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期后路病灶清除前方植骨治疗进展期胸腰椎结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一期后路病灶清除、经后路前方植骨、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进展期胸腰椎结核的优势、安全性和疗效。方法自2005年8月-2008年12月,对31例进展期胸腰椎结核行一期后路病灶清除、前方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安全接受手术。术前Frankel分级:B级3例,C级5例,D级13例,E级10例;术前后凸Cobb角平均33.6°;术前CRP平均27.8mg/L。患者平均随访时间15.6月(12~44月)。术后1年随访时Frankel评分B级1例,C级2例,D级3例,E级25例;后凸Cobb角平均12.3°,矫正率63%;CRP(C反应蛋白)平均5.7mg/L。结论一期后路病灶清除、经后路前方植骨、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进展期胸腰椎结核创伤小,方法安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一期前后联合入路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回顾性分析一期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治疗胸腰椎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12月~2010年8月,采用一期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和前路病灶清除、神经减压、自体骨椎间植骨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27例,2个椎体16例,3个椎体8例,4个椎体2例,5个椎体1例。分析术前与术后脊髓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情况以及脊柱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9个月~3年,平均16.5个月。脊柱后凸畸形由术前平均46.3°改善到术后平均14.3°(P<0.05)。术后所有病例神经功能均获得改善。结论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治疗脊柱结核能彻底清除结核病灶,矫正脊柱后凸畸形,促进脊髓及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徐跃根  杨亚东  刘师良 《中国骨伤》2009,22(12):938-940
目的:探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骨椎间植骨融合、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2月至2007年3月,共收治脊柱结核患者21例,其中男13例,女8例;平均年龄45.3岁。病变部位为胸腰段,2个椎体3例,3个椎体17例,4个椎体1例,皆有后凸畸形,平均Cobb角(28.0±9.7)°。术前Frankel脊髓功能分级:B级3例,C级5例,D级1例,E级12例。术前应用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抗痨及全身支持治疗,手术采用后路椎弓根钉棒固定、前路病灶清除、前后路植骨融合术,术后继续化疗9~12个月。术后随访,观察脊髓功能改善情况,根据术前、术后X线片分析植骨融合情况及脊柱Cobb角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切口均Ⅰ期愈合,随访1~6年,平均2.5年,末次随访时平均Cobb角(9.8±3.3)°,平均矫正17.2°,术前、术后比较,P〈0.01,植骨均融合。Frankel脊髓功能分级:C级1例,D级3例,E级17例。结论:胸腰段脊柱结核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可有效纠正脊柱后凸畸形,重建脊柱稳定性,获得良好的骨性愈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钛笼植骨、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1例胸椎结核患者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钛笼植骨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术后抗结核药物治疗9~12个月。对患者术前、术后行影像学检查,测量Cobb角以及评价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48个月。钛笼植骨平均融合时间6~9(7.8±1.2)个月;Cobb角由术前31°~61°(41.8°±8.2°)矫正至术后10°~29°(21.6°±5.6°)。18例有神经功能障碍者术后15例获得1级以上的恢复。结论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钛笼植骨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短节段腰椎结核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操作技术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02—2015-12采用腰椎后路病灶清除、自体骼骨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23例短节段腰椎结核,术后继续规范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果 2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0.3(11~36)个月。1例术后2年椎弓根钉断裂,但骨愈合良好,其余患者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术前合并神经损伤症状者末次随访时均完全恢复,9例后凸畸形均得到矫正。术前Cobb角为14°~36°(22.2°±10.3°),术后矫正至2°~12°(12.4°±4.6°);末次随访时Cobb角为2°~12°(12.8°±5.5°),未出现明显矫正丢失。结论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短节段腰椎结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后路椎弓根钉固定牢靠,植骨融合率高,但病灶清除技术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6.
一期后路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治疗胸腰椎结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2月至2007年7月治疗胸腰段及腰椎结核18例,男11例,女7例,平均年龄36.7岁,平均病程9个月,均为初治患者。T11-L2节段10例,L3-58例,病变位于1个节段者7例,2个节段11例,术前Cobb′S角23°69,°平均38.3°。均采用一期后路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前路经胸腹膜外入路病灶清除植骨,术前术后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拍片显示植骨及内固定物位置良好,Cobb′S角平均14.30。18例患者获平均25个月随访,植骨均在4-6个月达骨性融合,无内固定物松动及断裂,Cobb′S角平均15.1,°无明显矫正角度丢失,脊髓功能恢复良好,按F rankel分级,术前C级3例,术后恢复到D级1例,E级2例,D级4例均恢复至E级。无结核复发。结论一期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治疗胸腰椎结核,在病变节段稳定的情况下实施病灶清除植骨,有利于前路手术的操作安全,避免植骨块的松动、脱出,植骨稳定,融合率高,能有效矫正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腰椎结核一期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侧前路结核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融合的手术方法及短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腰椎结核于抗结核治疗后,采用一期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侧前路结核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术.结果获3~10个月,平均6个月的随访.末次随访Frankel脊髓分级均为E级.结论经一期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  相似文献   

8.
