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Cr18Ni9Ti不锈钢在土壤中腐蚀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自然埋设试件的方法,研究了1Cr18Ni9Ti不锈钢在酸性、中性及碱性土中埋设1,3,5年后的腐蚀特征.结果表明,不锈钢在酸性及中性土壤中腐蚀轻微,在含盐量较高的碱性土壤中腐蚀比中酸性土壤严重,且出现点蚀现象;土壤中的Cl-及SO42-是影响不锈钢腐蚀的最主要因素,随着Cl-及SO42的增多,不锈钢的腐蚀失重增大;自然腐蚀电位也反映不锈钢在土壤中的腐蚀状态,腐蚀电位为正,腐蚀轻微,腐蚀电位越负,腐蚀越严重.  相似文献   

2.
不锈钢在海水中的腐蚀行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国内外不锈钢海水腐蚀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几种合金元素对不锈钢耐腐蚀性能的影响以及不锈钢在海水中发生点蚀、缝隙腐蚀、晶间腐蚀、应力腐蚀等4种主要腐蚀类型的机理,并对不锈钢防护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张国超  张涵  牛坤  林冠发  张涓涛 《材料保护》2012,45(6):58-60,74
为了推进超级13Cr不锈钢在油气田中的应用,用高温高压釜系统模拟了油气田腐蚀环境,研究了超级13Cr不锈钢在动静态环境中高温高压下的CO2腐蚀行为,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等对超级130r不锈钢表面腐蚀产物的形貌及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动态腐蚀时超级13Cr不锈钢的腐蚀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150℃时最大,此后腐蚀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静态腐蚀速率随温度的升高呈上升趋势;动态腐蚀速率高于静态的,动静态平均腐蚀速率均较小,属于轻度或中度腐蚀,在油气田的安全使用范围之内;动静态腐蚀时超级13Cr不锈钢表面均生成均匀、致密的钝化膜层,表现为均匀腐蚀,腐蚀产物成分为不锈钢基本成分,未发现CO2腐蚀产物,超级13Cr不锈钢具有良好的抗高温高压CO2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4.
海泥中硫酸盐还原菌对1Cr13不锈钢腐蚀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交流阻抗测试技术,扫描电镜及表面能谱、失重法、微生物分析等方法,在室内模拟条件下研究了海泥中硫酸盐还原菌对1Cr13不锈钢腐蚀的影响,及在含和不含硫酸盐还原菌的海泥构成的宏电池腐蚀中1Cr13不锈钢的腐蚀行为。试验结果表明,在有菌泥中1Cr13不锈钢的自然腐蚀速度均大于在灭菌泥中,两相差5.1倍。说明海泥中硫酸盐还原菌增大了1Cr13不锈钢的腐蚀速率。在有菌和灭菌海泥构成宏电池时,有菌海泥中1Cr13不锈钢作为阳极,腐蚀速率比自然腐蚀状态下有所增大,加速率为14.6%。而在灭菌海泥中1Cr13不锈钢作为阴极,腐蚀速率比自然腐蚀状态下有所减小。  相似文献   

5.
潘冬梅  钟强  罗宏 《材料保护》2021,54(9):25-31
为了研究不同种类不锈钢在混合熔盐中的高温腐蚀行为,在不同温度的钾钠混合熔盐(KCl+Na2SO4+K2SO4)中通过对2205双相不锈钢和316L不锈钢进行不同时长的静态腐蚀试验,研究了2种材料的物相组成以及表面腐蚀形貌、微区成分和腐蚀动力学曲线.结果 表明:2种材料均发生了氧化腐蚀,它们都具有相似的抛物线腐蚀动力学特征,随腐蚀时间的延长,单位面积内腐蚀增重先快速增长后缓慢增长.在600℃和650℃高温腐蚀24 h后,2205双相不锈钢和316L不锈钢有类似的高温腐蚀规律,质量损失分别达到5 mg/cm2左右和8 mg/cm2左右;在700℃下316L不锈钢的腐蚀速率明显低于2205双相不锈钢,这是由于在钢表面较快地形成了NiCr2O4 NiFe2O4和NiO的腐蚀产物层,它们可以有效地减缓腐蚀速率,从而对基体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土壤中1Cr13不锈钢的某些腐蚀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埋设试件的方法,研究了1Cr13不锈钢在酸性、中性及碱性土壤中,经过1、3、5年三个试验周期后的腐蚀行为特征。结果表明,1Cr13不锈钢在酸性及中性土壤中腐蚀轻微,在高盐碱性土壤中腐蚀严重,而且以点蚀为主。土壤中Cl-及SO2-4是影响1Cr13不锈钢腐蚀的最主要因素,随着土壤中Cl-及SO2-4增多,1Cr13不锈钢的腐蚀失重近似线性增大  相似文献   

