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益肾化浊方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从孕14天昆明小鼠体外提取并培养神经干细胞,建立分化系统中可溶性Aβ25-35(5μmol/L)介导的具有神经毒性的阿尔茨海默病细胞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等量培养基)、模型组(5μmol/L Aβ25-35100μl)和益肾化浊中药组(5μmol/L Aβ25-35100μl+0.1μg/ml益肾化浊方100μl)。常规消化细胞,计数后以细胞密度每毫升2×105/个(每孔2ml)接种于6孔板,培养48 h。Western Blot法检测神经胶质酸性蛋白(GFAP)、微管蛋白(Tubulin)和转录激活子3(STAT3)、磷酸化转录激活子3(P-STAT3)、Smad1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GFAP、STAT3、Smad1、Tubulin基因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GFAP、STAT3基因及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STAT3蛋白表达显著增加,Tubulin基因及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5),Smad1基因及蛋白表达增加不明显(P0.05);与模型组比较,益肾化浊中药组GFAP、STAT3、Smad1基因及蛋白表达均显著下降、PSTAT3蛋白表达亦下降,而Tubulin基因及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结论益肾化浊方可能通过调控JAK/STAT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及基因表达,从而抑制神经干细胞向星形胶质细胞方向分化来延缓阿尔茨海默病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二苯乙烯苷(TSG)对β-淀粉样肽(Aβ25-35,25μmol· L-1)致损伤的神经干细胞(NSCs)生长、增殖及自我更新能力的影响,探讨TSG对Aβ25-35致NSCs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从孕14 d昆明小鼠体外提取神经干细胞,以25 μmol·L-1浓度Aβ25-35诱导NSCs建立稳定的AD细胞模型,与不同浓度二苯乙烯苷共同孵育,分为对照组、模型组(Aβ25-3525 μmol· L-1)、TSG 1×10-8mol· L-1+ Aβ25-35组、TSG 1×10-7 mol·L-1+ Aβ25-35组、TSG 1×10-6mol·L-1+ Aβ25-35组,共5组,分别采用EDU化学荧光染色法检测NSCs增殖情况;采用WST-1细胞增殖及细胞毒性检测法检测不同时段NSCs的细胞活性;体外培养7d后通过神经干细胞球计数法观察NSCs的自我更新能力.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二苯乙烯苷各剂量组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Aβ25-35对NSCs的损伤,细胞生长状态良好,细胞增殖率、细胞活性及神经干细胞球计数与模型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二苯乙烯苷对Aβ25-35诱导的神经干细胞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二苯乙烯苷对痴呆小鼠学习记忆及大脑炎性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观察二苯乙烯苷(TSG)对β-淀粉样肽致痴呆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向小鼠右侧脑室定向注射Aβ1-40建立痴呆模型,并以TSG灌胃预防给药,各组小鼠均作Morris水迷宫及避暗等行为学测试,然后采用放免法对脑皮层白介素-6(IL-6)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降低,皮层IL-6含量明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TSG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提高,皮层IL-6含量明显降低.结论 TSG能明显提高学习记忆能力,降低皮层IL-6含量,对AD的防治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二苯乙烯苷(THSG)单体及其β-环糊精包合物对大鼠灌胃后经胆汁、粪和尿的排泄特征。方法:大鼠分别灌胃给予THSG单体及其β-环糊精包合物,24h内收集胆汁,72h内收集尿液和粪便,采用HPLC-UV测定生物样品中THSG含量。结果:HPLC-UV测定方法的专属性、标准曲线线性关系、样品回收率和日内、日间精准度均符合生物样品测定要求。THSG单体及其β-环糊精包合物对大鼠灌胃给药后,粪便以原型形式排泄分别占总药量的3.27%,0.61%,胆汁排泄分别为0.20%,0.18%,尿液中仅检出少量THSG。结论:β-环糊精包合物减少了THSG原型经粪便的排泄,但不改变THSG原型的胆汁和尿液排泄特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影响二苯乙烯苷及其β-环糊精包合物稳定性的因素。方法以β-环糊精与二苯乙烯苷用量比、包合时间、包合温度为影响因素,按L9(34)正交实验筛选包合条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二苯乙烯苷含量为指标,分别考察了人工胃液、人工肠液及醋酸-醋酸钠缓冲液、氨-氯化铵缓冲液、光照对二苯乙烯苷及其β-环糊精包合物稳定性的影响。结果 (1)根据正交实验结果,确定最佳包合条件为:8倍量的β-环糊精,包合时间为2小时,包合温度为35℃;(2)12小时内,二苯乙烯苷未包合物的含量在人工胃液中由100%下降至79.7%,在醋酸-醋酸钠缓冲液中由100%下降至15.9%;β-环糊精包合物中二苯乙烯苷含量在人工胃液中1小时达到100%,在醋酸-醋酸钠缓冲液中2小时达到100%,随后受酸度影响逐渐下降。二苯乙烯苷未包合物在人工肠液及氨-氯化铵缓冲液中的稳定性差,几乎无法存在;其β-环糊精包合物的稳定性有所改善,在肠液中0.5小时含量达95.8%,之后未检出;在碱性缓冲液中4小时达到峰值,6小时后未检出。光照条件下,48小时后二苯乙烯苷的含量由100%下降至50.2%;β-环糊精包合物的含量在实验条件下明显得到改善,48小时后含量仍可达90.5%。结论二苯乙烯苷及其β-环糊精包合物在酸性环境下较碱性条件下稳定;在酸性溶液中,随着溶液酸性增强,其稳定性变差;β-环糊精包合物的稳定性明显强于未包合物,说明利用β-环糊精对二苯乙烯苷进行包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其稳定。  相似文献   

6.