前后路联合Ⅰ期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前后路联合Ⅰ期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Ⅰ期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同时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治疗胸腰椎结核患者28例。在X线片上测量术前、术后后凸角度(Cobb角),观察植骨融合情况,应用Frankel分级评分评估神经恢复情况。结果随访12~23个月,术后12~培个月所有患者均显示骨性融合。12例有神经症状的患者,术后均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后凸畸形未见加重,无结核复发及切口感染。结论前后路联合Ⅰ期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可以促进植骨融合和神经功能恢复,防止后凸畸形,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单纯经后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总结提出该术式的手术适应证。方法 12例胸腰椎结核患者采用单纯后路行病灶清除、椎间和/或后外侧植骨及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前及术后常规抗结核治疗,定期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随访一般情况明显改善,血沉于首次随访期间大部分恢复正常,植骨融合及内固定良好,畸形矫正轻度丢失。随访6个月~4年,平均2年4个月结核无复发。结论对于早期胸腰椎结核椎体破坏塌陷小于50%,后凸Cobb′s角小于30°且正规化疗无效或神经受损时,经慎重的病例选择,单纯后路一期病灶清除内固定融合术能够有效清除病灶促进炎症修复,矫正畸形,同时避免了创伤较大的前路或前后联合手术,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胸腰椎结核一期手术入路与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对22例胸腰椎结核患者采用3种不同术式:胸、腰椎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同期钢板内固定;胸椎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同期经椎弓根内固定后凸畸形矫正;腰椎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同期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结果通过8~12个月的随防,内固定无松动、断裂,植骨融合,后凸畸形矫正无丢失。结论采用合理的手术入路,彻底清除病灶,正确地使用内固定,一期手术可以提高胸腰椎结核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后路病灶清除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后凸畸形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目的 探讨经后路病灶清除椎问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后凸畸形的疗效。方法 采用经后路病灶清除椎问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23例胸腰椎结核后凸畸形患者。结果 术后随访1,5~3年,23例患者胸腰椎结核全部治愈,无复发病例,X线片显示椎问植骨全部融合,后凸矫正度无明显丢失。结论 该术式可在一次手术中同一切口内达到椎管内减压、脊柱矫形、融合和脊柱恢复稳定的目的,能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后路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胸腰椎结核患者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结果患者术中均无神经障碍症状加重,切口均一期愈合,无窦道或瘘管形成。术后18个月停用抗结核药物。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8~24个月。结核均治愈,无复发;植骨融合均良好。患者神经功能障碍症状明显缓解,Frankel分级:C级3例恢复至E级2例、D级1例,D级5例均恢复至E级,E级8例仍为E级。结论胸腰椎结核患者采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既保证了病灶清除的彻底性、植骨融合内固定的可靠性,同时避免了切口感染造成的不愈合或窦道形成,是治疗胸腰椎结核安全可靠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加侧前方病灶清除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14例均采用椎弓根钉系统后路内固定加侧前方病灶清除植骨融合与脊髓减压术。结果:随访6个月~4.5年,结核全部治愈,植骨均融合,纠正后凸角度平均25.2°,丢失角度平均2.8°。结论:后路椎弓根系统内固定能有效矫正脊柱后凸畸形,稳定脊柱,促进植骨融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胸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疗效及其适应证。方法采用一个切口一期完成病灶清除、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16例,观察手术前后Cobb角变化、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术后植骨融合时间及近期脊柱序列保持情况。结果15例获得随访,时间13~36个月。术前Cobb角10°~40.3°(25.6°±14.2°),术后Cobb角0°~27.2°(10.4°±5.3°),末次随访Cobb角0°~27.5°(10.5°±3.8°)。8例神经功能障碍者Frankel分级:C级2例恢复到D级1例、E级1例;D级6例恢复到E级5例,1例无恢复。脊柱畸形均有不同程度矫正。随访期间植骨块无移位,椎体序列及高度保持良好。术后2~3个月可见植骨融合。结论采用一个切口一期完成病灶清除、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创伤小,效果好,但应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采用一期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并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31例胸腰椎结核患者,先经后路行病变节段脊柱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再经前路行病灶清除整块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术。