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分析陕西省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以下简称为HIV/AIDS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后病毒载量结果及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对接受抗病毒治疗六个月以上的1 046例HIV/AIDS患者进行病毒载量检测,结合病例流行病学资料分析病毒载量结果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 1 046例HIV/AIDS患者中,≥1 000 copies/ml占9.6%(100/1 046),50~999 copies/ml占9.1%(95/1 046),<50 copies/ml占25.4%(266/1 046),TND(未检出病毒)占55.9%(585/1 046)。单因素分析显示病毒载量结果<1 000 copies/ml与≥1 000 copies/ml HIV/AIDS患者在民族(P<0.05)、教育程度(χ2=10.901,P<0.05)、感染途径(χ2=14.286, P<0.05)变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教育程度大专及以上是病毒载量≥1 000 copies/ml的保护因素(OR=0.344,95%CI:0.121~0.979),HIV感染途径中注射吸毒是病毒载量≥1 000 copies/ml的危险因素(OR=5.237,95%CI:1.272~21.556)。 结论 陕西省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较好,但需要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病毒抑制失败。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南平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HIV/AIDS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数(CD4)与HIV-1病毒载量(VL)的关系,分析其免疫状况、评估病程,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南平市接受抗病毒治疗HIV/AIDS患者血液样本500例,进行CD4细胞及HIV-1VL检测和统计分析。结果 500例样本中,CD4细胞数6~1 491个/mm3,其中200个/mm3占9.8%,200~350个/mm3占25.2%,350个/mm3占65.0%。HIV-1VL400copies/mL的451例,有效抑制率为90.2%;≥400copies/mL的49例,VL检出5.87×102~9.30×106 copies/mL,其中103~106 copies/mL有42例,CD4细胞数350个/mm3有33例。HIV-1VL对数值与CD4细胞数呈负相关(r=-0.464,P0.01)。结论南平市HIV/AIDS患者经抗病毒治疗,大部分取得较好疗效,免疫状况得到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广东省现行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方法对治疗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患者(HIV/AIDS)的免疫疗效和病毒抑制疗效。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收集广东省HIV/AIDS病例的HAART治疗数据信息,采用免疫学指标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病毒学指标HIV病毒载量(VL)进行评价。结果 2004—2013年共有12 886例HIV/AIDS病例接受了HAART治疗,其中男性9 393例,女性3 493例,平均年龄(40.94±11.87)岁,平均接受抗病毒治疗时间(28.17±24.28)个月。基线时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的患者占61.63%(7 941/12 886),200~350个/μL的占33.08%(4 263/12 886),350个/μL的占5.29%(682/12 886)。治疗后最后1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的占21.32%(2 747/12 886),200~350个/μL的占31.17%(4 017/12 886),350个/μL的占47.51%(6 122/12 886)。同基线时相比,不同治疗时间病例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12 886例病例接受HAART后,1 833例(占14.22%)VL≥400 CP/m L,病毒抑制失败;11 053例VL400 CP/m L,病毒抑制率为85.78%。接受HAART治疗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时,病毒抑制率分别为14.42%、84.25%、91.01%、90.56%、90.86%。结论广东省HIV/AIDS对HAART有较好的病毒学及免疫学应答,现行的艾滋病HAART治疗疗效较好,应进一步提高抗病毒治疗覆盖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沈阳市及周边城市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流行病学特征,为艾滋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红丝带门诊收治的1993年1月-2009年7月确诊HIV/AIDS患者为调查对象,回顾性分析HIV/AIDS患者人口学特征、HIV传播途径等流行病学资料。结果门诊累计收治HIV/AIDS患者381例,男性333例,占87.4%,19~40岁年龄组228例,占59.8%;2006-2009年确诊HIV感染者是1993-1997年确诊HIV感染者的46倍;男男性接触者(MSM)占所有感染者的比例从1998-2001年的3.3%(1/30)上升至2006-2009年的73.2%(202/276),已成为HIV感染主要人群。结论沈阳地区以男男性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的HIV感染者数量增长迅速。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出入境人群HIV感染/AIDS患者血浆病毒载量(VL)状况,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LightCycler PCR(Roche 2.0)检测仪对血浆标本进行VL检测。