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核桃多酚类化合物主要为酚酸和单宁类,以及少量的黄酮类,是核桃果实重要的化学组成成分。在生产中,核桃多酚往往随加工副产物被废弃,造成资源浪费。核桃多酚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且果实不同部位多酚的种类和含量差别较大。本文从核桃果实多酚的种类、含量、生物活性及分离纯化等方面进行概述,以期为核桃多酚的产业化制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核桃叶为原料,提取了其中的多酚类物质,通过体外抗氧化实验,测定了核桃叶多酚清除羟自由基、超氧自由基的能力,并以核桃油为底物,研究了核桃叶多酚对核桃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氧化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核桃叶多酚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达到53%,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达到68%。同时,由于核桃叶多酚的加入,核桃油脂过氧化值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3.
为比较苹果幼果多酚及其主要组分根皮苷作为酪氨酸酶抑制剂的潜质,本文以曲酸为阳性对照,分析并比较了三者对酪氨酸酶的抑制效果及抑制动力学。结果表明,根皮苷、苹果幼果多酚和曲酸均能有效抑制酪氨酸酶单酚酶及二酚酶活性,三者抑酶效果的强弱顺序为曲酸苹果幼果多酚根皮苷,对单酚酶活性的IC50分别为55.80、54.30和23.81μg/m L,对二酚酶活性的IC50分别为75.30、56.15和23.45μg/m L;根皮苷浓度为200μg/m L时为竞争型抑制,低于200μg/m L时为混合型抑制,苹果幼果多酚为非竞争型抑制,曲酸为混合型抑制。因此,抑制剂的组成成分和浓度均能影响其抑酶效果和抑酶机理,三种抑制剂均可通过抑制酪氨酸羟化生成多巴及抑制多巴氧化成多巴醌来减少黑色素的合成,苹果幼果多酚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效果优于根皮苷,且含量丰富,价格便宜,更适合作为酪氨酸酶抑制剂,有望开发应用于美白产品中。  相似文献   

4.
陆秋  陈朝银  赵声兰 《食品科学》2014,35(19):328-332
核桃含有没食子酸、咖啡酸、槲皮素等丰富的多酚。这些多酚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多种生物学活性,其中香草酸、绿原酸、没食子酸、槲皮素、芦丁等许多组分对α-淀粉酶的抑制率为2%~70%,有的还具有协同作用。多酚的羟基化有利于提高其对α-淀粉酶的抑制活性,甲基化、甲氧基化会降低其抑制活性,糖基化降低抑制活性的效果则取决于糖基的共轭位点及其类型。  相似文献   

5.
核桃多酚为核桃粕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重要的开发和应用价值。为探讨核桃多酚的潜在抗抑郁活性,采用皮质酮诱导的大鼠嗜铬瘤(PC12)细胞损伤模型,以细胞活力、细胞凋亡、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释放量、细胞内钙离子水平评价核桃多酚在皮质酮损伤模型上的作用,并进一步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探讨核桃多酚对皮质酮损伤PC12细胞作用的机制。结果表明:核桃多酚(75、150μg/mL)预处理可显著逆转皮质酮损伤引起PC12细胞活力降低、细胞凋亡、LDH释放量增加和钙超载,发挥细胞保护作用;此外,核桃多酚可显著逆转皮质酮诱导的PC12细胞中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A(cAMP-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A, PKA)活性降低,并下凋cAMP反应原件结合蛋白(cAMP-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 CREB)133位丝氨酸的磷酸化和下游靶蛋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的表达量;进一步应用PKA阻断剂H89预处理消除了核桃多酚对皮质酮诱导的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说明增加PKA/CREB/BDNF 信号通路活性是核桃多酚发挥抗皮质酮损伤作用必需的。研究结果表明,核桃多酚具有潜在的抗抑郁活性,可能是核桃饮食发挥抗抑郁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其对皮质酮损伤的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与上调PKA/CREB/BDNF 信号通路有关。研究结果旨在探明核桃多酚的潜在抗抑郁活性及机制,并为核桃粕的高值化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优化核桃青皮中多酚类物质的超高压提取工艺,以温度、压力、时间、液料比为自变量,多酚得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试验设计和优化,并建立预测数学模型。结果表明,超高压提取核桃青皮多酚最佳工艺为:采用超高压二次提取法,以50%乙醇—水为提取液,粉碎粒度80目,温度42℃,压力310 MPa,时间6min,液料比40∶1(V∶m),该条件下多酚得率为7.417 mg/g,获得的数学模型能够用于预测超高压提取核桃青皮多酚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对铜藻多酚提取工艺、稳定性及其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进行研究。以新鲜铜藻为原料提取铜藻多酚,以铜藻多酚提取率为指标,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液料比对铜藻多酚提取率的影响,并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铜藻多酚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得到铜藻多酚的最佳提取条件:乙醇体积分数40%、超声时间53 min、液料比为60∶1(mL/g),在该条件下所制备的铜藻多酚具有较高的热和光照稳定性。以左旋酪氨酸和左旋多巴为底物,铜藻多酚浓度为700μg/mL时,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率分别为92.68%和39.18%。  相似文献   

