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河南科技大学附属三门峡市中心医院2010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4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4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男女比例为1.71∶1,平均发病年龄为(59.34±6.29)岁;有19例误诊,误诊率为41.30%;最常见的首发症状为骨痛,占60.86%(28/46);免疫分型以Ig G型为主,占48.89%;78.26%(36/46)的患者X线显示骨骼异常改变。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临床表现较多,在临床上有较高的误诊率,骨髓检查为主要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
多发性骨髓瘤中骨髓瘤细胞免疫表型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骨髓瘤细胞免疫表型特点及其意义。方法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7例MM患者骨髓瘤细胞(CD19-CD38+)表面分化抗原CD56、CD117、CD138的表达特点。结果 17例MM患者中有13例(76.47%)CD56表达阳性,15例患者中有5例(33.33%)CD117表达阳性,9例患者中有4例(44.44%)CD138表达阳性;CD56、CD117、CD138的表达率与形态学骨髓瘤细胞比率之间无相关关系;CD117表达与患者贫血程度有关(P<0.01),CD117阴性时,患者贫血程度较重;而CD56表达与贫血程度无关;CD56、CD117的表达与不同的临床分期、疗效和是否有骨破坏无关;在对抗原表达情况与M蛋白分型关系的分析中发现在CD56阴性的4例患者中,有3例为不分泌型。结论骨髓瘤细胞免疫表型具有一定特点,并与临床表现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实验技术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MM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 FCM)、形态学及免疫组化检测,且资料均完整,统计形态学、免疫组化及FCM阳性检测结果并比较。结果 78例MM患者,经形态学检查显示,存在不同程度的免疫球蛋白增加及正色素性贫血,浆细胞异常增生;经免疫组化检查显示,CD138阳性表达率为100.00%,Kappa、Lambd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78%、25.64%。经FCM检查显示,CD38、CD138阳性表达均为100.00%,CD45表达异常;免疫组化、FCM诊断MM阳性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形态学检查骨髓瘤细胞占比高于免疫组化、FCM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FCM检查骨髓细胞瘤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形态学、免疫组化及FCM在MM的诊断中均有较高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4.
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免疫表型表达特点。方法:应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P-FCM)测定30例MM患者和8例继发性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骨髓细胞免疫表型。结果:骨髓瘤细胞CD138和CD38均阳性,86.7%CD56阳性,而CD45阴性或弱阳性,93.3%CD19阴性;继发性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患者CD19、CD38、CD138、CD45均阳性,CD56阳性率12.5%。结论:应用MP-FCM同时检测细胞表面CD38、CD138、CD19、CD56、CD45表达情况,可方便区分骨髓瘤细胞与良性浆细胞,是MM的重要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7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大多数患者以骨痛、贫血为首发症状;②临床分期多为Ⅲ期(62.9%),分型以IgG为主(48.2%);③大多有肾功能损害,55.6%的患者可见M一蛋白,多数血尿β2-MG升高,白蛋白/球蛋白比值降低,x线检查发现溶骨性破坏占48.1%,误诊率18.5%.结论 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表现比较复杂,容易误诊.  相似文献   

6.
纯化的自体CD34+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采用CD34+细胞体外分选技术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自体CD34+细胞移植,以降低自体移植后肿瘤复发率.方法对1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采用CliniMACS临床型细胞富集仪,利用磁性分选技术收集CD34+细胞,患者于预处理后,输注分选后的CD34+细胞.结果 CD34+细胞体外纯化富集可使回输CD34+细胞中位数达3.9×106/kg,CD34+细胞回收率为35%,纯度达到97.6%;移植后,患者于+14 d时,中性粒细胞数>0.5×109/L,+35 d时血小板>20×109/L,提示造血重建.结论 CD34+细胞移植后获得迅速、稳定的造血重建.体外CD34+细胞纯化富集后移植可望提高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自体移植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免疫固定电泳、血清蛋白电泳、免疫球蛋白测定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7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血清同时做免疫固定电泳、血清蛋白电泳和免疫球蛋白含量测定进行分析比较。结果:78例免疫固定电泳全为阳性,72例血清蛋白电泳出现M带。免疫分型IgG占52.6%,IgA占29.5%,IgM占1.3%,游离轻链型占15.1%,双链型占2.5%。其中IgG、IgA型以κ型为主,但首诊以肾功能不全入院的患者中以λ链为主。免疫球蛋白和轻链测定显示同型免疫球蛋白和轻链的含量明显升高并常伴有其他组分异常。结论:免疫固定电泳能对M蛋白进行准确分型鉴定、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对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同时可减少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8.
