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山东省骨质疏松治疗费用规模、人群分布、机构流向、筹资来源等状况与特征,为完善其防治政策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卫生费用核算体系2011”进行核算和分析。结果:2019年山东省50岁及以上中老年人骨质疏松治疗费用为425 996.92万元,占山东省总治疗费用的15.10%;从骨折部位分类来看,居于前3位骨折部位分别是“髋骨(股骨)”“骨盆、髋臼、腰椎、坐骨骨折”“髌骨、腓骨、胫骨、踝骨骨折”,其治疗费用合计占比为60.26%;其治疗费用主要流向医院;家庭卫生支出总额为210 972.39万元,是治疗费用的主要筹资来源,其占比为49.52%。结论:将预防关口前移,提高骨质疏松症相关知晓率和筛查率;重点防治髋骨骨折,基于具体部位制定精细报销策略;夯实分级诊疗基础,强化基层医疗机构托底作用;依托分级诊疗制度,合理配置骨质疏松医疗资源;优化筹资方案构成,降低家庭个人支出。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卫生费用核算体系2011版(SHA 2011)核算四川省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治疗费用。方法:基于SHA2011框架核算2016年四川省居民呼吸系统疾病费用总量、筹资方案、机构流向和人群费用分布等。结果:2016年四川省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费用为269.93亿元,占四川省治疗费用的16.86%;筹资主要来源为公共筹资176.42亿元,占65.36%;呼吸系统疾病治疗费用主要流向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费用最高的前三类呼吸系统疾病依次是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流感和肺炎、其它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费用主要集中在60~90岁的老年人和5岁以下儿童。结论:四川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病的防控亟待加强,同时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对5岁以下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基于"卫生费用核算体系2011"(SHA 2011)核算天津市老年人慢性病治疗服务费用。方法:基于SHA 2011核算框架核算2012年天津市老年人慢性病治疗费用总量、不同疾病治疗费用、人群费用分布和机构流向。结果:2012年天津市老年人治疗费用总量为150.08亿元,其中,慢性病占91.37%;费用最高的前四种慢性病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60~64岁年龄组慢性病治疗总费用最高,80岁及以上组人均治疗费用最高;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慢性病治疗费用总量相近,其中,医院以住院服务为主,基层医疗机构以门诊服务为主。结论:慢性病消耗了绝大部分老年人治疗资源;天津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较好的能力建设确保老年人群具有比较合理的就医流向。  相似文献   

4.
目的:介绍基于"卫生费用核算体系2011"(SHA 2011)的我国糖尿病医疗服务(含康复)费用和筹资负担主要结果。方法:基于SHA 2011框架核算2014年我国糖尿病医疗费用总量、受益人群费用分布、机构流向及筹资方案等。结果:2014年我国糖尿病医疗费用总量为803.30亿元,糖尿病人均治疗费用2 188.73元;糖尿病医疗费用主要发生在医院,基层医疗机构治疗费用份额较低;糖尿病医疗费用中家庭卫生支出占比为33.99%。结论:我国糖尿病消耗了大量医疗卫生资源,社会、家庭经济负担沉重;糖尿病医疗费用主要流向高级别医疗机构,基层医疗机构未能充分发挥"守门人"作用;应对糖尿病实行早防早治,减少未来糖尿病医疗费用负担。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安徽省老年人口治疗费用筹资、分配和使用情况及其特点,为安徽省健康老龄化等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卫生费用核算体系2011"(SHA 2011)的理论与方法,对安徽省老年人治疗费用进行核算与分析。结果:2017年安徽省老年人治疗费用为378.79亿元,占全省治疗费用的34.14%。治疗费用76.99%发生在医院,20.78%发生在基层医疗机构;65~69岁与70~74岁是老年人治疗费用消耗最多的两个年龄组,占比超过50%;在老年人治疗费用疾病分布中,居前五位的分别是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损伤、中毒和外因某些其他后果和消化系统疾病;治疗费用主要来源于公共筹资和家庭卫生支出。结论:老年人治疗费用,尤其是住院费用已经给的社会和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要推进防治结合与医养结合工作,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优化筹资结构。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某省综合医院治疗费用分布维度,为相关政策的完善调整提供参考。[方法]以某省2018年综合医院数据为基础,应用卫生费用核算体系2011核算方法,对该省综合医院治疗费用在不同维度的分布以及分布维度、筹资方案的矩阵分析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该省综合医院治疗费用依次来源于社会医疗保险、家庭个人卫生支出、自愿筹资。