结果全部病例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除4例失访外,27例获得1~4年随访,平均2.1年。除复发病例2例外,其余病例椎体间植骨全部达到骨性融合,平均融合时间为6个月,治愈率达92.6%(25/27)。脊柱后凸畸形平均矫正21.3°,随访期内无明显丢失。7例有神经功能损害的患者均有一定程度恢复,平均恢复1.3级。结论本术式是目前治疗胸腰椎结核一种较好的手术方式,具有如下优势:内固定物不在病灶内,安全性更高,大大降低了复发的可能性;后路内固定可使病变节段获得即刻稳定,还可以有效纠正后凸畸形和防止后凸畸形加重;满足了脊柱的生物力学要求,可提高植骨融合率;同时具备前路手术病灶显露良好易于处理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6月本院采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的28例胸腰椎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研究患者手术前后患椎后凸Cobb角、红细胞沉降率(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C 反应蛋白( C-reaction protein, CRP)、植骨融合及美国脊髓损伤协会( 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 ASIA)分级变化情况。结果28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2年,术后Cobb角无明显丢失,后凸畸形平均纠正4.12°,平均矫正率24.5%。末次随访ESR、CRP恢复正常,植骨大部分骨性融合,融合时间平均为7.8个月,原有症状大部分消失,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可有效完成病灶清除、减压、矫正后凸畸形、恢复生理曲度和重建脊柱稳定性,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总结分期后路融合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治疗儿童腰椎结核伴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0月至2008年6月,我院收治15例腰椎结核伴后凸畸形患儿,男10例,女5例;年龄5~10岁。入院时血沉22~65mm/h,平均42mm/h。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B级2 例,C级5 例,D级8例。术前腰椎后凸Cobb角16°~48°,平均30.3°。均采用一期后路植骨融合内固定、二期前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治疗,两次手术间隔6~10d。其中6例后凸Cobb角大于40°的患儿术前行Halo-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理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的临床处理方法和疗效。方法2003年1月至2010年6月一期手术治疗多节段胸腰椎结核患者28例,均有脊柱后凸畸形,Cobb角16.2°~52.6°,平均32.1°,伴有神经功能损害症状20例。术前应用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四联药物抗结核并全身支持治疗2~3周,平均15d。手术采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前路病灶清理植骨融合。结果住院时间平均11d,切口均I期愈合,2例术后半年结核复发。脊柱后凸Cobb角恢复至9°~16°,平均12.2°。结论一期后路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理植骨治疗胸腰椎结核,安全有效,可以缩短病程,提高疗效,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采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加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腰骶椎结核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8例腰骶椎结核患者,男5例,女3例,年龄26~39岁。病变部位:L131例,L452例,L5~S11例,L342例,L352例。术前按Frankal分级:D级5例,E级3例。四联抗痨治疗后,采用Ⅰ期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加前路病灶清除、前路减压及植骨融合术,观察术后结核治愈率、植骨融合、畸形矫正和神经恢复情况。结果:平均随访12个月,所有病例切口均Ⅰ期愈合,神经功能恢复为E级,所有植骨块均骨性愈合,局部无复发,内固定无松动、断裂,植骨无移动、吸收。无后突畸形发生。结论:Ⅰ期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加前路病灶清除、前路减压及植骨融合术能有效清除病灶、矫正后突畸形、早期重建脊柱稳定性及促进椎体间植骨的融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对胸腰椎结核的治疗效果。[方法]随访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本科行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治疗的胸腰椎结核手术患者资料24例,其中男14例,女10例,年龄21~65岁,平均45岁,胸椎结核7例,胸腰段结核11例,腰椎结核6例,术前至少1周抗结核治疗,术后标准疗程抗结核治疗,随访手术前后VAS评分、ASIA神经功能分级、影像学资料及结核愈合情况。[结果]24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围手术期无重大并发症,随访时间24~60个月,无结核复发病例。VAS评分术前4~7分,平均5.6分,末次随访1~3分,平均1.9分,ASIA神经功能分级术前C级3例,D级5例,E级16级;术后D级2例,E级22例。后凸畸形均得到显著改善,术后6个月随访植骨均融合,无内固定并发症,后凸矫正角度无明显丢失。[结论]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治疗胸腰椎结核,创伤较传统前后路联合手术小,有利于彻底病灶清除及植骨融合,能有效矫正后凸矫形,适用于前中柱破坏较多而后柱完整、无需后方减压,且一般情况相对良好的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