邢健  刘国强  徐敏  耿丽 《疑难病杂志》2012,11(2):115-117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的细胞免疫表型特征及意义。方法应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PFCM)测定多发性骨髓瘤30例和反应性免疫球蛋白增高症患者15例(对照组)骨髓细胞的免疫表型。结果 MM组CD138和CD38阳性率均为100%,CD56阳性率86.67%,CD117阳性率33.33%,CD19阳性率仅3.33%;对照组CD38、CD138阳性率均为100%,CD19阳性率93.33%,CD56阳性率6.67%,CD117不表达。MM组浆细胞比例及CD138、CD56、CD117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CD19表达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MP-FCM同时检测细胞表面CD38、CD138、CD19、CD56、CD117等抗原表达情况,可方便区分骨髓瘤细胞与良性浆细胞,是多发性骨髓瘤的重要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9.
多发性骨髓瘤免疫表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国内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免疫表型特点。方法采用三色免疫荧光直接标记法及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分析10例多发性骨髓瘤的免疫表型。结果10例删标本的CD38均为强阳性;70%(7/10)骨髓瘤标本CD56和CD38双阳性,CD19^ 、CD10^ 、CD20^ 、CD22、CD33^ 、CD34^ 、HLA-DR均未见表达。结论应用流式细胞术对删患者的骨髓进行免疫表型的分析是确诊删的一个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CD4+CD25high、CD4+CD25highCD127low调节性T细胞(Tregs)的变化,探讨T细胞亚群、Tregs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4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外周血CD4+/CD8+T细胞比例及CD4+CD25high、CD4+CD25highCD127lowTregs细胞的水平。结果Ⅲ期多发性骨髓瘤患者CD4+/CD8+T降低,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期多发性骨髓瘤患者CD4+CD25high、CD4+CD25highCD127low细胞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Ⅲ期CD4+CD25high、CD4+CD25highCD127low较Ⅰ期增高(均P<0.05)。稳定期及进展期多发性骨髓瘤患者CD4+CD25high、CD4+CD25highCD127low细胞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进展期多发性骨髓瘤患者CD4+CD25high、CD4+CD25highCD127low细胞比例高于稳定期(P<0.05)。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CD4+CD25high、CD4+CD25highCD127lowTregs细胞水平增高且与疾病进展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外周血B细胞上糖肌醇磷脂(glycosylphosphatidylinositol,GPI)连接蛋白之一CD59的表达能否作为诊断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aroxysmalnocturnalhemoglobinuria,PNH)的指标。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双色免疫荧光分析法,结合B细胞特异性抗体CD20,分析92例外周血标本B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上CD59的表达,并通过临床指标评价方法,分析该指标临床应用的可行性。结果健康人B细胞上CD59均为完全阳性表达,表达率的参考范围为(96.3±1.2)%;PNH患者B细胞上CD59的表达率降低,均出现阴性或部分阳性病态细胞,病态细胞表达率为10.5%~92.3%;92.9%(26/28)非PNH贫血患者B细胞上CD59的表达均在正常参考范围内。该方法精密度的变异系数(coefficientvariation,CV)值小于4.4%,标本染色后无固定剂情况下可稳定保存24h,与常规检测CD59的方法(即中性粒细胞上CD59检测法)比较,PNH阳性和阴性检出符合率均高达100%。结论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B细胞上CD59的表达具有简单、准确、重复性好的特点,可以成为诊断PNH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E-钙粘素(E-CD)、CD44V6表达与食管癌患者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58例食管鳞癌患者术后标本和25例正常食癌组织应用SP法检测E-CD和CD44V6的表达,对其中42例进行了术后3年随访。结果 E-CD阳性表达率与食管鳞癌患者癌细胞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显著有关(P〈0.01),与食管癌细胞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有关(P〈0.05),E-CD表达阳性组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94.12%、88.24%和58.82‰阴性组分别为83.81%、56.00%和12.00%(P〈0.01);CD44V6阳性表达率与食管鳞癌细胞分化程度无关(P〉0.05),与食管鳞癌患者细胞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显著有关(P〈0.01),与食管鳞癌患者临床分期有关(P〈0.05),CD44V6表达阳性存活率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83.33%、60.00%和16.67%,阴性组分别为100%、91.67%和66.68%(P〈0.01)。