结果33例HIV感染者在未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前,其血浆的VL值<500 copies/ml 1例(3.03%),10~3~10~4 copies/ml1例(3.03%),10~4~10~5copies/ml 10例(30.30%),10~5~10~6copies/ml 12例(36.36%),10~6~10~7copies/ml9例(27.27%)。男性血浆VL6.96×10~2~2.79×10~6copies/ml(1gVL=5.009±0.949),女性血浆VL1.7104~2.5106copies/ml(1gVL=5.289±0.791),男女性VL值取对数后进行比较,两者无统计学意义(t=0.6824,P=0.5001)。12例接受HAART治疗3个月后有9例(75.00%)血浆VL低于检测下限;有1例(8.33%)VL值为696copies/ml;有2例(16.67%)VL大于1.0×10~4copies/ml。结论检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合并感染者和HIV感染者艾滋病(acquired immunedeficiency syndrome, AIDS)抗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 ART)的效果,并进一步分析HCV合并感染对艾滋病ART效果的影响。  方法  利用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选取成都市2010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确诊的HIV/AIDS病例信息,随访时间截至2019年12月31日。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HCV感染对艾滋病ART病毒学失败的影响。  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的HIV-HCV合并感染者共555例,另匹配HIV感染者555例。在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4年内,HIV感染组和HIV-HCV合并感染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简称CD4)的中位数年均分别升高45.9个/mm3、37.1个/mm3。两组病例累计随访2 393.1人年,病毒学失败率为7.15/100人年(171/2 393.1)。多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HIV-HCV合并感染组发生病毒学失败的风险是HIV感染组的1.512(1.042~2.195)倍(P=0.030)。  结论  合并HCV感染可能是影响HIV/AIDS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武汉市硚口区孕前优生不同性别人群中医体质特点,探讨体质辨识对偏颇体质人群改善的价值。方法运用《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对武汉市硚口区免费孕前优生人群进行体质辨识调查,并对偏颇体质人群进行体质干预。对干预后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收集有效量表2 144份,计划妊娠妇女平和体质224例(20.90%),偏颇体质848例,女性体质占比最大的3种偏颇体质为气虚质、气郁质以及阴虚质;男性平和体质498例(46.46%),男性中所占比最大的3种偏颇体质为气虚质、湿热质、阴虚质。两组人群在干预后偏颇体质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孕前人群偏颇体质比例高于平和质,体质辨识对于改善偏颇体质有显著效果,可将其推广到孕前优生健康管理模式中。  相似文献   

8.
<正>金华市自1991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以来,艾滋病疫情逐年上升。现存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HIV/AIDS)中,通过静脉注射吸毒感染的占16.51%,其中2010年新报告HIV/AIDS人群中注射吸毒传播占6.41%。丙型肝  相似文献   

9.
潞西市自1989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以来,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检出数逐年上升,截至2008年底,全市累计报告HIV感染者/AIDS患者3 336例(含流动和外籍),且由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河北省农村地区艾滋病病毒/艾滋病(HIV/AIDS)流行现状、特征及趋势,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河北省艾滋病疫情流行比较严重的廊坊市进行回顾性调查,对自1995年以来的AIDS常规监测、高危人群哨点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廊坊市自1995年发现首例AIDS至2004年,累计报告HIV感染者252例。HIV感染者传播途径以经血液传播为主要途径(占97.2%),同时已出现经性途径和母婴垂直传播的病例。HIV感染者年龄分布主要以30 ̄49岁的中青年人为主,占87.26%(137/157),男女性别比为1∶1.1,农民占97.6%。结论河北省廊坊市AIDS已经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应加大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和监测力度,完善综合防治措施,遏止AIDS的传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南昌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HIV/AIDS)病毒载量(VL)和外周血CD_4~+T细胞计数(CD_4细胞)相关性。方法采用BD流式细胞仪和罗氏全自动核酸检测系统检测135例HIV/AIDS患者同期外周血CD_4细胞及VL,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135例定量检测样品,其中4例高于VL试剂盒检测上限,1例低于VL试剂盒检测下限,130例能被定量检测,结果在2.92×102~3.45×106拷贝/ml范围。