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可严重影响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miRNA可通过调控AD中淀粉样蛋白前体(APP)、β-分泌酶1(BACE1)、tau等生物标志物的表达和神经炎症相关的胶质细胞的激活影响AD的发病机制。本文综述近年来miRNA在AD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为进一步探索miRNA对AD诊断及治疗的策略提供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自噬是一种溶酶体依赖性的降解途径,主要负责真核细胞内细胞器和长寿命蛋白质的降解,在维持细胞稳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自噬在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研究发现,自噬与β-淀粉样蛋白沉积、轴突运输功能障碍以及tau蛋白磷酸化等神经病理改变相互作用,并且早老素参与了自噬-溶酶体系统功能的维持。  相似文献   

3.
大量研究报告显示,糖原合成酶激酶-3(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GSK3)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AD患者存在GSK3活性的增强和水平的提高。细胞培养、无脊椎动物和哺乳类动物模型研究发现,GSK3活性增强导致tau的过度磷酸化、AB产生的增加、学习和记忆能力的缺损,同时伴有神经退行性变。GSK3抑制剂能防止AD转基因动物tau的过度磷酸化,使得GSK3抑制剂有望用于预防和治疗AD。  相似文献   

4.
自噬是真核生物中的一种维持细胞基本功能的生命现象。其基本分子机制及调控信号传导通路非常复杂。近年来的研究显示自噬对于致病性β-淀粉样蛋白(Aβ)和细胞骨架相关tau蛋白的生成和代谢都有密切的关系,且其对神经元的死亡也有特殊的作用。随着自噬的生理机制不断被阐明,其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作用将得到更广泛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β淀粉样蛋白(Aβ)是阿尔茨海默病(AD)的特征病理改变之一,Aβ的产生和聚集是AD发生和进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脂质筏为膜脂双层内含有特殊脂质和蛋白质的微区,具有低流动性,呈现有序液相,富含胆固醇,鞘脂和神经节苷酯GM1.细胞膜的脂质筏参与Aβ的产生及Aβ聚集形成低聚体,脂质筏及其组成成份的异常影响Aβ的产生及Ap聚集形成低聚体.以脂质筏为靶点可能为AD患者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途径,选择性干预APP在脂质筏内的加工过程以调节Aβ的生成可能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外泌体(exosomes)是一种可被多种细胞分泌的纳米级膜性微囊泡,其易透过血脑屏障并参与细胞间物质交换及信号传导,可影响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近年来,外泌体逐渐被重视,然而外泌体在阿尔茨海默病(AD)中的研究还相对不足。因此,本文综述了其在AD发病机制中的研究,着重总结了外泌体在β-淀粉样蛋白(Aβ)聚集和斑块形成、高磷酸化tau形成神经原纤维缠结等病理过程中的研究进展,为其作为疾病诊断标志物和治疗载体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小胶质细胞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表明,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beta-peptide,Aβ)沉积激活小胶质细胞引起的炎症反应是阿尔茨海默病(Akheimer disease,AD)的核心病理机制之一,小胶质细胞在其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小胶质细胞被Ap激活,释放大量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促进老年斑(senile plaques,SP)、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NFTs)的形成,导致神经元损伤、死亡,促使AD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病理特征是脑内β淀粉样蛋白沉积形成的老年斑和tau蛋白异常磷酸化后形成的神经纤维缠结。近年研究发现,Krüppel样转录因子在AD病理生理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这些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在细胞生长、分化、增殖、迁移、凋亡、代谢和炎症反应中具有多种调节功能。最新证据表明Krüppel样转录因子参与AD的发生发展。文中详细综述了Krüppel样转录因子家族在AD发病机制中的最新作用及其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自噬作为细胞内一种清除非必需或异常物质的基本代谢途径,在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自噬过程中可产生β-淀粉样蛋白,同时自噬溶酶体系统也直接参与Aβ和tau蛋白清除机制。溶酶体功能障碍和自噬囊泡大量聚集导致Aβ和tau蛋白聚集,可能是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之一。基于此,恢复受损的自噬溶酶体功能在阿尔茨海默病治疗中具有重要潜在价值。本文就自噬途径如何介导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及其药物治疗前景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0.
早期和精确地诊断AD非常重要,也最为困难。所以脑脊液的生物学标记将有特别价值。本文综述AD的脑脊液生物学标志物Aβ42和Tau蛋白在临床诊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进行性加重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特征是学习记忆功能下 降、多个认知领域受损,最终无法执行日常任务。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靶向 Aβ 仍是目前 AD 诊断和 治疗的重要策略。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 10(ADAM10)作为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切割过程中的关键分泌 酶,不仅能减少 Aβ 的产生,还影响 AD 的病理,包括减少 tau 蛋白过度磷酸化、维持正常的突触功能、促 进海马神经发生和神经元网络的稳态。ADAM10 可能成为早期和准确诊断 AD 的生物标志物。本文对 ADAM10 性质及其在 AD 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综述,并讨论 ADAM10 作为治疗 AD 靶点的潜力,以期 为 AD 的深入研究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思路。  相似文献   

