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疗效及其对外周血Thl7细胞(CD4+ IL-17+T细胞)与Treg细胞(CD4+ CD25+T细胞)数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74例UC患者,随机分为柳氮磺胺吡啶组(对照组)38例和高压氧联合柳氮磺胺吡啶组(高压氧组)40例.治疗4周后,比较2组总有效率,同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前后CD4+ IL-17+T细胞与CD4+CD25+T细胞的表达百分比.结果 2组患者在治疗前外周血Thl7细胞所占比例、Treg细胞所占比例、Th17/Treg细胞的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747,0 149,0 091,P>0.05).治疗后,2组患者外周血Thl7细胞所占比例均明显下降(t=14.679,17.486,P<0.01),Treg细胞所占比例均明显升高(t=9.85,13.042,P<0.01),而Th17/Treg细胞的比值则下降(t=12.5,9.09,P<0.01).高压氧组Thl7细胞所占比例下降程度、Treg细胞所占比例升高程度以及Th17/Treg细胞的比值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t=9.076,8.638,2.227,P<0.05).结论 Th17/Treg失衡可能参与UC的发生发展,而HBO联合柳氮磺胺吡啶正是通过调节Th17/Treg的失衡关系,改善免疫抑制功能,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来达到抗炎-促炎平衡的治疗作用,这可能是其治疗UC的免疫调节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单纯胸腺瘤和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MG)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中Th17细胞、Treg细胞变化及其与IL-6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胸腺瘤合并MG(MG组)、单纯胸腺瘤(NMG组)和健康对照组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中Th17细胞、Treg细胞比例,ELISA法检测IL-6。结果:MG组及NMG组Th17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P<0.01);MG组与对照组、NMG组比较,Treg细胞比例降低、IL-6水平增高(P<0.01)。 MG组IL-6水平与Th17细胞比例呈正相关性(r=0.792,P<0.001),与Treg细胞比例呈负相关性(r=-0.559,P=0.005)。结论:单纯胸腺瘤及胸腺瘤合并MG患者Th17细胞增多,胸腺瘤合并MG患者Treg细胞减少,IL-6在维持两者间平衡起着重要作用,Th17/Treg失衡可能导致免疫调节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过敏性紫癜(HSP)病儿急性期Th17细胞功能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水平变化,探讨其在HSP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54例HSP急性期病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尿检有无异常分为肾炎组(HSPN组)和非肾炎组(NHSPN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血浆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CD25+Treg、CD4+细胞、CD8+细胞、CD3+细胞、NK细胞(CD3-CD56+)、B淋巴细胞(CD19+)和CD3+HLADR+细胞水平。以30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结果HSP病儿血浆IL-17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t=14.66,P〈0.01),HSPN组和NHSPN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P病儿外周血CD4+CD25+Treg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t=7.28,P〈0.01),HSPN组和NHSPN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P病儿CD4+CD25+Treg水平与CD4+细胞呈正相关(r=0.554,P〈0.01),与CD19+细胞呈负相关(r=-0.305,P〈0.05),而与CD8+细胞、CD3+细胞、CD3-CD56+细胞以及CD3+HLADR+细胞则无相关性(r=-0.109~0.287,P〉0.05)。HSP病儿血浆IL-17水平与CD4+CD25+Treg水平呈负相关(r=-0.295,P〈0.05)。结论 HSP病儿急性期Th17细胞功能增强,免疫抑制效应不足;HSP病儿存在Th17/Treg平衡紊乱,Th17/Treg失衡参与了HSP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验证并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Th17细胞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的关系及可能机制。方法入选自2009年12月至2010年11月在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门诊就诊或住院治疗的41例ITP患者(其中初治19例,复发22例,符合难治标准17例)及同期41例健康查体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标本均抽取清晨空腹外周血,以肝素钠抗凝。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ITP患者和健康对照外周血的CD4+CD25+调节性细胞及Th17细胞百分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技术)测定ITP患者和健康对照血浆的IL-17水平。结果 ITP病例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T细胞的百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Th17细胞的比例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浆IL-17水平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中初治患者与复发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T细胞的百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难治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T细胞的百分率低于非难治组(P〈0.05);初治患者治疗后外周血CD4+CD25+调节T细胞百分率显著升高,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ITP病例组的CD4+CD25+Treg/Th17较健康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显著减少,Th17细胞明显增加,出现Treg/Th17细胞失衡,这可能是影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ITP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减少程度在初治与复发ITP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难治性ITP可能与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减少和Treg/Th17失衡尚未纠正有关。