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云计算资源负载变化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特征。针对云计算资源的负载预测问题,综合考虑云计算环境中资源负载时间序列的线性与非线性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的组合预测模型LACL。使用公开数据集与传统负载预测模型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云计算资源组合预测模型预测精度明显高于其他预测模型,显著 降低了云环境中对资源负载的实时预测误差。  相似文献   

2.
云计算资源的负载预测有助于数据中心灵活智能地配置资源,保障数据中心安全平稳运行。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和时间卷积网络的云资源组合预测模型,使用历史的资源负载预测未来的资源需求。对负载进行经验模态分解,以降低原云资源负载序列的复杂度,得到反映原负载序列趋势和变化信息的本征模态分量和残余分量;将这些分量构造后输入到时间卷积网络中进行建模预测。以Google集群数据集中的CPU负载序列为例,将该模型与常用的云资源预测模型进行对比验证。实验结果发现,相比于长短时记忆网络和时间卷积网络,该模型在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指标上降低了36.32%和35.37%,预测精度有了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3.
王艺霏  于雷  滕飞  宋佳玉  袁玥 《计算机应用》2022,42(5):1508-1515
高准确率的资源负载预测能够为实时任务调度提供依据,从而降低能源消耗。但是,针对资源负载的时间序列的预测模型,大多是通过提取时间序列的长时序依赖特性来进行短期或者长期预测,忽略了时间序列中的短时序依赖特性。为了更好地对资源负载进行长期预测,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短时序特征融合的边缘计算资源负载预测模型。首先,利用格拉姆角场(GAF)将时间序列转变为图像格式数据,以便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NN)来提取特征;然后,通过卷积神经网络提取空间特征和短期数据的特征,用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来提取时间序列的长时序依赖特征;最后,将所提取的长、短时序依赖特征通过双通道进行融合,从而实现长期资源负载预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在阿里云集群跟踪数据集CPU资源负载预测中的平均绝对误差(MAE)为3.823,均方根误差(RMSE)为5.274,拟合度(R2)为0.815 8,相较于单通道的CNN和LSTM模型、双通道CNN+LSTM和ConvLSTM+LSTM模型,以及资源负载预测模型LSTM-ED和XGBoost,所提模型的预测准确率更高。  相似文献   

4.
数据中心主机负载预测对于数据中心的资源调度和节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缺乏一个通用模型以准确预测所有类型数据中心的主机负载情况。为了使主机负载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自适应性,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循环神经网络编码器-解码器的多步在线预测模型。通过线上实时采集的能耗数据进行在线训练,同时设计一个在线监控模块,对模型的预测准确性进行实时监控和调整,使得该模型在不同数据中心中均能获得较准确的预测值。利用Google开源的时长为29天的数据中心主机负载数据集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的预测准确性接近离线训练,其预测性能优于ESN和LSTM模型。  相似文献   

5.
大数据背景下的音乐历史数据蕴含丰富的时间信息和用户行为信息,通过分析音乐艺人和听众行为数据,可以较为精准地预测音乐播放量走势,进而预测音乐流行趋势。传统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可以准确预测短趋势,但在长趋势预测中受历史信息衰减的影响,难以获得较好的效果。针对LSTM在音乐长趋势预测中历史信息衰减的问题,提出改进的LSTM滚动预测模型,该模型在预测阶段将前一次输入与当前预测结果相结合,使得历史信息可以沿预测趋势方向流动,从而缓解模型在长趋势预测中的历史信息衰减。实验采用“2016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大数据挑战赛:阿里音乐流行趋势预测”的比赛数据集,并使用比赛主办方提供的F值进行评估。实验结果显示:在相同条件下预测艺人未来30天的每日音乐播放量,最优LSTM滚动预测模型与LSTM、BiLSTM、GRU、RNN相比F值提高13.03%、16.74%、11.91%、18.52%,平均误差减少39.02%、48.55%、36.02%、52.88%;与传统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差分整合滑动平均自回归模型相比F值提高10.67%,平均误差降低32.64%。  相似文献   