12.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渐进的神经退行性疾病,逐渐恶化的记忆和认知功能最终导致AD患者无法正常独立生活。流行病学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T2DM)患者容易罹患AD。DDP-4抑制剂是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DPP-4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肠促胰高糖素样-1(GLP-1)的降解,增加循环中GLP-1含量,从而降低空腹血糖。目前研究发现DDP-4抑制剂可以用于治疗AD,DDP-4抑制剂通过增高GLP-1而降低Aβ水平、减少tau蛋白磷酸化、减轻炎症反应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关于DDP-4抑制剂在AD治疗中的确切分子机制仍有待进一步阐明。文中对DDP-4抑制剂治疗AD的机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受体(RAGE)是一种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多配体受体,其配体包括AGEs,S100/Ca2+、β淀粉样蛋白和两性蛋白B等.位于细胞膜表面的RAGE与配体结合后可启动若干信号通路,导致持续的细胞功能紊乱,参与了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发现RAGE及其配体对阿尔茨海默病的主要病理改变——Aβ沉积存在一定影响.可通过拮抗RAGE与其配体结合来阻断其在A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表面等离子共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用于分析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一项技术.该技术无需标记、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样品用量小,可实现在线连续实时检测,被广泛应用于蛋白质组学、细胞信号转导、受体-配体相互作用等领域,近年来也逐渐用于以β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为靶标的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及药物筛选等相关研究中.本文主要就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生物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及其在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研究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线粒体对于神经元的生存发挥关键作用,氧化应激引起细胞凋亡是AD早期的主要特征.线粒体形态结构发生改变和线粒体DNA突变都可以造成线粒体功能紊乱,表现为电子传递链的损伤如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降低,线粒体动力学异常如线粒体自噬增加、分裂融合失衡、生物合成障碍、转运功能下降等,淀粉样蛋白生成进一步增加,最终导致不可逆的神经元损伤,散发性AD发生.针对线粒体损伤的治疗措施,为AD的治疗带来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阿尔茨海默病的主要病理学特征之一是β-淀粉样蛋白(Aβ)过度沉积,基于β-淀粉样蛋白级联学说,降低Aβ水平是对抗阿尔茨海默病的有效策略。本文对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LRP1)介导的细胞对Aβ的摄取及降解以及LRP1介导的外周与中枢神经系统中Aβ转运及清除的具体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 AD)是一种起病隐匿,呈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近些年,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类淋巴系统与AD中的异常蛋白清除障碍密切相关。本文总体阐述了类淋巴系统的发现及其与AD的关系,重点对其对脑内β-淀粉样蛋白(amyloid-beta protein, Aβ)、tau蛋白的清除功能及影响因素,以及基于类淋巴系统机制治疗AD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痴呆形式,具有两个神经病理特征:由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肽组成的细胞外老年斑和由异常过度 tau 蛋白磷酸化(Ptau )组成的神经原纤维缠结[1 ].为了明确AD的临床诊断,许多研究集中在神经影像学和脑脊液和外周血中分子的生物...  相似文献   

19.
Wnt信号传导通路在阿尔茨海默病防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nt是动物发育的重要信号分子,在胚胎诱导、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及极性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近来研究表明Wnt信号分子与神经变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一旦Aβ在神经细胞内大量积聚,可导致Wnt信号通路的异常减弱,继而引起GSK3β活性增加,β-catenin过度降解,神经细胞变性凋亡。因此,通过调控Wnt信号通路的关键分子,利用该通路中特异信号分子及其下游效应物,从而对AD起到防治作用的策略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目前受阿尔茨海默病(AD)困扰的患者数量呈指数型增长,但AD 的发病机制仍不明晰,现 有治疗方法只是姑息治疗。有研究发现2 型糖尿病患者患AD 概率很高,且约四分之三的AD 患者患 2型糖尿病,提示糖尿病可能与AD存在一定关系。目前研究发现有许多因素将糖尿病和AD联系在一起, 如Aβ、tau 蛋白、突触损伤、氧化应激、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的产生、免疫功能异常等。现着重 介绍糖尿病通过上述联系引发AD 的相关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