结论 E-CD和CD44V6表达与食管癌转移、预后密切相关,且该两项指标表达方式相反;当E-CD阴性、CD44V6阳性时,可能说明患者预后差,有转移可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免疫表型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33例初诊ALL患者的免疫表型.结果 ①33例ALL分为B-ALL(75.76%),T-ALL(12.12%)和T/B-ALL(12.12%).②B-ALL中CD19表达率最高,占100%;T-ALL中CD7与cCD3表达率均为100%;CD20在成人及儿童组B-ALL表达率分别为23.53%、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22在成人及儿童组B-ALL表达率分别为29.41%、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33例ALL中髓系抗原表达阳性率为60.61%,髓系抗原阳性与阴性患者完全缓解率之间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④33例ALL中CD34阳性表达率为66.67%,CD34阳性与阴性患者CR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19、cCD79a分别是B-ALL中高敏感性抗原和高特异性抗原,CD7、cCD3分别是T-ALL中高敏感性抗原和高特异性抗原;儿童组CD20和CD22表达率明显高于成人组;髓系抗原和CD34的表达与CR率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转移相关基因 CD4 4 v6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 以免疫组化 S- P法对 6 7例前列腺癌标本进行染色及分析 .结果  CD4 4 v6在前列腺癌中有较高的表达 ,阳性率为 4 1.8% (2 8/ 6 7) .其中无转移者阳性率为 16 .0 %(4/ 2 5 ) ,有淋巴结或远处转移者阳性率 5 7.1% (2 4 / 4 2 )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CD4 4 v6阳性表达与前列腺癌分化程度 (r=0 .4 6 3,P<0 .0 5 )及临床分期 (r=0 .4 12 ,P<0 .0 5 )相关显著 .CD4 4 v6阳性的前列腺癌患者术后生存期显著低于阴性患者 (9.5 % vs 39.3% ,P <0 .0 5 ) .结论 CD4 4 v6阳性表达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D47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干细胞(AML LSCs)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9名健康对照者骨髓造血干细胞(HSC)及147例AML患者骨髓LSCs中CD47的表达。对其中131例AML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分析LSCs CD47阳性和阴性对AML预后的影响。结果 19名健康对照骨髓HSC CD47阳性4例(21.05%),147例AML患者LSCs CD47阳性112例(76.19%),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30,P<0.01)。CD47在LSCs中表达百分率和平均荧光强度(MFI)均高于CD34+CD38+亚群(U值分别为4.90、3.03,P均<0.01)。对131例AML进行1~31个月随访:CD47阳性的AML患者复发率为46.46%(46/99),病死率为43.43%(43/99),CD47阴性的AML患者复发率为25.00%(8/32),病死率为18.75%(6/3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60、6.29,P均<0.05)。生存分析显示,CD47阳性的AML患者平均生存时间18.99±1.15个月,CD47阴性的AML患者平均生存时间24.90±1.87个月,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SCs CD47阳性的AML患者易复发、病死率高、生存时间短、预后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CD304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初诊的32例B-ALL细胞CD304和相关白血病抗原表达、5例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和10例良性血液病对照者细胞CD304的表达;21份初诊时融合基因和CD304共阳性的治疗后B-ALL样本,FCM和PCR检测微小残留病(MRD)水平,比较两者符合率。结果:BCR-ABL1阳性病人CD304表达阳性率高于E2A-PBX1和融合基因阴性病人(P<0.05)。5例T-ALL细胞和10例对照者B细胞上CD304均阴性表达,初诊43.75%(14/32)B-ALL病人CD304阳性表达:10例BCR-ABL阳性(12例)、1例TEL-AML1阳性和3例融合基因阴性(14例)病人CD304阳性表达,而3例E2A-PBX1阳性和2例MLL/AF4阳性病人CD304阴性表达。CD304阳性病人B-ALL细胞CD66c表达频率升高(P<0.01)。21例MRD中,PCR阳性11份,FCM阳性10份,共阳性10份,与PCR结果比较,FCM阳性符合率为91%,总符合率...  相似文献   

17.
