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目的分析我院医院制剂的生产与使用情况,探讨医疗机构制剂存在的必要性及发展方向。方法通过医院制剂信息管理系统,对2014~2016年医院制剂的使用量排序、使用金额排序、停止生产的医院制剂及停产原因进行统计,分析我院医院制剂使用的倾向性。结果 3年间,我院医院制剂品种的配制与使用总体呈增长趋势。中药制剂用药金额构成比逐年增加,复方紫红油、姜红活血止痛酊等特色中药制剂呈现良好增长态势。化学药制剂用药金额占自制制剂用药总金额的80%,构成比逐年下降,使用量排位靠前的品种如炉甘石硫洗剂、赛庚啶尿素乳膏等使用量有所下降,3年来呈增长趋势的有复方薄荷脑滴鼻液、氯化钾口服溶液和甲硝唑氯己定含漱液等。3年间停止生产的医院制剂有硫酸阿托品滴眼液、补肾生骨胶囊等6种,主要原因为无法购买到原料、使用量少。结论继续保持现有制剂的稳定生产并积极开发特色中药制剂,既可满足临床患者的用药需求,也是我院制剂生存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依照药物利用研究的方法 ,针对医院制剂的使用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等情况进行分析统计,找出制剂使用的倾向性。2011~2013年本院制剂90余中药品种的配置与使用保持稳定上升,并以清胃化湿合剂、清热合剂、鼻渊合剂、洁阴洗剂、健胃消胀颗粒等为代表的特色中药制剂保持连年大幅度增长的良好态势。医院制剂是医院药学的重要组成,是传承中医特色的重要手段,继续保持医院制剂的稳定上升并积极开发新的特色中药制剂,满足临床用药需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以下简称为我院)医疗机构制剂从2013年医保未收录后的使用情况,探讨价格因素对医疗机构制剂的影响,以及医疗机构制剂存在的必要性及发展方向。方法:通过医疗机构制剂信息管理系统,以2012年3月1日至2013年2月28日调整价格前1年为基数,采用Excel软件对医保未收录后我院医疗机构制剂5年使用量进行统计。结果:5年间,我院医疗机构制剂品种的配制与使用量总体呈增长趋势。中药制剂用药金额构成比逐年增加,其中颈痛平片、复方苍耳子片、创伤止痛乳膏等特色中药制剂呈现良好增长态势。价格调整医保未收录后,部分中药和西药制剂被商品药替代,用量骤减,最终停产。结论:继续保持现有医疗机构制剂的稳定生产并积极开发特色中药制剂,既可满足临床患者的用药需求,也是我院医疗机构制剂生存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和用药趋势。方法计算各类药品的年消耗金额、用药频度和日均费用,并分别选取年用药金额和用药频度前15位的单品种中药注射剂,统计并分析医院2010年至2012年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结果中药注射液的使用量呈逐年增长趋势,2012年的临床销售金额较2010年增长91.05%,以理血剂为主,其次为清热剂、补益剂、开窍剂。结论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较广泛,应重视其安全性、有效性,且应合理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5.
郑琰  柯洪 《中国药房》2012,(19):1803-1805
目的:为临床合理使用医院制剂和医院制剂的研发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6-2010年医院制剂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年来,我院医院制剂的用药金额、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比例和用药频度逐年增加,妇科用药、骨科用药、眼科用药排前3位,心脑系统用药、神经系统用药、泌尿系统用药呈上升趋势。结论:我院医院制剂使用合理,重点专科制剂发展好。开发具有中医特色的专科制剂,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我院皮肤科外用药品的临床使用情况和发展趋势。方法:对我院皮肤科2009—2010年外用药品品种、用量、销售金额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使用的药品仍以国产化学药为主,并以含激素类药、抗真菌药的使用为主体;医院制剂复方炉甘石洗剂和硼酸溶液用量都居排序前10位。结论:我院皮肤科外用药品基本能满足临床用药需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院医院制剂的应用情况,评价其作用和地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2011年医院制剂的应用情况。结果:我院共应用了包括口服和口腔局部外用的38种医院制剂,5年间销售金额共达1757.18万元,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19.92%。尽管品种数在逐年减少,但用量和销售金额却逐年上升。具体品种以口腔特色拳头产品(如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苔藓平颗粒、滋阴清热颗粒,治疗口腔黏膜溃疡的口腔溃疡散Ⅱ号和复方盐酸金霉素软膏等)和消毒防腐药(如碘锌甘油、碘酊、碘仿糊、醋酸氯己定酊、麝香草酚酊等)为主,主要应用于门诊患者。销售金额排前5位的均为中药制剂,占我院医院制剂总销售金额的89.96%。结论:医院制剂是我院用药的重要组成和补充,有必要坚持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医院门诊眼用制剂的应用情况,为眼用制剂研发及医院制剂订购管理和临床合理用药等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医院PASS临床药学管理系统对我院2012-2013年门诊眼用制剂按照药品来源、品种、分类、使用数量及销售金额等指标进行归类统计和分析。结果与结论:2012年、2013年我院门诊眼用制剂用药数量及销售金额均有增长,抗干眼症及角膜营养药、抗青光眼类和抗感染类药物是我院眼科门诊的主要用药,进口药和国产药临床使用数量接近,但进口药销售金额比例占优势。应采取措施进一步发挥国产眼用制剂在眼病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分析和总结我院医院制剂使用情况,探讨医院制剂的定位及发展方向.方法:采用趋势性分析方法,对2006 – 2011 年我院医院制剂的品种、用量、用药金额和原材料成本等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我院医院制剂的发展趋势.结果:近6 年,我院医院制剂品种减少57.1%,结构有较大变化,制剂用量、用药金额基本稳定,原料成本上涨51.5%.不具疗效优势、价格优势的品种被市售同类制剂替代,特色制剂成为医院制剂收入主要部分.结论:医院制剂在药品保障中不可缺少,但生产职能会越来越弱化,由生产转型为与临床相结合的药学服务是医院制剂发展的趋势.配制个性化给药处方、研发市场无供应品种,特别是中药特色制剂,将会成为医院制剂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探讨用药特点和趋势,为进一步促进医院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法,对我院2007—2010年中药注射剂用药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用药金额所占比例、用药品种、用药频度(DDDs)和药品限定日费用(DDC)等。结果:2007—2010年我院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分别为1 388.59、1 164.96、2 007.94、2 298.23万元,销售金额2008年较2007年有所下降,但自2009年后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但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种类、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比例近4年来较为稳定。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活血类中药注射剂使用品种、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均居临床用药首位,占60%~75%;抗肿瘤类中药注射剂DDC很高,销售金额增长迅速,由2008年的3%增加到2010年的15%。结论:我院中药注射剂使用较为合理,医院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注射剂生产和临床使用管理的通知》,与药剂科联合,加强临床用药督导检查,做好医务培训工作,进一步规范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  相似文献   

