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柳晨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5):462-463
脑卒中是引起假性球麻痹的常见原因。假性球麻痹主要表现为饮水呛咳、吞咽困难、语言障碍、强哭强笑等,常导致吸人性肺炎,甚至窒息死亡。因此,提高对假性球麻痹患者的康复护理。最大程度地促进功能恢复是非常必要的。我科自2002年1月~2004年10月采用吞咽康复训练对32例脑卒中致假性球麻痹患者进行了康复护理,效果较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急性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的早期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高达47%。吞咽障碍常由球麻痹和假性球麻痹引起,轻者只有吞咽不畅感,或者出现误咽引起吸入性肺炎,重者因水和营养的摄取困难,影响患者康复,延长患者的住院日,增加病死率。尽早实施护理干预,可改善其吞咽功能,补充足够的营养和水分,增加机体抵抗力,提高生存质量。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7年1月-2008年10月,选取我科首次发病住院的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者50例,均符合全国第4届脑血管会议诊断标准,并经头颅MR I或CT确诊为急性脑梗死与脑出血患者。  相似文献   

3.
脑梗死是引起急性假性球麻痹最常见的原因.假性球麻痹可导致病人饮水呛咳、吞咽困难、语言障碍,常导致吸人性肺炎,甚至窒息死亡.因此,提高对假性球麻痹患者的护理水平,最大程度的促进功能恢复是非常必要的.我科2003年3月~2008年6月对64例脑梗死致急性球麻痹患者分组进行了早期康复训练,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康复训练配合电针治疗脑梗死并假性球麻痹致吞咽困难的疗效。方法 对32例脑梗死并假性球麻痹致吞咽困难患者除常规脑梗死药物治疗外,采用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及电针治疗。结果 假性球麻痹致吞咽困难结合康复训练及电针治疗治愈率78.1%,总有效率100%。结论 综合治疗脑梗死并假性球麻痹能促进患者功能恢复,缩短康复过程,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5.
急性脑卒中患者中 5 1 %有吞咽障碍 ,主要是舌咽、迷走和舌下神经的核性或核下性损害产生延髓麻痹和 /或双侧皮质脑干束损害产生的假性延髓麻痹。由于病人在脑卒中早期存在不同程度的饮水、进食障碍 ,甚至窒息而危及生命。自 1 999年 1 0月 - 2 0 0 2年 1 0月 ,我们针对 5 2例吞咽障碍病人进行康复护理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中男 32例、女 2 0例 ,年龄4 2 - 86岁。经 CT证实脑出血 1 6例 ,脑梗塞 36例。基底节及内囊病变引起的假性延髓麻痹 38例 ,脑干病变引起的真性延髓麻痹 1 4例。 4 6例于入院 4 8小时进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脑梗死伴假性球麻痹患者行早期鼻饲的效果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32例行早期鼻饲治疗的脑梗死伴假性球麻痹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同时给予其相应的护理干预,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治疗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本组32例患者中21例在发病1个月内吞咽功能恢复,改由口腔进食,7例患者在发病5个月内恢复由口腔进食,4例患者长期保留胃管;32例患者中仅2例患者发生腹泻,4例患者发生便秘,2例患者发生吸入性肺炎。结论 在给予脑梗死伴假性球麻痹患者早期鼻饲治疗的同时配合相应的护理干预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急性脑卒中致真(假)性球麻痹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艳萍  汤维波  李宏 《黑龙江医学》2001,25(12):941-941
急性脑卒中患者约 5 1%有吞咽障碍 ,主要是吞咽、迷走和舌下神经的核性或核下性损害产生的真性球麻痹和 /或双侧皮质脑干束损害产生的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影响进食 ,可引起脱水及营养不良 ;也可引起吸入性肺炎 ,危及生命。因此 ,提高对真 (假 )性球麻痹的护理水平 ,协助病人康复是非常必要的。本人自 1996 - 0 2~ 1999- 0 1对 4 6例真 (假 )性球麻痹病人进行康复训练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共 4 6例 ,其中 ,男 2 6例、女 2 0例 ,年龄 5 0~ 78岁。经CT证实脑出血 18例 ,脑梗死 2 8例。基底节及内囊…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发病后约30%~65%的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1].吞咽障碍常由球麻痹和假性球麻痹引起,轻者只有吞咽不畅感或出现误咽,重者因水和营养的摄取困难,造成患者生活质量低,不但影响患者的早期康复,甚至可威胁生命.2006年12月-2008年12月笔者对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制定了以吞咽功能训练为主的系统康复护理方法,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脑梗死后假性球麻痹致构音障碍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的疗效.方法 本研究采用类实验性研究方法.首先将入选的60例脑梗死后假性球麻痹致构音障碍患者按病情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为30例.护理方法是除了对两组采用常规护理外,对观察组在另外进行构音障碍的早期康复护理.然后对两组进行康复护理并观察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病人的构音障碍改善,在语言清晰度,交流能力,生活质量等方面明显改善和提高,通过卡方检验,有显著差异(P=0.008).结论 对脑梗死后假性球麻痹致构音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地改善构音障碍,使患者的语言清晰,交流能力明显的提高,最大程度地回归家庭、社会.  相似文献   

