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酸解法从三叶木通果皮中提取果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设计研究并确定了用酸解法在三叶木通这种经济价值较高野生生物中提取果胶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酸解法提取果胶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温度95℃,pH值1.2,时间120 min,固液比1∶25,在该条件下果胶的提取率为11.45%。为生产上从三叶木通果皮中大量提取果胶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从三叶木通果皮中提取黄酮可提高三叶木通的经济效益.在从三叶木通果皮中提取出黄酮类化合物的基础上,主要研究了三叶木通果皮黄酮的最佳纯化条件,结果表明:AB-8大孔吸附树脂对三叶木通果皮黄酮具有良好的吸附分离性能,其静态饱和吸附量为34.8 mg/g;当黄酮的浓度控制在0.8~ 1.5 mg/mL时,其动态吸附容量为21.2 mg/g;50%乙醇为黄酮的最佳洗脱剂,在流速为0.5~1.0 mL/min条件下,洗脱率高达85.9%,提取的总黄酮的质量分数为42.6%.  相似文献   

3.
为更好地开发利用三叶木通,对三叶木通果皮茶预处理后,与麦冬、玄参和蜂蜜进行复配加工制得三叶木通果皮茶,以果胶含量和低聚糖含量为指标,探讨单因素麦冬、玄参和蜂蜜配比、浸没时间、烘干温度、烘干时间对果皮茶功效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以果胶含量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表明:三叶木通果皮茶的最佳工艺为麦冬添加量为3%,玄参添加量为2%,蜂蜜添加量为6%,浸没2h,在该条件下制得的果皮茶果胶含量为7.96%,低聚糖含量为7.74%。  相似文献   

4.
采用超声波辅助法从菠萝皮中提取果胶,分别对草酸铵浓度、固液比、沉析pH值和提取温度等4个影响果胶提取率的因素进行考察。依据单因素试验结果进行正交试验,通过 R和 K 值的比较,确定沉析pH值对果胶提取率的影响较大,并确定最佳试验条件:沉析pH值3.5,提取温度75℃,草酸铵浓度7g·L ^-1,固液比1∶30,果胶提取率可达到7.32%。红外分析结果显示,果胶在1051 cm^-1处的吸收峰证明有乙酰基的存在,1620 cm^-1、1749 cm -1处吸收峰的强弱对比表明菠萝皮提取果胶为低酯果胶。  相似文献   

5.
徐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4):11353-11355
[目的]为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法(ATR/FTIR)在蔬菜农药残留测定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用ATR/VTIR技术直接测定蔬菜中的农药残留,研究该技术在蔬菜农药残留测定中应用的可行性。[结果]青菜、白菜和包菜的红外谱图比较类似,韭菜、大葱和大蒜的红外谱图相似,番茄的红外光谱图在特征区与其他蔬菜存在一定差异。氯氰菊酯在916cm^-1处呈现尖而中强的摇摆振动,抑虫啉在906cm^-1处有吸收峰,并且没有干扰,而青菜叶在此处不产生吸收峰。氯氰菊酯和抑虫啉的线性方程分别为:y=1.423x-0.002和Y=30.555x-0.473。氯氰菊酯的最低栓出限为0.01mg,抑虫啉的最低检出限为0.12mg。用ATR/FTIR技术测定不同菜叶上同一种农药,所得线性关系均较为满意。[结论]ATR技术应用于蔬菜中农药残留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普适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羟丙基-β-环糊精与三氟氯氰菊酯的包合作用,进而为更好地利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奠定基础。[方法]用液相法制备羟丙基-β-环糊精·三氟氯氰菊酯包合物,用红外光谱法、显微镜观察法对该包合物进行表征。[结果]三氟氯氰菊酯的红外光谱图显示:苯环C-H的伸缩振动吸收峰在3 070.08 cm^-1处;酯键C=O和苯环C=C的伸缩振动吸收峰分别在1 723.95、1 585.80、1 585.80、1 492.84和1 447.38 cm^-1处;取代苯的吸收峰在1 009.24、960.30、813.56、756.84和697.04 cm^-1处。羟丙基-β-环糊精·三氟氯氰菊酯包合物的红外光谱图显示:CD羟基的吸收峰在3 400.06 cm^-1处;三氟氯氰菊酯苯环C-H的吸收峰在2 930.33 cm^-1处;酯键C=O的吸收峰在1 724.18 cm^-1处。显微镜观察发现:包合物溶液的亚甲蓝玻片背景为蓝色,中间分散的均匀细微的透明圆点为包合物的聚集体。[结论]三氟氯氰菊酯与羟丙基-β-环糊精可形成包合物,其包合物可制成以水为基质的农药剂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确定三叶木通中常春藤皂苷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比较了超声提取、索氏提取、沸水回流提取和常温浸提法时常春藤皂苷的得率,优选出超声提取方法,接着采用正交设计L9(34)方法,考察甲醇浓度、甲醇体积、超声时间、提取次数及酸解条件时的盐酸体积、水解时间、水解温度等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采用HPLC法测定含量。[结果]所考察的因素对三叶木通中常春藤皂苷提取的影响程度的顺序为提取时间(C)>甲醇浓度(A)>甲醇体积(B)>提取次数(D),水解时间对常春藤皂苷元得率影响明显。[结论]三叶木通中常春藤皂苷的最佳提取工艺为:70%甲醇溶液80 ml超声提取90 min,水饱和正丁醇萃取3次,36%盐酸4 ml,70℃水浴回流水解4 h,氯仿萃取2次,合并氯仿层,旋转蒸干后甲醇溶解定容。  相似文献   

8.
