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本文收集临床表现及CT表现均符合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病例共19例,重点分析其CT特点,结合临床,探讨CT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性轴索损伤(DAI)的CT征象特点。旨在提高对DAI的认识,以利于早期诊治。材料与方法。对32例临床疑有DAI的头颅CT扫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DAI的主要CT表现是:(1)脑肿胀24例;(2)脑白质,灰白质交界区、基底交界区,基底节和胼胝体斑点状、小片状出血灶8例;(3)蛛网膜下腔出血7例;(4)合并脑挫裂伤5例。硬膜外/硬膜下血肿4例。结论 CT检查是诊断DAI的产选和必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脑弥漫性轴索损伤 (DAI)的急性期表现 ,为临床诊断DAI提供影像学依据。材料和方法 :收集 1 4例DAI的临床及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 4例DAI的CT表现为弥漫性脑肿胀 1 4例 ,脑实质内出血灶 1 1例 ,呈单发或多发 ,直径 <2cm。主要分布于皮髓质交界、胼胝体、基底节区和脑干 ,蛛网膜下腔出血 9例 ,合并硬膜下或硬膜外出血 4例 ,颅骨骨折 2例。结论 :DAI的临床与CT表现特点 ,对早期正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5例王凤台,李化伟,泮立茂,郭其勇,于莱芜钢铁总厂医院神经外科(271126)关键词脑损伤;弥漫性轴索损伤;CT扫描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axonalinjury,DAI)是闭合性颅脑损伤中的一种原发性脑损伤,是重要的颅脑损伤...  相似文献   

6.
卓丽华  龙拥军  刘剑  邓艳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1):4350-4351
目的:分析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的CT表现并和临床症状相结合,评价CT在DAI诊断中的价值,进一步加强对DAI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临床确诊的175例DAI病例的CT资料,并与临床症状相对照。结果:151例脑质中见到一个或数个点状出血灶,其中大脑半球69例,胼胝体17例,脑干41例,小脑13例,脑室11例;24例未见明确出血灶;153例出现弥漫性脑肿胀。结论:脑CT扫描是临床诊断DAI的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7.
1 资料与方法 患者15 例,10 例,5 例,龄10~50 岁.突遇车祸12 例,处失足坠落3 例.15 例患者伤后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中昏迷10 例,迷时间1~9 d.采用保守治疗12 例, 例因脑肿胀,疝形成而行去骨瓣减压术.  相似文献   

8.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CT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争取早期的CT扫描相当重要,可为临床及时治疗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脑弥漫性轴索损伤  相似文献   

