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庄鑫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4):54-56+60
目的探讨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6月8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分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治疗,切开挂线组实施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高位复杂性肛瘘疗效;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干预前后患者疼痛程度、排便功能、生活质量;术后肛门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切开挂线组高位复杂性肛瘘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切开挂线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疼痛程度、排便功能、生活质量相近(P0.05);干预后切开挂线组疼痛程度、排便功能、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切开挂线组术后肛门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切开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出现,促进排便功能和生活质量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保留括约肌术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保留括约肌术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高位单纯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行保留括约肌术,对照组行切开挂线术。观察比较两组术后疼痛、创面愈合时间、肛门瘢痕大小、肛门畸形、肛门功能状况、术后复发情况以及患者满意率。结果:治疗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短,创面愈合时间短,肛门瘢痕小,肛门畸形发生率低,肛门部分失禁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复发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括约肌术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效果较切开挂线术为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远端缝合结合切开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远端缝合结合切开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40例。观察手术时间、术后创面出血情况、术后疼痛、创面愈合时间、肛门瘢痕大小、肛门畸形、肛门功能状况以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40例患者全部治愈。疗程最短25天,最长40天,平均28天。无肛门失禁、肛门缺损、肛门移位、黏液外溢、黏膜外翻等后遗症,未影响肛门的正常功能。结论:远端缝合结合切开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改良切口引流与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效果。方法:选取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应用切开缝合引流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联合改良切口引流和挂线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以及肛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4.80±4.00)mL、创面愈合时间(19.70±4.20)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33.20±7.00)mL、创面愈合时间(28.80±6.6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功能恢复正常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肛门功能恢复正常率73.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切口引流与挂线术联合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能够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促进肛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肛瘘切除术联合挂线法治疗高位肛瘘疗效。方法收集我院50例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高位肛瘘患者。按照治疗分组,肛瘘切除术组采取肛瘘切除术治疗,挂线法与肛瘘切除术组则采取挂线法与肛瘘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高位肛瘘愈合的时间、症状改善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肛门功能;继发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挂线法与肛瘘切除术组疗效高于肛瘘切除术组,P0.05;挂线法与肛瘘切除术组高位肛瘘愈合的时间、症状改善的时间优于肛瘘切除术组,P0.05;治疗前两组肛门功能、生活质量接近,P 0.05;治疗后挂线法与肛瘘切除术组肛门功能、生活质量优于肛瘘切除术组,P0.05。挂线法与肛瘘切除术组继发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肛瘘切除术组,P0.05。结论挂线法与肛瘘切除术治疗高位肛瘘的疗效好,可改善肛门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位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30例,采用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治疗组60例,采用高位挂线对口引流术。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方面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高位挂线对口引流术能明显缩短疗程,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定向挂线法与传统切开挂线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之疗效对比。方法将该院肛肠中心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72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挂线法,治疗组采取定向挂线法,比较两组术后创面完全愈合时间、住院天数、复发率、疼痛及手术对肛门括约功能的影响情况。结果两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住院天数和复发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2 d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与肛门括约功能指标检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向挂线法相比于传统切开挂线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具有对肛门括约功能影响小和减轻术后疼痛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对口切开旷置垫棉法结合高位松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采用对口切开旷置垫棉法结合高位松挂线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挂线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时间、住院时间、治愈率及复发情况,评价两组患者的肛门功能。结果: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及皮筋外肛缘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术后,治疗组患者的肛管最大收缩压高于对照组(P0.05),肛管最长收缩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口切开旷置垫棉法结合高位松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可较好地保护肛门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和治愈时间,具有微创化治疗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白石明 《中外医疗》2009,28(2):25-25
目的探讨改良切开挂线术治疗马蹄形肛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改良切开挂线术治疗马蹄形肛瘘患者40例。对照组为同期切开挂线术治疗患者32例。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后创面出血情况、术后疼痛、创面愈合时间、肛门瘢痕大小、肛门畸形、肛门功能状况以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渗血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皆短;肛门瘢痕小;肛门畸形发生率低术后复发率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切开挂线术治疗马蹄形肛瘘较切开挂线术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周华德  徐道绲  钱伟  洪伟  徐崇艺 《浙江医学》2022,44(15):1660-1662
目的观察切开挂线联合瘘管旷置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温岭市中医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94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实施切开挂线联合瘘管旷置术47例,为观察组;仅切开挂线疗法47例,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情况(包括创面分泌物评分、创口愈合时间)、临床疗效、肛肠动力学指标[包括肛管最大收缩压(AMCP)、肛管最长收缩时间(ALCT)、直肠静息压(RRP)和肛管静息压(ARP)]以及术后1年复发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5、10d创面分泌物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创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P<0.05)。两组患者术前AMCP、ALCT、RRP、ARP等肛肠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RRP、AR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而AMCP、ALC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复发率为4.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4%(P<0.05)。结论切开挂线联合瘘管旷置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疗效较好,较仅切开挂线疗法能明显促进创口愈合,降低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1.