从疾病流向看,33.5%流向循环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从年龄流向看,45.43%流向60岁及以上人群;从性别流向看,53%流向男性群体;从医疗机构级别流向看,73.8%流向省市级医疗机构。[结论]居民疾病经济负担较重,重点疾病、重点人群、高级别医院占用的治疗费用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研究基于国际最新的卫生费用核算体系2011版(SHA 2011)核算2014年吉林省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并分析其筹资来源、费用流向等,为合理控制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费用负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SHA 2011框架核算2014年吉林省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费用总量、筹资方案、机构流向、人群费用分布等。结果:2014年吉林省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为34.89亿元,占全人群心脑血管疾病费用的70.46%;费用最高的前五位疾病依次为其他类别的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出血性脑血管病和原发性高血压;80~84岁年龄组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占比最高,达到22.55%;家庭卫生支出占比为48.87%,略高于公共筹资占比;发生在医院的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占86.64%;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中男性高于女性。结论:吉林省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费用个人负担较重,费用机构流向不合理,仍需加强对老年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的重点防控,进一步完善老年人医疗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国际最新的卫生费用核算体系2011版(SHA 2011)核算四川省居民循环系统疾病费用,并分析其筹资来源、费用流向等,为合理控制循环系统疾病费用负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SHA 2011框架核算2016年四川省居民循环系统疾病费用总量、筹资方案、机构流向、人群费用分布等。结果:2016年四川省循环系统疾病的治疗费用为168.50亿元,占四川省治疗费用的10.52%;筹资主要来源为公共筹资126.25亿元,占74.93%,家庭卫生支出占比为19.28%;循环系统疾病治疗费用主要流向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占比较低;费用最高的前3类循环系统疾病依次是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脏病和其他形式的心脏病;循环系统疾病费用主要集中在45~90岁这一人群,占84.33%。结论:四川省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治疗费用机构流向不合理,仍需加强对中老年人群循环系统疾病的重点防控,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9.
目的:核算2019年福建省女性恶性肿瘤患者治疗费用,为完善肿瘤防治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依据“SHA2011”的基本框架,从治疗费用的服务功能、机构流向、年龄分布、癌种分布和筹资方案分布,核算2019年福建省女性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费用。结果:2019年,福建省女性恶性肿瘤患者治疗费用为57.04亿元,门诊费用占27.45%,住院费用占72.55%;89.06%的治疗费用流向医院;45~69岁女性群体的治疗费用较高;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宫颈癌、胃癌、甲状腺癌是治疗费用消耗的主要癌种;家庭卫生支出为筹资方案的主要来源。结论:开展化疗等门诊服务项目,提升基层医疗服务的吸引力,加强健康教育,缩短重点癌种的筛查年限,优化筹资结构。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北京市中医优势病种本地居民和外来就医患者治疗费用的分布情况,为优化协调区域内与区域间的卫生资源配置、发现重点人群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获得205家不同类别医疗机构,以卫生费用核算体系2011为基础,核算2019年北京市医疗机构不同来源中医优势病种患者的治疗费用情况。结果:2019年北京市中医优势病种治疗费用占全市整体疾病治疗费用的13.74%,以本地居民治疗费用为主,本地居民与外来就医患者治疗费用的诊疗范式、机构、性别、年龄分布存在差异。结论:中医优势病种治疗费用规模较大,主要流向三级医院,中医治疗病种、优质住院服务对外来就医患者更具吸引力,建议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在制定政策前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就医需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2016-2018年湖南省治疗费用总量、受益人群费用分布、机构流向及筹资方案。