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临床原因及病理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23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不同年龄、出血量、出血方式、绝经时间及B超下子宫内膜厚度等患者中恶性病变的发生率。结果非恶性病变和恶性病变患者的出血量及出血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绝经时间及B超下子宫内膜厚度的恶性病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中非恶性病变占多数,年龄〉55岁、绝经时间〉5年、B超下子宫内膜厚度〉4mm是绝经后阴道出血恶性病变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绝经后阴道出血合并宫颈癌的危险因素。方法将绝经后阴道出血合并宫颈癌患者43例作为观察组;绝经后阴道出血合并非器质性病变及良性病变患者52例作为对照组。通过病历资料和自定的调查表调查绝经后阴道出血合并宫颈癌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的绝经年龄、宫内节育器置入年限、绝经后使用雌激素药物、吸烟史、合并高血压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674、1.156,χ2=0.283、0.425、0.281,P>0.05);而观察组的绝经至发生出血的年限、子宫内膜厚度、阴道出血持续时间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717、5.000、10.754,均 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均表明,绝经后阴道出血合并宫颈癌的危险因素为绝经至发生出血的年限、子宫内膜厚度、阴道出血持续时间(均 P<0.05)。结论对于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应考虑合并宫颈癌的风险,尤其要考虑患者的绝经后至出血的年限、阴道出血持续时间和子宫内膜厚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绝经后出血的病因、病理类型及诊断方法.方法 对169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断及病理类型进行分析.结果 绝经后阴道出血的主要病因分别是炎症(包括阴道炎、宫颈炎、子宫内膜息肉)(24.26%)、功能性子宫内膜(67.46%)、恶性肿瘤(7.1%).从病理类型分析:功能性子宫内膜引起绝经后阴道出血者最多,绝经10年以上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升高(8/30)26.67%.结论 绝经后阴道出血临床病因复杂,要重视临床症状及初步检查,明确病因.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年龄越大,绝经年限愈长,恶性肿瘤发生率愈高.  相似文献   

4.
绝经后阴道出血206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是老年妇女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本文对我院 1998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门诊及住院的 2 0 6例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的病因进行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 0 6例患者年龄 4 0~ 75岁 ,平均 5 2 .3岁 ,绝经时间 1~ 30年 ,多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1.2 诊断依据 阴道炎主要指老年性阴道炎 ,根据其临床表现及分泌物涂片检查确诊 ,子宫内膜炎、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肌瘤、恶性肿瘤根据病理检查结果确诊。2 结果1) 2 0 6例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病因 :阴道炎 90例 ,占4 3.6 9% ;子宫内膜炎 30例 ,占 14 .5 6…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以及与恶性肿瘤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102例生理性绝经1年以上而阴道出血的患者进行检查,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原因及绝经后阴道出血与恶性肿瘤的关系。结果:导致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中,生殖器炎症48例(47.06%),其中阴道炎24例,宫颈炎15例,子宫内膜炎9例;良性病变20例(19.61%),其中宫颈息肉13例,子宫内膜息肉5例,子宫肌瘤2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17例(16.67%),其中,增生或增生过长子宫内膜10例,萎缩型子宫内膜4例,分泌型子宫内膜3例;恶性肿瘤15例(14.70%),其中子宫内膜癌10例,宫颈癌6例,卵巢癌2例;其他原因2例(1.96%),宫内节育环引起出血2例。阴道出血发生于绝经后1~9年者61例,其中恶性肿瘤4例(6.56%);阴道出血发生于绝经后10~19年者26例,其中恶性肿瘤5例(19.23%);阴道出血发生于绝经后20年以上者15例,其中恶性肿瘤6例(40.0%),阴道出血发生于绝经后的时间越长,恶性肿瘤发生率越高(P<0.01)。结论: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以良性疾病为主,但也不能忽视恶性肿瘤,对发病年龄较大、发生于绝经后时间较长的患者更应警惕恶性肿瘤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绝经后出血 (PMB)是指绝经 1年以后出现的阴道出血。造成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原因很多 ,出血的部位可以来自阴道、宫颈和子宫。出血的原因有子宫恶性和良性病变 ,卵巢肿瘤和输卵管癌、子宫颈癌 ,阴道的炎症、裂伤 ,绝经后激素替代治疗 (HRT)等。阴道和子宫颈因素造成的绝经后出血 ,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妇科检查、宫颈细胞学及组织学检查 ,一般不难做出明确诊断。子宫因素造成的出血原因 ,包括良性病变如子宫内膜萎缩、子宫内膜炎、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应用激素替代疗法治疗造成的子宫内膜增生及功能性改变。恶性病变包括子宫内膜癌、子…  相似文献   

