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目的:评价64层容积CT对主动脉夹层术前诊断及介入术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对由彩超提示的8例主动脉夹层Debakey Ⅲ患者,分别于介入术前、术后行彩超、数字减影X线造影(DSA)和64层容积CT扫描,对比分析3种方法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结果:彩超、64层容积CT、DSA均对8名患者做出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和正确分型;3种方法均能清晰显示主动脉腔内撕裂的内膜片.64层容积CT共显示8例患者破口29个,覆膜支架破口封堵术后内漏2个;DSA显示破口20个,介入术后内漏1个;彩超提示10个破口,显示术后内漏1例.结论:64层容积CT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及介入术前、术后评估的价值优于DSA和彩超.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64-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64-sCT)血管造影对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行升主动脉及全弓替换加支架"象鼻"手术术后评估的应用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升主动脉及全弓替换加支架"象鼻"术26例术后血管造影征象,分析多排CT对该术式术后疗效评估的价值。结果 64层螺旋CT能清晰显示26例患者升主动脉段人工血管、降主动脉段金属支架26枚、支架以远的真假腔及内膜片。共显示24例患者破口共26个,覆膜支架破口封堵术后内漏2个,其中1例术后3个月复查内漏消失。结论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主动脉夹层术后疗效有重要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急性Debakey Ⅰ型夹层急诊行升主动脉替换术后,择期行经股动脉腔内隔绝降主动脉的治疗体会.方法 2008年6月至2011年2月,我院心血管外科对5例急性Debakey Ⅰ型夹层患者急诊行升主动脉替换术后,择期行经股动脉腔内隔绝降主动脉.术后定期复查CT血管造影,了解升主动脉及降主动脉内支架情况.结果 5例患者手术成功,无严重并发症,体外循环时间232(208 ~266)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155( 113 ~ 152) min,所有患者顺利出院.术后1个月及3个月门诊随访复查CT血管造影示人工血管通畅,支架无移位,并压缩远端假腔.结论 对于急性Debakey Ⅰ型夹层患者,急诊行升主动脉替换术,择期行经股动脉腔内隔绝降主动脉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方法]47例临床诊断或可疑诊断为主动脉夹层的患者,采用Bolus Tracking自动触发扫描行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利用多种后处理技术进行主动脉全程重建并分析病变。[结果]47例患者中Ⅰ型主动脉夹层9例,Ⅱ型主动脉夹层4例,Ⅲ型主动脉夹层34例。其中21例Ⅲ型主动脉夹层与DSA主动脉造影对照,64层螺旋CT共显示破口52个,DSA显示破口44个。13例行覆膜支架破口封堵术,64层螺旋CT复查发现Ⅰ型内漏4例。[结论]64层螺旋CT以其快速、薄层的容积扫描和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能清晰、真实、全方位、多角度的显示主动脉全程,在对主动脉夹层的确诊、准确分型、治疗方案的选择、术前、术后评价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是一种安全、无创、快速、准确的检查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对主动脉夹层术前诊断和腔内隔绝术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应用多层螺旋CT对25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检查诊断,并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前评估及术后随访,将结果与DSA造影进行比较.结果 与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前DSA对照,MSCTA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符合率达100%,依据其测量数据选定的内膜支架规格、型号、经手术证实完全符合要求,MSCTA共显示破口50个,DSA显示破口31个;两者在显示破口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59,P=0.015),术后随访有1例发生内漏,发生率为4%.结论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主动脉腔内隔绝术及术后评估的价值要优于DSA,可作为首选的影像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主动脉壁内血肿(IMH)的术前诊断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IMH患者4例,年龄41-65岁,合并高血压病3例,其中1例同时合并扩张型心肌病,二尖瓣关闭不全,心房纤颤,心功能三级。4例患者均合并胸腔积液。4例患者术前均行超声心动图及64排螺旋CT扫描检查,其中3例经右侧股穿刺置入导管,造影确诊后,植入覆膜支架。结果本组手术无死亡,除合并扩张型心肌病、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转内科保守治疗好转后出院,其余患者术后恢复顺利,痊愈出院。结论IMH经术前超声心动图检查多初步诊断为主动脉夹层,64排螺旋CT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对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指导意义。IMH支架植入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心脏占位病变的临床症状复杂,且缺乏行之有效的诊断学方法,给临床的诊断及治疗带来困难。笔者选取3例心脏占位病变(心房血管肉瘤、左室室壁瘤、左室憩室各1例),对比三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检查(包括心脏超声、心脏CT和MRI)、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分析三者在临床表现、占位病变的形态学、组织学、血流动力学等方面的差异,并以术中所见和病理学检查进一步核实诊断。