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茅洲河流域某水质净化厂进水浓度低、水量波动大、运行水位高的问题,分别从污水干管节点水质变化特征、工业区废水水质、沿河截污管、雨污混接及总口截流四个维度开展调查与分析,有针对性地实施污水管修复与翻建、雨污分流改造、沿河截污管改造等工程。通过上述工程措施的实施,地下水、河水、雨水等进入污水系统的外水量减少,水质净化厂进水BOD5浓度稳步提升,进水泵房水位波动幅度收窄,污水收集系统收集率显著提高,可为其他水质净化厂污水收集系统提质增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在分流制排水地区由于各种原因存在雨污混接问题,污水混接进入雨水系统,通过雨水管网排入受纳水体,导致受纳水体污染;雨水混接进入污水系统,增大污水设施运行负荷,影响污水设施正常运行。针对上海市分流制排水地区内雨污混接问题,明确了雨污混接改造研究背景及目的,介绍了雨污混接调查内容及方法,并根据雨污混接类型,结合混接程度,制定了雨污分流改造方案,总结了雨污分流改造的意义,可为分流制排水地区雨污混接改造设计及施工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分流制小区雨水管道混接污染来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于街坊、小区内部的混接是上海市新开发区域分流制雨水系统雨污混接的主要形式与类型.在对上海市典型分流制居住小区旱流污水进行水量和水质监测的基础上,结合USEPA推荐的相关分析方法,初步评价了监测小区的混接现状和来源,可为今后类似街坊、小区雨污混接状况的分析诊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磨碟河是东莞市构建生态网络布局及发展生态城市的重要节点,其水质污染、水生态系统破坏等问题比较严重,开展磨碟河系统治理工作已经刻不容缓。分析了长安镇磨碟河流域排水体制现状,提出了进行雨污分流改造的治理思路与解决方案:首先是梳理系统,改造错混接,全面切断雨水、地表水等外水进入污水系统的通道;其次是完善市政管网,提高污水管网覆盖率;之后进行现有管段的清淤及修复,保障管网畅通;在市政道路上形成清晰的雨污两套系统后,开展地块内的雨污分流改造及排口整治,对难改造的合流地块及排口进行小总口截流。目前该工程施工已完成90%,建设范围内形成了清晰的雨污分流系统,排口溯源工作初步完成,相关污水厂的进水BOD5浓度稳定达到180 mg/L以上。  相似文献   

5.
分流制雨水系统混接问题的调研技术体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针对分流制雨水系统的雨污混接、与相邻圩区排水系统串通、地下水入渗等非雨水混接问题,构建了包含沿线调查、管线检测等技术手段的分流制雨水系统混接问题调研技术体系.并以此体系为指导,调查清楚了典型排水区域(上海闵行区莘庄地铁北广场、兰坪)的混接问题,为雨水系统的改造和维护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提出加快补齐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短板,通过推进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改造和建设,实施管网混错接改造、管网更新、破损修复改造等工程,实现清污分流、雨污分流、查漏补缺等目标,全面提升现有排水设施收集效能。结合镇江提质增效达标区“四位一体”排水管网诊断项目经验,总结归纳了提质增效达标区管网测绘、检测、排查一系列诊断工作与整改和修复设计的配合流程,可为其他城市开展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排水管道“四位一体”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由于各类原因,上海市分流制地区存在不同程度的雨污混接现象,导致水体污染、污水处理设施无法正常运行等问题。文章对雨污混接的类型及造成原因进行了分析,针对不同混接类型采取相应的改造措施,对混接改造工程在设计中的编制原则进行了概述,可为分流制排水地区雨污混接改造设计等方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合流制管网溢流、雨污错接混接是导致合流污水污染水体的主要原因,通过雨污分流改造,使污水收集进入污水处理系统得到妥善处理,并通过海绵城市建设,使初期雨水通过生物处理设施进行处理,不仅可缓解城市水系的污染,也可提高城市内涝防治能力。介绍了合流制小区的特点,提出了合流制小区的改造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9.
青浦区某小区雨水直排张倪家浜,该河道水质为劣Ⅴ类,为"苏四期"重点整治的中小河道之一。调查发现此小区雨水排河口存在旱流污水,严重影响河道水质,通过分析该小区排水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雨污混接的主要来源,提出雨污分流改造的措施,以改善地区的水环境污染状况,为上海市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王磊波  赵月来  郭生  张炳国 《市政技术》2014,(4):133-134,137
市政雨污水管道分流改造是实现城市雨污分流的关键环节,结合寿光市兴安路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分析了雨污水管道分流改造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同时提出雨污管道分流的建设仅仅是实现雨污水分流的基础,后期管网的管理维护才是实现雨污水分流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为全面推进上海水环境治理工作,实现住宅小区雨污分流的目标,针对旧小区阳台立管雨废混接的现状,根据"经费多少、扰民大小、改造效果"等不同要求,提出4种不同的改造方案。为解决工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实施难度大、工程费用高及虽然实施性强,但雨废分流不彻底等问题,提出合适的解决方案。列举的4种适合住宅小区阳台雨废水分流模式,在可控的造价成本下,以期达到对居民的影响程度小,雨污水彻底分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围绕2020年年底上海市力争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的总目标,以源头控制污水混接入雨水管网为重点,着重分析研究了上海市青浦区范围内排水户雨污混接问题产生的源头诱因以及治理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阐述了雨污混接治理工作中所用到的雨污混接点探测技术和方法,归纳总结了切实可行的雨污混接问题治理方案。阐明了对存在雨污混接问题点位进行分流改造的意义,最后提出了针对雨污混接问题的治理建议,为行业监管部门对排水户排水行为的监管提供了理论导向。  相似文献   