7.
通过电化学噪声技术(EN)、动电位扫描法、噪声电阻(Rn)等方法研究了304L不锈钢在含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过程,探讨了Cl-对304L不锈钢腐蚀行为的影响,以及腐蚀的形成、特征、机理。结果表明,由于有Cl-的存在,对不锈钢金属的钝化膜的破坏必然导致腐蚀过程中离子扩散速度的加快,因此,Cl-对304L不锈钢腐蚀行为有着明显的钝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减少盛装食品级磷酸设备的腐蚀,采用失重法、腐蚀电位-时间曲线、扫描电镜研究了316L不锈钢和45N+双相不锈钢在食品级H3PO4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在55℃,85.0%H3P04溶液中,316L不锈钢的腐蚀速率大于45N+双相不锈钢;45N+双相不锈钢表面钝化膜形成速度比316L不锈钢的快;45N+双相不锈钢在H3PO4溶液中具有很好的耐蚀性,受H3PO4浓度的影响较小,耐蚀性优于316L不锈钢;316L不锈钢的耐蚀性随H3PO4浓度的增加先变好后变差。  相似文献   

9.
不锈钢是一种在空气或化学腐蚀介质中含铬量大于12﹪、含镍量大于8﹪的能够抵抗腐蚀的高合金钢。由于不锈钢中加入了较多的铬、镍元素,从而改变了合金钢的物理化学性能,提高了合金的抗腐蚀性,不易生锈。不锈钢按其金相组织的不同有马氏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双相不锈钢、沉淀硬化不锈钢等,前二种为铬类不锈钢,后三种则为镍铬类不  相似文献   

10.
拉伸变形对304不锈钢应力腐蚀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在-70℃和180℃拉伸变形对304不锈钢应力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拉伸变形量的增加,180℃拉伸变形的304不锈钢在42%沸腾MgCl2溶液中应力腐蚀破裂敏感性逐渐减小,而在-70℃拉伸变形的304不锈钢在42%沸腾MgCl2溶液中应力腐蚀破裂敏感性经历了一个从减小到增大的过程.马氏体相的存在导致304不锈钢在42%沸腾MgCl2溶液中应力腐蚀破裂敏感性增大。  相似文献   

11.
在酸性,中性及碱性土壤中,用自然埋设试件的方法,研究了1Cr18Ni9Ti不锈钢分别经过1,3,5年三个试验周期后的腐蚀特征,结果表明,不锈钢在酸性及中性土壤中腐轻微,在高盐碱性土壤中腐蚀比中酸性土壤稍微严重些,而且出现点蚀现象;土壤中Cl^-及SO^2-4是影响不锈钢腐蚀的最主要因素是,随着土壤中Cl^-及SO^2-4增多,不锈钢的腐蚀失重近似线性增大;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310不锈钢在气氛总压为10^-5Pa,于2.3%SO2-S2-8.8%N2气氛中600℃下的高温硫腐蚀行为。利用金相、能谱及X射线衍射等分析手段对其腐蚀形貌、成分及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10不锈钢于700℃,10000h时效在其晶界大量析出σ相,造成晶界附近贫Cr,从而降低了晶界抗硫腐蚀性能,使高温时效处理后的310不锈钢6抗硫腐蚀能力明显降低,未时效处理的310不锈钢以均匀腐蚀为主,时效处理后的则以晶界腐蚀为主,并伴随有均匀腐蚀。  相似文献   

