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判断井间连通性的最有效方法是井间干扰试井,但在井距较大的情况下,汕于受测试条件及测试范围的限制,使其难以得到广泛应用。同时地质研究和地震横向预测无属静态范畴,难以真实地描述井间的连通性。针对上述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气藏压力系统分析判断井间连通性的方法,该方法属动态范畴,具有简捷、有效、经济的特点,经干扰试井和钻井结果检验,其判断结果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2.
应用不稳定试井判断井间连通性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判断井间连通性是评价气藏储量、优化布井和编制开发方案所必需的工作,但随着气田的开发,气藏压力分布不断变化,对投产区新钻井,利用原始地层压力和压力梯度判断井间连通性的方法受到一定限制。根据理论分析,对于均质气藏,受邻井生产干扰的井压力恢复导数与具有定压边界的井压力恢复导数的曲线形态相似,但前者压力恢复导数小于0.5,而后者压力恢复导数先高于0.5再减小,最后小于0.5,根据此特点,可以利用投产区新钻井的不稳定试井结果,判断井间连通性,再结合压力梯度法可研究气藏的压力系统特征。  相似文献   

3.
储层监测中的一个主要任务是确定注入流体的位置及注入流体的移动方向,井间电磁(EM)成象在储层规划中是一门新兴技术。特别是在提高采收率(EOR)阶段,应用它描绘和监测流体在井间地层中流动最合适。井间成象不同于常规测井,它对井间地层空间进行扫描成象,而常规测井仅是测量井眼周围狭小的体积空间,井间电磁技术的电导率成象直接与储层特性参数有关,如:水的饱和度,矿化度,孔隙度等等。井间电导率成象能反映监测井之间未探明区域地层的详细情况。电导率成象对岩石孔隙中的流体(水和油)的变化特别敏感,因此它不同于地震速度和衰减的测量,这种测量是对岩石基体的物理性质变化敏感。EM成象和地震成象两种方法能相互补充,从而提高储层监测的水平。井间电磁在理论研究和仪器制造上已有重大进展,对于注水监测,在EOR期间的不同时刻的电导率成象能提供有关油、蒸气、水移动的信息。最近同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LLNL)合作在Chevron(雪佛龙)注气现场进行了实验,时间推移测量资料清楚地说明了由于方法,结果发现分辨率异常的那一部分空间的变化情况。文章集中描述它的应用、物理理解、数据处理方法,结果发现分辨率与数据的采样多少,空间的覆盖范围及电磁成象工作频率有关。另外,为优化成象质量,在反演计算中应利用已有的一些基于测井曲线的限制及其它的一些地质信息。从理论和现场试验中发现,井间EM在储层监测方面具有潜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不具有连续储集体的特征,依据现有的地质研究和地震横向预测技术很难真实地描述井间连通性,而对于塔河油田常规判断井间连通性的压力资料又较少,因此,提出利用生产动态资料研究井间连通性的一种类干扰试井方法,并对塔河油田4区的S65井组进行实际应用,证明该方法可操作性强,其结果较为真实可信。  相似文献   