发现心脏彩超、心脏CT血管成像术及MRI均有助于心脏占位病变的诊断,术前心脏占位病变的准确诊断有利于术式的选择,降低手术风险及有效评估术后转归。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CTA)在主动脉夹层(AD)术前诊断中的价值、指导意义以及在术后随访中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行血管置换术或腔内隔绝术(EVGE)患者的CT影像资料,手术前、后均行CTA检查,观察轴位图像并结合重建图像分析64排螺旋CT在主动脉夹层术前的指导价值、术后的随访优势及手术对CT的诊断要求。结果术前经CTA检查:Stanford A型患者4例,破口位于0~2区;Stanford B型患者23例,破口位于3~4区者20例,多破口者3例。术中所见与CTA结果完全吻合。术后:A型患者行全弓置换术加象鼻支架置入术后人工血管通畅,远端主动脉假腔管径缩小,CT值降低;B型患者行EVGE后10例假腔完全消失,11例伴附壁血栓形成,2例无明显变化。结论 64排螺旋CTA可准确反映主动脉夹层的分型,并对破口进行分区,为术前规划提供更加重要、详细的信息,并可对术后病情进行客观评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主动脉畸形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2例主动脉畸形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超声心动图和手术结果对照.采用东芝Aquilion 64螺旋CT,层厚0.5 cm,重建间隔0.3 cm.所有病例均行多平面重建和容积再现等三维重建.22例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15例有手术结果,7例经心血管造影证实.[结果]22例患者中,右位主动脉弓9例,主动脉缩窄4例,主动脉弓离断2例,主动脉褶曲畸形2例,共同动脉干2例,主肺动脉窗2例,双主动脉弓1例.64层螺旋CT均正确诊断,超声心动图仅诊断7例.[结论]64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是主动脉畸形的无创、准确检查方法,基本可替代心血管造影.  相似文献   

10.
1 临床资料 我院自2003-11~2004-02 采用国产带膜支架治疗2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B型患者.男性,体重80~87kg,年龄74~78岁,身高170~177cm.术前均经临床、ECG、胸片、经胸超声心动图(TTE),CT,MRI,升主动脉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诊断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B型.  相似文献   

11.
孙军  高伟 《徐州医学院学报》2010,30(12):879-880
目的讨论先天性主动脉左室通道的临床特点,以减少误诊和漏诊。方法全部5例病例均行超声及心血管造影。结果 5例病例中,超声检查主动脉左室通道4例,乏氏窦瘤破裂1例;心血管造影主动脉左室通道5例均经手术证实。结论心血管造影是先天性主动脉左室通道确诊首要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主动脉-左心室隧道的超声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主动脉-左室隧道(ALVT)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对5例经心血管造影对照,4例经手术证实的超声心动图诊断为ALVT患者的超声图像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探讨ALVT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和超声心动图诊断ALVT的价值。结果 ALVT超声心动图表现典型:二维超声心动图示主动脉瓣周见一管状无回声腔,在主动脉瓣环下方进入左室流出道,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收缩期血流信号从左室流出道经管状无回声腔进入主动脉,舒张期于瓣下探及一束五彩血流从主动脉异常管状无回声腔至左心室。5例ALVT中超声诊断准确4例,误诊为右冠状动脉左室瘘1例。结论 ALVT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明显,超声心动图对ALVT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胸壁结核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胸壁结核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 68例胸壁结核诊治进行分析。根据脓肿穿刺确诊者 46例 ,依据病史、胸部X线及CT检查确诊者 13例 ,依据局部窦道久治不愈确诊者 9例。结果 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治疗 ,单纯胸壁软组织结核病灶清除术 10例 ,肋骨切除加肌瓣填塞 5 0例 ,胸壁结核病灶清除加胸膜剥脱术 5例 ,局部胸廓成形术 3例。术后复发 5例 ,经再次手术而愈。结论 胸部CT检查对胸壁结核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预防术后复发是外科治疗的重点 ,正确设计切口是充分显露结核病灶的前提 ;清除病灶内结核性坏死组织和切除结核感染的肋骨、肋软骨以及覆盖的窦道上方的肋骨是彻底清创的关键 ;邻近肌瓣填塞创腔和术后加压包扎是消灭残腔的方法 :术前术后有效的抗结核治疗是外科治疗效果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表现及血液动力学特征。方法选择2014年3月-2 017年1月以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25例作为对象,设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经过手术病理组织检查最终确诊,手术前均经Light Speed VCT64层螺旋CT检查扫描仪检查,层厚0.625mm、螺距0.984mm,所有患者行CT平扫后随后30s、70s及3min动态增强扫描,分析肾上腺细胞神经瘤的CT表现;选择同期入院健康体检者50例,设为对照组。采用日本生产HSTECNM KN型血清自动分析仪测定两组肾上腺节神经瘤血液动力学水平,采用SPSS Pear son相关性分析软件对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CT检出率与血液动力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25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均经过手术病理检查确诊,CT检查确诊24例,确诊率为96.00%(P>0.05);CT下12例表现为肾上腺区椭圆形,7例分叶状,6例不规则状,边界相对清楚,肿块直径大小为(2.4~9.3) cm。