林晖 《中西医结合学报》2009,7(12):1119-1122
背景:隧道式拖线术在复杂性肛瘘的治疗上有一定疗效,欲借鉴此手术经验,将其用于低位蹄铁型肛周脓肿。目的:分析隧道式拖线术治疗低位蹄铁型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设计、场所、对象和干预措施:将68例上海市天山中医医院肛肠科的低位蹄铁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采用隧道式拖线术,对照组采用多切口切开引流术。主要结局指标:观察两组术后疼痛、创面愈合时间、平均创面瘢痕面积、肛门功能状况以及术后复发情况,术后随访0.5~3年。结果:治疗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以及创面愈合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1);但两组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隧道式拖线引流术治疗低位蹄铁型肛周脓肿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更适合复杂性肛瘘的手术治疗方法,提高治愈率,保护好肛门的功能,减少肛门并发症和后遗症。方法采用支管留桥、主管切挂缝合术96例与传统的切挂缝合术96例疗效对比。结果随访6个月~2年,两组病例在一次性手术治愈和复发第2次手术治愈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平均愈合时间、疼痛持续时间、肛周潮湿瘙痒、肛门瘢痕面积、肛门部分失禁,肛管移位变形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留桥切挂缝合术治疗复杂性肛瘘在部分临床疗效上明显优于对照组,该手术方法具有治愈率高,痛苦小,愈合快,无明显畸形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杨本军 《中外医疗》2016,(21):10-13
目的:探讨利用瘘管隧道法切除一期缝合术进行肛瘘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入住该院治疗肛瘘的120例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将其随机分为A、B、C 3组各40例,A组采用瘘管隧道切除一期缝合术,B组采用肛瘘切除缝合术,C组采用肛瘘切除术,对比3个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术后伤疤情况、感染情况以及肛门的括约肌功能恢复等。结果 A、B两组患者手术后伤口的愈合时间分别为(4±11)d和(5±12)d,相比于C组的愈合时间(9±18)d要更短,疤痕也较小,P<0.05;在手术后伤口出现感染情况以及复发情况的比较上,A组1例,B组15例,C组5例,B组又比A、C两组更高,P<0.05;肛门的变形数量方面A组2例,B组3例,C组18例,A、B两组明显比C组少,P<0.05;另外,A、B两组患者都没有出现因为肛门括约肌损伤而导致大小便时常的病例。结论治疗肛瘘疾病采用瘘管隧道法切除一期缝合术,有效减少了患者伤口创面痊愈的时间,且手术后的疤痕比较小,手术复发率低,最大限度的保护了患者肛门括约肌的功能,提高治疗肛瘘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李振 《河北医学》2013,19(10):1489-1492
目的:探讨主管道挂线及支管引流术与瘘管切除缝合术两种手术方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156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患者各78例,A组患者采用主管道挂线及支管引流术,B组患者采用瘘管切除缝合术,对两组患者疗效、术后复发率、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疼痛的程度、直肠感觉功能及肛门节制功能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愈率均为100%,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术后复发率、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疼痛程度方面,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肠感觉和肛门节制功能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B组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及A组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位复杂性肛瘘手术治疗的关键是正确寻找内口并彻底清除,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各有优劣,手术方式需根据术中探查的结果选择,只要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就能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痔瘘洗剂配合改良式手术治疗肛瘘的疗效。方法 将60例肛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均予以改良式手术治疗,前者术后予以高锰酸钾溶液熏洗坐浴,后者予以痔瘘洗剂熏洗坐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3、7天疼痛、水肿、渗液评分,创面愈合时间,术后创面瘢痕大小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第7天水肿、渗液评分均较术后第3天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3、7天疼痛、水肿、渗液评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5),创面瘢痕明显缩小(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痔瘘洗剂配合改良式手术治疗肛瘘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内151切开联合瘘道胶管引流术治疗低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符合入组条件的低位复杂性肛瘘患者分为治疗组(内口切开联合瘘道胶管引流术组30例)和对照组(切开引流术组30例),分别实施手术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肛门功能评分、疤痕面积、创面愈合时间及卫生经济学指标等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积分、创面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肛门功能评分、住院时间和住院总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组在减少术后并发症、保护肛门形态及功能、缩短创面愈合时间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内151切开联合瘘道胶管引流术治疗低位复杂性肛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切缝挂线术与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6月收治的8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分为两组各40例,A组给予切缝挂线术治疗,B组给予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B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对于复杂性肛瘘患者采取切缝挂线术治疗,效果明显,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袁先仓 《中华全科医学》2016,14(7):1114-1117
目的 比较切开挂线选择性缝合术与切开挂线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高位肛瘘较为可靠有效的手术方法。 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2014年10月在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6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0例)采用切开挂线选择性缝合术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切开挂线治疗,比较2组治愈时间、治愈率、肛门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治愈时间为(22±4) d,对照组治愈时间为(24±5) d,2组治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40,P<0.01);观察组治愈率为96.7%,对照组治愈率为86.7%,2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57,P<0.05);观察组术后肛门功能评分为(4.8±1.2)分,对照组术后肛门功能评分为(6.8±1.3)分,2组术后肛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71,P<0.01);随访半年,对照组复发4例,观察组无复发,2组均无肛门失禁者。 结论 切开挂线选择性缝合术与切开挂线均可有效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与切开挂线比较,切开挂线选择性缝合术治疗高位肛瘘治愈时间短、治愈率高、肛门功能恢复好,是治疗高位肛瘘较好的手术方法之一。肛瘘管道切除缝合加肛瘘主管挂线法用于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内口切开、瘘管主道内端挂线术并中药熏洗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高位肛瘘提出一种综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高位肛瘘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内口切开、瘘管主道内端挂线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肛瘘切开挂线术治疗。详细观察患者疼痛、分泌物、愈合时间、愈合后伤口疤痕面积、肛门功能、疗效、复发情况以及客观化评定指标,如肛门直肠测压、盆底肌电图等。结果:2组病例在疗效、复发情况无明显差异,但在愈合时间、疼痛、分泌物、肛门外观情况、肛门功能等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内口切开、瘘管主道内端挂线术治疗高位肛瘘具有痛苦轻、愈合时间短、肛门功能及外形保持良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