8.
以核桃种皮为原料,没食子酸为对照品,建立核桃种皮中总酚测定的Folin-Ciocalteu比色法,并考察了贮藏过程中核桃种皮多酚对核桃仁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Folin-Ciocalteu比色法测定核桃多酚含量的适宜条件为,样品提取液1mL,Folin-Ciocalteu试剂1.5mL,20%碳酸钠溶液1mL、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60min、测定波长765nm,样品提取溶剂为60%乙醇,平均回收率99.86%(RSD2.87%)。没食子酸对照品在4.430.8μg/mL范围内吸光度与其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4。该法操作简单、精密度高、稳定性好、回收率高,可用于测定核桃种皮中多酚含量。用该法测定核桃不同部位多酚分布为:核桃种皮(21.73%)>核桃青果皮(6.37%)>核桃壳(2.92%)>核桃仁(0.77%)。核桃贮藏过程中,种皮中总酚含量先增加后趋于平稳,酸价和过氧化值是一直增加的,说明种皮对核桃品质变化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核桃中的多酚类化合物主要为酚酸和缩合单宁类,是其重要的功效成分之一。近年来大量研究报道核桃多酚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氧化、神经保护、降血脂、降血糖、抗癌、抑菌和抗病毒等,具有重要的开发和应用价值。本文综述近几年国内外对核桃多酚化学和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核桃多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核桃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探究副产物中多酚对核桃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测定了槲皮素、没食子酸、儿茶素、绿原酸、鞣花酸5种核桃内源性多酚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及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以评价其体外抗氧化能力,并将5种内源性多酚分别加入核桃油中,进行18 d的加速氧化试验,以酸值、过氧化值、共轭二烯值、共轭三烯值、同步荧光光谱、色泽及感官品质(透明度、气味、滋味)作为考察指标,分析其对核桃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槲皮素、没食子酸和绿原酸的体外抗氧化能力较强;5种多酚均能有效减缓核桃油酸值、过氧化值、共轭二烯值和共轭三烯值的升高,其中没食子酸、绿原酸和儿茶素在维持核桃油感官品质方面优于其他2种多酚。综上,在开发核桃油相关产品时,可以考虑通过添加没食子酸、儿茶素和绿原酸提高产品的氧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八种多酚与核桃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多酚对核桃蛋白结构及加工特性的影响,采用阿魏酸、白藜芦醇、橙皮素、儿茶素、槲皮素、姜黄素、没食子酸、杨梅素分别与核桃蛋白复合,分析了8种多酚与核桃蛋白互作的紫外可见和荧光光谱,并研究了多酚对核桃蛋白的溶解性、持水性、吸油性、泡沫性能和变性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8种多酚与核桃蛋白形成了新的复合物,其对核桃蛋白的荧光猝灭作用以静态猝灭为主,主要作用力以氢键为主,疏水相互作用为辅。8种多酚均降低了核桃蛋白的溶解性和持水性,其中槲皮素对核桃蛋白溶解性的降幅最大,阿魏酸对持水性的降幅最大;除儿茶素、橙皮素、槲皮素外,其他多酚对核桃蛋白的吸油性影响不大;大部分多酚对核桃蛋白的起泡性和起泡稳定性有提高作用。与8种多酚复合后,核桃蛋白的热稳定性均得以提高。总体来看,姜黄素、橙皮素、杨梅素对核桃蛋白的加工性质和热性能影响较大,而儿茶素影响较小。综上,该研究初步探讨了8种多酚对核桃蛋白结构和性质的影响,可为多酚在核桃蛋白制品中的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为改善植物蛋白的溶解性并提升其抗氧化活性,选择核桃蛋白、小麦蛋白和芝麻蛋白为实验对象,在碱性条件下与核桃衣多酚相互作用,考察了核桃衣多酚改性对3种植物蛋白中性条件下的溶解度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此外,通过SDS-PAGE、圆二色光谱和荧光光谱对溶出蛋白质的结构变化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核桃衣多酚添加量为75 mg/g时,核桃蛋白、小麦蛋白和芝麻蛋白在中性条件下的溶解度分别提升了61.54、 61.23、69.25百分点;同时,添加核桃衣多酚改性后的核桃蛋白、小麦蛋白和芝麻蛋白的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显著升高;3种植物蛋白在核桃衣多酚的作用下均形成了大分子聚集体,总体上蛋白质的α-螺旋和β-转角含量增加,β-折叠含量减少,同时内源性荧光强度降低。综上所述,核桃衣多酚改性可以使蛋白质结构发生改变,显著改善植物蛋白的溶解性并提升其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3.
核桃雄花中总多酚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核桃雄花中多酚类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通过对4种不同溶剂(无水乙醇、甲醇、丙酮和乙酸乙酯)在相同试验条件下的浸提效果比较发现,甲醇是核桃雄花中总酚类物质的最佳提取试剂。然后分别采用常规水浴浸提法和超声波辅助浸提法对甲醇体分数、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和料液比等因素进行研究,在确定最佳单因素水平的基础上,再利用正交试验优化以甲醇为浸提剂的提取工艺条件,试验得出超声波辅助浸提法具有用时短、总多酚提取量高的优点,其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g/m L)、甲醇溶液体积分数30%、温度70℃、浸提时间10 min。在此条件下,核桃雄花中的总多酚含量可达6.56%,明显高于其他条件下的。  相似文献   