5.
井间储层连通性认识是注水开发油田最重要的基础性研究工作,而目前常用的油藏工程法、数值模拟法和地球化学法,对认识结论可靠性的影响因素较多,尤其对地质资料依赖性较大,且周期长成本高。由注水井、采油井和油水井井间储层组成了一个复杂的非线性注采系统,反映该系统某一侧面的油水井生产动态数据中,隐含着油水井井间储层连通性信息。利用油水井多变量生产动态数据,基于多变量相空间重构方法,可重构这一注采系统动力学特征,通过求取重构注采系统吸引子的关联维,就有可能提取出井间储层连通性信息。使用该方法工作量小,在WR油田应用效果好,得出结论与实际生产相符,且理论清晰算法简单,不需要复杂的数学模型和地质静态模型参数,并可以实现定量解释,为井间储层连通性认识开辟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靖边气田马五1+2古岩溶气藏储层连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靖边气田马五1 2气藏储层成层连片次生溶蚀孔、洞、缝发育,古沟槽和致密带广布,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尤其古沟槽和致密带分布、储层连通状况等与气田开发密切相关。综合地震、地质、测井等信息,考虑沉积、成岩、地貌、生产动态等多因素,在古沟槽识别和致密带研究基础上,结合井间干扰、油层压力变化和试井边界响应分析,按照局部、就近原则对马五1 2气藏进行了储层连通性研究,对连通体进行了识别。确定连通体分布一方面受控于被致密岩相包围的有利成岩相带,宏观上与弱—中等充填泥粉晶云岩对应性好;同时受各级古沟槽夹持,在2个一级古沟槽之间往往共生多个连通体,而连通体又严格地受二级或三级古沟槽切割控制。连通体问题的研究将能够直接指导马五1 2气藏生产,对于类似气田也具有很好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注水开发的油田,对剩余油分布的评价,是提高油田采收率的基础,尤其是油田进入高含水后期开采阶段。剩余油分布的评价,对优化加密井钻井井住,加强油藏管理都是十分重要的。本文提出利用测井信息和油藏工程信息,确定井间储层的连通性,进而利用储层连通性评价剩余油分布。  相似文献   

8.
分形理论在井间储层描述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储层的空间展布形态异常复杂,传统数学难以精确描述,大量的测井、沉积、地震资料表明,储层的非均质性具有分形特征,根据R/S分析方法可以定量描述储层垂向分布特征,以地震和沉积资料为约束,通过分形插值算法确定出储层的空间展布形态,对辽河油田开13井区,牛心坨地区做了大量的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分形模型较好地定量描述了储层非均质性的宏观分布规律,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可信度,与地震解释,地质研究结合在一起,能进一步减少储层描述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9.
K油藏是M油田的主力油藏,为受潮流作用影响的陆架砂脊沉积,砂体的展布具有一定的方向性,新钻的开发评价井5井位于砂体展布的垂直方向,5井与主井区之间发育岩性尖灭的可能性大,且测井曲线特征与早期井对比差异很大,钻遇的砂层厚度相差也很大,5井区与油藏老井间的储层连通性是油藏研究的关键点。利用MDT压力资料、油水性质资料、地震资料和生产动态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确认了井间连通关系。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PND测井解释结果与常规测井解释结果进行对比,研究了TK307井碳酸盐岩储层在酸化压裂前后储层的连通性变化情况,为酸压前后储层连通性评价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分层段压力监测系统在大庆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通过分层测压试验、数值模拟和实测数据分析,研究了分层测压层段的合理划分方法,提出了以开发层系为基础的分层测压井部署方法,优化了测压井部署原则;在分析了不同类型油层、不同井网开发对象的压力分布特点的基础上,指出了分层测压资料在油田开发中的作用,为高含水后期油田测压系统的改造、预防套管损坏、提高固井质量、判断油层的连通状况及隔层的稳定性,指导油田各种增产措施的进行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2.
地应力剖面的研制为测井资料开辟了新的应用领域。通过对川西XL气田 4口井的地应力剖面分析 ,川西XL气田沙溪庙组储层岩石力学参数、三向主应力、水平应力场方向、工程常用压力及出砂指数有如下特征 :孔隙、裂缝的发育程度能够对储层的力学性质产生影响 ;三向主应力一般满足关系式 :σH>σV>σh,裂隙发育的层位水平主应力、破裂压力较围岩低 ,坍塌压力较围岩高 ;水平主应力方向与川西区域构造水平主应力方向基本一致 ,但个别层位主应力方向发生了较大变化 ;出砂指数值较高 ,基本不存在出砂现象。  相似文献   