初治ITP患者经临床常规治疗后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回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辅助性 T 细胞17(Th17)、CD4+ CD25+ Treg 细胞水平在诊断重度子痫前期(sP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行剖宫产分娩的68例子痫前期患者,其中轻度子痫前期(mPE)患者40例,sPE 患者28例,同时选取正常晚期妊娠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比较各组外周血 Th17、CD4+ CD25+ Treg 细胞水平,血浆 IL‐17、IL‐21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结果】sPE 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明显高于 mPE 组和对照组( P <0.05),而 CD4+ CD25+ Treg 细胞明显低于 mPE 组和对照组( P <0.05);sPE 患者外周血 IL‐17和 IL‐21明显高于 mPE 组和对照组( P <0.05),而 TGF‐β明显低于mPE 组和对照组( P <0.05);sPE 患者 IL‐17、IL‐21与 Th17细胞水平呈正相关( P <0.05),TGF‐β与 CD4+CD25+ Treg 细胞呈正相关( P <0.05);mPE 患者 IL‐17、IL‐21和 TGF‐β与 Th17和 CD4+ CD25+ Treg 细胞水平未见明显相关性( P >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 Th17细胞表达上调,CD4+ CD25+ Treg 细胞表达下调,其中 sPE 患者 Th17和 CD4+ CD25+ Treg 细胞水平与 IL‐17、IL‐21和 TGF‐β有相关性,其可能在 sPE 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CD4+CD25+Foxp3+Treg)以及Th17细胞在子痫前期(PE)患者外周血比例的变化,并探讨其在子痫前期免疫耐受失衡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子痫前期患者20例,同期正常晚期妊娠20例。分别采集子痫前期患者、正常晚期妊娠妇女外周血,采用细胞内染色的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25+Foxp3+Treg以及CD4+IL-17A+的表达。结果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CD4+细胞的比例明显低于正常晚期妊娠者(P〈0.05);而CD4+IL-17A+/CD4+细胞的比例明显偏高(P〈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上调Th17的表达,Treg细胞表达下降,可能产生Th17/Treg平衡偏移,这一结果造成母胎免疫耐受失衡,导致子痫前期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通过检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微环境中调节性T细胞(Treg)和Th17细胞的比例,探讨Treg/Th17细胞失衡与多发性骨髓瘤发生发展的关系.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7例MM患者和12例正常对照者骨髓中Treg和Th17细胞的表达量,对其中19例MM患者同时检测了外周血中Treg和Th17细胞的表达量.结果表明:MM组骨髓中Treg细胞比例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自ISS分期的Ⅰ+Ⅱ期至Ⅲ期逐渐增高(P<0.05);进一步研究发现,MM患者骨髓中Treg细胞水平高于外周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组骨髓中Th17细胞比例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别(P>0.05),临床分期间无差别(P>0.05).MM患者骨髓中TH17细胞比例与外周血无差别(P>0.05).MM组Treg/Th17的比值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自ISS分期的Ⅰ+Ⅱ期至Ⅲ期逐渐增高(P<0.05).结论MM患者骨髓微环境中存在Treg/Th17比例失衡,这种失衡可能促进了MM的病程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测定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的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2年2-12月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发病7天内的急性期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即梗死组)48例和同期住院健康体检者(即对照组)30例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分别记录梗死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梗死病灶体积以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结果 ①梗死组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百分比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重度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百分比低于中度组,中度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百分比低于轻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梗死组不同梗死病灶体积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百分比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大灶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百分比低于中灶组,中灶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百分比低于小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梗死组患者均经颈动脉血管超声证实有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根据病变程度分为三组:颈动脉内膜增厚组(A亚组)、颈动脉斑块组(B亚组)、颈动脉狭窄组(C亚组),三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百分比均较对照组降低.