增强CT下10例呈轻度强化,其中延迟性强化4例,静脉期均匀或不均匀强化5例,1例不规则状肿瘤生长,向周围间隙延伸;观察组CVP、SV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O、C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MA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SPSS 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CT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检出率与CVP和SVR水平呈正相关性(P<0.05);CT在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检出率与CO与CI水平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将CT用于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中能获得较高检出率,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且与血液动力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能为临床诊疗提供影像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及外科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总结26例主动脉夹层诊断治疗经验,其中男21例,女5例,年龄12—81岁,平均(54.3±3.6)岁。发病时均出现胸背部疼痛,心电图检查排除急性心肌梗塞,所有病人行CT增强或CT血管造影(CTA)检查。结果所有病人经CT检查确诊:stanfordA型4例,B型22例;入院后给予止痛及降压处理。非手术处理15例,入院7d内死亡7例,均死于夹层破裂(其中2例死于心包填塞),另2例入院后两周内分别死于夹层破裂及心衰。手术处理11例,3例病人行开胸降主动脉部分置换术,8例行带膜支架腔内置入术。1例死于降主动脉部分置换术中出血。10例外科治疗病人均获随访,随访期8个月至4年。1例病人支架置入术后1年发生升主动脉逆剥,无胸痛。其余9例病情稳定。结论CT检查对本病手术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带膜支架植入术是本病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宝石能谱CT对肾脏损伤诊疗的临床意义。方法以我院2012年2月-2014年5月收治的38例肾脏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宝石能谱CT检查,分析肾脏损伤CT分类,并根据分类结果对症治疗,宝石CT复查。结果宝石能谱CT诊断肾损伤分类:I类肾损伤14例,II类肾损伤10例,III类肾损伤6例,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造成肾周血肿4例,经皮肾镜碎石术后穿刺通道出血4例。不同分类肾损伤患者行对症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宝石能谱CT对肾脏出血或渗尿能准确显示,可明确判断不同类型肾损伤,为其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影像学资料,以提高痊愈率,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7.
乔婷  温学慧  缪颜嵘  董智慧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5):121-123+169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在急诊胸痛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6年10月27日~2017年10月27日期间本院急诊科收治的81例胸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将检查结果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比较患者在不同检查期间的心率水平以及满意度情况。结果多层螺旋CT共检出冠状动脉狭窄者64例,占比79.01%;主动脉夹层9例,占比11.11%;肺动脉栓塞8例,占比9.88%。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中,共检出冠状动脉狭窄者64例,占比79.01%;主动脉夹层10例,占比12.35%;肺动脉栓塞7例,占比8.64%。两种检查方式检查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检查患者的心率水平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比差异并不显著(P0.05);患者对多层螺旋CT检查的满意度为96.30%,明显更高(P0.05)。结论对于急诊胸痛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检查对其病因的检出情况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相似,且对患者的心率影响小,属于临床诊断急诊胸痛的理想检查方式。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8):115-117+121
目的 探讨64 层螺旋CT 对肺静脉异位引流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9 年1月至2020 年8 月枣庄市立医院放射科收治的55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依此接收CT、超声技术检查,根据检查方案的差异分为CT 组和超声组,以临床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技术的疾病检出率及合并畸形检出率。结果 经病理学检查确诊心上型26 例,心内型15 例,心下型10 例,混合型4 例,CT 检查确诊患者52 例,准确度为94.55%,超声检查确诊患者45 例,准确度为81.8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检出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狭窄或闭锁等9 种合并畸形病症,CT 合并畸形检出率为94.20%,高于超声组的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肺静脉异位引流患者进行治疗诊断时,采用64 层螺旋CT 扫描仪进行诊断,更有助于医师了解患者心脏功能病变情况,鉴别诊断疾病,制订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