7.
169例绝经后阴道出血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霞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6):108-109
目的探讨绝经后出血的病因、病理类型及诊断方法。方法对169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断及病理类型进行分析。结果绝经后阴道出血的主要病因分别是炎症(包括阴道炎、宫颈炎、子宫内膜息肉)(24.26%)、功能性子宫内膜(67.46%)、恶性肿瘤(7.1%)。从病理类型分析:功能性子宫内膜引起绝经后阴道出血者最多,绝经10年以上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升高(8/30)26.67%。结论绝经后阴道出血临床病因复杂,要重视临床症状及初步检查,明确病因。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年龄越大,绝经年限愈长,恶性肿瘤发生率愈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绝经后阴道出血 (PostmenopausalbleadingPMB)的原因并探讨其对策。方法 :回顾性病例分析。结果 :2 0 0 0 %的绝经后阴道出血为子宫良性病变 ,但有 2 0 0 0 %为恶性病变 ,应引起高度重视。结论 :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年龄和绝经年限与恶性肿瘤发生率间有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因此绝经后阴道出血可视为一种危险信号 ,尤其是绝经时间超过 6年者 ,更要提高警惕 ,采取必要的检查手段 ,积极治疗良性疾病 ,预防发生恶性肿瘤 ,做到早期发现 ,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原因及其与绝经年限的关系。方法对我院102例绝经后阴道出血病例进行临床及病理分析。结果经临床及病理确诊引起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原因中生殖器官良性病变占80.4%(82/102),其中增生期子宫内膜27例占26.4%,子宫内膜息肉占19.6%,子宫恶性肿瘤占11.8%(12/102)。绝经1年~5年者占41.2%,绝经10年以上恶性肿瘤比率逐渐增多。结论绝经后阴道出血病因以生殖器官良性病变为主,其中又以增生期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息肉多见。出血以1年~5年发病率最高,绝经时间越长,恶性肿瘤发病率越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引起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因及诊刮的临床依据。方法 对 37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进行临床及病理资料分析。结果 因非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出血占 57 83% ,良性疾病占 2 7 56 % ,恶性疾病占 1 4 59%。患者出血时年龄大 (>60岁 )、绝经年限长 (>1 0年 )及出血距初诊时间长 (>2月 ) ,则恶性肿瘤发生率明显增加。当子宫内膜≤4mm时 ,99 0 7%为生理性改变 ,而子宫内膜癌的无 1例≤ 4mm。结论 绝经后阴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为非器质性疾病 ,故当患者年龄轻 (<60岁 )、绝经年限短 (<1 0年 )、出血时间短 (<2月 )及子宫内膜≤4mm时 ,可考虑暂缓诊刮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尿液 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观察 ,更加科学、准确地诊断血尿和血红蛋白尿。[方法 ]采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观察 180例正常人尿标本加入正常人血标本后 ,不同 pH值 ,不同时间内 ,观察红细胞溶解情况。 [结果 ]pH <5 .5以下时 ,随着时间的延长 ,红细胞溶解现象明显。 1h后观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h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H <5 .5时对红细胞计数影响较大 ,易致红细胞发生溶解现象 ,出现假性血红蛋白尿 ,对血尿和血红蛋白尿很难区分 ,给临床诊断造成不便 ,更易引起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3.
刘复平 《中外医疗》2012,31(23):1-2
目的探讨研究喉癌主癌灶手术的安全切缘在临床上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1年3月已经确诊喉癌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镜下观察分析;B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肉眼观察分析,将结果进行临床特点分析比较。结果早期的喉癌患者和晚期的喉癌患者的阳性切缘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高于早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声门上区[SG]2、3和5、10mm;跨声门型[TG]2、3mm和5、10mm的切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G、G、TG、IG的2mm和3mm,5mm和10mm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肉眼阳性切缘观察39个,镜下阳性切缘观察4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原发不同部位、不同分期和不同范围选取适合的切线,就可以有效地减少阳性切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根据儿童急性腹痛的特点,诊断儿童腹痛应综合临床及相关检查提供的依据,做出准确诊断,给予适当治疗。方法:对临床328例腹痛患儿进行选择性辅助检查和分析。结果:小儿腹痛病因复杂,腹腔内疾病占64.63%,共17种病因;腹腔外疾病占35.37%,共6种病因。结论:仔细询问病史、认真体格检查、密切观察病情、针对性地选择辅助检查,在儿童腹痛的诊断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重度妊高征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浮肿等症状 ,严重可以导致母婴死亡。对妊娠足月的重度妊高征 ,可以根据其临产与否及宫颈条件 ,立即决定其为阴道分娩或是剖宫产术。对于妊娠晚期的重度妊高征 ,因其胎龄不足月 ,胎儿生长发育及胎肺成熟度情况需通过一定时间的治疗 ,根据其病情变化来决定其治疗方案或终止妊娠的时机[1,2 ] 。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一阶段的治疗进行监测 ,防止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现将 2 0 0 0年至今我院收治妊娠晚期重度妊高征 30例的监测结果回顾分析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择孕 31~ 36周重度妊高征 30例 ,其中 …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80例局限于小腿或手或足的银屑病。均经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因部位比较特殊。受多种理化因素影响,使皮疹形态发生轻重程度不同的变化,常看不到典型损害,因而误诊为神经性皮炎,湿疹,慢性皮炎及癣等。作者对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后,提出了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神经压迫。方法对1980~1998年再手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分析再手术原因,再次手术前影像学检查,观察病理变化以确定再手术方法。结果对11例随访6个月~1年,优7例(68.4%),良3例(36.8%),差1例(2.8%)。结论初次手术前详细查体和分析X线片,术中用导尿管和神经剥离探查,尽量避免髓核遗留,手术范围不宜太大,尽量减少对软组织和脊柱结构的破坏,避免形成硬膜囊与神经根粘连而致单纯形疤痕。  相似文献   

18.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做法;方法:主要在手术配合的六个方面,解决防感染、防栓塞等问题。结果:3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获成功,结论:手术配合是护士责任心和基本功的全面体现,对提高手术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