11.
欧阳荣  廖建萍  刘红宇  胡宏 《中国药房》2014,(11):1043-1045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的应用特点和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0-2012年中药注射剂的年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项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2010-2012年中药注射剂品种数基本稳定,销售金额逐年上升,其中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稳居首位,且构成比均在50%以上;单品种中,销售金额和DDDs排名前10位的也以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为主。结论: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日益增多,应加强对其安全性、有效性的监测,促进其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2.
钱南萍  魏润新  许静  范毅  王华  姜丽丽 《中国药房》2013,(18):1638-1640
目的:评价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麻醉药品处方中有关癌症疼痛患者的用药情况。方法:回顾性统计我院2010-2012年门诊和住院患者的麻醉药品处方,对处方的一般情况、药品用量、癌症疼痛患者用量、药品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分析。结果:我院麻醉药品的销售金额及用量呈逐年增加趋势,各年度麻醉药品的销售金额分别为188959.09、256533.78、589836.81元,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比例从2010年的0.18%上升至2012年的0.32%。硫酸吗啡缓释片和盐酸布桂嗪注射液的DDDs一直排在前2位,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的DDDs呈减少趋势。结论:我院麻醉药品应用基本合理,癌症疼痛患者镇痛以使用吗啡制剂为主,对吗啡制剂的使用与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相符合。  相似文献   

