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ib)与脑梗死严重程度及复发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01—2015-04在我院就诊的140例脑梗死患者,根据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分为轻度神经功能障碍、中度神经功能障碍、重度神经功能障碍患者,检测患者发病24h内Hcy、hs-CRP、Fib水平;另选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所有脑梗死患者随访1a,并记录患者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轻度神经功能障碍、中度神经功能障碍、重度神经功能障碍患者Hcy、hs-CRP、Fib水平依次升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Hcy、hsCRP、Fib水平与神经功能障碍程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31、0.43、0.29,P0.05;复发患者Hcy、hs-CRP、Fib水平高于未复发患者(P0.05)。结论 Hcy、hs-CRP、Fib水平能很好的反映脑梗死严重程度,三者水平的提高可增加脑梗死复发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并探讨其与颈动脉狭窄(CAS)的相关性。方法 132例ACI合并CAS患者,根据颈动脉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狭窄组(n=47例)、中度狭窄组(n=44例)和重度狭窄组(n=41例);根据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分为轻型(n=40例)、中型(n=45例)和重型(n=47例);根据脑梗死病灶面积分为腔隙性梗死组(n=42例)、小面积梗死组(n=46例)和大面积梗死组(n=44例);根据斑块性质分为分为软斑组(n=43例)、硬斑组(n=43例)和其他类型组(n=46例)。比较各组血清hs-CRP、Hcy表达水平。结果各狭窄组ACI患者血清hs-CRP、Hcy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颈动脉狭窄程度加重,血清hs-CRP、Hcy表达水平显著性升高(P0.05);不同病情程度组ACI患者血清hs-CRP、Hcy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病情程度加重,血清hs-CRP、Hcy表达水平显著性升高(P0.05);不同病灶面积组ACI患者血清hs-CRP、Hcy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病灶面积增大,血清hs-CRP、Hcy表达水平显著性升高(P0.05);不同斑块性质组ACI患者血清hs-CRP、Hcy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斑块性质逐渐加重,血清hs-CRP、Hcy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血清Hcy、hs-CRP表达水平随CAS程度、病情程度、病灶面积及斑块性质加重而升高,可作为判断AC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颈动脉狭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肌红蛋白(Mb)、尿酸(UA)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158例颈动脉狭窄患者(CAS组)、136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液标本,采用循环酶法检测血浆HCY水平,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Mb水平,酶比色法测定UA水平。结果 CAS 组HCY、Mb、UA的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P均<0.05),CAS组HCY与Mb、UA水平呈正相关(r=0.438,0.476,P均<0.05)。结论 HCY水平变化与Mb、UA水平有关,三者与颈动脉狭窄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ACI组)、136例健康人(对照组)的血液标本,采用循环酶法检测血浆HCY水平,Glauss凝固法测定FIB及DD水平,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CRP水平。结果 ACI组HCY、CRP、FIB和DD的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CI组HCY、CRP、FIB和DD存在正相关(r=0.432,0.468,0.415,均P<0.05)。结论 HCY变化与CRP、FIB及DD有关,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四者联合检测对急性脑梗死的预防、早期诊断及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脑梗死的高危因素,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所致的脑梗死患者50%~70%遗留严重的残疾,增加了患者家庭及社会的负担[1]。研究[2]报道,血液黏滞度增高、炎症状态、凝血机制及纤溶系统异常有关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发生关系紧密。纤维蛋白原是动脉粥样硬化重要的炎性因子,且直接参与血栓的形成[3]。本研究选择我院2012-01—2014-01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及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进展性脑梗死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比浊法和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对8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98例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测定、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与90例健康体检者作比较。结果进展性脑梗死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及颈动脉IMT最高,对比非进展性脑梗死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进展性脑梗死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与颈动脉IMT呈显著正相关(r=0.6183,r=0.5862,P<0.01)。结论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越高,颈动脉粥样硬化越重,容易促使梗死进展加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血尿酸、纤维蛋白原和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检测并进行比较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与110例健康体检者血脂、血糖、血尿酸;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血尿酸水平,分为正常血尿酸组与高血尿酸组,比较2组甘油三酯(TG)、总胆同醇(TcH)、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同醇(LDL-c)、血尿酸(μA)、纤维蛋白原(Fib)、血糖(GLU)、C反应蛋白(CRP)。结果脑梗死组μA、GLU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36,P=0·000;t=5·99,P=0·000);脑梗死组依据尿酸进行分组,高尿酸组纤维蛋白原(Fi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79,P=0·025);血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同醇(LDL-c)、血糖(GLU)、C反应蛋白(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尿酸是急性脑梗死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血尿酸水平与纤维蛋白原呈正相关,可能参与凝血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老年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82例老年脑梗死患者和80例健康志愿者,采用循环酶法及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浆Hcy及hs-CRP水平。