排斥反应时肾移植受者移植肾组织及外周血中CD40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排斥反应时移植肾组织内和外周血中CD40的表达情况。【方法】采取同种异体移植肾患者不同阶段的植肾活检组织和外周血,用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学方法检测活检组织中和外周血中CD40的表达情况。【结果】53例肾移植受体共行肾活检198次;CD40移植前表达阴性;移植后肾功能稳定期的穿刺标本中偶见弱阳性表达;急性排斥反应(AR)时CD40表达增加,内皮细胞、上皮细胞和炎性浸润细胞的阳性率分别为21%、39%和60%,抗排斥治疗后CD40表达转阴性;非急性排斥反应(N-AR)组中CD40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急性排斥反应组。AR时外周血中CD40^+和CD154^+细胞比率显著高于术前水平,抗排斥治疗后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移植肾组织和外周血中CD40分子表达与排斥反应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D44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5例结直肠癌原发灶、正常结肠黏膜、转移淋巴结CD44表达。采用寿命表法分析CD44表达对患者生存的影响。结果 65例结直肠癌原发灶、正常结肠黏膜、转移淋巴结CD44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7.7%、21.5%、89.2%。癌原发灶和转移淋巴结中CD44表达阳性率高于正常肠黏膜组织(P〈0.01)。按结直肠癌TNM分期,Ⅱ、Ⅲ期CD44阳性率高于Ⅰ期(P〈0.01),Ⅲ期阳性率高于Ⅱ期(P〈0.05)。比较不同病理组织学类型CD44表达检测结果,低分化腺癌CD44阳性率高于中分化和高分化腺癌(P〈0.05)。结直肠癌原发灶CD44阳性组淋巴结转移率为74.2%。CD44阴性组淋巴结转移率为41.2%。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采用寿命表法分析CD44表达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3年无病累积生存率CD44阳性组为52.4%,CD44阴性组为77.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D44表达与结直肠癌发生、淋巴结转移及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CD20表达与儿童急性B前体淋巴细胞白血病(BCP-ALL)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271例初诊儿童BCP-ALL,统一按中国儿童白血病协作组ALL 2008方案规范化分型治疗并长期随访。统计分析CD20阳性(CD20+BCP)和CD20阴性(CD20-BCP)ALL的临床特征、早期治疗反应和预后情况。结果 CD20+BCP占本组BCP-ALL的45.76%(124例)。CD20+BCP与CD20-BCP在性别构成比、初诊中位年龄、初诊外周血白细胞中位计数、泼尼松不敏感比例和临床危险度病例分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D20+BCP和CD20-BCP组中≥10岁的病例分别占25.81%和14.29%(P=0.017),pro-B和pre-B病例比例分别为43.55%、59.86%和56.45%、40.14%(P=0.007),BCR-ABL阳性病例比例分别为12.20%和4.86%(P=0.03),TEL-AML1阳性病例比例分别为6.50%和18.06%(P=0.005)。两组患儿诱导化疗第15 d和第33 d骨髓完全缓解率分别为77.50%(93/120)和74.13%(106/143),95.04%(115/121)和95.83%(138/144)(P均>0.05),4年无事件生存(EFS)率分别为78.00%±4.96%和79.05%±5.40%,4年总生存(OS)率分别为83.01%±6.13%和93.64%±2.46%(P均>0.05)。结论 CD20阳性表达与儿童BCP-ALL预后无明确相关性,尚不能作为判断儿童BCP-ALL不良预后的指标。CD20靶向免疫治疗在儿童BCP-ALL的应用尚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大肠癌中唾液酸化的路易斯寡糖-X(Sialyl Lewis-X,SLeX)抗原和CD44v6基因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高敏感性的催化信号放大免疫组化技术,检测216例大肠癌、20例癌旁组织和20例正常大肠组织中SLeX抗原和CD44v6基因蛋白表达,分析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SLeX抗原和CD44v6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大肠癌中分别为81.9%和83.3%,癌旁组织中分别为30%和35%,正常组织中均为阴性,三者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SLeX抗原和CD44v6基因蛋白表达具有一致性,且与大肠癌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坏死、淋巴结及远处转移和预后有关(P<0.05)。结论SLeX抗原和CD44v6基因蛋白表达与大肠癌的侵袭、转移有关,并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检测大肠癌中SLeX抗原和CD44v6基因蛋白表达可作为判定其预后的新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