其中,C亚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百分比低于B亚组,B亚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百分比低于A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在脑缺血急性期明显降低,与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梗死灶体积、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亚群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 患者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AIS患者190例纳入观察组,健康体检者60例纳入对 照组;根据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观察组分为轻度亚组61例,中度亚组64例,重度亚 组65例;根据mRS评分纳入预后良好亚组139例,纳入预后不良亚组51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并比较各 (亚)组外周血Th17/Treg细胞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并比较相关细胞因子(IL-17,TGF-β);评价Th17/ Treg 细胞亚群水平对 AIS 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外周血 Th17、Th17/Treg 比值及 IL-17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reg 细胞亚群和 TGF-β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 Th17、Th17/Treg比值及IL-17水平比较,重度亚组最高,中度亚组次之,轻度亚组最低(P<0.05);Treg细胞 亚群和TGF-β水平比较,重度亚组最低,中度亚组次之,轻度亚组最高(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外周血 Th17、Th17/Treg比值及IL-17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Treg细胞亚群和TGF-β水平显著低于预 后良好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外周血Th17细胞和Treg细胞水平对AIS患者预后不良预测的敏 感性分别为78.01%和79.17%,特异性分别为82.50%和74.50%。结论:外周血Th17/Treg细胞亚群与AIS的 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对于AI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动态观察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2月-2012年12月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发病7天内的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即梗死组)48例,同期住院健康体检者(即对照组)30例。其中,梗死组按照时间(第1、2、3、5、7天)进行分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法测定全部人群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分别比较各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并分析其在梗死不同时间水平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常规检测血常规。结果梗死组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百分比在第1天、第2天低于对照组,第5天、第7天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天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组第1-2天血常规中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较正常值显著异常升高,且中性粒细胞与Treg细胞百分比呈负性相关(相关系数r为-0.664,P〈0.01)。结论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变化可以成为评估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脑缺血的非侵入性指标;Treg细胞可作为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免疫稳态失衡和炎症反应的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患者外周血中辅助性 T 细胞17(Th17)、调节性 T 细胞(Treg 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情况。方法 选择46例 AILD 患者,分为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AIH 组)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PBC 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 AIH 组、PBC 组和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 Th17和 Treg 细胞的比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 Th17的相关因子 IL-17和 Treg的相关因子 TGF-β含量。结果 AIH 组和 PBC 组患者 Th17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P <0.01),Treg 细胞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AIH 组和 PBC 组患者 IL-17的含量较对照组升高(P <0.05),血清 TGF-β的含量较对照组降低(P<0.01)。结论 在 AILD 患者中,Th17、Treg 细胞的变化可能在 AILD 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治疗24周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辅助性17(Th17)细胞和调节性T(Treg)细胞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HAART治疗的45例AIDS患者,将其按CD4+T细胞计数分成1~100 cells/μl、101~200 cells/μl和201~350 cells/μl三组,于抗病毒前和抗病毒24周后采集静脉血,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CD4+T细胞、Th17和Treg细胞的表达水平,并比较分析其相互关系。