纯蜂蜜与掺假蜂蜜的红外光谱鉴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找快速鉴别高质量蜂蜜的方法.[方法]对不同品种的纯蜂蜜及常见掺假蜂蜜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结果表明,纯蜂蜜的红外光谱基本相同;掺有葡萄糖、黄糖、蔗糖等的假劣蜂蜜红外光谱在波数1200~900cm^-1和600~400cm^-1与纯蜂蜜有突出的区别特征.[结论]该方法可用于鉴定纯蜂蜜与掺假蜂蜜.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经不同加工处理后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活性的影响,从而为EGCG在食品生产加工中的抑菌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3种不同加工方式对EGCG进行处理,采用最低抑菌浓度测定法(MIC法)与纸片琼脂扩散法(KB法)检测EGCG的抑菌效果,利用Baird-Parker平板计数法检测EGCG对牛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结果]EGCG抑菌能力随着浓度的增高而提升。相同浓度下,EGCG经过不同加工方式后抑菌能力大小依次为巴氏杀菌法(72℃,20 s)高压蒸汽灭菌法(121℃,15 min)薄膜过滤法(0.22μm),最低杀菌浓度(MBC)依次为0.062 5、0.125 0和1.000 0 mg/m L,经巴氏杀菌法处理的EGCG抑菌效果最强。而EGCG在牛奶中的抑菌作用不显著。[结论]在多种食品加工条件下,EGCG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比较豹猫和金猫针毛红外光谱。[方法]使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对豹猫和金猫两种野生动物毛发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在豹猫和金猫针毛的中部红外图谱及其二阶导数谱均具有明显的种间差异,如648 cm-1和654 cm-1波数处金猫出现明显 M 形双峰吸收峰,而豹猫没有;金猫的二阶导数谱在709-763 cm-1范围内以峰强较大的单峰为主,豹猫则以峰强较小的 M 形双峰为主,这均说明两种动物毛发的蛋白侧链的构成上则存在较大的差异。[结论]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可以应用于动物毛发的种间识别,在毛发的研究领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迟菲  邓丛静  周建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674-8676
[目的]寻求稻秆的利用途径。[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了稻秆粗醋液和精制醋液的主要化学成分,并对2种醋液的抑菌、杀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2种醋液均含有45种有机组分的混合物,主要含有有机酸类、酮类、醇类、酚类、酯类、醛类及其他组分。以热带假丝酵母菌、黑曲霉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1∶9(V醋液∶V水,下同)、1∶6、1∶9、1∶6的粗醋液与1∶7、1∶3、1∶4、1∶3的精制醋液分别对4种指示菌达90%以上的抑菌作用;1∶9、1∶6、1∶9、1∶6的粗醋液与1∶7、1∶3、1∶5、1∶3的精制醋液分别对4种指示菌达90%以上的杀菌作用。[结论]稻秆醋液具有较强的抑菌和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4种红树植物无瓣海桑、海桑、黄槿和银叶树提取物对6种常见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微波提取法制备植物茎和叶的水提物和醇提物,用纸片扩散法和微孔板2倍稀释法测定了各提取液对各受试菌的抑菌圈、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4种红树植物的提取物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抑制作用无特异性;水提物和醇提物对受试菌株的抑菌谱不一致。4种植物茎和叶的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菌和杀菌作用,MIC和MBC在2.0~15.6 mg/ml之间。银叶树的叶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菌和杀菌活性,但对副伤寒沙门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和枯草芽胞杆菌有抑菌而无杀菌作用。[结论]银叶树可作为抗菌药物的原植物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该研究旨在确定柑橘皮中抗过敏活性成分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本试验对柑橘皮中抗过敏活性成分进行提取,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和提取次数等提取条件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其提取工艺。[结果]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确定了柑橘皮中抗过敏粗提物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为60℃,乙醇浓度为70%,提取时间为60min,料液比1:25,提取2次。[结论]该工艺操作简单、提取效率高、对环境友好,适合柑橘皮中抗过敏活性粗提物的提取。该研究为有效、快速提取柑橘皮中抗过敏成分提供了一条新的方法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测定头孢喹肟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半体内药动-药效学数据,以期为临床提供合理的给药方案。[方法]利用半体内PK/PD模型,研究头孢喹肟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药动学参数。[结果]体外抗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头孢喹肟在血清中和肉汤中的MIC值均为0.008μg/m L,MBC值均为0.016μg/m L。单次剂量肌内注射1 mg/kg头孢喹肟后,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硫酸头孢喹肟通过肌内注射,吸收迅速并且在体内的持续时间较长。非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头孢喹肟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抗菌效应与PK/PD指数(AUC_(0-24)/MIC)的相关性最强(R~2=0.996 7),C_(max)/MIC为0.8056。产生抑菌、抗菌和清除效应时的AUC_(0-24)/MIC值分别为116.0、175.5和218.5。[结论]单次注射1 mg/kg头孢喹肟,即可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起到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15.
