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晨瑞 《校园心理》2006,4(6):21-21
一位女士讲过她的一个经历:“我早上起床后.记得梦到我的手机丢了.随口就和丈夫讲了。结果,就在那天下班之后,把刚领到的奖金给丢了,你说丢钱与这个梦有关系吗?”可以肯定地说,这个梦与现实发生的事件是没有关系的,有关系的是对待丢钱这一事件背后的心理态度。笔者在与她交谈的过程中发现,她试图回忆梦境或丢钱经过时,都是给人一种“就是这样儿,没什么大不了”的感觉。而这恰恰就是“丢东西”主题梦的象,征含义所在。梦者对自己的心理有所忽视。忽视的内容就是所丢的东西。所以要看丢的东西是什么,找出这个东西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2.
郝琳琳 《校园心理》2005,3(2):35-35
欣儿是一个热情、开朗的女孩,她经常乐呵呵的,很受大家欢迎。可有一天,她却与文静的书琴红了脸。原来因为在交谈中书琴的一句笑言:“请你不要离我太近,保持安全距离”,而欣儿却觉得这是对她的一种羞辱。她委屈地说:“难道是我有口臭吗?她那么嫌我!”而书琴却说:“她离我越来越近,让我觉得很不舒服,才……”年轻的心总是脆弱而敏感的,而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心理现象.就是书琴所说的“安全距离”。这让我想起一句古语:  相似文献   

3.
叶小姐大学毕业,应聘到某公司做职员,生活对她来说刚刚开始,事业也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故全身心地投入自不必说。叶小姐生性开朗、活泼、热情,是个受大家欢迎的人。但天使也会有烦恼。近两年来常犯一种头痛病,一痛起来还感到恶心、  相似文献   

4.
一定会结果     
姜静怡 《校园心理》2007,5(10):43-43
故事说一个德性不好的人。好吃懒做,借钱不还,还总是赌博,所以,周围没人再借给他钱。某日一位远房亲戚家把钱借给了他,亲戚说曾有人告诉她说他不会还钱,“但我相信你不是那样的人,也许他们对你有误解。”[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从2006年12月开始,家住沈阳市和平区的高昆一直被家中恼人的电话骚扰所困扰。打电话的是一个声音异常温柔的神秘女性,自称想与高昆“交朋友”。现年27岁的高昆是一位工程师,任职沈阳某研究所。一开始,他还觉得新鲜、有趣,饶有兴致地同她交谈一番。但交谈几次之后.对方言辞越来越出格,到后来,对方甚至天天打电话来,对他极尽挑逗、撩拨之能事。  相似文献   

6.
网上有一个经典的关于整容的笑话: 有一位女士对大夫说:“我想整容。”大夫问她有什么要求。女士回答:“我要整成左脸关之琳,右脸刘嘉玲,上脸蔡依林,下脸林志玲那样。”大夫说:“那整完后肯定是张铁林。”  相似文献   

7.
薇薇,女,26岁,在经历过一场失败婚姻之后,原本开朗、活泼、爱说爱笑的她越来越沉默。凡是知道她的人都为她感到惋惜,想当年,她曾是某重点大学出了名的校花,年轻美貌、能歌善舞,当年追求她的人加起来都能排一个连了。可谁知,这么好的一个姑娘最后却嫁给了一个“花心大萝卜”。也难怪,她前夫长得仪表堂堂,还是某公司的公关经理。当然,薇薇并非因为势利,遵循“有名车洋房”的择偶标准,  相似文献   

8.
前些天.朋友忽然通知我下午6:00准时到苏大姐火锅店门前集合,口气不容置疑。朋友盛情难却,恭敬不如从命.而且天上掉馅饼。焉有不去的道理?在席间,朋友告诉我,考研成绩出来了,她考得不错,专业课得了第一,英语68分,政治更没什么问题.所以提前庆贺一下.正好又是个“三八”节……说这话的时候。我才发现在座的各位,我认识的不认识的清一色都是女士。虽然席间大家都讨论一些考研、工作之类——我总觉得这些似乎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中学篮球队的教练作了一个实验,把水平相似的队员分为三个小组,告诉第一组停止练习自由投篮一个月;第二组在一个月中每天下午在体育馆练习一小时;第三组在一个月中每天在自己的想像中练习一个小时投篮。结果,第一组由于一个月没有练习,投篮平均水平由39%降到37%;第  相似文献   