结果 AIDS患者治疗24周时Th17细胞在CD4+T细胞中的表达频率为(1.91±0.84)%,而治疗前为(1.31±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7, P<0.05); Treg细胞表达频率在治疗24周时和治疗前分别为(5.97±0.93)%和(8.32±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2,P<0.05)。治疗24周时,Th17细胞明显升高,CD4+T细胞基数为201~350 cells/μl患者组其Th17细胞表达频率显著高于101~200 cells/μl和1~100 cells/μl组患者(t分别=2.68、4.51,P均<0.05)。 Treg细胞表达频率经治疗后显著下降,CD4+T细胞基数为201~350 cells/μl组患者Treg细胞表达频率下调程度显著高于101~200 cells/μl和1~100 cells/μl组患者(t分别=2.47、3.89,P均<0.05)。治疗前CD4+T细胞数与Th17表达的百分率呈正相关(r=0.48, P<0.05),与Treg表达的百分率呈负相关(r=-0.30,P<0.05)。结论 AIDS患者Th17表达水平下降,Treg表达则上升;HAART治疗能有效地上调Th17表达频率,下调Treg细胞水平;CD4+T细胞基数高的患者较基数低的患者对抗病毒治疗其免疫反应更有效,提示Th17和Treg细胞表达频率可作为HAART治疗有效性的一项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型(helper T cell type 17,Th17)和 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在肺炎支原体感染儿童体内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组32例,分为普通肺炎组18例、肺炎合并肺外症状组14例;健康对照组26名.常规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外周血Th17细胞、Treg的表达频率;ELISA方法 检测血清细胞因子IL-6、IL-17水平.结果 1.MP感染组外周血Th17细胞频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肺外症状组血Th17细胞频率水平高于普通肺炎组(P<0.01);MP感染组外周血Treg细胞表达频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肺外症状组血Treg细胞频率低于普通肺炎组(P<0.01).2.MP感染组血清IL-6、IL-17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肺外症状组血清IL-6、IL-17水平高于普通肺炎组(P<0.01).结论 在儿童MP感染者体内存在Treg与Th17细胞频率明显改变,并伴有炎症性细胞因子水平升高,提示Treg与Th17细胞的频率异常在儿童MP感染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与Treg细胞的数量以及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分析Th17/Treg细胞免疫失衡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进一步阐述银屑病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92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作为试验组,同时选60例健康查体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Th17细胞和Treg细胞比例,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及正常人血清中 IL-17、IL-23、TGF-β的含量,同时以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PASI)评分评价银屑病病情的严重程度。结果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h17百分比、IL-17和IL-23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Th17/Treg比值和IL-17/TGF-β比值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reg百分比及血清中TGF-β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行期Th17/Treg比值高于稳定期,Treg百分比低于稳定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银屑病患者Th17细胞百分比、Th17/Treg比值、IL-17/TGF-β比值、 IL-17和IL-23水平与PASI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而Treg细胞百分比、TGF-β水平与PASI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Th17细胞、Treg细胞、Th17/Treg比值、IL-17/TGF-β比值、IL-17、IL-23和TGF-β与病程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Th17/Treg细胞免疫失衡可能在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可望通过调节患者外周血Th17/Treg细胞失衡及相关细胞因子而达到治疗银屑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 UC)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 CD4+CD25+Treg)水平及其与疾病活动性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50例不同病期UC患者( UC组)和50名正常人(对照组)的外周血CD4+CD25+Treg水平,全自动ESR分析仪测定ESR。结果活动期UC组外周血CD4+CD25+Treg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随着其病情程度的加重,其水平逐渐降低(P<0.05)。 UC组CD4+CD25+Treg水平与ESR水平呈负相关(r=-0.432, P<0.05)。结论 UC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降低水平与其炎症活动程度相关,其水平检测有助于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旨在探讨成人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外周血Th17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表达情况。45例初发AA患者分为轻型AA(n=25)和重型AA(n=25)两组,15例正常人作为对照。