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对大鼠肝酶及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何首乌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二苯乙烯苷)对于大鼠肝脏酶及蛋白等生化指标的影响,以期探求何首乌"肝损伤"的物质基础。方法:大鼠分别按剂量150、300、600mg/kg灌胃给药,连续90d,恢复15天;分别于第60天、90天、105天时,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中肝酶及蛋白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给药第60天,各剂量组球蛋白(GLB)显著升高,白球比(A/G)显著降低;给药第90天,中剂量与大剂量组的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显著升高,中剂量组白蛋白(ALB)显著降低;停药第15天,乳酸脱氢酶(LDH)显著降低,其他指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二苯乙烯苷大剂量长期使用时,会对肝脏造成一定的损伤,停药后可恢复肝功正常。  相似文献   

7.
8.
王飞  王剑石 《中草药》2015,46(23):3539-3543
目的探讨哈巴苷对β淀粉样蛋白(Aβ_(25-35))诱导的PC12细胞毒性的影响。方法 PC12细胞以哈巴苷(20、40、80μmol/L)预孵育3 h后以Aβ25-35(30μmol/L)损伤24 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采用Annexin-V-FITC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检测活性氧(ROS)的生成;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Akt、Bcl-2和Bax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β25-35使PC12细胞的存活率显著降低(P0.01),细胞上清液中MDA水平显著升高(P0.01)、GSH和SOD水平显著降低(P0.01),细胞内ROS水平显著升高(P0.01),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细胞内p-Akt、Bcl-2蛋白表达下调(P0.01),Bax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哈巴苷预孵育PC12细胞3 h,使细胞上清液中的MDA水平降低,GSH和SOD水平显著升高(P0.05、0.01);明显剂量依赖性抑制细胞凋亡;上调p-Akt和Bcl-2蛋白表达(P0.05、0.01),并下调Bax蛋白表达(P0.05、0.01)。结论哈巴苷改善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毒性,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和上调细胞内SOD水平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APS)对C17.2神经干细胞体外定向分化的调控作用。方法:建立C17.2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培养体系及分化模型,设置APS干预组及PBS对照组。诱导分化4 d后通过细胞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检测2组细胞中神经干细胞的标志性蛋白巢蛋白(Nestin)、星形胶质细胞的标志性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少突胶质细胞的标志性蛋白髓鞘碱性蛋白(MBP)及神经元的标志性蛋白神经元特异性核心抗原(NeuN)的表达水平。结果:与PBS对照组比较,APS干预组细胞的Nestin及GFAP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MBP及Neu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PS下调了分化模型中的细胞Nestin蛋白的表达水平;APS下调了GFAP蛋白的表达水平,上调了MBP及Neu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APS可抑制C17.2神经干细胞向星形胶质细胞的定向分化,促进向少突胶质细胞及神经元的定向分化,APS可抑制C17.2神经干细胞的干性维持,促进其进入分化状态,有可能成为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潜在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何首乌提取物鞣质与二苯乙烯苷不同配比对大鼠肝脏生化指标的影响,探讨何首乌肝毒性的可能物质基础。方法 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0只。空白对照组(A组)给予1ml/100g的蒸馏水,B组给予鞣质4.4g.ml-1.kg-1,C组给予鞣质(4.4g/kg)与二苯乙烯苷(1.0g/kg)1∶1配比的药物,D组给予鞣质(4.4g/kg)与二苯乙烯苷(1.0g/kg)2∶1配比的药物。各组连续给药90d,恢复15d。分别于给药60d、90d及恢复期15d时颈总动脉取血,生化法检测肝功能相关指标。结果与A组比较,给药60d,各给药组ALT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CHE升高及TBIL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和C组TP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A组比较,给药90d,B组CHE、TP升高和LDH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和D组CHE、LDH、ALB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A组比较,恢复期15d,B组TP和ALB升高、C组CHE和ALP降低、D组CHE和LDH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长期大剂量灌胃何首乌中提取的鞣质与二苯乙烯苷不同配比、对大鼠肝脏有损害,但鞣质对肝脏的损害在停药后可以恢复。  相似文献   

11.