13.
叶显撑  祝德秋 《中国药房》2014,(39):3705-3707
目的:为临床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8-2012年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用药金额(DDC)和排序比进行统计。结果:2008-2012年,我院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中成药销售金额和用药总金额均呈上升趋势,但中药注射剂占中成药销售金额比例、中药注射剂占全部用药金额比例均处于下降趋势。5年来用于心血管系统的祛瘀剂在用药品种、销售金额和DDDs方面稳居首位,DDC以抗肿瘤中药注射剂排序最高。结论:2008-2012年,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应高度重视其安全隐患,严格按说明书使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4.
王娜  马金秋  吴纪宁  阎彦 《中国药房》2010,(39):3728-3731
目的:评估我院门诊中药注射剂的应用现状。方法:对我院门诊2006~2008年中药注射剂的消耗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用药金额及部分常用品种的科室用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门诊中药注射剂的消耗金额逐年增高,心脑血管用药连年居首位;有5种药品连续3年进入金额排序前10位,有4种药品连续3年进入DDDs排序前10位。结论:我院中药注射剂用量逐年增大,日均费用较高,品种过于集中。  相似文献   

15.
沈才宏  ;周根芝 《中国药房》2009,(35):2728-2730
目的:了解我院妇科外用药的应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05~2007年妇科外用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药费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来我院妇科外用药销量变化不大,销售金额列前3位的主要以栓剂、阴道片剂、洗液为主,中西药各占半壁江山。结论:我院妇科外用药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以遏制日益增长的就医费用。  相似文献   

16.
唐扣明  ;吕迁洲 《中国药房》2014,(31):2952-2955
目的:为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11-2013年中药注射剂用药金额与年增长情况、各类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与构成比金额,中药注射剂单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排序比、日均费用情况,各临床科室中药注射剂用药金额、用药人次与DDDs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2013年使用中药注射剂品种比较稳定,最多27种,药品金额2012年较上年增长24.78%,2013年较上年增长11.26%;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金额比例2011年为7.96%,2012年为7.97%,2013年为7.98%;销售金额排名前2位的中药注射剂类别为清热解毒类、活血化瘀类;单品种用药金额居前2位的为舒血宁注射剂、丹红注射剂。中药注射剂按品种数计主要集中在内科,按用药金额、DDDs计主要集中在儿科、普外科、急诊科。结论: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处方者应关注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我院2006~2009年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现状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应伦  郭清平  张全英 《中国药房》2010,(15):1426-1429
目的:分析我院中药注射剂的应用现状和用药趋势。方法:对我院2006~2009年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日均用药金额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4年中的用药金额逐年增长,2007年比2006年增长40.24%,2008年比2007年增长32.66%,2009年比2008年下降1.84%。4年中中药注射剂占总用药金额的百分比分别是2.59%、3.43%、3.98%和3.30%,总体呈逐年递增趋势。结论:中药注射剂在我院临床使用呈现合理递增,临床医师对中药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能理性应对。  相似文献   

18.
吴民  刘建红  朱春梅 《中国药房》2010,(31):2951-2953
目的:分析我院中药注射剂的应用状况和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医院数据库,对我院2005~2008年中药注射剂的用药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用药金额4年内占总用药金额的百分比分别为13.06%、9.33%、9.97%、9.08%,用药金额在2006~2008年有逐年上升趋势。用于心脑血管系统的祛瘀剂在用药品种、金额以及DDDs方面近3年来均排在首位,清热剂次之。结论:中药注射剂在我院临床应用广泛、结构基本合理,但仍应重视其安全性、有效性,合理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和了解我院中药注射剂使用现状和趋势,为医院决策和临床合理使用该类药品提供参考。方法:对2006~2008年我院使用的中药注射剂应用概况、类别、各品种按销售金额、使用频度进行构成比、增长率、排序进行分析。结果:2007年、2008年我院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使用频度在逐年增长,2008年较2007年增长幅度较大;3年中活血剂的销售金额和使用频度占中药注射剂60%以上,部分类别和个别品种使用变化较大。结论:近3年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量呈快速增长趋势,临床医护人员应高度重视该类药品的安全、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20.
张彩霞  杨彦渊 《中国药房》2010,(35):3343-3344
目的:了解我院近6年来中药注射剂的应用情况。方法:对我院2004~2009年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09年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年增长率分别为63.4%、123.0%、-1.6%、-12.5%、46.9%,心脑血管类、抗肿瘤类中药注射剂用药金额占了全部中药注射剂的90%以上;DDDs在2004~2005年占全部中药注射剂DDDs的60%左右,2006~2009年占全部中药注射剂DDDs的87%以上。单品种用药金额排序,参麦注射液6年来稳居前2位。6年来进入前10位的中药注射剂,心脑血管类、抗肿瘤类占了8位以上。结论:我院中药注射剂应用较为合理,销售总体呈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