13.
该文阐述了S-136不锈钢的主要失效模式,铬的含量决定不锈钢的分类,同时是耐蚀性的主要化学元素,在微观组织中以Cr_(23)C_6或者Cr_6C等碳化物形式存在。铬元素在金属的表面形成致密的Cr_2O_3,稳定的氧化物层将不锈钢与腐蚀性的环境隔离,避免不锈钢被进一步腐蚀。应力腐蚀开裂是不锈钢主要失效原因,冷却水中的氯元素对诱发不锈钢应力腐蚀开裂起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用动电位极化法和均匀腐蚀法研究了奥氏体不锈钢(1Cr18Ni9Ti)在含铀碳酸钠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铀酰离子对碳酸钠溶液中奥氏体不锈钢电极的阳极反应有抑制作用,95 ℃温度下,经过2 000 h,奥氏体不锈钢在0.06 mol/L Na4UO2(CO3)3 1.1 mol/L Na2CO3混合溶液中未发生可观测的腐蚀.给出了奥氏体不锈钢电极在含铀碳酸钠溶液中的腐蚀电位、腐蚀电流密度.腐蚀样品经XRD分析表明沉积物由UO3和Na4UO2(CO3)3组成,XPS分析表明其中铀的氧化态为铀(Ⅵ).初步探讨了碳酸铀酰离子的作用机制,讨论了奥氏体不锈钢耐蚀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前,有关增氮降镍对316奥氏体不锈钢耐蚀性的影响研究鲜见报道。采用周浸腐蚀、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等手段研究了增氮降镍对316奥氏体不锈钢在重庆地区江水中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氮降镍改进型316不锈钢耐蚀性优于传统316不锈钢;传统316不锈钢点蚀倾向严重,增氮降镍后倾向于表面均匀腐蚀;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谱拟合参数反映规律一致,随着腐蚀时间的延长,30 d时腐蚀速率最低,超过30 d后试验钢表面钝化膜遭到破坏,腐蚀速率升高。  相似文献   

16.
不锈钢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国内外对不锈钢腐蚀的研究已大量展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列出了不锈钢的常见腐蚀类型,从优化钢材组成、表面钝化处理、腐蚀介质中添加缓蚀剂、钢材表面涂层技术及自组装缓蚀功能膜技术5个方面进行了综述。指出有机分子自组装膜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今后应深入广泛地研究。  相似文献   

17.
对三种商用车排气系统用铁素体不锈钢(436L、439M、441)进行了尿素结晶腐蚀试验,以模拟铁素体不锈钢在商用车排气系统内选择性催化还原器(SCR)中的渗氮腐蚀行为。探究了合金成分及夹杂物对不锈钢耐高温尿素腐蚀的影响,并依据EDS表征结果阐释了材料内部腐蚀的渗氮机理。研究表明,在高温热震疲劳和氧化的协同作用下,高温高氮的环境导致铁素体不锈钢晶界及晶内局部区域快速析出氮化铬颗粒,造成晶界及基体局部区域贫铬。由于436L和441不锈钢含有较高的Mo和Nb,其耐高温尿素腐蚀能力显著优于439M。此外,由于436L和441不锈钢中夹杂物细小弥散,也降低了氮化铬在夹杂物的形核析出几率,成为提高抗高温尿素腐蚀的另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不锈钢在海洋环境中腐蚀行为的一般规律,介绍了不锈钢耐腐蚀性能的特征参数,进而提出了海洋工程设备用不锈钢的选择原则。  相似文献   

19.
对比在空化作用下双相不锈钢和奥氏体不锈钢腐蚀表层力学性质的变化规律,研究了表层力学性质的劣化与空泡腐蚀质量损失、腐蚀微观形貌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空化作用下,微观组织对不锈钢腐蚀表层力学性质(H/E)的影响随着表层深度的变化而显著。两种具有不同微观组织的不锈钢的空泡腐蚀形貌有明显的差异,但是都存在一个发生严重腐蚀失效的表层力学性质劣化阈值。一旦腐蚀表层力学性质的劣化低于劣化阈值,空泡腐蚀的质量损失急剧增大,空泡腐蚀形貌显著改变。这个阈值的数值与不锈钢的微观组织无关。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明Cl~-浓度对海水环境下金属材料的腐蚀影响,通过极化曲线、交流阻抗和循环伏安曲线,并结合Mott-Schottky曲线,分析了在不同Cl~-浓度的海水模拟溶液中316L不锈钢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在海水环境中,高浓度的Cl~-环境会使316L不锈钢试件的容抗弧直径减小,腐蚀电位下降,抗腐蚀能力变弱;在高Cl~-浓度下,不锈钢表面钝化膜更易破裂,且钝化膜的自我修复能力受到抑制; Cl~-浓度越大,空间电荷层厚度减少变化趋势越快,钝化膜腐蚀溶解的速率越快,316L不锈钢发生腐蚀的概率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