9.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闭合性脑外伤,病情重,病死率和致残率极高。过去DAI只能在尸检时才能作出病理诊断,近年来由于CT和MRI的广泛使用.使DAI的临床诊断成为可能。本文分析报告21例DAI的CT表现.旨在加深对该病的认识.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11.
在急性脑外伤患者中分析脑弥漫性轴素损伤(DAI)的早期CT征象,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27例DAI患者的早期CT表现,结合文献提出DAI的CT诊断标准,脑白质内单发或多发无占位效应的小出血灶(直径约≤2cm),中线结构无移位,脑池内及脑室内出血,弥漫性脑肿胀。27例DAI早期CT表现。脑白质内单发或多发高密度影,(双额颞区11例,双颞区9例,双顶区6例,双枕区1例,伴脑干或胼胝体点状高密度影6例,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11例,合并硬膜下或硬膜外小血肿9例,合并颅骨骨折13例),CT应用虽然不能显示神经轴索损伤,但是可以直接显示脑实质内的小出血灶及脑室,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改变,为DA1的临床诊断提供了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韩策 《中外医疗》2009,28(36):162-162
目的回顾分析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CT表现,为临床诊断提供直接的影像学依据。方法对21例弥漫性轴索损伤CT表现的回顾学习。所有病例均在伤后1~24h内行CT扫描,常规条件扫描,感兴趣区加做5mm薄层扫描。结果共检出26个病灶,表现为皮层下及脑深部小出血灶,均伴有弥漫性脑肿胀,2例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合并硬膜下小血肿。病灶越趋近于中线结构附近,病情越重。结论CT能为DAI的临床诊断提供直接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凹和Mm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诊断价值和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颅脑损伤CT、MRI表现。结果CT显示4个病灶,MRI显示41个病灶,23例全部经MRI确诊,CT的敏感性仅有MRI 10%。结论 MRI检查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比凹检查有显著的优越性,MM可作为DAI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nal illjury,DAI)自1982年Adams等正式命名以来,DAI尽管未被正式归类,但作为一个独立特殊的颅脑损伤类型,逐渐被神经外科学界所接受。多数学认为DAI可能是导致颅脑损伤患死亡、植物生存或严重神经功能障碍的最主要原因,是外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中最严重的损伤之一,研究发现颅脑损伤伤情与轴索损伤程度有关,伤情越重轴索损伤越严重。随着人们对DAI越来越重视,对其致伤机制、致伤原因、病理特征等诸多方面都作了深入的研究,本将这些方面的研究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40例脑弥漫性轴素损伤(DAI)患者。认为DAI的临床表现以伤后意识急剧恶化为特点,DAI的CT特点是脑弥漫性肿胀、灰白质界限不清、脑室脑池和脑沟变窄或消失、伴有或不伴有脑内、胼胝体或脑干点片状出血灶、中线结构移位不明显。本文对DAI诊断标准、治疗及预后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原发闭合性重型脑损伤的一种类型,其病情重,死亡率极高。CT能发现DAI的早期征象。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25例DAI的临床与CT资料,旨在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诊断及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17.
侯安海  陈根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21):2219-2220
目的:分析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急性期表现,为临床诊断DAI提供影像学依据.材料和方法:收集14例DAI的临床及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DAI的CT表现为弥漫性脑肿胀14例,脑实质内出血灶11例,呈单发或多发,直径<2 cm.主要分布于皮髓质交界、胼胝体、基底节区和脑干,蛛网膜下腔出血9例,合并硬膜下或硬膜外出血4例,颅骨骨折2例.结论:DAI的临床与CT表现特点,对早期正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CT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DAI患者致伤因素、临床症状、CT影像等临床资料。结果均见弥漫性脑肿胀,表现为双侧脑白质大片状低密度区,皮髓质界线不清,呈弥漫性脑肿胀改变。实质出血病灶68例,其中胼胝体区46例,基底节区11例,皮髓质交界处7例,脑干4例,形态呈类圆形及斑点状;中线结构无移位36例,均伴有颅内脑外血肿,移位5 mm以下31例;移位5 mm以上5例;发现合并硬膜外血肿15例,颅骨折14例,硬膜下血肿6例;通过手术和保守治疗恢复良好20例,占24.39%;中残32例,占39.02%;重残或植物生存状态13例,占15.85%;死亡17例,占20.73%。结论 DAI发生后要及时CT诊断,为DAI的临床诊断提供直接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宛四海  傅森林 《九江医学》2002,17(2):101-102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过去只能在尸检时作出病理诊断,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临床诊断现已成可能。现将我院1998年1月至2001年10月诊断为DAI病人43例,临床和CT资料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临床表现及CT诊断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及CT表现。方法 分析 60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及CT资料。结果 本病的临床表现 :①头部受加速旋转性外伤 ;②伤后立即昏迷 ;③生命体征紊乱 ;④无明确神经定位体征。CT表现 :①大脑皮髓质交界处和 /或大脑中轴多发小出血灶 ;②弥漫性脑肿胀 ;③脑室、脑池受压变小或消失 ;④中线无移位或轻度移位 (<0 5cm) ;⑤合并其它颅脑损伤。结论 临床和CT表现二者结合 ,可对本病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