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丙烯酰胺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聚丙烯酰胺;生活中也可接触到丙烯酰胺。丙烯酰胺具有神经毒性、遗传毒性、致癌性等。本文对丙烯酰胺从体内代谢、毒性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科学评估丙烯酰胺危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让大家了解丙烯酰胺对人体的危害,将其有关情况介绍如下。1概述1.1接触机会丙烯酰胺(acrylamide)是应用广泛的化工产品。主要用于合成聚丙烯酰胺塑料、地下建筑堵水灌缝、油漆生产、市政供水处理中的絮凝剂、化工生产及用作化妆品添加剂等。接触高浓度丙烯酰胺者可发生神经系统损害。由于职业接触人群较多,估计有8000人[1],职业危害比较严重。目前职业中毒尚未彻底杜绝,职业中毒事件仍屡有发生[2-6]。1.2理化性质与代谢丙烯酰胺为白色透明片状晶体,可溶于水、乙醇等,在酸性环境中可水解成丙烯酸,易聚合和共聚。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  相似文献   

3.
食品中丙烯酰胺对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宋雁  李宁 《卫生研究》2005,34(2):241-243
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存在及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引起了国际上的普遍关注。本文就丙烯酰胺在食品中的污染水平、人群暴露水平、形成机制、体内代谢及生物标志物、可能的毒性作用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胆红素在三氯乙烯致DNA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氯乙烯(TCE)可引起严重的肝损伤和皮肤炎症。肝脏是其主要的代谢器官,其在肝微粒细胞色素P450的催化下。被氧化成毒性更大的代谢产物。但其是否具有细胞遗传毒性,目前尚不清楚;胆红素(bilirubin,BR)是动物体内血红蛋白等化合物分解的中间体或代谢产物,以往均认为胆红素是一种具有潜在毒性,需要从体内排出的代谢废物,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血红素——氧化碳一胆红素系统研究不断深入。已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胆红素不仅能抑制脂质过氧化,  相似文献   

5.
食品中丙烯酰胺对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丙烯酰胺是工业生产聚丙烯酰胺的原料,聚丙烯酰胺主要用于污水净化等。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在高温(>120℃)烹调如油煎和烧烤时容易产生丙烯酰胺。动物试验结果显示,丙烯酰胺是一种致癌物。我国居民食用油炸食品较多,丙烯酰胺的暴露量较大,长期低剂量接触有潜在危害。建议尽可能避免过多地食用油炸和高脂肪食品,减少因丙烯酰胺可能导致的健康危害。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外源性化学物质(Xenobiotics)经体内代谢后,通常可减低其药理作用和毒性作用。但最近意识到该种物质经体内代谢后也可活化其毒性作用。鉴于此,许多毒理学家已经把某种形式的活化系统应用到体外组织培养毒性研究,以便更好地模拟体内环境。本文从体内环境和体外毒性试验的基本观点出发,对目前所采用的组织培养毒性研究方法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7.
2005年3月2日,世界卫生组织及联合国粮农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警告公众关注食品中的丙烯酰胺,呼吁采取措施减少食品中的丙烯酰胺含量,确保食品的安全性。丙烯酰胺是一种化学物质,是生产聚丙烯酰胺的原料,可用于污水净化等工业用途。淀粉类食品在高温(>120℃)烹调下容易产生丙烯酰胺。动物试验结果显示,丙烯酰胺是一种可能致癌物。职业接触人群的流行病学观察表明,长期低剂量接触丙烯酰胺出现嗜睡、情绪和记忆改变、幻觉和震颤等症状,伴随末梢神经病(手套样感觉、出汗和肌肉无力)。尽管丙烯酰胺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  相似文献   

8.
丙烯酰胺神经毒性机制研究概况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丙烯酰胺(ACR)广泛存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中,研究表明暴露于丙烯酰胺可引起接触人群或动物产生神经毒性危害。近年来,大量研究致力于探讨丙烯酰胺的神经毒性机制,如加合物的形成、能量代谢异常、轴浆运输损伤、神经末梢损伤及凋亡等,但具体机制尚未阐明。本文对上述丙烯酰胺神经毒性的主要机制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9.
氯胺酮是一种易被滥用的精神药物和新型毒品,其在动物和人体内代谢生成去甲氯胺酮和脱氢去甲氯胺酮。氯胺酮及其代谢产物的检测可为氯胺酮滥用者摄毒提供科学证据,也可为其在体内的代谢研究提供检测手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用于氯胺酮及其代谢产物的常用仪器检测方法包括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以及毛细管电泳法。此外,作为对仪器检测方法的补充,还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等。本文对近年来氯胺酮及其代谢产物的检测方法做一综述,共引用文献25篇。  相似文献   

10.
苯乙烯毒理学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苯乙烯(Styrene)主要用于制造聚苯乙烯、ABS工程塑料、丁苯橡胶和离子交换树脂,也作为造漆、制药和香料等的化工原料和溶剂。随着高分子工业的发展,苯乙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接触苯乙烯的人数也日益增多。自氯乙烯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RCA)确认对人为致癌剂后,人们对与氯乙烯结构相似,体内代谢方式相仿的苯乙烯,对人的危害非常关注,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仅就近三年来苯乙烯毒理方面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1.
丙烯酰胺是较常见的化工原料,对人体神经系统危害很大。本文从丙烯酰胺的代谢动力学研究和不同剂量率的作用特点以及毒理学特征进行了综述,从而明确了急慢性丙烯酰胺中毒不同临床表现的具体机制。  相似文献   