6.
针对数据中心服务器运行过程中CPU负载变化不能被准确预测的问题,分别建立了整合移动平均自回归模型(ARIMA)和长短时记忆人工神经网络(LSTM)的CPU负载预测模型。由于上述模型缺少对原始数据的数据处理和人工智能算法局限性的考虑,故构建了基于孤立森林算法(IF)、经验模态分解(EMD)和LSTM的CPU负载组合预测方法(IEBL)。对所建的三种模型进行参数求解和仿真并与实验结果对比,组合预测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降低了8.71%~18.72%。结果表明,组合预测模型预测精度明显高于单一预测模型,在服务器CPU负载预测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高速公路交通量预测中原始数据存在大量缺失值,为了挖掘高速公路交通量时间序列中的更多信息,提高交通量预测的精度,构建了缺失值修复方法、Dropout以及长短时记忆网络(long short term memory, LSTM)相结合的高速公路流量混合预测模型。通过缺失值修复方法对高速公路流量数据进行数据修复;在LSTM网络中非循环的部分加入Dropout机制来减少过拟合情况;通过实测交通量数据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考虑缺失值修复的Dropout-LSTM的高速公路流量预测模型相较于LSTM及常用高速公路预测模型,预测精度更高,验证了该模型在短时高速公路交通量预测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云平台任务的CPU负载预测有助于云平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改善资源利用率.它是有效管理云资源的重要手段.为提高任务CPU负载预测精度,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利用热度图提取用于进行CPU负载预测的资源使用特征;2)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n-LSTM的云平台任务的CPU负载预测方法DPFE-n-LSTM;3)分别在阿里云平台数据集和Google云平台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目前已经提出的CPU负载预测模型BP、LSTM和CNN-LSTM,DPFE-n-LSTM方法具有更好的预测性能.  相似文献   

9.
针对现有模型对短时交通流预测精确度不高、模型参数难以确定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麻雀搜索算法(ISSA)和LSTM的短时交通流预测模型(ISSA-LSTM)。使用改进的ISSA算法优化LSTM的关键参数,减少参数的不确定性,从而构建预测精度高的交通流预测模型。该模型具备LSTM提取时序数据深层特征的能力,融合了SSA算法快速收敛和全局搜索的特点,并且改进了SSA算法麻雀最初位置分布完全随机的特点,使其能均匀地分布在各个区间,避免出现局部最优的可能。在真实的交通流数据集上进行验证,将模型的预测结果与BP、GRU、LSTM、PSO-LSTM和SSA-LSTM网络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ISSA-LSTM模型的RMSE相较于LSTM模型下降了3.263,MAE下降了1.87,MAPE下降了0.949百分点,R2上升了0.276百分点,相较于其他对比模型,组合模型的RMSE、MAE、MAPE、R2的评价指标效果均为最好。因此,ISSA-LSTM模型在短时交通流预测上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预测稳定性,对预测交通流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 数据中心已经成为信息化社会的IT基础设施, 存储管理大量关键数据. 当前, 数据中心的管理大多是依靠经验丰富的专业运维人员使用计算机自动监测机房设备各项指标, 并对设备做出多次检查, 耗时且繁琐. 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当前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注意力, 并在互联网和工业领域取得了许多成功应用. 本文设计了基于门控循环单元的深度学习框架对云数据中心机房设备故障进行自动化的诊断, 并联合时序信息基于过去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对未来状态进行预测. 其中, 序列数据以固定时间窗分割后输入双向GRU单元层, 使网络学习到数据点的前后时间依赖关系. 在GRU层输出基础上, 我们添加了自注意力层和embedding层, 让神经网络能够学习到对故障预测更有效的特征并进一步对特征进行降维. 最后, 多层感知机被用于对降维后的数据进行分类. 基于真实数据集的实验结果显示, 本文提出的基于GRU的深度学习框架相比LSTM, SVM和KNN等常用模型能够更准确地检测出云数据中心故障.  相似文献   