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A患者外周血中Th17和CD4+CD25+Treg的比例,ELISA检测血清及刺激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上清液中的白介素(IL-17)、γ干扰素(IFN-γ)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表明:重型AA(SAA)组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血清中IL-17及IFN-γ表达高于轻型AA(MAA)和正常人组,而重型AA组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降低。与轻型AA和正常对照相比,重型AA患者单个核细胞培养后上清液中IL-17及IFN-γ表达水平显著增加。AA患者血红蛋白计数与Th17细胞及血清IL-17表达呈负相关,与CD4+CD25+Treg表达成正相关。结论:重型AA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应答增强,而CD4+CD25+Treg细胞缺乏,贫血的严重程度与外周血Th17/Treg免疫应答失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胸腺肽α1(Tα1)对结节病肉芽肿的作用。方法:将25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2组:模型组15只,空白对照组10只。模型组用分枝杆菌过氧化物歧化酶多肽A (superoxide dismutase A ,Sod A) 诱导结节病;空白对照组给予等剂量的磷酸盐缓冲液(PBS)。建模开始第22天,每组随机取5只小鼠处死。第22~35天,将模型组剩余的10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给药组,每组5只。给药组每天给予10 μg Tα1腹腔注射;模型组、空白对照组每天给予0.5 mL PBS腹腔注射。建模开始第36天,处死小鼠,评价肺、淋巴结的组织学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肉芽肿中CD4+T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Th1)、Th2、Th17、调节性T细胞(Treg)、CD4/CD8,并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肺组织匀浆中白细胞介素17A(IL-17A)、IL-10水平。 结果:模型组小鼠可见肉芽肿性变,肉芽肿中存在巨噬细胞和CD4+T细胞浸润;给药组组织病理学改善。给药组、模型组小鼠外周血Th1及Th17比例升高(P<0.05);各组外周血中Treg比例、Th2比例及CD4/CD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小鼠血浆IL-10水平降低(P<0.05);模型组小鼠血浆IL-17A水平升高(P<0.05)。3组小鼠肺组织IL-10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组小鼠肺组织IL-17A含量升高(P<0.05)。 结论:Tα1能减轻结节病肉芽肿小鼠病情,Tα1的治疗效应可能与降低结节病肉芽肿小鼠中较高水平的Th17相关,但结论尚须验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银屑病患者辅助性T细胞17(Th17)和调节性T (Treg)细胞及其相关因子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8例轻度和25例重度银屑病患者及25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Th17和Treg细胞的比例;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t(RORγt)和抗人叉头状转录因子(Foxp3) mRNA的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血浆Th17和Treg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 IL-17)和转化生长因子β( TGF-β)的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银屑病患者组Th17细胞比例、RORγt的mRNA水平及IL-17的浓度显著上升,且重度组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而重度银屑病患者Treg细胞、Foxp3 mRNA和血浆TGF-β浓度均较健康对照组和轻度组显著降低( P<0.05)。结论 Th17和Treg细胞的比例及其相关因子的表达可作为银屑病病情进展的标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CD4~+CD25~+Treg细胞对自身免疫性内耳疾病(AIED)小鼠的治疗效果及免疫分子调控机制。方法复制AIED小鼠模型,分离得小鼠脾脏Treg细胞,纯化扩增,通过尾静脉输入到观察组小鼠体内,检测小鼠外周血中Th17和CD4~+CD25~+Treg细胞比率、脑干诱发电位、外周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2和IL-6水平。结果模型组和观察组AIED小鼠模型复制后的Th17和CD4~+CD25~+Treg细胞比率、脑干诱发电位、IL-2和IL-6水平均显著性的高于模型复制前(P0.05);观察组输入1周后外周血中的Th17细胞比率、脑干诱发电位、IL-2和IL-6显著性的低于模型复制后(P0.05),观察组输入1周后CD4~+CD25~+Treg细胞显著性的高于模型复制后(P0.05)。结论CD4~+CD25~+Treg细胞对AIED小鼠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过强的自身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和分析不同分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 Treg 细胞比例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老年 COPD 患者100例,将处于急性加重期的患者纳入急性组,将处于稳定期的患者纳入稳定组,两组分别纳入42例和58例,选取健康人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三组研究对象外周血中的 CD4+ Foxp3+ Treg 细胞的比例、CD4+ CD25+ Treg 细胞的比例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IL-1)的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急性组患者的 CD4+ Foxp3+ Treg 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研究对象的 CD4+ Foxp3+ Treg 细胞比例显著高于稳定组(P <0.05);急性组患者的 TNF-α、IL-8、IL-6、IL-1水平均显著高于稳定组(P <0.05),稳定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老年 COPD 患者在急性加重期表现为 Treg 细胞比例的异常升高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大幅度上升,这可能是造成急性加重期 COPD 患者感染和损伤程度加重的原因之一,稳定期老年 COPD 患者仍存在过度炎症反应的现象,但程度相对较低,并出现了 Treg细胞比例下降的机体自我保护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