12.
莘欣  侯威生 《健康文摘》2010,(11):25-25
随着礼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由于饮食中摄入不足所致的维生素缺乏已然很少发生。但是.由于妊娠、发热等体内需求量增大.酗酒、厌食、慢性腹泻等影响肠道吸收以及一些药物干扰体内代谢等均可产生某些维生素的相对缺乏,严重者还可引起各种神经精神障碍。  相似文献   

13.
丙烯酰胺毒性的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丙烯酰胺(acrylamide,AA)溶于水、甲醇、丙酮,是用于合成聚丙烯酰胺的化学单体,主要用于市政供水处理中的絮凝剂,也用于工业废水处理时去除悬浮固体和化妆品添加剂、土壤调节剂和纸浆加工。丙烯酰胺可以引起人体神经,主要是周围神经的损害[1,2];体外哺乳动物细胞培养试验和体内  相似文献   

14.
食品中丙烯酰胺检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4月,瑞典国家食品管理局(NFA)与Stockholm大学在多种高温烹饪的食品中发现了丙烯酰胺(acrylamide).随后,世界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表的<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健康影响>确认了这一事实[1],数据表明,某些食物中丙烯酰胺含量可使动物致癌[2].2005年,卫生部4号公告建议减少油炸食品摄入量,降低丙烯酰胺导致的健康危害[3].为了解国内外检测技术从样品净化、检测方法、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以及对我国食品安全评价监管体系的影响,本文对目前国内外关于食品中的丙烯酰胺安全性及检测技术的有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氟化物是一种在体内很容易与许多有机和无机生物成分发生反应的化合物。过去已知氟化物可改变机体的钙和镁的代谢。据报道还可增加肠腔中放射性同位素~(59)Fe的吸收。此外,氟中毒时其它一些必需微量金属元素在体内分布和代谢的详情几乎毫无所知。本研究可能是  相似文献   

16.
硼抗氟损伤的临床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动物实验基础上,采用硼砂片直接用于地氟病患者,观察硼抗氟损伤的临床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硼可降低氟引起的尿 r-谷氨酰转肽酶(r-CT)活性升高,拮抗氟的肾损伤;同时,硼还可降低氟引起的尿总羟脯氨酸(HOP)含量升高,减轻氟对胶原代谢的影响。这主要是硼在体内与氟形成稳定的氟硼酸根(BF_4~-)络合物随尿排出,从而减轻了体内的氟(F~-)负荷。  相似文献   

17.
黄曲霉毒素是由某些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二氢呋喃香豆素衍生物。它有很强的毒性,至少对八种动物(包括非人类灵长类)是致肝癌物,有的还观察到可引起结肠癌、肾癌和肺癌,还能引起突变和畸胎。近年来世界各国对黄曲霉毒素B_1(以下简称AFB_1)等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使人们对其各种危害作用(尤其是致癌作用)的分子机制有了较深入的认识,故综述于下。实验证明黄曲霉毒素需经微粒体酶系代谢激活形成亲电子终末产物,才能和细胞大分子共价结合。AFB_1等代谢激活有关的酶及AFQ_1羟化酶属细胞色素P-450,它们可被苯巴比妥  相似文献   

18.
人尿液中10种羟基多环芳烃同时检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具有三致作用并在全球广泛分布的有机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危害[1].PAHs可通过呼吸道、皮肤接触、消化道等多种暴露途径进入人体,经体内代谢成羟基多环芳烃(OH-PAHs),并以葡萄糖醛酸、硫磺酸结合物的形式主要通过尿液排泄[2].目前,国际上广泛利用尿液中OH-PAHs作为生物标志物,对PAHs在人体内的暴露水平进行综合评价[3].  相似文献   

19.
多溴联苯醚(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PBDEs)作为添加型溴代阻燃剂被广泛用于工业和商业产品中。PBDEs是一种持久性环境污染物,具有环境内分泌干扰作用、神经毒性和生殖毒性等多种毒性效应。PBDEs可代谢生成羟基化代谢产物羟基PBDEs(hydroxylated PBDEs,OH-PBDEs),再经甲基化作用生成甲氧基PBDEs(methoxylated PBDEs,Me OPBDEs)。近年来,PBDE及其代谢物OH-PBDEs、Me O-PBDEs和多溴苯酚在多种环境介质和生物体内被检出,引起了人们对此类阻燃剂的关注与重视。本文概述了PBDEs在环境和人体中的暴露状况,着重综述近几年PBDEs及其代谢物在不同生物基质中的样本预处理方法和检测技术,以期为PBDEs的暴露评估、毒理学等相关研究提供方法学参考。  相似文献   

20.
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硒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硒是人体必需微量营养元素,硒在人体代谢中参与体内多种内分泌代谢活动。硒缺乏可引起心血管病、糖尿病、白内障、甲状腺增生肿大等多种疾病,适量补硒可以延缓衰老、激活体液和细胞免疫能力、调节情绪、增强生育能力等。并且硒具有拮抗铅、汞等重金属毒性的作用,可用于目前在人群中广泛存在的重金属中毒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