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扶正抗癌方对人肝癌细胞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寻找新的肿瘤细胞诱导分化剂,探讨扶正抗癌方对人肝癌细胞诱导分化作用及机制。方法:用扶正抗癌方灌胃,分离大鼠血清,作用于体外培养细胞。通过噻唑蓝法、双抗体放射免疫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观察扶正抗癌方药物血清对人肝癌细胞SMMC_(7721)分化的影响。结果:扶正抗癌方药物血清处理后,SMMC_(7721)细胞活力明显减弱,细胞内 cAMP 明显升高,细胞分泌白蛋白量增多,分泌甲脂蛋白减少。结论:扶正抗癌方对人肝癌细胞 SMMC_(7721)具有诱导分化作用。其机理可能与升高细胞内 cAMP 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扶正利湿抗癌方含药血清对LNCaP细胞增殖、凋亡及p38 MAPK通路的作用。方法:应用CCK-8法观察扶正利湿抗癌方含药血清对LNCaP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以流式细胞仪分析扶正利湿抗癌方含药血清对LNCaP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LNCaP细胞p38 MAPK、p-p38MAPK、Bax、Bcl-2、Caspase-3、p53等蛋白的表达。结果:扶正利湿抗癌方含药血清能够以剂量依赖性地抑制LNCaP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上调p-p38 MAPK、Bax、Caspase-3及p53蛋白表达,下调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论:扶正利湿抗癌方含药血清可能通过激活p38 MAPK信号传导通路抑制LNCaP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3.
扶正抗癌方对大鼠移植性肝癌的实验研究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复制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探讨扶正抗癌方对大鼠肝癌的疗效及机制。方法:采用Walker256癌肉瘤接种于SD大鼠肝脏,制作移植肝癌模型,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扶正抗癌方低、中、高剂量组。记录体质量等生命体征;实验1、2、3w分别检测血清TB、DB、UB;称取瘤重、测量瘤块长短径;取瘤组织、瘤旁组织行病理观察;记录肿瘤转移情况。结果:扶正抗癌方各剂量组大鼠生命体征好于模型组,术后10d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增长加速,可能与腹水产生有关,术后18d高剂量组体质量低于模型组(P<0.05);各剂量中药组胆红素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扶正抗癌方可抑制肿瘤的生长,其中高剂量组肿瘤质量抑制率高于低剂量组(P<0.05);病理结果示扶正抗癌方可促进癌细胞坏死,抑制其向周围浸润;各剂量组转移评分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扶正抗癌方具有改善移植性肝癌大鼠生存状态、降低胆红素、促进癌细胞坏死、抑制肿瘤生长转移的作用,其中高剂量组效果最突出。  相似文献   

4.
方瑜  杨柳青  王松林  陈光伟 《陕西中医》2013,(10):1423-1425
目的:通过扶正抗癌方对H22腹水型瘤株移植瘤小鼠模型TGF-α和端粒酶水平的影响,观察该药抗肝癌作用的机理。方法:随机选取85只健康昆明小鼠,取15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70只造膜,选取造膜成功的小鼠6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替加氟组,荷瘤对照组,扶正抗癌方组,扶正抗癌方+替加氟组。各组小鼠分别给予相应实验药物灌胃,1次/d,连用14d药。第15天处死,测出抑瘤率,胸腺、脾脏指数,同时免疫组化法检测TGF-α和端粒酶表达情况。结果:①用药组小鼠瘤体重量明显小于荷瘤对照组(P<0.01),说明药物组都有抗肿瘤生长的作用;②扶正抗癌方组及联合用药组免疫器官(胸腺、脾脏)指数高于替加氟组(P<0.01),说明中药组对小鼠免疫功能有明显提升作用;③联合用药组小鼠肝癌中TGF-α和端粒酶表达阳性率均低于单纯西药组(P<0.01),说明联合用药具有减毒增效的作用。结论:扶正抗癌方能抑制移植性H22荷瘤小鼠瘤体的生长及转移,提高小鼠免疫功能,改善小鼠的生存质量,其抗肿瘤生长可能与下调TGF-α与端粒酶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扶正抗癌方抑制PC9细胞转移的分子机制。方法:台盼蓝活力检测探索扶正抗癌方对PC9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实验探索扶正抗癌方对PC9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活力检测探索扶正抗癌方对MMP-9活力的影响,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探索扶正抗癌方对MMP-9 mRNA表达的影响,蛋白质印迹法探索扶正抗癌方对MMP-9、磷酸化的信号转导子及转录激活子3[p-STAT3(Tyr705)]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两者的关系。结果:扶正抗癌方以浓度依赖性抑制PC9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P0.05);以浓度依赖性下调MMP-9活力、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以时间依赖性下调p-STAT3(Tyr705)蛋白的表达(P0.05);过表达STAT3逆转了扶正抗癌方对MMP-9的下调(P0.05)。