13.
《四川建材》2017,(6):220-221
本文通过对旧路拓宽改造工程施工中涉及周边建筑雨污混接的状况及地下障碍物化粪池影响管道施工等问题进行分析,制定符合施工现状实际情况的施工方案,以达到建设新建管道,同步将周边建筑旧地下雨污水混接管道进行分流改造,有效地实现分流雨污水,并在施工中利用玻璃钢化粪池替代砖砌化粪池。本文以泉州台商投资区杏秀路拓改工程为依托,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对旧路地下雨污水管道实现分流的改造进行探讨,为将来类似改造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广州市排水管理办法》正式出台,自3月1日起施行。《办法》规范了城市雨污分流改造的方向。规定新建项目应当实行雨污分流,在实行雨污分流的区域,禁止单位或者个人混接污水管与雨水管。  相似文献   

15.
基于流量调查的分流制雨水系统诊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流制雨水系统的非雨水入流不但影响其正常的排涝功能,而且混接污水的直接排放还易导致受纳水体的严重污染。为了制定合理的系统改造方案,首先需要对系统状况进行分析诊断。为此,结合上海市早期建造的某分流制雨水系统改造工程,进行了以流量调查为基础的系统分析诊断研究,掌握了该系统同时存在雨污混接、与河道直接连通等复杂水力情况,为进行系统改造方案决策提供了依据。研究成果与方法对其他雨水系统的分析诊断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分流制雨污混接系统雨天溢流污水是导致城市水体黑臭的重要原因。选择南宁市老城区存在雨污混接的雨水排口的溢流污水进行采样监测,分析溢流污水水质变化和颗粒物粒径分布情况,探讨降雨强度、降雨历时、前期干旱时间等对溢流污水颗粒物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溢流污水COD、NH3-N和TN浓度分别超过地表水Ⅴ类水质标准4.7、4.1和6.4倍,浓度在降雨强度最大值后10 min内达到峰值。溢流污水中10~125μm的颗粒物最多,占总颗粒的60%。降雨径流和管道沉积物对溢流污水皆有较大贡献,降雨径流中4~63μm的颗粒物占总颗粒的30%,主要贡献溢流污水中的小颗粒物;管道沉积物中主要是粒径>250μm的颗粒物,是溢流污水中大颗粒物的贡献者。降雨强度会影响溢流污水中颗粒物粒径分布,其中63~125μm颗粒物体积分数与降雨强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规模不断增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雨、污水管网老旧,设计标准偏低,合流、混接区域污水溢流,部分污水直排或无序排放,致使城市污水收集率低;部分截流设施老旧,引起雨水、污水、地下水大量截流到污水处理厂,造成污水处理厂进水污染物浓度偏低、处理压力大。雨污水管网改造工程是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污水全收集、收集全处理、处理全达标、全面提升污水收集处理效能的核心和关键,本文以南昌某县城雨污分流为例,探讨了城区雨污分流改造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北京老城区现状排水系统大部分为雨污合流系统,汛期溢流污水常对下游河道造成一定程度的水环境污染。胡同平房区作为北京老城区的主要建筑代表形式,其排水系统的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存在一定的困难,胡同通常较窄、地下空间狭小,无法满足市政管线的敷设要求。因此,有必要结合老城胡同平房区的实施条件尽可能选择适宜的形式实现雨污分流改造。分析了北京老城胡同平房区现状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及雨污分流改造的难点,总结了胡同和平房院落内的雨污分流改造方式。并以北京南锣鼓巷地区的雨污分流改造为实例,采用模型技术及竖向优化的方法,探索采用管沟和胡同路面排水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老城胡同平房区的雨污分流改造,为老城区的雨污分流改造提供思路和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旧住宅小区雨污分流改造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上海市两个典型旧住宅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已实施和未实施分流改造小区雨水管道的混接率和旱流水质监测结果的对比,评价了实施小区内部雨、污水管道清理和分流改造措施的效果,为提高城区面源污染控制决策水平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国家《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城市水环境提出了明确目标,针对现状市政道路雨污排水管存在破裂、变形、管道混接等现象,造成雨水排水不畅,地面积水,以及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对河道水体造成污染。本文在市政雨污排水管道调查和CCTV检测基础上,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修复改造方案,进一步完善市政道路雨污排水管网,提高管道排水能力,避免污水混流后排入河道,对河道造成污染,从而改善区域水体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