维护方面的特性已经成为运营商的一个关注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