14.
核桃青皮与核仁含有没食子酸、鞣花酸、咖啡酸、槲皮素等丰富的多酚。这些多酚有抗氧化、抗炎、保护皮肤、抗肿瘤等多种生物学活性。其中的绿原酸、阿魏酸、儿茶素等许多组分已采用光谱法研究了与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其猝灭类型为静态猝灭、猝灭速率常数范围7.28×1011~7.28×1013L(/mol·s)、结合常数范围3.23×103~2.80×108mol/L、结合位点数0.86~1.91、结合距离1.93~5.18nm,其作用力以疏水作用为主、范德华力或氢键、质子化力、静电引力为主。这些参数有助于了解核桃相关多酚在体内的转运、代谢过程和生理功能,为其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核桃青皮与核仁含有没食子酸、鞣花酸、咖啡酸、槲皮素等丰富的多酚。这些多酚有抗氧化、抗炎、保护皮肤、抗肿瘤等多种生物学活性。其中的绿原酸、阿魏酸、儿茶素等许多组分已采用光谱法研究了与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其猝灭类型为静态猝灭、猝灭速率常数范围7.28×1011~7.28×1013L(/mol·s)、结合常数范围3.23×103~2.80×108mol/L、结合位点数0.86~1.91、结合距离1.93~5.18nm,其作用力以疏水作用为主、范德华力或氢键、质子化力、静电引力为主。这些参数有助于了解核桃相关多酚在体内的转运、代谢过程和生理功能,为其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比核桃青皮多酚纯化物及其硬脂酰氯改性产物的还原力、体外清除自由基能力以及抗油脂氧化能力,分析硬脂酰氯改性对核桃青皮多酚纯化物抗氧化功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核桃青皮多酚纯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在所选的浓度范围中,除了DPPH自由基清除率外,核桃青皮多酚纯化物和改性后的物质的还原力、羟基自由基、ABTS自由基与亚硝酸盐清除能力以及抗油脂氧化能力均大于V_C和BHT;核桃青皮多酚纯化物改性后,其还原力和体外清除自由基能力均低于改性前,但其抗油脂氧化能力比改性前增强。  相似文献   

17.
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对核桃青皮总多酚的分离和纯化工艺。结果表明:AB-8树脂是性能良好的总多酚吸附材料。最佳工艺条件:pH为4.0的核桃青皮多酚粗提液浓度为3mg/mL,上样流速为2mL/min,上样量为100mL;洗脱剂乙醇体积分数30%,pH值6.0,洗脱流速为2mL/min,洗脱量为250mL。经AB-8大孔树脂纯化后,核桃青皮总多酚的纯度由原来的7.65%提高到36.36%,提高了4.8倍。  相似文献   

18.
基于超声效应提取核桃叶多酚,以多酚得率为评价指标。以不同料液比和处理时间及乙醇体积分数和处理温度、超声功率对核桃叶进行处理,解析核桃叶多酚响应变化,确定多酚较佳提取工艺条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对核桃叶中多酚类物质种类进行鉴定并定量分析;通过超氧阴离子和羟基自由基的氧化应激来评价核桃叶多酚的抗氧化性。经优化后核桃叶多酚提取的较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60、处理时间21 min、乙醇体积分数49%、处理温度61℃、超声功率350 W,在此条件下得到的实际多酚得率(29.32±1.62)mg/g与预测值(27.77 mg/g)的相对误差小;经高效液相色谱从核桃叶中共鉴定出4种单体酚,芦丁和绿原酸含量较高,没食子酸和槲皮素含量较低;核桃叶多酚对超氧阴离子清除率强于羟基自由基,但清除效果低于维生素C,强于BHT。采用多元二次回归方程模型优化出的核桃叶多酚提取工艺条件可行,提取到的核桃叶多酚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核桃外果皮中总多酚含量的比色测定方法。方法: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品,对测定核桃外果皮中总多酚含量的比色条件,包括检测波长、碳酸钠溶液用量、Folin-Ciocalteu试剂用量、反应温度及时间对吸光值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对照品标准曲线在1~7μg/mL范围内为y=0.1031x+0.0793,R2=0.9996,线性关系良好,测定方法为采用核桃外果皮中总多酚提取液1.0mL,Folin-Ciocalteu试剂1.0mL、15%的碳酸钠溶液4.0mL、30℃显色1.5h,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0.91%)。此条件下测得核桃外果皮中总多酚含量为3.306mg/g。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重现性和稳定性好,可用于核桃外果皮中总多酚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以核桃青皮为原料,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提取多酚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对多酚得率影响较为显著的超声功率、超声温度、液料比3个因素为自变量,以多酚得率为响应值,进行Box-behnken试验和响应面分析,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670W,超声温度57℃,液料比21:1(mL:g),超声时间5 s,超声间隙时间5 s,超声全程时间25 min,搅拌速度400 r/min。在此条件下,多酚得率可以高达55.473 m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