结果老年脑梗死组Hcy及hs-CRP检测结果均高于健康志愿者,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中度损伤组Hcy及hs-CRP检测结果高于轻度损伤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损伤组Hcy及hs-CRP检测结果高于中度损伤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表明Hcy及hs-CRP检测结果与脑梗死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组间呈正相关性(r=0.89、0.78,P<0.05)。结论血浆Hcy及hs-CRP水平与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损伤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测定,探讨hsCRP、Fib与无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危因素的首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186例住院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为实验组,根据IMT厚度分为研究A组34例(正常组)、研究B组62例(内-中膜增厚组)、研究C组90例(斑块组)三个亚组。10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两组均接收颈动脉超声检查,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并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与颈动脉硬化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实验组hsCRP、Fib水平及IMT均高于对照组(P﹤0.01),各实验亚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sCRP、Fib水平与IMT呈线性相关(r=0.955,P=0.008;r=0.968,P=0.000),hsCRP与Fib亦呈线性相关(r=0.828,P=0.000)。结论 Fib及血清hsCRP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并在无高血压等高危因素的腔隙性脑梗死首发者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65岁以上老年脑梗死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ey)水平与颈动脉狭窄之间的关系。方法从本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在本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中选择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198例,均行颈部血管双源CT(dualsource CT,DSCT)扫描,并比较不同组别颈动脉狭窄程度与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系。结果发现无狭窄61例;有狭窄137例,其中轻度狭窄55例、中度狭窄48例,重度狭窄34例。无狭窄患者血Hcy水平(12.88±3.59)μmol/L明显低于有狭窄患者(23.22±4.68)μmol/L(P0.001)。轻度狭窄组血Hcy水平(18.44±6.35)μmol/L明显低于中度狭窄组(22.52±5.58)μmol/L,中度狭窄组明显低于重度狭窄组(27.33±5.36)μmol/L,各组间Hcy水平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Pearso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血Hcy水平与颈动脉狭窄呈正相关(r=0.411,P0.001)。颈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半胱氨酸血症(HHcy)不构成颈动脉狭窄独立危险因素(P=0.238)。结论血Hcy水平与颈动脉狭窄之间无明显关系,且不是颈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1.
笔者对我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进行脂蛋白、纤维蛋白原、高敏C反应蛋白检查,以了脑梗死患者纤维蛋白原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意义,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09—2012-09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78例为观察组,男54例,女24例;年龄47~77岁,平均(60.37±11.58)岁;根据NIHSS评分,轻度31例,中度25例,重度22例;大梗死11例,小梗死46例,腔隙性梗死21例;伴高血压37例,糖尿病28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入院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和胱抑素C(cystatin-C,Cys-C)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4年1月-2018年11月于任丘康济新图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入院时NIHSS评分分为轻型组(NIHSS评分<7分)、中型组(7分≤NIHSS评分<15分)、重型组(NIHSS评分≥15分)。比较三组间血清Hcy、FI B、Cys-C水平差异,进一步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血清Hcy、FI B、Cys-C水平与NIHSS评分的关系。结果 共纳入4468例患者,中位年龄65.00(65.00~72.00)岁,男性2765例(61.88%)。轻型组3943例(88.25%),中型组441例(9.87%),重型组84例(1.88%)。三组间血清Hcy(P<0.001)、FI B(P<0.001)、Cys-C(P =0.035)水平比较,整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轻型组血清Hcy、FI B和Cys-C水平均低于中型组和重型组。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血清Hcy(r =0.770,P<0.001)、FI B(r =0.440,P =0.003)、Cys-C(r =0.580,P<0.001)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y、FI B、Cys-C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青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及其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对入选144例中青年ACI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并观察有无斑块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中青年急性脑梗死(ACI)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血清Hcy、hs-CRP明显高于无颈动脉硬化患者(P<0.05)。有CAS斑块的患者血清Hcy、hs-CRP显著高于颈动脉内中膜正常与增厚患者(均为P<0.05)。CAS程度:0级组、1级组分别与3级组,0级组、1级组、2级组分别与4级组的血清Hcy、hs-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清Hcy、hs-CRP水平与中青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CAS程度愈重,其相关性愈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和分析高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取114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为试验组,同期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51例为对照组,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同型半胱氨酸(hornocysteine,HCY)水平,应用颈动脉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大小及超声特点,同时通过测定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变化,常规法测定血脂指标。