结论:扶正抗癌方通过抑制STAT3的表达下调MMP-9,进而抑制PC9细胞的转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抗癌扶正方的抗肝癌作用。方法:提取抗癌扶正方,使用药物及含药血清,针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经过细胞培养,分光光度计检测抗癌扶正方对肝癌细胞生长抑制率的影响。结果:抗癌扶正方及药物血清,具有良好的抑肝癌细胞生长作用,尤以1、10mg/mL剂量组效果最佳,作用程度与化疗药物类似。结论:抗癌扶正方能够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活性。其机制有必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抗癌扶正方(KFP)的抗肝癌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人肝癌细胞SMMC-7721,经过细胞培养、MTT法、流式细胞仪检测抗癌扶正方对肝癌细胞生长抑制率的影响及对Bcl-2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结果抗癌扶正方具有良好的抑制肝癌细胞生长作用,尤其以1,10 mg/mL剂量组的效果最佳,作用程度与化疗药物类似。结论抗癌扶正方能够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活性。其机理在于下调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表达,促进细胞凋亡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扶正抗癌方联合吉非替尼对肺癌A549细胞生长、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协同抗肿瘤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MTT法检测扶正抗癌方(0.211、0.316、0.474、0.711、1.067、1.6、2.4、3.6 mg/m L)和吉非替尼(3.95、5.92、8.18、13.33、20、30、45、67.5!mol/L)对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观察对照组(完全培养液组)、中药组(扶正抗癌方,1.6 mg/m L)、西药组(吉非替尼,45!mol/L)、联合组(扶正抗癌方1.6 mg/m L+吉非替尼45!mol/L)A549细胞凋亡;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EGFR、p-EGFR、EZH2、PPAR-γ及P53蛋白表达。结果扶正抗癌方及吉非替尼均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作用。扶正抗癌方联合吉非替尼干预后细胞凋亡率为(12.6±4.5)%,明显高于扶正抗癌方(4.6±0.7)%及吉非替尼(7.8±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p-EGFR、EZH2下调(P0.05),PPAR-γ及P53蛋白上调(P0.05),西药组及中药组EZH2下调(P0.05),中药组PPAR-γ上调(P0.05);与西药组比较,联合组p-EGFR下调(P0.05),PPAR-γ上调(P0.05);与中药组比较,联合组p-EGFR下调(P0.05)。结论扶正抗癌方联合吉非替尼能显著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生长,促使肿瘤细胞凋亡;其协同抗肿瘤活性的机制可能与下调p-EGFR、EZH2及上调PPAR-γ、P53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9.
DMN纤维肝细胞的功能变化及扶正化瘀药物血清对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血清药理学方法研究DMN纤维肝细胞的功能变化及扶正化瘀方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肝细胞增殖功能、AIb分泌功能较正常肝细胞低下,而胶原生成率及ALT、AST活性则显著升高;扶正化瘀方药物血清能明显抑制纤维肝细胞增殖及其胶原生成率,抑制培养液中ALT、AST活性,促进AIb分泌量,这可能是该方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之一,并在一定程度上发现了该方扶正(促进AIb合成)与化瘀(抑制胶原生成)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0.
扶正化瘀方对3T3细胞增殖和胶原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扶正化瘀方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以体外培养的NIH/3T3细胞作为肝脏成纤维细胞的替代模型,用扶正化瘀方药物血清,以10%的浓度被添加到培养液中,通过[3~H]-TdR掺入法和免疫细胞化学,观察药物血清对3T3细胞[3~H]-TdR掺入量和胶原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药物血清组[3~H]-TdR掺入量明显少于正常大鼠血清组。药物血清组Ⅰ、Ⅲ、Ⅳ型胶原量均明显低于正常大鼠血清组,其中Ⅰ、Ⅲ胶原更为显著。由此证明扶正化瘀方药物血清可明显抑制3T3细胞增殖和胶原的生成。这可能是该方抗肝纤维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采用正常大鼠灌胃给药、分离血清而体外作用培养细胞的血清药理学方法,探讨扶正化瘀方对培养大鼠贮脂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复方血清无明显细胞毒性,抑制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而且该作用与复方的体内给药方式、给药剂量、取血时间、药物血清作用浓度等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2.