10.
一、“晕轮效应”。美国心理学家阿希曾做过一个实验:他给被试者一张列有五种品质的表格(聪明、灵巧、勤奋、坚定、热情)要求被试者想象一个具有这五种品质的人,结果被试者普遍把具有这五种品质的人想象为一个友善的人。然而,他把这张表格中的“热情”换为“冷酷”,再要求被试者根据这五种品质(聪明、灵巧、勤奋、坚定、冷酷)想象出一个适合的人时,却发现被试者普遍推  相似文献   

11.
幽默与漫画     
《校园心理》2006,4(1):32-33
我不过去一次我们班一个女孩坐在后排在听“随身听”,耳朵堵着所以说话声音很大。她对同桌说:“老师过来告诉我一声。”几乎所有同学都听到了,连在黑板上写字的老师也不例外。老师回过头看看那位同学,竟然说:“我不过去!”也早了点吧老师叫一个上课睡觉的男生回答问题。该男生没有回答出来。正在窘迫时,后边的女孩悄悄地告诉他答案,但是声音大了点,让老师听见了。于是老师说:“我知道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个默默无闻的女人,不过现在好像也早了点吧?”众人哗然。我要“班花”自习课时,教务主任走进来,对班长说:“帮我找两个人,我要‘班花’…  相似文献   

12.
海田 《校园心理》2006,4(8):59-59
我曾经摆摊卖过一些零碎的小商品。一天,一位先生来买了一件标价四块六的小东西,他给了我五元.我没有四角零钱,正要向别人借.那位先生说:“不用找了。”他一边说一边离开了,这样我就占了他四角钱的便宜。  相似文献   

13.
哲人云:“多情人不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老年人应该有一个好的心态。良好的心态是健康的基础,在人的感情深处,一旦产生情趣,精神就饱满,心情就开朗,对世间种种烦心事就会谈然处之,豁达、大度对养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4.
在年老身健的队伍中,张国庄女士是一位“知名人士”:书法协会的高手为她亲笔提诗;京剧琴师为她操琴;青年人愿拜她为师;文史人员希望与她交谈以得到一些史料。人们称她为“文盲学者”或“自学博士”。她除了多才多艺之外,还常用“快乐”感染周围的人。所以,大家还给她冠以“快乐老  相似文献   

15.
忘记年龄     
一位书画界朋友告诉我说他快75岁了,我大吃一惊。因为他依然身体硬朗,工作热情依旧。他对我们说:“等我老的时候,我就如何如何……”似乎自己还不是老人。真叫人心里直生佩服。  相似文献   

16.
看轻你自己     
一位年轻作家初到纽约,马克·吐温请他吃饭,陪客有30多人,都是本地的达官显贵。临入席前,那位作家感到紧张得发抖。“你哪里不舒服吗?”马克·吐温问。“我十分紧张”,这位年轻作家说,“我知道,他们一定会请我发言,可是我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一想起可能要在他们面前丢丑,我就心神不宁。” “你不用害怕,我只想告诉你——他们可能要请你讲话,但任何人都不指望你有什么惊人的言论。” 马克·吐温的话对很多  相似文献   

17.
人在十几二十岁的时候,总是害怕别人说自己“幼稚”,于是戴墨镜,留胡须,与人交谈时把脸扭向一边,装出一副特深沉的样子……的确,在我们传统的思维中,“幼稚”总是和肤浅、对事物判断的错误以及人生的失败等联系在一起的。一般情况下,我们说一个人幼稚,实际上也就等于告诉他:你没有成熟、不谙世故。还不具有某种资格。  相似文献   

18.
热爱是心灵内部进发出来的一种力量。它能驱动人奔向光明的前程,激励人去唤醒沉睡的潜能,发挥无穷的才干和活力。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任何人都会有热情,所不同的是,有的人让热情转变成了热爱,而对事业热爱的人,终究会有成功的一天。”  相似文献   

19.
“马老师吗?我第一次电话咨询,不知怎样说。现在我对自己一点信心也没有,您说没有信心我该怎么办?真的,就是没有信心……” 周六晚上,我的心理咨询专线又传来一位女士的声音,  相似文献   

20.
小玉(化名)如约来到咨询室。她中等偏小的个头,圆圆的脸,看上去是一个挺可爱的小女孩,大大的眼睛透着一股机灵劲,我很难把眼前的女孩和自虐行为联系在一起。随着交谈的深入,我慢慢了解到这个看似开朗、灵活的女孩为什么会有那样的行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