结果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均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及2级以上斑块发生的例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RP及血浆HCY水平增高对反映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病变有显著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抽取我院2015-04—2016-02诊治的脑梗死患者42例为观察组,同期选取4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比2组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水平,分析脑梗死程度、梗死面积与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脑梗死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水平均高于中度脑梗死患者(均P0.05),而中度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水平较轻度脑梗死患者高(均P0.05)。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水平均高于小面积脑梗死患者(P0.05或0.01),而小面积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水平较腔隙性梗死患者高(均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的病情与梗死面积,与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水平呈正相关,可将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作为脑梗死临床诊断的重要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超声检查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探讨动脉硬化程度和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1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行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将217例患者分成颈动脉狭窄组142例和无颈动脉狭窄组75例,同期住院的非脑血管病患者65例作为对照组,均于住院次日凌晨采血测定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伴颈动脉狭窄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高于无颈动脉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蛋白原水平与颈动脉狭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P<0.05)。结论颈动脉狭窄是急性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密切相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和预防再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脑梗死是中青年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如何防止其发生及复发一直是医疗界面临的难题.近年研究发现其发生与颈动脉狭窄及超敏C反应蛋白有关,但脑梗死复发与其相关的报道较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Hcy)、高纤维蛋白原(Fib)等对Binswanger病(BD)脑白质疏松(LA)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 对自2005年1月1日至2011年5月9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住院且确诊为BD的患者进行血清Hcy、Fib、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高密度脂蛋白(HDL)检测,并将BD患者按LA头颅MRI表现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3型,单因素分析及有序Logistic回归法分析Fib、Hcy等因素与LA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LA不同严重程度组间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卒中史、高脂血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严重程度与Hcy、Fib存在正向的等级相关关系(P<0.05).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LA程度比男性更严重;年龄越大,有卒中史和Fib测定值越大,LA程度更严重(P<0.05).结论 Fib水平是BD恶化的一个重要因素,降低Fib水平可能对延缓BD病情进展有效.  相似文献   

19.
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颈动脉狭窄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颈动脉狭窄的关系. 方法选择>60岁的颈动脉系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52例行颈动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分为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和重度狭窄组.选健康体检者28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hs-CRP水平. 结果各狭窄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重度狭窄组hs-CRP水平显著高于中度狭窄组和轻度狭窄组患者(P<0.01),中度狭窄组hs-CRP显著高于轻度狭窄组(P<0.01). 结论 hs-CRP是血管炎症的标志物,其水平与颈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与急性脑血管病(ACVD)的相关性,为ACVD的诊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63例同期我院住院的ACVD病人,其中脑出血(ICH)组21例,急性脑梗死(ACI)组42例;同期入院非脑血管病患者36例,我院门诊健康体检者41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共计总数140例。免疫比浊增强法测定hs-CRP水平,凝固法测定Fib水平,对各组hs-CRP与Fib均数进行比较,并行相关性分析和绘制ROC曲线,研究hs-CRP、Fib与ACVD的关系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①各组血清hs-CRP含量比较,ACI组hs-CRP含量明显增高(7.72±3.32),与正常对照组(2.17±1.33)、ICH组(2.45±1.31)及非脑血管病组(2.73±2.43)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ICH组与ACI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但较非脑血管病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各组血清Fib含量比较ICH组Fib含量增高明显(3.68±0.84),较正常对照组(2.55±0.56)、AACI组(3.27±0.85)及非脑血管病组(2.98±0.57)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CI组与ICH组、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非脑血管病组比较无差异(p>0.05);③各组hs-CRP与Fib相关性AACI组hs-CRP与Fib含量正相关(γ=0.376,P=0.014),ICH组hs-CRP与Fib含量不相关(γ=0.155,P=0.502),非脑血管病组hs-CRP与Fib含量正相关(γ=0.446,P=0.006),正常对照组hs-CRP与Fib含量正相关(γ=0.574,P=0.000);④hs-CRP、Fib ROC曲线分析hs-CRP、Fib 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9、0.729,面积的95%可信区间分别为0.705,0.873、0.645,0.813,两指标诊断ACVD有显著意义(P=0.000,P=0.000),含量越高诊断ACVD的可能性越大,hs-CRP对ACVD的敏感性较Fib高。结论 hs-CRP及Fib均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ACVD的病理生理过程,是评价机体损伤的总体量化指标,在ACVD的辅助诊断中具有一定的运用价值,其中hs-CRP对ACVD的诊断价值优于Fib,两者之间动态平衡破坏间接提示机体损伤严重程度,因此检测两者之间的动态变化能为临床早期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