11.
针对负荷数据复杂性、非平稳性以及负荷预测误差较大等问题,提出一种综合特征构建和模型优化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新方法.首先采用最大信息系数(MIC)分析特征变量的相关性,选取与电力负荷序列相关的特征变量,同时,考虑变分模态分解(VMD)方法容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采用霜冰优化算法(RIME)优化VMD,完成原始电力负荷序列的分解.然后改进长短期时间序列网络(LSTNet)作为预测模型,将其递归层LSTM更新为BiLSTM,并引入卷积块注意力机制(CBAM)进行预测.通过对比实验和消融实验的结果表明:经RIME-VMD优化后,LSTM、GRU、LSTNet模型预测的均方根误差(RMSE)均降低20%以上,显著提高模型预测精度,且能够适应于不同预测模型.所提出的BLSTNet-CBAM模型与LSTM、GRU、LSTNet相比, RMSE分别降低了35.54%、6.78%、1.46%,提高了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短期负荷预测在电网调度安排和电力市场交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预测精度高,有利于提高发电设备的利用率和经济调度的有效性。为充分挖掘负荷数据中时序性特征的联系,解决神经网络中由超参数的随机选取导致的预测精度下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教与学的遗传算法(TLBGA)和门控循环单元(GRU)神经网络的短期负荷预测方法。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原始数据进行相关度分析,剔除冗余特征,使输入与输出保持较好的映射关系,在遗传算法中加入一种基于教与学优化的新型变异算子,用于防止其出现早熟收敛问题,从而提高解的质量。在此基础上,运用改进后的TLBGA算法对GRU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超参数寻优,更新GRU的模型超参数并使其性能达到最佳状态,以提高负荷预测的精度。对欧洲某地区的电力负荷数据集和美国PJM电力市场公开负荷数据集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的预测精度分别达到了97.1%和97.2%,相比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及GRU神经网络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短期负荷预测的准确度,降低非平稳信号对模型预测造成的影响,提出一种集数据挖掘和多目标优化网络于一体的短期负荷预测模型。该方法将电力负荷数据通过变分模态分解技术分解成若干个不同频率的模态分量,采用相间重构方法动态确定人工神经网络的训练测试比和神经元设置,采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对各分量进行模型搭建,并在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基础上加入多目标蝗虫智能优化算法来优化网络内部参数,累加所有分量模型预测的值,实现短期负荷预测。仿真结果表明,与统计学方和混合模型相比,本文提出的模型在短期预测方面的预测精度较高、泛化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数据随时间变化的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问题,本文阐述、采用和总结线性回归,普通BP神经网络,GRU神经网络,LSTM神经网络在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中应用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分别针对神经网络的多种预测方法进行归纳总结.LSTM即长短期记忆网络,拥有门机制,可以选择性的遗忘和记忆过去的信息,特别能记忆一个序列时间段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传统预测模型在处理多元时间序列时, 常常难以捕捉其非线性动力系统的复杂变化规律导致预测精度较低. 针对此问题, 本文将PCC-BiLSTM-GRU-Attention组合模型的预测方法进行了探讨和验证. 该方法首先使用Pearson相关系数(PCC)进行相关性检验并删除无关特征, 实现了对多元数据的降维选优. 其次使用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BiLSTM)双向提取时序特征. 最后使用GRU神经网络融合注意力机制(Attention), 进一步学习双向时序特征的变化规律, 精准捕捉关键时刻的信息. 为了验证该方法在多元时间序列中的可行性, 本文以股票价格预测作为实验场景, 并与BP模型、LSTM模型、GRU模型、BiLSTM-GRU模型、BiLSTM-GRU-Attention模型进行对比. 验证结果表明: 本文探讨的PCC-BiLSTM-GRU-Attention组合模型的预测方法相比其他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其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达到了2.484%, 决定系数达到了0.966.  相似文献   

16.
有效对私有云系统进行故障检测对于保障IT系统稳定性及开展可靠性信息活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为此从私有云系统的历史趋势数据出发,将卷积网络(CNN)和长短期记忆(LSTM)循环神经网络结合,提出了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PSO)的CNN-LSTM-PSO的混合模型,实现对私有云的故障检测。采用X11算法等技术对数据进行预处理,使用CNN网络提取监控指标时序数据的相关特征信息,并通过训练LSTM网络参数建立CNN-LSTM预测模型,设计了PSO算法对预测模型进行参数选优,减小预测误差,并以高斯正态分布确定阈值范围,实现故障的精准检测。通过和传统单一预测模型以及现有的一些组合预测模型的对比,CNN-LSTM-PSO模型预测后结果的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和平均百分比误差都低于其余模型。实验结果验证了模型在预测效果上具备更高的精度和更快的预测速度,在私有云的故障检测中精确性和实时性都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网络流量有实时性、不稳定性和时序相关性等特点,传统网络流量预测模型存在泛化能力不强和预测精度低等不足之处。为解决这些不足,本文提出一种结合基于正余弦的群优化(SCSO)算法的GRU神经网络的网络流量预测模型(SCSO-GRU)。首先,介绍SCSO算法的粒子更新原理;然后构建SCSO-GRU神经网络的网络流量预测模型,将SCSO算法用于模型训练,提高训练效果,克服传统GRU神经网络收敛于局部最优的缺点;最后用SCSO-GRU模型进行网络流量预测。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LSTM和GRU模型相比,本文模型具有显著的收敛效果和较好的预测精度,可以更好地刻画网络流量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8.
水文时间序列受降雨量的影响,在变化规律上呈现季节性、非线性的特点.传统单一模型结构简单,对于复杂的非线性水文时间序列具有预测精度较低、不能很好捕捉水文时间序列的复合特征的问题.组合预测模型采用多分类器的思想,能够有效地提高预测准确度,然而在模型参数选择方面需要手工调参,花费时间多且不准确.本文提出一种基于SFLA-C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