《陕西中医》2015,(10):1440-1441
目的:综述二苯乙烯苷对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探索方向。方法采用文献检索、综合分析的方法总结其主要研究成果。结果:经研究TSG不论在体外实验还是体内实验都具有显著的神经保护作用。结论:TSG对临床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神经细胞具有显著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其抗氧化、抗炎、改善神经递质表达、促进突触可塑性、调节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等机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2,3-二氢环戊二烯香豆素类化合物对何首乌毛状根生长的影响,并研究其对毛状根中有效成分二苯乙烯苷累积的刺激作用.方法:将2,3-二氢环戊二烯香豆素类化合物在不同的培养时间加入到毛状根中,共培养特定时间后测定其二苯乙烯苷的含量及生长量,并通过考察不同浓度和继代次数确定最佳实验条件.结果:加入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最佳时间为预培养第4天,最佳质量浓度为0.025 g·L-1,毛状根的生长量有较大提高,与对照组相比二苯乙烯苷的含量增加4倍左右.结论:2,3-二氢环戊二烯香豆素类化合物作为一类非生物诱导子能够促进何首乌毛状根的生长及有效成分二苯乙烯苷的累积.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下二苯乙烯苷(TSG)、远志皂苷元(TEN)2∶1配伍抗Aβ25-35损伤PC12细胞的作用,以筛选最适配伍浓度。方法:采用MTT比色法筛选Aβ25-35最适造模浓度,在所得最适Aβ25-35浓度基础上采用MTT比色法筛选TSG-TEN合用抗Aβ25-35损伤PC12细胞作用的最适浓度。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合用4组(100μmol/L TSG+50μmol/L TEN)的细胞存活率最高(P0.01)。结论:在本实验所选取的浓度范围内,TSG与TEN 2∶1配伍抗Aβ25-35损伤PC12细胞以"100μmol/L TSG+50μmol/L TEN"合用浓度为最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益肾化浊方对阿尔茨海默病(AD)脑中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分化的影响,为益肾化浊方治疗AD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分离孕14 d小鼠胚胎NSCs,并以β淀粉样蛋白25-35(Aβ25-35)处理,分为空白组(正常培养基),模型组(5μmol·L-1Aβ25-35),Aβ25-35+益肾化浊方低剂量(0.1 mg·L-1)组,Aβ25-35+益肾化浊方中剂量(1 mg·L-1)组,Aβ25-35+益肾化浊方高剂量(10 mg·L-1)组,共5组,药物在Aβ25-35作用2 h后加入,培养至48 h后,进行检测。采用WST法检测益肾化浊方对NSCs增殖的影响,免疫荧光法检测其对NSCs分化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细胞活力明显降低,(GFAP+/DAPI)%比例上升,(Tubulin+/DAPI)%比例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益肾化浊方各剂量组均可以提高Aβ25-35损伤NSCs活力,降低(GFAP+/DAPI)%比例,升高(Tubulin+/DAPI)%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以低剂量组效果更为明显。结论:益肾化浊方可促进Aβ25-35介导的NSCs增殖,诱导其向神经元方向分化,抑制其向星形胶质细胞方向分化。  相似文献   

15.