[方法 ]基于卫生费用核算体系2011(System of Health Accounts 2011,SHA2011)框架,对治疗费用的总量、卫生服务功能分布、筹资来源、机构流向等进行分析。[结果 ]湖南省2016-2018年治疗费用总量分别为1082.72亿元、1264.3亿元和1508.28亿元,占经常性卫生费用的比重分别为67.93%、70.55%和74.36%。发生在医院的治疗费由2016年的75.45%上涨到2018年的79.4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治疗费用占比2016年最高,但也仅有13.98%。治疗费用中家庭卫生支出占比逐年增加,2018年达到41.78%。[结论 ] 2016-2018年,湖南省治疗费用总量不断增长;治疗费用主要发生在医院,且所占比重不断增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治疗费用所占比例一直偏低;治疗费用给家庭带来的经济负担仍较重;治疗费用主要集中在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其人均治疗费用最高;治疗费用分布前5位的疾病分别是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分析2018年宁夏经常性卫生费用核算结果,为相关部门提供对策建议。方法:采用"卫生费用核算体系2011"核算方法,对2018年宁夏经常性卫生费用进行核算分析。结果:2018宁夏经常性卫生费用为299.68亿元,占GDP的比重为8.09%。经常性卫生费用各维度构成分析显示,经常性卫生费用其主要用于开展治疗服务(占71.58%);筹资来源是主要公共筹资方案和家庭卫生支出(分别占48.64%和36.42%),流向机构主要为医院(51.85%);治疗费用受益人群主要为老年人。结论:2018年,宁夏经常性卫生费用卫生筹资充足,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定位明确,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有待提高。卫生费用的功能配置有待优化,建议多举措控制老年人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核算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规模,分析治疗费用的筹资和配置结构,预测未来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发展趋势,为优化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筹资和防控政策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基于"卫生费用核算体系2011"核算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分析其服务功能分布、机构流向和筹资来源;并基于组分模型预测2020—2030年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结果:2012—2016年,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由3 106.22亿元增长到4 952.13亿元,年均增长11.18%。心脑血管疾病费用中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费用占比近30%,70.89%的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花费在住院服务,84.84%的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发生在医院,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中家庭卫生支出占比为28.14%。据预测,2030年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占所有疾病总治疗费用的比重将达到32.98%。结论: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消耗大量卫生资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是防控的重点;心脑血管疾病费用机构配置不合理,筹资政策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如不采取措施,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给卫生筹资可持续性带来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介绍基于"卫生费用核算体系2011"(SHA 2011)的我国治疗服务(含康复)费用主要结果。方法:基于SHA 2011框架核算2012年中国治疗费用总量、受益人群费用分布、机构流向及筹资方案等。结果:2012年我国治疗费用总量为18 711.47亿元,占经常性卫生费用比重为75.59%,占GDP比重为3.60%,人均治疗费用1 381.90元;非传染性疾病、老年人群消耗了较多的治疗费用;治疗费用主要发生在医院,基层医疗机构治疗费用份额较低;治疗费用中家庭卫生支出占比为44.20%。结论:人群治疗费用负担较重;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需加大对特殊人群的健康干预,避免或降低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核算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分析治疗费用筹资和配置的结构,为优化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心脑血管疾病筹资和防控政策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基于“卫生费用核算体系 2011”核算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分析其服务功能分布、人群分布和筹资来源等。