13.
工程技术人员和当局保存方面的油气生产动态关系到某个时候通过最佳井网有效的开发油气资源。通常考虑的重点是论述比各州油气管理处规定的更合算的稀井网。无疑各个了解现场的读者,或现场工作者,那些工程技术人员们,通过探测工程学原理和资料的提供,已经成功地获得稀井网的规律以更有效更经济地开发油气层并取得最大的利润。近年来稀井网事实上已被更多的管理处所承认:例如,在德克萨斯州1965年,全州的油井井距法则由20英亩改成40英亩。在通常情况下,这是明智的决策;然而,工程技术人员的责任还是要评价确定开发油田的最佳井距。  相似文献   

14.
地应力剖面的研制为测井资料开辟了新的应用领域,通过对川西XL气田4口井的地应力剖面分析,川西XL气田沙溪庙组储层岩石力学参数,三向主应力,水平应力场方向,工程常用压力及出砂指数有如下特征:孔隙,裂缝的发育程度能够对储层的力学性质产生影响;三向主应力一般满足关系式:σH>σV>σh,裂隙发育的层位水平主应力,破裂压力较围岩低,坍塌压力较围岩高,水平高应力方向与川西区域构造水平主应力方向基本一致,但个别层位离应力方向发生了较大变化,出砂指数值较高,基本不存在出砂现象。  相似文献   

15.
镇泾油田长8储层属于低孔超低渗储层,依据储层分类标准在平面上可划分为孔隙型和裂缝型。为了研究不同类型储层压力传播与井网匹配关系,对长8油藏典型油水井动态指标进行分析,给出不同类型储层压力传播特征和合理井网形式。综合应用矢量井网和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井排距方案进行预测,确定合理井排距。研究结果表明,孔隙型储层油井初产低、递减快、压力传播慢、传播范围小;注水井吸水能力随注水量增加而降低。裂缝型储层采油井初产高、递减慢、注水井吸水能力强、吸水指数存在明显拐点。孔隙型储层中部署菱形反九点井网,合理井距范围450~500 m,合理排距范围110~130 m;裂缝型储层部署矩形井网(行列式),合理井距范围400~450 m,合理排距范围130~150 m。  相似文献   

16.
根据气藏地质上形成的复合储集体,选择地质、开发资料较充分的陕62井区,详细分析了该区各井的关井测压资料,通过压力剖面图、不同时期的等压图及观察井(G41-7井)的压力递减状况分析,基本弄清了研究工区压力系统与压降场的分布,并应用研究成果分析了动态法储量计算结果的可靠性,为本区块开采动态分析、动态储量计算、提高采收率研究创造了条件,也为该区单井产量调整、补井挖潜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依据。图7参4  相似文献   

17.
18.
地应力剖面在储层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地应力剖面的研制为测井资料开辟了新的应用领域。通过对川西XL气田4口井的地应力剖面分析,川西XL气田沙溪庙组储层岩石力学参数、三向主应力、水平应力场方向、工程常用压力及出砂指数有如下特征孔隙、裂缝的发育程度能够对储层的力学性质产生影响;三向主应力一般满足关系式σ  相似文献   

19.
渤中19-6气田为裂缝性低渗巨厚储层,如何开展井网部署是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建立了微观渗流模型,模型尺寸为30 cm(高)×80 cm(长)×1 cm(厚);模型基质平均渗透率为0.1mD,裂缝平均渗透率为2~4 mD;采取注气开发的方式,注气井部署在储层上1/3处,生产井全部射开气层.实验结果表明,裂缝性巨厚储层应充...  相似文献   

20.
测压资料在勘探开发中的应用,已越来越为地质工程人员所关注。本文从压力与深度关系的基本原理出发,结合油气田勘探开发实际,介绍了应用压力-深度关系曲线判断油气藏压力系统、确定储层中原始含油气边界的方法。文中还给出了一些预测油水、气水边界的计算公式。这些方法简便实用,对于探井部署、储量计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