姜黄素通过调控微管系统干扰HepG2细胞周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江金环  刘莉  皮江  杨芬  蔡继业 《中草药》2013,44(9):1144-1148
目的 研究姜黄素对人肝癌HcpG2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微管系统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MTT法检测姜黄素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姜黄素对HepG2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姜黄素对HepG2细胞微管结构变化的影响;Westem blotting检测姜黄素对微管蛋白α-tubulin表达的影响;在离体条件下,观察姜黄素对微管蛋白聚合和解聚活性的影响.结果 姜黄素对HepG2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且与时间和剂量相关;随着姜黄素浓度的升高,HepG2细胞阻滞于G2/M期的比例也逐渐增加;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可见姜黄素明显破坏细胞微管结构,改变细胞微管蛋白聚合状态的发生;Western blotting检测发现细胞内α-tubulin蛋白表达的减弱与试药浓度相关.姜黄素还可影响微管蛋白聚合和解聚活性.结论 姜黄素通过破坏HepG2细胞的微管结构及下调微管蛋白α-tubulin的表达,将HepG2细胞阻滞于G2/M期,从而抑制肝癌HepG2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扶正抗癌方对H22腹水型瘤株移植瘤小鼠模型STAT3水平的影响,观察该药对肿瘤的抑制作用。方法:将100只健康I CR小鼠进行空白分组和造模分组。各组小鼠分别给予相应实验药物灌胃,1d1次,连用14d药。第15d处死,测出抑瘤率,胸腺、脾脏指数,同时免疫组化法检测STAT3表达情况。结果:用药组小鼠瘤体重量明显小于荷瘤对照组(P<0.01),说明药物组都有抗肿瘤生长的作用;扶正抗癌方组及联合用药组免疫器官(胸腺、脾脏)指数高于替加氟组(P<0.01),说明中药组对小鼠免疫功能有明显提升作用;用药组小鼠肝癌中STAT3阳性率均低于替加氟组(P<0.01),说明扶正抗癌方能下调STAT3的水平,抑制肿瘤的生长,也能够保护免疫器官,从而使得小鼠的一般状况和生活质量均得到提高,与化疗药物共同使用可以达到减毒增效的作用。结论:扶正抗癌方能抑制移植性H22荷瘤小鼠瘤体的生长及转移,提高小鼠免疫功能,改善小鼠的生存质量,其抗肿瘤生长可能与下调STAT3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扶正抗癌方对H1650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诱导H1650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以人肺腺癌细胞株H1650细胞为研究对象,用0.5,1.0,1.5,2.0,2.5,3.0 g·L~(-1)扶正抗癌方处理H1650细胞24,48,72 h,另设空白组,四氮唑蓝盐化合物(MTS)法检测细胞增殖;用0.5,1.0,1.5 g·L~(-1)扶正抗癌方处理H1650细胞24 h,另设空白组,Annexin VFITC/碘化丙啶(PI)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用0.5,1.0,2.0 g·L~(-1)扶正抗癌方处理H1650细胞24 h,另设空白组,半胱氨酸蛋白酶-3/7(Caspase-3/7)活力检测试剂盒检测Caspase-3/7活力;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扶正抗癌方对pro Casapse-3,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扶正抗癌方能明显抑制H1650细胞的增殖(P0.05),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与空白组比较,扶正抗癌方明显诱导H1650细胞的早期凋亡,增强Caspase-3/7的活力(P0.05),且呈浓度依赖性。与空白组比较,扶正抗癌方明显下调pro Casapse-3和PARP的表达(P0.05),呈浓度依赖性,明显上调Bax的表达(P0.05),且呈时间依赖性。结论:扶正抗癌方可通过激活Caspase-3和Bax诱导H1650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国医大师经验方"抗癌扶正方"的抗肝癌作用及机制。方法:提取抗癌扶正方,针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经过细胞培养、MTT法、流式细胞仪检该方对肝癌细胞生长抑制率的影响及对突变型P53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结果:抗癌扶正方具有良好的抑制肝癌细胞生长作用,尤其以1mg/mL,10mg/mL剂量组的效果最佳,作用程度与化疗药物类似。此方可以下调凋亡抑制基因突变型P53的表达。结论:抗癌扶正方能够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活性。其机理在于降低肝癌凋亡抑制基因的表达,促进细胞凋亡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陕西中医》2017,(7):885-886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后2、4、6个月的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变化情况进行检测统计。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1%,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A-125、CEA、NSE、CYFRA21-1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扶正抗癌方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效果值得肯定,能够显著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  相似文献   

17.