CD_4细胞与VL总体呈显著负相关(r=-0.362,P0.01),不同CD_4细胞区间VL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72,P0.01),在CD_4细胞≤200个/μl区间VL与CD_4细胞呈显著负相关(r=-0.314,P=0.028),在CD_4细胞200~400个/μl区间和400个/μl区间两者无关(r=-0.217,P=0.108;r=-0.047,P=0.820),但是在CD_4细胞200个/μl区间两者呈显著负相关(r=-0.234,P=0.036)。结论 HIV/AIDS患者CD_4细胞与VL在CD_4细胞不同区间相关性表现各异,同时检测CD_4细胞有助于掌握患者病情变化和调整救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四川省达川区艾滋病流行现状与分布特点,为制定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主动监测的方法获得2001-2013年达川区533名AIDS患者与HIV感染者,通过一般描述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截至2013年底,达川区累计报告HIV/AIDS患者533例,其中HIV感染者223例(41.8%),AIDS患者310例(58.2%);累计报告死亡的HIV/AIDS患者236例,存活297例。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其中主要为异性传播(91.9%),地区分布以本县区为主(49.0%)。感染者中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2.51∶1;45~60年龄组人群所占比例最多(31.3%),农民占比例最多(61.0%),且艾滋病患者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结论达川区艾滋病疫情流行趋势平稳增长,应提高艾滋病患者的主动监测水平,及时管理并治疗艾滋病患者;同时加强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居民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积极有效地控制艾滋病的传播蔓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南平市HIV/AIDS患者接受免费抗病毒治疗后病毒载量(VL)水平和耐药结果,为患者病程监测和指导抗病毒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南平市2022年抗病毒治疗1年以上的HIV/AIDS患者血浆标本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法进行VL检测,病毒学失败者进行耐药基因检测。结果 共纳入研究HIV/AIDS患者1 207例,男女性别比3.2∶1,以20~39岁(41.2%)、已婚/有配偶(42.8%)和文化程度初中以下者(33.4%)居多;病毒完全抑制率为85.7%,病毒学失败率为4.9%,其中男性(5.7%)和文化程度初中以下者(7.4%)失败率较高,随着文化程度升高而下降;病毒学失败者耐药率为37.3%,核苷类中拉米夫定耐药率最高(45.5%),非核苷类奈韦拉平耐药率最高(81.8%),未见蛋白酶类抑制剂耐药。结论 南平市抗病毒治疗HIV/AIDS患者病毒学失败率和耐药率均在较低水平,仍需加强重点人群监测和管理,提高抗病毒治疗成功率,有效预防耐药发生。  相似文献   

14.
夏季话痰湿     
《健康》2014,(7)
<正>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曾根据人体不同的特征将其分为九种体质——平和质、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血淤质、特禀质。据调查,其中平和体质(即比较健康的一种体质)在人群中仅占32.75%,其他八种偏颇体质占到了67.25%。而其中痰湿体质的人群比例相对较高。那该怎样预防和调理呢?  相似文献   

15.
李红  林哲宾 《职业与健康》2012,28(3):346-347
目的分析温岭市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和艾滋病(AIDS)流行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和高危因素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温岭市2000—2010年艾滋病网络疫情报告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自2000年温岭市发现首例HIV感染者,截止2010年底,全市共报告HIV抗体阳性者185例,其中AIDS患者63例,20例已死亡。自2006年以来,疫情呈现迅速上升趋势,该地人口感染者所占比例逐年增加(53.51%),感染者以男性(74.60%)和20~49岁的青壮年组(76.76%)为主,但呈现高龄化趋势,50岁以上占21.62%;3种传插途径均存在,以性接触传播为主(74.05%)。结论温岭市AIDS进入快速增长期,呈现多元化流行模式,开始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应采取有效的综合干预措施,以控制AIDS迅速蔓延的态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苏州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病毒抑制和耐药位点突变情况。【方法】对2005年3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期间入组进行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治疗时间≥6个月、年龄≥16岁者进行血浆HIV病毒载量(VL)及基因型耐药突变位点检测。【结果】共2 881人纳入研究,2 541人(88. 2%) VL持续≤1 000 copies/mL,340人(11. 8%)曾检出VL1 000 copies/mL;最近1次VL检测中2 728人(94. 7%)≤1 000 copies/m L,153人(5. 3%)1 000 copies/mL,病毒学失败率为5. 3%。离异或丧偶、基线CD4≤200个/mm~3、治疗时间1年或≥1年且3年、初始治疗方案为AZT(齐多夫定)+3TC(拉米夫定)+EFV(依非韦伦)或AZT+3TC+NVP(奈韦拉平)者病毒学失败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340名VL1 000 copies/mL者中,278人(81. 8%)成功扩增样本,其中135人(48. 6%)检出耐药突变位点,以核苷类和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类耐药为主,突变频率最高位点分别为M184V/I和K103N/Q。年龄36~45岁、基线CD4计数≤200个/mm~3、CRF01_AE亚型者耐药发生比例高,分别为53. 