10.
谭莉娟 《广西医学》2004,26(3):431-432
脑梗死是引起急性假性球麻痹最常见的原因〔1〕。因假性球麻痹导致病人吞咽困难 ,饮水呛咳 ,如处理不当足以危害病人生命。本文总结我科从 1 998年至 2 0 0 2年收治的 5 0例脑梗死致急性假性球麻痹的护理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36例 ,女 1 4例 ,年龄 4 6~ 81岁 ,平均 6 4 5岁。既往有脑梗死史 36例 ,高血压史 4 1例 ,心脏病史 1 6例 ,糖尿病史 8例。1 .2 临床特征 全组 5 0例均为急性起病 ,伴假性球麻痹症状。其中 2 4例为完全性假性麻痹 ,表现为双侧面—咽—舌—咀嚼肌麻痹伴肢体不同程度瘫痪 ,其中 6例有神经精神症状 ,以往均有脑梗死史。 2 6例为不完全性假性球麻痹 ,以吞咽困难和饮水呛咳为主要表现 ,言语功能影响稍轻。无脑梗死史1 4例中 4例有肢体瘫痪。1 .3 治疗结果  2 4完全性假性球麻痹经治疗 ,1 2例于 4周以后基本恢复进食及语言功能 ,6例于 6周后基本恢复进食能力 ,发音仍较低 ;4例于第 8周时仍需鼻饲流质维持生命 ;2例于第 1 0天内病情恶化死亡。 2 6例不完全性假性球麻痹经治疗 3周内均恢复进食和语言功...  相似文献   

11.
脑卒中患者的吞咽障碍是常见的症状之一,吞咽障碍常由球麻痹和假性球麻痹引起的,轻者只有吞咽不畅感或者出现误咽,重者由于水和营养的摄取困难,使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不但影响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甚至使患者的生命受到威胁。本科自2000年1月~12月共收治58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对其采用了以吞咽障碍功能训练为主的康复护理方法,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吞咽困难是脑卒中致急性假性球麻痹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对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应早期评估和早期治疗。早期康复应在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后48小时开始。我科2003年1月~2006年6月对184例脑卒中致急性假性球麻痹患者分组进行了早期康复治疗和护理,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脑梗死后假性球麻痹致构音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更死后假性球麻痹致构音障碍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护理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采用类实验性研究方法。首先将入选的60例脑梗死后假性球麻痹致构音障碍患者按病情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为30例。护理方法是对两组都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再另外进行构音障碍的早期康复护理。然后对两组进行康复护理结果观察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构音障碍改善,在语言清晰度,交流能力,生活质量等方面明显改善和提高,通过卡方检验,有显著差异(P=0.0080.01)。结论:对脑梗死后假性球麻痹致构音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地改善构音障碍,使患者的语言清晰,交流能力明显提高,最大程度地回归家庭、社会。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脑损伤后真性球麻痹和假性球麻痹患者治疗4周的临床疗效差异,并探索两类患者对康复治疗敏感性不同的原因。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脑损伤球麻痹患者70例,其中假性47例,真性23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给予综合性的吞咽康复治疗4周,所有患者治疗方式和时间相同,治疗前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SSA)以及吞咽X线荧光透视(video fluoroscopic swallowing study,VFSS)评定治疗前后的吞咽障碍程度,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ANOVA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评估真性球麻痹和假性球麻痹患者吞咽治疗的疗效差异。结果  康复治疗4周后,洼田饮水试验、SSA及VFSS的评估结果均证明,假性球麻痹患者的吞咽障碍改善程度优于真性球麻痹患者。结论  假性球麻痹对吞咽康复治疗敏感性高,康复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假性球麻痹是脑卒中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它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声音嘶哑,构音障碍等。笔者近年来采用头、体针配合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3例患者均为我院住院病例,经头颅CT或MRI确诊脑卒中,且有假性球麻痹症状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1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是引起假性球麻痹最常见的原因。由于假性球麻痹可导致患者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因此,对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患者进行正规的早期康复训练,可防止呼吸道并发症,缩短恢复时间,减少病残率,促使吞咽功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恢复或代偿。本文总结了我科对收治的48例脑卒中导致假性球麻痹性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体会。  相似文献   

17.
48例脑卒中病人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世风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9(12):1464-1465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的症状之一,吞咽障碍不仅影响患者水及营养的摄取,还会因此影响患者的早期康复,引起的误咽如果处理不当,还会出现生命危险。吞咽障碍的神经机制主要由球麻痹或假性球麻痹引起延髓神经支配的咽、喉、腭、舌肌肉瘫痪,咽腭反射消失。假性球麻痹没有肌肉萎缩,咽反射存在,常伴有感情失控和认知功能障碍。早期,科学及合理的康复训练对吞咽障碍的恢复至关重要,现将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康复护理在假性球麻痹导致吞咽困难中的护理效果。方法:从假性球麻痹导致吞咽困难患者中随机选择80例,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康复护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吞咽功能恢复情况明显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2.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有助于假性球麻痹引起的吞咽困难患者快速康复,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早期进行康复治疗和护理对提高疗效,减少后遗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的症状之一,多由球麻痹和假性球麻痹引起,表现为两侧面-咽-吞-嘴嚼肌瘫痪.轻者只有吞咽不畅感或者出现误咽,重者因摄食一吞咽障碍,可导致窒息而危及生命,因此,对吞咽困难的患者须制定一个吞咽康复计划,来降低误吸的危险因素,维持患者营养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我院神经内科2004年1月-2006年12月对收治的2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针刺及功能训练配合药物治疗在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患者吞咽功能重塑中的作用。方法对126例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患者进行针刺、吞咽功能训练配合药物治疗,对治疗4周后的疗效作吞咽障碍的康复评定,并与对照组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在治疗后4周,综合治疗组有效率为86.1%,对照组有效率为42.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综合治疗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患者的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