《陕西中医》2015,(5):634-636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扶正抗癌方对H22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其对IL-12和Survivin表达的影响。方法:85只小鼠,随机抽取15只作为正常对照组(A),将剩余70只小鼠共同造模:在右腋皮下种植相同量的H22瘤株悬液,将造膜成功的小鼠随机纳入60只,采用每只右腋皮下接肝癌细胞悬液0.2mL再随机分成4组,于接种瘤细胞悬液24小时候开始给药。空白对照组(A):用生理盐水0.2mL/只/d;荷瘤对照组(B):用生理盐水0.2mL/只/d;连续给药14d,替加氟组(C):给予替加氟配置的液体灌胃0.2mL/只/d;扶正抗癌方组(D):浓度为1.89g/mL的中药煎剂灌胃,0.2mL/20g,1次/d,连续共14d;(扶正抗癌方组+替加氟组)联合用药组(E)组:扶正抗癌方浓缩浓度为3.78g/mL,0.1mL/20g,1次/d,替加氟浓缩浓度为30mg/mL的水溶液灌胃,0.1mL/20g,1次/d,联合灌胃。经口灌胃14d后,取瘤体称重,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IL-12和Survivin的表达。结果:联合用药组及、扶正抗癌方组、替加氟组各治疗组瘤组织Survivin表达显著下降,与荷瘤对照组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IL-12检测结果示:联合用药组与扶正抗癌方组及替加氟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扶正抗癌方组与替加氟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扶正抗癌方具有抑制肝癌侵袭转移的作用,联合西药治疗可减毒增效,提高免疫功能,改善生存质量;其机制与抗肿瘤下调抑制细胞凋亡的Survivin同时促进IL-12的表达及抗肿瘤侵袭与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8.
杨柳青  陈光伟  陈建婷 《陕西中医》2011,32(10):1426-1427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扶正抗癌汤对H22模型小鼠的抑瘤率、突变型p53基因及巨噬细胞CD68的影响,探讨其抑瘤率,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机理。方法:50只小鼠,随机抽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A),其余40只采用每只右腋皮下接肿瘤细胞悬液0.2mL再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分别设为:模型对照组(B),替加氟组(C),扶正抗癌汤大剂量组(D),扶正抗癌汤小剂量组(E)。于接种瘤细胞悬液24h候开始给药,连续给药14d,经口灌胃14d后,取瘤体称重,计算抑瘤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突变型p53基因和巨噬细胞表达。结果:扶正抗癌汤各组与模型组相比肿瘤体积缩小,扶正抗癌汤大剂量组对H22模型小鼠的抑瘤率为33.32%,用药两周扶正抗癌汤大小剂量组各治疗组瘤组织p53表达显著下降,其中替加氟组及扶正抗癌汤大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巨噬细胞CD68检测结果示:扶正抗癌汤大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具有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扶正抗癌汤特别是大剂量组对H22肝癌型小鼠肿瘤有一定的抑瘤作用。扶正抗癌汤大剂量组在抗肿瘤下调抑制细胞凋亡的突变型P53基因同时促进巨噬细胞CD68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抗癌扶正协定方是我医院的协定方,自1977年开始使用以来,在肺癌的辅助治疗方面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旨在研究此方对荷瘤小鼠的治疗效果及减毒增敏作用。方法:通过造模、分组、给药以及统计分析,得出抗癌扶正协定方与肺癌的关系。结果:抗癌扶正协定方在治疗小鼠肺癌时,在小鼠的体重及肿瘤体积上,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但在与顺铂联合使用后,一周的抑制率为75.60%,联合用药的Q值是1.11;两周抑制率为93.39%,联合用药的Q值是1.04。结论:抗癌扶正协定方直接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有限,而在与化疗药物联合作用时,可有效的降低化疗药物对机体的损害。  相似文献   

20.
扶正化瘀319方对肝细胞白蛋白生成的拆方配伍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扶正化瘀319方促进肝细胞白蛋白生成的机理及其拆方配伍意义。方法:胶原酶灌流法分离大鼠肝细胞,原代培养,将扶正化瘀319方折分为扶正组,化瘀组,虫草组,丹参组,虫草加丹参组,灌胃大鼠,制备各组药物血清,并作用于培养肝细胞,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白蛋白含量,并以细胞层总蛋白量校正细胞数,RT-PCR法检测细胞前白蛋白原mRNA表达量。结果:药物对细胞形态无明显影响,对肝细胞白蛋白分泌及其前白蛋白原mRNA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以扶正化瘀319方全方作用最为显著,而拆方组,扶正组与化瘀组的作用分别优于其中的单味药组-虫草组与丹参组,结论:促进肝细胞白蛋白基因表达及其蛋白合成是扶正化瘀319方升高慢性肝病血清白蛋白水平的主要机理,在促进白蛋白生成 作用中,扶正与化瘀药物组合应用较单一治法或药物有综合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