二苯乙烯苷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考察β-环糊精对二苯乙烯苷的稳定作用.方法 用水溶液法制备二苯乙烯苷-β-环糊精包合物,采用热重-差示量热分析和紫外光谱法进行确认,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包合态和游离态的二苯乙烯苷在pH=1.2,4.9,6.8及光照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 二苯乙烯苷可与β-环糊精形成包合比为1∶1的包合物,包合态和游离态的二苯乙烯苷在pH=1.2的条件下均较稳定,而在pH=4.9、6.8及光照条件下,包合态的二苯乙烯苷的稳定性均明显提高.结论 β-环糊精的包合作用可以提高二苯乙烯苷化学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刘玲  王淑英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9):1318-1322
目的:研究芍药苷对Aβ25-35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Aβ25-35造成PC12细胞损伤,检测细胞的存活率(MTT法)、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以及细胞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HO-1,Cyt C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芍药苷组(5,10,20 μmol·L-1)能不同程度地对抗Aβ25-35对PC12细胞的损伤,增加细胞存活率,减少LDH漏出率和MDA含量,增加抗氧化酶SOD,GSH-Px和HO-1的活性,减少细胞内ROS形成,提高线粒体膜电位,减少Cyt C释放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论:芍药苷对Aβ25-35致PC12细胞损伤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Aβ25-35诱导的氧化应激以及减轻线粒体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7.
何首乌二苯乙烯苷的调节血脂作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研究何首乌的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TSG)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的调脂作用。方法:高脂血症大鼠分别给予TSG 90,180 mg·kg-1,阿托伐他汀钙10 mg·kg-1和生理盐水2 mL灌胃,每日1次,连续给药1周,同时设正常对照组。检测给药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总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并计算动脉粥样硬化指数;检测给药后各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和羟甲戊二酰辅酶A受体mRNA的表达量。结果:TSG给药1周,能够有效控制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清TC和LDL-C升高,可显著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并且能够增加LDLR的表达。结论:TSG具有良好的调节血脂作用,是中药何首乌调节血脂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显著降低血清TC,LDL-C和AI的作用。其中,TSG对于LDL-C和AI的调节作用,以及对基因表达的影响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二苯乙烯苷(TSG)、远志皂苷元(TEN)及二者合用对Aβ25-35损伤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PC12细胞采用Aβ25-35诱导建立阿尔茨海默病的损伤模型。用析因设计,设立正常组、模型组(20μmol/L Aβ25-35)、TSG组(100μmol/L TSG)、TEN组(50μmol/L TEN)、TSG+TEN组(100μmol/L TSG+50μmol/L TEN),每组分设6个复孔。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乙酰胆碱酯酶(Ach E)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统计各组细胞分化率。结果 TSG组、TEN组及TSG+TEN组细胞存活率、SOD活力及细胞分化率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Ach E活力、MDA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且细胞存活率、细胞分化率从高到低依次为TSG+TEN组、TSG组、TEN组(P均<0.05),Ach E活力从低到高依次为TSG+TEN组、TSG组、TEN组(P均<0.05)。TSG组和TSG+TEN组Ach E活力和MDA含量均明显低于TEN组(P均<0.05),SOD活力均明显高于TEN组(P均<0.05),TSG+TEN组SOD活力和MDA含量与TSG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TSG与TEN合用抗Aβ25-35损伤PC12细胞具有明显协同作用,机制可能与明显改善神经胆碱能系统功能、保护神经细胞突触可塑性有关,而与对氧化应激系统的影响关系不显著;TSG对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优于TEN,机制可能与TSG改善神经胆碱能系统功能、神经细胞抗氧化应激功能及保护神经细胞突触可塑性的作用较TEN显著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采收期对何首乌药材中二苯乙烯苷以及蒽醌类成分含量的影响,为何首乌适宜采收期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HPLC测定来自贵州施秉县不同采收期样品中二苯乙烯苷和蒽醌类成分的含量,同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采收期何首乌样品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采收期何首乌样品中二苯乙烯苷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9月份10月份8月份11月份12月份1月份。结合型蒽醌含量在9月份达到峰值,随后随时间推移而降低。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不同采收期何首乌样品综合评价指数9、10月份较高。结论:9、10月份为何首乌较为适宜的采收期。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观察何首乌主要成分大黄素、大黄酸和二苯乙烯苷对肝细胞、肝癌细胞的影响来探讨引发何首乌不良反应的物质基础,为规范中药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MTT法观察何首乌主要有效成分大黄素、大黄酸和二苯乙烯苷在不同浓度下作用不同时间对肝细胞和肝癌细胞的影响。结果蒽醌类化合物大黄素、大黄酸在终浓度6.25~50μmol/L,随着浓度的增加、作用时间的延长对L-02细胞和BEL细胞的损伤加大、抑制率增加;二苯乙烯苷在终浓度5~400μmol/L,随着浓度的增加、作用时间的延长对L-02细胞和BEL细胞的影响不明显,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大黄素、大黄酸是何首乌引发不良反应—肝毒性的主要成分,在高浓度、长时间作用下有细胞毒作用,二苯乙烯苷在5~400μmol/L作用不同时间对肝细胞和肝癌细胞的影响不明显,无细胞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