黄艳  谭睿  王静  罗琴  崔文婷  吴梅  曹雨虹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553-11554
[目的]研究藏紫草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菌活性。[方法]采用浓度95%乙醇冷浸提取藏紫草得到总浸膏(A),依次采用不同溶剂进行萃取,得到石油醚提取物(B)、乙酸乙酯提取物(C)和正丁醇提取物(D),将C通过硅胶柱色谱技术分离纯化,并采用光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用滤纸片法对A、B、C和D进行抑菌活性研究,并用2倍稀释法测定其MIC值。[结果]从C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齐墩果酸、苯甲酸、阿魏酸和胡萝卜苷。[结论]化合物1~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A、B、C和D均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6.
A型产气荚膜梭菌噬菌体裂解酶Cp51的原核表达及活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原核表达A型产气荚膜梭菌噬菌体裂解酶Cp51并研究其对A型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合成噬菌体裂解酶Cp51基因,并构建了pET-32a-Cp51原核表达载体,转化到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 BL21(DE3),经终浓度为0.5 mmol·L~(-1)的IPTG诱导以及镍柱纯化后,获得了可溶性的Cp51重组蛋白;用比浊法检测Cp51重组蛋白的杀菌活性。【结果】噬菌体裂解酶Cp51重组蛋白能够有效降低7株A型产气荚膜梭菌的浊度,裂解酶质量浓度在5μg·m L~(-1)以上、作用30 min对A型产气荚膜梭菌的杀菌率可达到99.99%以上,而对其他种类细菌无杀菌效果。【结论】A型产气荚膜梭菌噬菌体裂解酶Cp51重组蛋白对A型产气荚膜梭菌有较强的体外杀菌活性和特异性,研究结果为后续裂解酶Cp51的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齿瓣石斛提取物体外抗菌作用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琳  王涛  杨敏  张平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7):9338-9339
[目的]研究齿瓣石斛的无水甲醇和水提取物的抗菌活性。[方法]采用试管稀释法测定齿瓣石斛无水甲醇和水提取物对11种临床常见的病原菌的MIC及MBC,初步判定其抑菌效果。[结果]无水甲醇和水提取物在体外对7种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对痢疾志贺菌、伤寒沙门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无明显作用;无水甲醇提取物的抗菌作用强于水提取物。[结论]齿瓣石斛无水甲醇和水提取物对所测试菌种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玉米胚乳胚芽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为鉴别不同种类玉米提供科学手段.[方法]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结合系统聚类分析对3种类型的玉米实体样本的胚乳胚芽进行研究.[结果]原始红外光谱700~1 800 cm-1总体特征相似,主要是由多糖、蛋白质、脂类等吸收谱峰组成,在此范围内3种样本的原始光谱存在微的差异.对光谱进行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处理,用二阶导数光谱进行系统聚类分析(HCA),结果表明二阶导数光谱700 ~1 800 cm-1范围按玉米胚芽和胚乳样本聚类效果较好,52个样本能按3个种类很好地聚类,分类正确率达96.1%.[结论]红外光谱结合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可用于鉴别不同种玉米胚乳胚芽,具有方便、快速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结香花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佳  徐玲  蔡正洪  唐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0859-10860
[目的]研究结香花提取物的抗菌活性。[方法]将结香花药材用浓度70%乙醇提取,然后分别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进行萃取分离,得5个溶剂萃取物,再采用K-B纸片扩散法和连续稀释法对各溶剂萃取物进行体外抗菌活性研究。[结果]结香花的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物对蜡样芽孢杆菌、枯草杆菌、产气杆菌和大肠杆菌均有较好的抗菌活性,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没有明显抗菌作用;水层残留物对以上5种致病菌均无明显的抗菌效果。[结论]结香花的粗提物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20.
3种鄂西北野生植物纤维素酶提取物组合抑菌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定量测定3种鄂西北野生植物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将鱼腥草、猫眼草和五香菜的纤维素酶提取物进行组合,比较各组合药物的抑菌、杀菌作用。[结果]鱼腥草、五香菜、猫眼草提取物的不同浓度组合对灰葡萄孢菌和尖镰孢菌黄瓜专化型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当猫眼草浓度为4 mg/ml时,组合药物的抑菌效果较好。五香菜的抑菌效果不明显,且与其他药液的协同抑菌效果也不显著。[结论]7号组合药液(鱼腥草1 mg/ml+五香菜0.5 mg/ml+猫眼草4 mg/ml)的抑菌效果最好,其对灰葡萄孢菌和尖镰孢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低于其他组合药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