结果:2020年,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为955.86亿元,占各机构治疗费用的24.75%,其中超过70%用于60岁及以上老年人,超75%用于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及脑梗死;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近 60%发生在门诊服务;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费用中的家庭卫生支出占比为 21.50%。结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应进一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能力,优化财政投入及医保支付制度,提升对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及关键危险因素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卫生费用核算体系2011"核算、分析北京市治疗服务费用。方法:以"卫生服务核算体系2011"为基础,结合北京市实际情况,从筹资方案、机构流向、服务功能等维度核算北京市治疗费用。结果:北京市治疗费用总量为1 185.24亿元,占经常性卫生总费用比重为73.41%,占GDP比重为5.16%,门诊和住院服务费用比例约为6:4,治疗服务主要由医院提供。结论:疾病治疗是卫生服务消费主体;治疗服务资金的筹集渠道呈多元化,筹资结构尚待优化;提供治疗服务的消耗主要发生在医院;治疗服务以提供门诊服务为主,门诊和住院筹资方案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卫生费用核算体系2011"核算分析新疆老年人治疗费用的主要特征。方法:基于"卫生费用核算体系2011"框架核算新疆2016年老年人治疗费用的总量,卫生服务功能分布,机构流向。结果:2016年新疆老年人治疗费用总量为123.65亿元,占全人群治疗费用的24.71%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消耗了86.76%的老年人治疗费用;老年人治疗费用在医院占比最大,达82.36%。结论: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新疆老年人口治疗费用已经造成较重的社会负担重,老年人治疗费用主要发生在非传染性疾病的医院住院治疗上,提示需进一步减少低效住院时间,加大基础卫生防治知识普及,进一步推进分级诊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评价四川省医院治疗费用筹集、流向及受益人群情况。方法:基于卫生费用核算体系2011。结果:2016年四川省发生在医院的治疗费用为1 232.00亿元,占治疗费用总量的76.95%;筹资来源以公共筹资为主(54.46%),家庭卫生支出为辅(40.82%);主要流向综合医院(73.38%);集中分布在40~80岁人群(61.67%);消耗医院治疗费用最高的前五位疾病是肿瘤(11.77%)、循环系统疾病(11.49%)、呼吸系统疾病(11.05%)、消化系统疾病(10.67%)和损伤、中毒和外因某些其他后果(7.86%)。结论:医院就医负担较重,门诊服务、专科医院尤甚;治疗费用过度集中在综合医院,中医医院所占份额过小;不同类型医院受益人群分布存在重叠,也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19.
目的:核算2016—2018年湖南省预防服务费用总量、筹资来源、机构流向和功能配置。方法:基于"卫生费用核算体系2011",结合湖南省预防服务情况,对预防费用的筹资来源、机构流向和功能配置的关系进行二维矩阵分析。结果:湖南省2016—2018年预防服务费用总量分别为106.96、118.67及138.74亿元,占经常性卫生费用的比重分别为6.71%、6.62%及6.84%。预防服务主要由公共卫生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院提供。预防费用筹资来源以政府方案、家庭卫生支出和企业筹资方案为主,其中家庭卫生支出占比始终居于第二位,但下降趋势明显,由2016年的34.99%降为2018年的25.19%。预防费用主要用于提供免疫规划、健康体检、孕产妇保健及传染病防治等。结论:加大政府对预防服务的投入,改善"重医疗,轻预防"的现象;调整预防服务功能配置,应加大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等领域的投入;部分预防服务项目的家庭经济负担重,需优化筹资结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核算2018年湖南省经常性卫生费用,为有关部门制定卫生政策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卫生费用核算体系 2011",核算湖南省经常性卫生费用总量、服务功能、筹资方案、机构流向和受益人群费用分布。结果:2018年湖南省经常性卫生费用总量为2 028.49亿元,占GDP的比重为5.57%。其中,治疗服务费用占74.36%,预防服务费用占6.84%。经常性卫生费用中由居民家庭承担44.96%,61.02%的经常性卫生费用发生在医院,62.70%的治疗费用用于非传染性疾病,在各年龄组人群中65~69岁年龄组卫生费用最高。结论:公共筹资水平较低;应优化卫生资金配置结构;控制医院住院费用过快上涨;完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