3%、67. 9%、55. 4%。【结论】苏州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病毒抑制率较高,但病毒学失败者中耐药突变位点检出率高。应针对重点人群开展早期治疗和依从性教育,定期开展VL和耐药监测,最大限度地发挥抗病毒治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男男性行为(MSM)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AIDS)基线CD4+T淋巴细胞(CD4)水平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于2014年7月1日—2016年6月30日招募杭州市MSM人群初次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将基线CD4≥500/μL定为观察组,500/μL定为对照组,定期随访并检测CD4和病毒载量,比较两组HIV/AIDS抗病毒治疗效果。结果共纳入HIV/AIDS 1 206例,其中对照组1 026例,观察组18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随访第12个月时,CD4恢复到719/μL(浙江省正常成人CD4中位数)的比例分别为39.13%和12.50%;第18个月时分别为38.71%和13.75%。观察组CD4首次恢复成功所需的中位时间为7.2个月,少于对照组的20.4个月(P0.05)。治疗满12个月时,对375例HIV/AIDS进行病毒载量检测,病毒抑制成功(400 copies/m L)365例,占97.33%。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病毒抑制成功率分别为96.34%和9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线CD4≥500/μL和500/μL的MSM人群HIV/AIDS抗病毒治疗病毒抑制成功率相近,前者CD4首次恢复用时较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湖北省2018—2020年新治疗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病毒载量(VL)情况,分析治疗者VL结果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湖北省2018—2020年新纳入治疗的HIV感染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抗病毒治疗满1年时的VL结果及人口学特征、感染途径、治疗依从性、基线CD4+ T淋巴细胞计数等数据。根据治疗满1年时的VL结果划分为病毒抑制失败(VL≥1 000 copies/mL)组与病毒抑制成功(VL<1 000 copies/mL)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治疗者病毒抑制失败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纳入2 114例新治疗HIV感染者,其中病毒抑制失败有197例(9.32%);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感染途径、基线CD4+ T淋巴细胞计数、治疗依从性的新治疗HIV感染者病毒抑制失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新治疗HIV感染者病毒抑制失败的影响因素有年龄≥51岁(OR=2.559、3.593)、异性传播(OR=2.393)、注射吸毒(OR=3.319)、基线CD4+ T淋巴细胞计数<50个/mm3OR=2.166)、治疗依从性差(OR=2.697)。结论 年龄大、感染途径为异性传播与注射吸毒、基线CD4+ T淋巴细胞计数<50个/mm3、治疗依从性差是湖北省2018—2020年新治疗HIV感染者VL高的影响因素,故应加强对具有上述因素人群VL的关注,并主动通过采取针对性措施来提高抗病毒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秦其荣  王玮  朱宏斌  张振  黄芬 《职业与健康》2022,(24):3381-3385
目的 分析1999—2020年马鞍山市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自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获取1999—2020年马鞍山市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案例信息,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999—2020年马鞍山市累计报告HIV感染者/AIDS患者953例,其中HIV感染者占55.82%(532例),AIDS患者占44.18%(421例),累计死亡131例。发病率整体呈年度上升趋势(χ2趋势=310.06,P<0.01);男性感染明显高于女性,男女比例为4.92∶1;年龄以青年为主,≤29岁者占37.88%,≥50岁人群自2010年以来呈上升趋势(χ2趋势=54.26,P<0.01);已婚有配偶者最多,占41.55%;职业以家政、家务及待业和农民为主,占49.74%,学生占5.35%;教育程度以初...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分析天津市嘉陵道社区居民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方法选择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就诊或咨询的6 646例社区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中医四诊和问卷调查,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结果研究对象大部分属于平和体质(5 2.8%),其次为兼夹偏颇体质(33.5%),阴虚质(2.6%)、阳虚质(2.6%)、气郁质(2.6%)、气虚质(2.4%)4种体质类型分布相似,血瘀质最少(0.2%);平和质、气郁质和特禀质3种体质类型在男性和女性群体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 5),但女性阳虚质、气虚质者多于男性,男性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者多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体质偏颇者增多,且兼夹偏颇体质最多见。结论应根据不同年龄、性别社区居民的体质类型,实施个体化的中医养生保健和健康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